电路分析双语教学研究与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v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电路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电路分析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正确定位、教学方法、教材选用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双语教学;电路分析;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刘瑞歌(1978-),女,河北唐县人,滨州学院自动化系,讲师;宋锋(1978-),男,河北枣强人,滨州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讲师。(山东 滨州 2566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滨洲学院电路分析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编号:BZXYSYKC2011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50-02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双语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最新统计表明,英语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一些权威的论文和著作90%以上用英文发表,70%以上的信息由英语传播。[1-3]“电路分析”课程是工科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的基础,也是许多高级课程的先修课程。学生对电路理论基础掌握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近年来迫于就业的压力,许多学生都选择了考研,电路作为考研主干课之一在考研总成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也使得电路在电气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电路理论的专业词汇,具备了基本阅读英文资料的能力,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读研深造开展科研工作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和提高。电路分析双语课程的开展,也为后续课程的双语教学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4]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在电路分析中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指出了电路分析在新上本科院校中开展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材选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电路分析”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结合学校多年来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来看,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1.学生方面
  对于新上的本科院校与重点的本科院校相比,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并且学生的英语水平层次不齐,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对于习惯了母语的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接受双语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过渡期。同时还有个别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就差,存在对英语的抵触心理,使得对“电路分析”这样非常重要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基本上都持有具有网络功能的3G手机,WLAN的普及使得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上网,本身对于中文讲授的课程积极性都不高,更谈不上双语教学了。
  2.教师方面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英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得有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对于新上本科院校来说,好多教师都是新进的年轻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但大部分教师还是处于哑巴英语阶段,一些英语单词的发音还不标准,对于一些电路定理的英文表达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另外,虽然也有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专业知识掌握很熟练,但英语基础就比较差,许多双语授课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5]
  3.教材方面
  目前市面上电路分析英文教材很多,价格都比较贵,并且大部分教材与电路的教学大纲不匹配。同时电路分析也是将来学生的考研主干课,后续课程的基础课,这也就使得教材选用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使得好多新上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没有在实际意义上开展,只是选择了国外原版教材,而教师仍然用母语教学,仅在上课时穿插部分英文单词,敷衍于形式而已。
  二、电路分析课程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探索
  1.电路分析双语教学教学模式的选择
  目前国内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全外语沉浸式。这种教学模式完全脱离母语,使学生沉浸在全外语环境中,教材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师采用全英语讲授教学内容。第二,混合式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师采用母语和英语交替进行。第三,半外语型。这种教学模式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而教师用母语讲授,是双语教学的初级形式。[6]对于新上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学生的生源不同、基础差,再加上教师的水平有限,使得三种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双语教学中难以开展,为此,针对新上本科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电路分析的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首先,对于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定位,以电路分析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根本,语言教学为辅助。双语教学中外语相对于电路学科内容本身而言是一种辅助性手段,因为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仍然首先是使学生掌握好电路课程的知识,其次才是专业外语能力的提高。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而是把两种不同的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前提下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专业术语及其表达方式,这种定位会使普通高校的双语教学更切合实际。因此,在电路分析学习阶段,要明确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不可喧宾夺主,盲目地追求双语教学,应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其次,对于双语教学,采取循序渐进过渡式教学。电路分析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展,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或是很少读过专业方面的英文科技文章,英文听力、专业英文阅读能力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一届学生的不同特点,随时跟踪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们的接受情况并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意见进行动态调整,有的放矢逐渐扩大英语口语表达的复杂性。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再适度提高英语讲授的比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汉语、英语所占教学的比重,有的内容例如戴维南等效电路不存在的情况、替代定理的应用限制条件、输入电阻等对于学生比较难理解又比较重要的内容,即使学生已经很适应英语教学,仍采用汉语与英语并用的讲授方式。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先进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电路分析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身理论性强、内容多,相对较难,同时又是后续课程学习的衔接,需要深入透彻的学习。而且学生的基础水平差别很大,如果全面展开“电路”课程的双语教学,若部分同学基础课程没有学好,势必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难免觉得枯燥,加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双语教学的学习兴趣。将一些复杂的电路定理和基本概念用一些动画和图形来表示,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同时由于教学学时的限制,有些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势必跟不上教师的节奏,笔者将事先做好的优质教学课件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好预习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将经典例题的解题过程省略,上课时着重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完成例题解题过程的补充。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盲目记笔记,跟不上教师节奏而垂头丧气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紧跟教师的节奏,思路上不会开小差,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笔者也会将经典的中文课件发给学生,以方便那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增加师生课内课外立体型交流互动,创造强烈双语教学氛围提高学习效果。
  2.电路分析双语教材的选择
  要想很好地进行双语教学,选择教材尤为重要,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采用国外原版教材。[7,8]原版教材在词汇的选用、语法结构、表达方法上不会引起误解,使学生接触原汁原味的地道专业外语,便于学生今后的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目前市面上英文原版教材很多,各有各的特点,但考虑到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大纲的需要,再加上电路分析这门课程也是好多学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主干课,为此笔者在教材选择上做了慎重考虑,选择了邱关源主编的《电路》(第五版)和Charles K.Alexander,Matthew N.O.Sadiku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的《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作为双语教学的教材。实践表明,采用中英文两种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是不错的选择,二者相互补充。如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这一章中,笔者使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中没有输入电阻的概念,而输入电阻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所以必须补充。《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是国外的经典教材,教材内容层析分明,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和国内通用的电路分析教材在内容编排和体系结构上最为接近,在章节顺序上和中文的对应,并且对于这本原版教材,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关欣等译的对应译本已经出现。另外,原版教材在每一章的后面还增加了许多电路的具体应用,比如在三相电路里面就增加了三相功率的测量以及住宅供电线路,和实际生活结合紧密,既扩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采用中英文两者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在教学中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将中文教材和译本作为参考,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全部使用英语教材,既兼顾了基础差的学生,又照顾到了学习好的同学。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手段,有其优越性:信息量大,界面美观。但同时也要看到它的缺点,减少了板书书写的时间,自然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必须时刻跟着教师的节奏去思考,减少记笔记的时间。而现在的学生伴随着网络一起长大,对于这样快节奏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有的学生上课就是盲然地去记笔记,根本不去思考。对于电路分析这么重要的课程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上课能全心跟着教师的节奏去学习,课件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课件要美观,颜色不能太淡,要有对比性,在视觉上吸引学生。其次,不能只使用一种英语语言,要中文和英语交叉使用,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当然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把握好这个度。最后,要合理地加入声效和动画效果。比如三相电源的产生,通过动画既可以让学生清楚看到三相电源的产生过程,同时也让学生大脑得到了放松,再配上声音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了学生打盹的现象。
  4.考核方式的改革
  电路分析课程的双语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电路分析也是后续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如果基础打不牢,势必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所以考核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双语教学的一部分,要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对于期末考试采用英文命题,但是要和教学大纲一致。试题的类型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英语答题。对于平时成绩的评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平时成绩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以及对于专业知识在讲授过程中的反映情况。二是记笔记情况:对于一些关键点和典型的例题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便于课下的复习。三是做作业情况:对于讲课内容,每一章学完后给学生一定的英语作业,加强英语表达方式的巩固,也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习惯英语解题的思路。另外,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到,及时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对提高双语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结论
  滨州学院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会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班中抽取几个班进行双语教学,从学生的评教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和近几年的考研成绩来看,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都不低于全中文讲授的班级,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得学生在机电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中获取英文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考研的英语复试中也逐渐显出它的优越性。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新上的本科院校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本文讲述了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双语教学对任课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功底。在课堂上必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要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双语教学,培养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进而提高他们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双语教学打好基础。相信在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的教学方式中,一定能找到更适合当前实际的双语教学手段,使双语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光艳,滕建辅,姚素芬,等.因材施教开展《电路》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2007,52(5):238-240.
  [2]陈岩.一般院校中“电路原理”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37-239.
  [3]专祥涛,郑贵林.自动化专业电路课程双语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9):107-109.
  [4]胡钋,刘晓莉,丁坚勇,等.电气信息类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与电子教学学报,2010,32(1):10-11,14.
  [5]刘沛津,韩行.电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74-78.
  [6]王泽淳,李楠.会计学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2009,
  (3):84-85.
  [7]闫钧华.“电路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99-101.
  [8]杨欢红,杨尔滨,刘蓉晖.双语教学在电路课程中的探索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8,(S2):351-352,354.
  (责任编辑:王意琴)
其他文献
2013年新闻出版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
本文以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工科专业近年来毕业设计的实施为例,对面向高等工科院校教学环节中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课题来源、毕业设计选题、指导过程和毕业答辩等环节进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摘要: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变电所电气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规范,提高从事电气工程设计的基本实践能力,应用VB开发了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I)通过数据库和文本信息提供电器设备电子手册、典型主接线图案例、设计规范和电气设计必备知识点,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案校对每一步设计结果,及时修正不正确的设计结果和方案。CAI的开发应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CAI;电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效果,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在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给出了具体实施措施。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杨玉东(1966-),男,江苏东海人,淮阴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