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愈发重要。但是社会各界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比如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和信用体系的考量。本文通过简要阐述我国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以及发展现状,对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展开讨论。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探析
一、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内容
通过充分考虑建筑企业特点,将建筑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主要因素概括为四个要素,分别是:管理要素、经营要素、财务要素、担保要素,这四个基本要素决定着建筑企业的信用状况[1]。
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现状
20世纪80 年代末,我国的信用评估机构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逐渐成型,最早只出现银行内部形成的,主要是为对金融行业进行评价而生。随后,经过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引用信用评级体系。比如建筑行业,很多学者通对多数建筑企业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做出了初步的探究。包括将建筑企业的信用评价和建筑市场的招标投标相结合起来等诸多方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变革与完善。但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仍存在诸多不科学、不够合理之处,比如评价机构换专业性不足、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多、缺乏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引导等,都会导致评估的可信度低[2]。
三、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危害
(一)、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由于建筑产品与一般的商品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其对质量的要求尤为严格,因此必须在合同中予以写明关于质量方面的诸多诉求。但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上部分建筑企业仍然存在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甚至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危害生命财产安全。此外,部分企业不按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工程质量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
(二)、合同履行不法保证
签订合同就是为了对双方利益和责任进行保障和明确划分,不履行合同已经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了。但是当前仍存在部分建筑企业不把合同当回事,不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办事。据调查,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合同履约率只达到 约50%,甚至在部分地区会更低。于此同时,这种不履行合同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上的合同纠纷问题,一旦出现合同纠纷,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极大的精力和财力投入来进行问题解决。
(三)、增加建筑市场交易成本
任何市场交易本质上都是在进行利益的交换,无论交易的哪一方失信,就必然会对对方的利益产生损害,这种信用方面的秩序混乱很容易增加交易成本。尽管我国已经推出多重政策和方式方法来对市场信用状况进行改善,但仍无法杜绝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从业主方面进行考虑,往往需要他们投入更多的人力和动用更多的资源来考察承包商投标资格,甚至部分业主采取了收取质量、工期的保证押金和扣留大笔尾款等措施;从承包商方面进行考虑,如果建筑工程款型不能及时到账,则会损失由工程款项带来的大量银行利息,并且在进行催讨工程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费用和人力物力消耗。
(四)、建筑市场出现“劣胜优汰”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具体体现为买方不能精准的获得有关产品质量的多方面讯息,再加上我国建设市场仍处于信用秩序混乱的状态,买方只能对市场平均质量进较低的预期出价,如此一来会导致优质产品因成本太高而退出建筑市场。除此之外,由于建设领域信用秩序混乱,还对建设市场中优胜劣汰机制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建设市场存在畸形的“劣胜优汰”体制[3]。
四、我国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优化
(一)、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应该包括注册资本、企业净资产、建筑业总产值、以及纳税额等方面。由于不同资质等级要求的注册资本金不同,因此这一指标不能反映相同资质等级水平上的建筑企业在规模上的差异,针对这类现象,笔者建议采用净资产这一指标作为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由于建筑业总产值、施工结算收入和纳税额也属于同类内容,经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延续性和评价指标的独立性进行充分考虑吧,建议只讲施工结算收入抓取到评价体系中去作为评价内容进行考察和衡量。
(二)、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包括科技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等诸多方面,基于考虑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建筑企业应当只采用人均技术装备率(元/人)指标来测量,而这些指标都可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获得。比如,财务报表中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薪酬结构等。
(三)、经营能力
经营能力包括盈利、偿债、发展以及融资能力等,其分别对应的是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结算收入平均增长率来进行考量。建议应当通过开拓市场,包括国内和国外市场的施工结算收入来提高平均增长率,并不断提升银行授信额度来提升融资能力。
(四)、企业管理
对建筑企业的管理手段进行考察,主要通过对其利用互联网和信息系统以及其他现代管理方式进行生产管理的现状进行考量,比如考察这一建筑企业邮没有建立企业网站和企业公众平台等。
(五)、现场管理
建筑企业的现场管理主要指的就是现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主要通过不但记录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和质量表彰来进行反映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果。因此,建议建筑企业应当注重是否有标化工地、保证绿色工地、严格遵守安全文明施工将等方面,将自身企业列入到根据建设信用网“良好信用信息记录记分标准”认定当中。
(六)、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主要包括资质行为、施工许可、保险状况、合同履行以及纳税等方面,根据建设信用网相关记录认定。因此,建议建筑施工企业从上述的每一个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比如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纳税,绝不进行偷税漏税和故意避税等违法行为。
(七)、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职工福利待遇、职工的劳动保护、抢险救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慈善活动、社会治安以及其他具有公益性的活动。这一点,不仅对企业带来信用评价上的影响,还对树立企业商誉有良好的作用。
(八)、履约评价
基于上述考虑,针对履约评价建议建筑业企业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证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到位;其次,不断提升关键技术及管理人员的能力;然后,对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投资等方面进行良好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目前存在信用评价机制不完善、建筑市场供求失衡等状况,出现了一系列由于信用缺失、市场秩序混乱、市场交易成本增加而导致的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考虑,不斷开展了建筑业信用评价与信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致力于构建健康的建筑行业信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雪青,陈湛,夏妮妮.我国建筑业信用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工程管理学报,2017,().
[2]曾晖,陆耀波.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3]王历聪.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业信用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作者单位: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探析
一、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内容
通过充分考虑建筑企业特点,将建筑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主要因素概括为四个要素,分别是:管理要素、经营要素、财务要素、担保要素,这四个基本要素决定着建筑企业的信用状况[1]。
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现状
20世纪80 年代末,我国的信用评估机构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逐渐成型,最早只出现银行内部形成的,主要是为对金融行业进行评价而生。随后,经过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引用信用评级体系。比如建筑行业,很多学者通对多数建筑企业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做出了初步的探究。包括将建筑企业的信用评价和建筑市场的招标投标相结合起来等诸多方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变革与完善。但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仍存在诸多不科学、不够合理之处,比如评价机构换专业性不足、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多、缺乏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引导等,都会导致评估的可信度低[2]。
三、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危害
(一)、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由于建筑产品与一般的商品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其对质量的要求尤为严格,因此必须在合同中予以写明关于质量方面的诸多诉求。但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上部分建筑企业仍然存在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甚至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危害生命财产安全。此外,部分企业不按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工程质量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
(二)、合同履行不法保证
签订合同就是为了对双方利益和责任进行保障和明确划分,不履行合同已经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了。但是当前仍存在部分建筑企业不把合同当回事,不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办事。据调查,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合同履约率只达到 约50%,甚至在部分地区会更低。于此同时,这种不履行合同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上的合同纠纷问题,一旦出现合同纠纷,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极大的精力和财力投入来进行问题解决。
(三)、增加建筑市场交易成本
任何市场交易本质上都是在进行利益的交换,无论交易的哪一方失信,就必然会对对方的利益产生损害,这种信用方面的秩序混乱很容易增加交易成本。尽管我国已经推出多重政策和方式方法来对市场信用状况进行改善,但仍无法杜绝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从业主方面进行考虑,往往需要他们投入更多的人力和动用更多的资源来考察承包商投标资格,甚至部分业主采取了收取质量、工期的保证押金和扣留大笔尾款等措施;从承包商方面进行考虑,如果建筑工程款型不能及时到账,则会损失由工程款项带来的大量银行利息,并且在进行催讨工程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费用和人力物力消耗。
(四)、建筑市场出现“劣胜优汰”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具体体现为买方不能精准的获得有关产品质量的多方面讯息,再加上我国建设市场仍处于信用秩序混乱的状态,买方只能对市场平均质量进较低的预期出价,如此一来会导致优质产品因成本太高而退出建筑市场。除此之外,由于建设领域信用秩序混乱,还对建设市场中优胜劣汰机制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建设市场存在畸形的“劣胜优汰”体制[3]。
四、我国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优化
(一)、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应该包括注册资本、企业净资产、建筑业总产值、以及纳税额等方面。由于不同资质等级要求的注册资本金不同,因此这一指标不能反映相同资质等级水平上的建筑企业在规模上的差异,针对这类现象,笔者建议采用净资产这一指标作为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由于建筑业总产值、施工结算收入和纳税额也属于同类内容,经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延续性和评价指标的独立性进行充分考虑吧,建议只讲施工结算收入抓取到评价体系中去作为评价内容进行考察和衡量。
(二)、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包括科技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等诸多方面,基于考虑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建筑企业应当只采用人均技术装备率(元/人)指标来测量,而这些指标都可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获得。比如,财务报表中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薪酬结构等。
(三)、经营能力
经营能力包括盈利、偿债、发展以及融资能力等,其分别对应的是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结算收入平均增长率来进行考量。建议应当通过开拓市场,包括国内和国外市场的施工结算收入来提高平均增长率,并不断提升银行授信额度来提升融资能力。
(四)、企业管理
对建筑企业的管理手段进行考察,主要通过对其利用互联网和信息系统以及其他现代管理方式进行生产管理的现状进行考量,比如考察这一建筑企业邮没有建立企业网站和企业公众平台等。
(五)、现场管理
建筑企业的现场管理主要指的就是现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主要通过不但记录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和质量表彰来进行反映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果。因此,建议建筑企业应当注重是否有标化工地、保证绿色工地、严格遵守安全文明施工将等方面,将自身企业列入到根据建设信用网“良好信用信息记录记分标准”认定当中。
(六)、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主要包括资质行为、施工许可、保险状况、合同履行以及纳税等方面,根据建设信用网相关记录认定。因此,建议建筑施工企业从上述的每一个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比如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纳税,绝不进行偷税漏税和故意避税等违法行为。
(七)、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职工福利待遇、职工的劳动保护、抢险救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慈善活动、社会治安以及其他具有公益性的活动。这一点,不仅对企业带来信用评价上的影响,还对树立企业商誉有良好的作用。
(八)、履约评价
基于上述考虑,针对履约评价建议建筑业企业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证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到位;其次,不断提升关键技术及管理人员的能力;然后,对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投资等方面进行良好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目前存在信用评价机制不完善、建筑市场供求失衡等状况,出现了一系列由于信用缺失、市场秩序混乱、市场交易成本增加而导致的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考虑,不斷开展了建筑业信用评价与信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致力于构建健康的建筑行业信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雪青,陈湛,夏妮妮.我国建筑业信用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工程管理学报,2017,().
[2]曾晖,陆耀波.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3]王历聪.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业信用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作者单位: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