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领域中的两条路线的斗争

来源 :音乐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音乐史这门科学的任务在于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解释音乐艺术中的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它对我们的艺术实践(创作和演唱)起着指导的作用,指导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过去的遗产、如何剔除其中的糟粕,吸取其中的精华来发展我们的新的、社会主义的音乐文化。这门科学是一门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科学,是一门战斗的科学,它必须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音乐史的一切荒谬歪曲的理论进行彻底的斗争。
其他文献
<正> 我国的民族器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如何在今天时代的新起点上进一步发展民族器乐艺术?许多作曲家、演奏家和民族乐队,在艺术实践中作了大量尝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民族乐队得到恢复,并创作、演奏了许多新作品,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得演出一等奖,许多曲目获得了创作奖。这个乐
<正> 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学丛刊》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音乐学丛刊》,于今年春天出版。该丛刊计划每年出四期。《音乐学丛刊》是一种学术性的音乐理论刊物,以刊载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论著和读书笔记为主,同时,也选登有部分重要音乐资料。
<正> 两年来,在党的总路线和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全国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下,中央音乐学院和全国其他音乐院校一样,经历了革命性的根本变化。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了教育革命,贯彻执行了“教育为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确立了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基本扭转了过去脱离政治、脱离群众、脱离传统、脱离实际的情况,建立了课堂教学、生产劳动、艺术实践、科学研究四结合的新的教学秩序。批判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和音乐思想,加强了教学内容的政治性和思想
<正> 大陆、台湾、香港的音乐家周小燕、郎毓秀、张权、沈湘、乔建中、许常惠、刘塞云、赵琴、费明仪、刘靖文、包幼蝶、邹允贞、申学庸等,于2月21日至22日在香港参加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研讨会。
<正> 安禄兴在《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今年第一期中发表文章说,我国民族音乐,无论是形态学还是音乐理论体系,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地。但我国音乐领域在价值观上,长期未摆脱欧洲古典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在全国某些音乐院校中,民族音乐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必将影响我们音乐教育的方向,有悖于“艺术还是要立足国内,在我们民族的基础上发展”的光辉道路。因此,有必要将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重新认识。
<正> 《人民音乐》近年来辟有外国音乐介绍与研究一栏,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也不免有些感想想说两句。我们研究外国音乐有没有必要呢?这个问题,如只从自己这个圈子来看是看不清楚的。我想跳出这个圈子用对照看的办法,看一下外国人是如何来研究我国文化的。且不说国际上有所谓“汉学家”这一专名词,有“《红》学会”这样的国际组织;也不说我国近代文豪鲁迅、郭
<正> 调式是音乐表现手段之一,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色彩,调式的高度不同又可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同一首乐曲中进行调式的转换也是丰富音乐的表现力的手法之一。调式的转换不外两种方法:一种是调性转调,即在调式转换的同时,调性也起变化(调高改变);另一种是调式交替,即在相同的调性上(宫音高度不变或主音高度不变)进行不同的调式的转换。这后一种的调式交替,尤其是“宫音高度不变”的调式交替一方面因前后两调式的色彩不同,可获得调式色彩上的对比;另方面由于它们是建立在共同的音列上,调性(狭义的,指调高)未变
<正> 民族地区的民间音乐活动,世代相传,习以成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从中获得艺术享受,受到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比赛艺术技巧和艺术创造;结认良友,选择对象。它们的恢复、发展态势如何?毛继增在《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恢复、发展民族地区民间音乐活动的生态优势》(载《音乐探索》1987年第3期,1987年9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了摘要)一文中提出:
<正> (一) 戏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不断地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特别是大跃进以后,戏曲事业起了深刻的变化。这种深刻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艺术上,也表现在从事戏曲工作的人的思想改造上。就拿戏曲音乐工作者来说吧,自从进到戏曲团体以后,从不安心工作,直到热爱戏曲音乐事业,并下定决心终生从事这个工作。这种变化是不简单的。由于人的思想起了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到艺术上的
<正> 《音乐艺术》1988年第一期发表了林华题为《丑,丑感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运用以的论文。全文分为《丑族二公子以、《丑感发生原理》、经没有丑感的丑史》、经把丑感还给丑》、《丑与丑感的功与过》、《丑族在东方的命运》六部分加以论述。文章说,美与丑,美感和丑感,这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很多人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美与丑,是审美意识的基本范畴的划分问题。美感与丑感,指的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得到的审美愉悦或厌憎。虽然美与丑,美感与丑感在审美科学中所涉及的方面不同,但二者有着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