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k1981f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百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不断的研究、探讨经济发展走向和趋势,逐渐形成了一套分析宏观经济基本规律性的方法,依据此方法可对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状态进行分析。
  
  一、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指标
  
  1 消费品、投资品和资产的价格总水平。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消费品价格下跌过快就会出现通货紧缩。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我国现阶段消费品价格指数范围是3%-5%,超过5%就会出现通货膨胀;低于3%就会出现通货紧缩。投资品价格主要是指生产资料价格,像钢材、水泥价格等。一般来说,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出现经济过热,投资品价格下跌过快就会出现经济过冷。我国目前投资品价格指数的取值范围4%-6%,超过6%就会出现经济过热;低于4%会出现经济过冷。资产价格在我国主要是指股价和房价。资产价格升幅过快就会出现经济泡沫,而资产价格跌幅过快会出现资产缩水,导致信用体系破裂。现在理论界有人认为资产价格就股价来说,应以2006年为基数,上海股市为蓝本,每年上涨1000点左右,自2009年之后未来五年内达到一万点以上为正常值。资产价格就房价来说,应以2006年为基数,每年上涨5%-10%为正常。
  2 GDP增长。关于我国GDP增长率,经济学界认为我国合理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年增长率8%-10%。从我国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若GDP增长超过10%,资源供给(包括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等)变得比较困难,就会出现煤、电、油、气、运等资源的价格上涨以及直接导致企业经营上的困难,而制约经济发展。但GDP的增长也不能太低,GDP增长低于8%就会导致过高的失业率,难以完成每年解决1000万新增就业人口的任务。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在203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每年解决新增就业人口的任务,再者,失业率过高也会影响社会稳定。
  3 就业状况。就业状况以失业率为衡量指标。经济学界认为,我国目前失业率的合理取值范围是3%-5%。失业率过高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失业率低于3%就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总之,对宏观经济的分析,首先就要分析上述三个指标(价格、增长和就业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影响三大指标的因素,采取措施使之保持在合理的取值范围,以保持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
  
  二、影响价格、增长和就业指标的主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上述三大指标的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就整个社会来讲,也就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相互关系的变化。
  1 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就是指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的综合。总需求有三个部分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消费需求按照不同影响因素又细分为有收入决定的消费品及收入型消费、信贷消费(借钱消费)、受预期影响的预期性消费。投资需求主要包括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产品的民生投资(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生产资料性投资,即向各个产业的投资,其主体是企业,充分受市场经济的调节;资产投资,即对资产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其主体是公众。上述的消费品需求与投资需求是内需;外需是指出口,实际上是由国际市场需求转变为国内总需求。
  2 社会的总供给。总供给可以简单地成为一定时期现实生产能力的综合。总供给包括消费品供给、投资品供给、利用国际市场供给而增加国内市场供给的“进口”。
  3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总需求与总供给有三种关系,即总需求膨胀、总需求不足、总量平衡。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总需求膨胀导致价格暴涨、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经济泡沫、失业率太低等现象。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显现总需求不足,导致价格下跌、通货紧缩、经济过冷、资产缩水、失业率过高等现象。如果能够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则总量平衡,国民经济运行稳定的理想状态。只有实现总量平衡时价格、增长、就业三项指标才会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一般来说,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自然平衡状态很少,甚至是不太可能,所以我们只有在宏观经济调整中才能使其达到动态平衡。
  
  三、影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宏观因素
  
  1 货币因素。货币因素是影响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的重要宏观因素。货币供应量上升会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反之会减少社会总需求。
  2 财政因素。财政因素影响供求关系数量包含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一般来说,通过减税也就是减少财政收入的办法,会是财富保留在社会上,从而会增加社会总需求;通过加税也就是增加财政收入会相应的減少社会总需求。
  3 国际因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国家的供求关系要受到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因此,国际因素是影响供求关系的重要宏观因素。国际因素主要是指国际收支,也就是外汇收入与外汇支出的互相关系。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会使外汇收入大于支出,使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增加,导致货币发行总量增加,从而会促进社会总需求的过快增加。而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会出现外汇收入小于支出,减少货币发行量增加国家外债,从而使社会总需求缩水。
  总之,分析宏观经济的切入点是对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进行分析,影响三大指标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供求关系变化,为了保证三大指标处于合理的取值范围,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就需要采取措施不断调整供求关系。影响供求关系的宏观因素有货币因素、财政因素、国际因素;要调整这三大宏观因素,就要建立以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财政部调整财政政策、商务部调整国际政策的宏观经济基本框架。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其他文献
Nested stromal-epithelial tumor(NSET) is a nonhepatocytic and non-biliary tumor of the liver consisting of nests of epithelial and spindled cells with associate
期刊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是继物质、能源之后的重大战略资源。随着信息量的巨增,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快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最有效的信息共享,以及探求未来信息共建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only option of cure for patients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CRC). However, therisk of recurrence within 18 mo after metastasectom
AIM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otally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TLTG) with esophagojejunostomy using a linear stapler compared with laparoscop
AIM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lloon dila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HVOO) following pediatric liver transplantat
期刊
Pancreatic cancer(PC) is the most aggressive type of common cancers, and in 2014, nearly 40000 patients died from the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Pancreatic d
Colorectal cancer (CRC)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lydiagnosed cancer among females and third amongmales worldwide. It also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cancer-relat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对美丽西湖的向往之情,早往儿时诵读这句诗时便已开始。近年来因事出差,有机会多次游览西湖胜技,但于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潇潇春雨中的“幸
本文在对渔业科技管理方式、渔业科技资金来源和渔业科技管理机构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于我国渔业科技管理体制中的行政化和条块分割、渔业管理机构设置不畅等问题,借鉴
中国渔业管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既有体制和政策上的,也有政府和市场方面的。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隐性资源,这一理论为解释渔业管理问题提供了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