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李俭珠离休务农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zh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舲舫乡洮水村是开国少将李俭珠的家乡。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李俭珠离休后第二年回到洮水。此后,连续八九年,他每年都有二三百天与村民同生活、同学习、同劳动,带领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使洮水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抚今追昔,洮水人民记忆犹新,仍念念不忘李俭珠对他们的深情。
  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搞好生产上来
  1969年,李俭珠将军离休,组织上先后安排他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繁华的城市长沙安度晚年。然而当他听到家乡的干部、社员反映洮水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这一落后贫穷的状况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仿佛听到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在呼唤着他,革命先烈的遗愿、共产党员的义务在驱使着他,他再也坐不住了、闲不住了,婉言谢绝组织的关心,于1970年10月4日回到洮水安家落户,开始新的战斗岁月。
  李俭珠先到各家各户访问,倾听意见,然后召开各种座谈会,详细了解生产情况、社会情况以及群众的生活、思想情况。当时的洮水村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之中,党员干部没有把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治水治滩、发展农业,生产上不去,粮食亩产不足600斤,社员用粮水平有的不够300斤,最多的也只有300多斤,全村一年要吃国家返销粮12万多斤,还要向邻近村借粮和买黑市粮。社员们说:“眼望洮水大沙洲,满江的清水白白往下流,干部不努力,年年不够三百六。”村党支部的同志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能找到问题的原因,干部群众都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甚至认为可以通过李俭珠多向国家要一点返销粮。于是,李俭珠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引导大家分析洮水落后的原因,将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发扬艰苦创业、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努力搞好生产的认识上来。
  大搞基本建设治水治土
  洮水当时的状况,群众总结了这样两段话:“茫茫洮水洲,遍地是沙丘。水来一片白,风吹沙石流。”“春天山洪尽石头,夏日用水贵如油,秋收禾蔸手指大,冬季水落白沙洲。”情况也确实如此,洮水下雨一涨水就会冲坏田土,晴天又会干死禾苗,旱涝保收面积只占总面积的40%左右。李俭珠分析这些情况后,认为洮水要变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于是从1970年10月开始,他和干部群众一道,坚持以治水为主,结合造田、改土、开山,实行水、土、田、山、林、路综合治理,全面进行农业和农村的基本建设。
  一开始,还是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干部群众思想和精力不集中,许多人外出找活干。李俭珠耐心地做工作,说服干部群众不要依靠上级和外援,主要要靠自己的手脚和肩膀来解决今后的粮食和生活问题。没有工具,他和干部们就组织铁匠加工铁棍、铁橇、锄头等,组织篾匠编织篓箕、篓子、箩筐等,组织木匠自制土车、板车;没有钱买水泥,他和干部们就组织劳力砍柴、打石头、烧石灰,并从自己长期节省下来的津贴费中拿出2000元作支援,买了急需的少量水泥和其他器材。经过4个多月的苦干实干,李俭珠和洮水干群首先在潭下洲修筑了一条防水横堤和一条水渠,解决了当年新改造的几十亩田的引水灌溉问题,并立即在新改造的田里种上早稻。当年粮食增产了,社员群众收入增加了。农田基本建设开局即胜。
  干部群众看到好处,受到鼓舞,积极性也提高了。为继续扩大治水改田打下了基础。1971年8月,李俭珠组织洮水和中元(今中洲)、祠湾3个村(当时称大队)一起修团结渠。为了节省资金、材料,他们不用钢材,少用水泥。石灰自己烧,石头自己采,运石头没有船,就扎木排装运。李俭珠亲自到现场勘察规划,到工地组织施工。为了寻找采石场,李俭珠拄着拐棍,一步一拐地踏着高低不平、崎岖的羊肠小道,到离村4公里远的水垅里等地察看。在修鲤鱼洲大堤时,他背起20多斤的锄头打木桩,打得手臂抬不起来。村民们感动地说:“年过七旬的老将军能干,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由于李俭珠深入发动和组织群众,并自己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终于战胜重重困难,修成一条贯穿洮水洲,连结中元、祠湾部分田土的全长2900多米的团结渠,并在渠道上架设了大小5座石头水泥拱桥。
  接着,李俭珠又和3个村的干群连续几年治水,共兴修大小水利工程33处,其中有引水渠、防洪堤、进水闸以及小型水库、山塘等。通过治水,保住了村庄和原有田土不受洪水损害,为改洲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创造了条件,扩大了灌溉面积。洮水、中元、祠湾3个村共3000多亩田实现了灌溉自流化,洮水村旱涝保收面积达到总面积的99%以上。同时,3个村还引来河水发电,解决了照明和农用、加工等用电。
  在治水的同时,李俭珠认真抓了改洲造田为主的治土工作。1970年冬,李俭珠和洮水干群开始在潭下洲改沙洲造良田,大干3个月,造出50多亩方格样板田。次年种上早稻后,获得亩产800斤的好收成。从1970年起,连续7年,李俭珠和洮水干群共改洲造田500多亩,加上恢复的荒田和改造的荒土,共扩大耕地面积600多亩。在洮水改洲造田的影响下,中元和祠湾村也进行了改洲造田,3个村共改田1000多亩。洮水村还把原来高低不平的400多亩垄田改成方格田,加上新造的方格田,园田化面积达1200多亩。同时,开垦荒山1198亩,营造杉木林3400多亩、蜜橘林45亩,还办起了猪场、石灰厂、陶器厂、竹木加工厂、油榨坊、果木园和木薯加工厂等。洮水1973年年产值为3万多元,1978年上升到4.37万元。
  鼓励干群顽强灾后自救
  正当李俭珠带领干部群众大干苦干的时候,1976年,洮水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7月9日,暴雨倾盆,山洪暴发。10日下午,正在县里开会的李俭珠冒着生命危险,抢渡两道河,赶回洮水参加救灾工作。这场洪灾,造成6年来大干农田基本建设的成果被毁65%。
  面对洪灾损失,有的干部群众悲观失望,消极畏难,等待救济。为此,李俭珠首先安定人心,鼓励群众战胜暂时困难,同时深入发动群众一面排出洪水,捞禾扶蔸,一面安排社员的住处和生活。李俭珠拿出700多元钱买了一些生活急需物资,救济洮水、中元两个村受灾严重的80多个烈军属、困难户,并鼓舞群众以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实行生产自救。在较短的时间内,经过捞禾扶兜,被洪水淹没、基本无收的400多亩早稻后来获得了半收,380亩被水冲沙压的农田很快复原,除鲤鱼洲外,全部种上了晚稻。电站进水口的淤泥也被全部清除,重新发电;团结渠修复通水,解除了早稻后期旱情,保证了晚稻的灌溉。当年,洮水仍然夺取了全年丰收,做到了灾年不要国家救济。从秋收前哨战到第二年春天,李俭珠和洮水干群又恢复了鲤鱼洲方格田80多亩,高质量地重建了鲤鱼洲防洪大堤,新建了潭下防洪堤,新开了严冲水渠。
  经过8年多的努力,李俭珠带领干部群众初步改变了洮水的面貌。与1969年相比,新增耕地640多亩,山林面积达8500多亩;粮食产量增长1.8倍,社员由吃返销粮变成向国家交售粮,社员用粮水平由原来的300斤左右提高到1978年的650斤,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集体积累资金达12万元。
其他文献
<正>《稀有金属快报》(月刊)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主办的集稀有金属领域产学研为一体的技术类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廉教授任主编。以报道稀
期刊
1947年,蒋介石命令胡宗南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面对胡宗南的大军,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对局势的洞悉和非凡胆识。  国民党军进占延安后,蒋介石天真地认为:“共军必无法在陕北负隅,只有往绥德、米脂一带流窜,或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山區。”在这样的判断下,蒋介石开始考虑如何进一步使用胡宗南的部队,力图在陕北抽身,把兵力集中在其他战场上,以在对解放军的作战中形成更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人物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了不同的作用。这其中,总有一些人,他们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卓越的见识韬略和突出的分析决断能力,每每在历史重大事件或重要的历史关口发挥关键性作用,大可以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衰荣辱,小可以决定一场战争、一个行业的成败得失。他们就是精英中的精英,英雄中的英雄,万众仰慕和追随的领导核心。  领导核心突出的历史性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主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北京中南海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典礼。作为唯一的女性,李贞在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尤为惹眼。待李贞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周恩来亲手把少将军衔授予她,握住她的手说:“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满含热泪,紧紧握住总理的手说:“谢谢!谢谢党……”  作为一名女性,李贞从一名童养媳成长为一名开国将军,命运的巨大改变是中国革命
由于γ-TiAl合金低密度和高温时的高比强度,因此很有希望在航空和汽车工业的高温领域得到应用。但该合金低的延展性和抗氧化能力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研究发现,添加第3组元可以
1953年爆发的东山保卫战是国民党失败退居台湾以后对祖国大陆开展的最大一次军事行动,也是国共两党在大陆土地上进行的最后一次战斗。东山保卫战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军
结合某武器系统型号标准化工作实践,从充分发挥军方主导作用的角度,提出了型号研制阶段军方应采取的标准化控制方法。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就业难与招工难双双演绎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新常态,技术性失业将贯穿新常态的全过程。就业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与职业的结合,满足
自蔓延冶金法制备CaB6粉末,以CaO和B2O3为原料,以Mg粉为还原剂,按质量比CaO:B2O3:Mg粉为100:(335—390):(456—515)的比例配料,将原料混合之后压制成坯,坯样放入自蔓延反应炉内,采用直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