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珠单抗治疗大动脉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托珠单抗治疗大动脉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且未经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27例应用托珠单抗联合激素治疗(托珠单抗组),22例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环磷酰胺组),连续应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大动脉炎评分(简称NIH评分)、印度北方医学科学研究所2010年印度大动脉炎活动度评分(简称ITAS2010评分)、印度北方医学科学研究所印度大动脉炎活动度-A评分(简称ITAS-A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及泼尼松用量和药物副作用。

结果

托珠单抗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3(2,6)mm/1h比8(5,17)mm/1h]、C反应蛋白[0.13(0.05,0.99)mg/L比1.09(0.46,3.33)mg/L]、NIH评分[0(0,1)比0(1,1)]、ITAS2010评分[0(0,2)比2(0,3.5)]、ITAS-A评分[0(0,2)比2.5(0,3.5)]较环磷酰胺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泼尼松用量托珠单抗组显著少于环磷酰胺组[治疗前:(20.1±15.9)mg/d比(39.3±16.7)mg/d,P<0.05;治疗后:(5.1±4.2)mg/d比(12.1±4.6)mg/d,P<0.05]。药物相关副作用发生率托珠单抗组(22.2%)低于环磷酰胺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托珠单抗治疗大动脉炎有较好疗效,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其副作用少于环磷酰胺。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AI)应用于医疗,即AI医疗(AIM),是今后医学发展进步的一大方向,也势必影响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AIM的本质还是医疗服务行为,因此,应该遵循一般的医德原则,包括有利、不伤害、尊重患者自主权和公平正义等。所有医务人员,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面对AIM,衡量其利弊时,应该遵循这些医德原则。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机制的核心是肺部促炎/抗炎失衡。巨噬细胞极化在早期ARDS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ARDS初期,M1型巨噬细胞分泌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发挥促炎作用。M2型巨噬细胞分泌抗炎因子并清除肺内中性粒细胞,发挥抗炎作用。因此,操控巨噬细胞极化可能是ARDS免疫调节治疗的新领域。
期刊
目的探讨老年胆系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死亡高危因素。方法纳入2000—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确诊并治疗的574例老年胆系感染患者,按照年龄段分为3组,Ⅰ组(65~74岁),Ⅱ组(75~84岁),Ⅲ组(≥85岁)。总结老年急性胆系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死亡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Ⅰ组191例,Ⅱ组167例,Ⅲ组216例,平均年龄87.6岁。主要病因为胆系结石438例(76.3%),主要临床
慢性便秘(CC)是消化道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骶神经刺激(SNS)为CC治疗选择之一,相比外科手术,操作更简单、并发症少,但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文中就新兴的SNS治疗不同类型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临床上常见的反复发作头晕或眩晕、可伴恶心、呕吐和/或头痛症候的一种疾病。人群中VM整体患病率高达1%,是常见导致头晕/眩晕的疾病之一,但其知晓率低,误诊率高。患者因此症候群常就诊于门诊、急诊、神经科、耳鼻咽喉科,常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前庭周围性眩晕、梅尼埃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等。为此,应当重视该病之识别与诊断。
目的评估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住院医师小组长制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0月到2018年9月被选拔担任普通内科小组长的内科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10分)对小组长岗位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及收集对于普通内科小组长制的意见和建议。结果22名曾担任小组长的医师完成问卷调查。其中95.5%(21/22)认为接受普通内科小组长培训收获优于在专科作为高年住院医师进行轮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是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指南推荐的降压、降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1例IgA肾病患者应用ACEI/ARB的临床实践,介绍了辅以限盐和使用小剂量醛固酮抑制剂的经验,达到了进一步降尿蛋白的效果并避免了使用糖皮质激素。
筛选符合条件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取外周静脉血,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的差异。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数量、CD8+T细胞数量、纯真CD4+T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提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减弱;记忆CD4+T细胞、HLA-DR+CD8+ T细胞及CD38+CD8+ T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提示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内免疫反应活跃。
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IL)-5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将雄性C57BL/6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小鼠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脓毒症模型组小鼠腹腔内注射20 mg/kg脂多糖,IL-5干预组小鼠腹腔内注射20 mg/kg脂多糖后立即腹腔内注射IL-5(每只1 μg)。取3组小鼠肺、心、肾组织,光镜下观察肺、心、肾组织形态学改变。测3组小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酐(SCr)、尿素氮(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