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远高于汉族大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心理原因较多,调查发现,心理特征呈现易受群体压力影响、乐群性高、爱幻想、喜欢退避和容易合理化的的学生,信仰宗教可能性更大。高校应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消除宗教神秘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环境,避免群体压力而信教;提高大学生心理适应力,减少对宗教的精神依赖。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原因教育引导
目前,各高校学生中宗教信仰的人数比例在10-20%,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高达60%,个别地区高校达到79%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形成的心理原因,也是基于教育部2014年度人文社科课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教育引导》的研究需要,笔者在2015年着重对南昌工学院本、专科和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调研(也包括部分汉族学生),并从个性特征、行为方式、情绪调节和群体压力等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意在帮助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一、调查对象、方法与结果
1.对象。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2份。有效问卷中男生403人,女生479人;涉及到38个民族,其中藏族119人、汉族104人、回族88人、维吾尔族83人、蒙古族60人、哈萨克族44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384人。刚入校半年的学生756人(预科生421人,统招本专生335人),入校一年半(本专科二年级)的学生126人。
2.量表的使用。采用祝蓓里等人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量表》、肖计划编印的《应对方式问卷》和焦慮自评量表SDS,采用团体测试。数据采用人工输入。
3.数据分析。使用SPSS16软件包进行运算分析。
4.调查结果
(1)宗教信仰分布情况。
根据表1可以看出,男生信仰宗教的比例略高于女生,汉族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最低,民族聚集地宗教信仰比例超过50%。
(2)宗教信仰与个性特征。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个体的性格特征中的乐群性在宗教信仰的差异方面有显著性意义(P<0.05),独立性在宗教信仰的差异性上不存在显著意义(P>0.05)。也就是说乐群性高的人,对人更热情、随和,易于建立社会联系,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更容易形成宗教信仰。
(3)宗教信仰与个人行为方式。
从表3中可以看出,是否有宗教信仰在幻想性、退缩和合理化三个因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意味着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员在行为应对方面更倾向于幻想、退缩和合理化应对。
(4)宗教信仰与焦虑情绪状态。
从表4可以看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焦虑自评得分普遍高于无宗教信仰学生的焦虑得分,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因问卷调查安排在期末考试前1周,学生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焦虑水平SAS的标准分都接近我国轻度焦虑的临界分数(50-59)。
(5)宗教信仰与父母教养方式。
从表5和图1可以看出,父母的宗教信仰取向是学生形成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父母双方都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中92.84%的孩子也会形成明显的宗教信仰。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宗教信仰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不是很明显,且在不同的家庭中呈现的规律性不明显;无信仰的家庭中娇宠型的教养方式中学生信仰宗教比例高;在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中,冷漠型的教育方式影响下的孩子信仰宗教比例为100%。
(6)宗教信仰与同龄人的宗教信仰取向。
通过表6可以看出,同龄人的宗教信仰取向与个体是否信仰宗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周边朋友圈(老乡或同学)信仰宗教的人越多,本人信仰宗教的可能性越大。
二、心理原因分析
学生宗教信仰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态度形成过程,包含认知、认同等心理加工过程,受到多因素影响。有学者总结了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原因有归属和爱的心理需求、缓解压力、满足好奇和从众心理的驱使。
1.信仰宗教与心理需求的满足
目前的研究倾向于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主要是为了释放爱和获得归属需求。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热情、随和并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心理特点,使得大学生更容易被宗教团体开展的募捐和赈灾等慈善活动所吸引。本次调查的数据也显示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乐群性显著高于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信教大学生中65.8%的人认为,教堂、寺院是人们联络思想感情的好场所,‘佛’‘主’是人们倾诉自己隐私的最佳对象”。笔者认为此种心理需求的满足较符合西方宗教情景,在我国实行宗教与教育相分离,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得参加宗教活动和组织,遇到情感困惑时,很难即时性得到心灵的抚慰和心灵的寄托,故而笔者认为心理归属需求的满足虽然是学生信仰宗教的一个原因,但不一定是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
2.信仰宗教与缓解心理压力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对成败按三个向度(因素来源、稳定性和能控制性)六类因素(能力大小、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其他)进行解释。如果个体认为失败是由能力造成(内因、稳定、不可控),那么他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个人将失败归因为运气(外因、不稳定、不可控),不用为失败承担责任,那么他不会做出改变。宗教中的“世事轮回”等教义,在不同程度上都将失败归因到运气、“轮回”等外界不可控因素,虽然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但是并未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育引导
青年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因素众多,有个性特征、行为模式等内因,也有社会、家庭、朋友的影响等外因。为此,高校要结合大学生思想和心理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促进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
1.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正面讲授宗教知识,消除宗教神秘感 好奇是最好的动力。一些学生最开始关注的是宗教人物、宗教典故和宗教节日,带着好奇的心态跟随同学或朋友参加宗教聚会,在活动中接受了布道,从而信仰宗教。当代青年学生“求新探异”的好奇心强,高校要抓住这一特点,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对科学知识的探求上,消除宗教的影响。毛泽东说“有了科学知识,迷信自然就可以打破,没有这一招,他还是要迷信的” 。大学生有一定的辩证思考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或在必修课中设专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面讲授宗教知识,使学生了解宗教产生的原因及历史,理解宗教的本质,清楚其历史价值和当前政策,引导学生通过辩证思考,消除宗教的神秘感。
2.防范宗教渗透,营造和谐校园环境,避免“被动”信教
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是受长辈的影响,由开始的“被动”信教,最后变成主动信教。在社会层面,一些地方已经出台法规禁止父母引诱或强迫孩子信教,如新疆出台了《自治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强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亲属不得“组织、诱导或强迫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否则任何组织或个人有权制止,并向公安机关举报。在高校层面,避免学生被动信教到主动信教,一是要高度警惕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采取得力措施,有效防范不法分子在学校进行宗教宣传和宗教活动;二是要教育信教学生不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严格执行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广泛开展文体、科技活动,充实学生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尊重科学、信仰科学;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具有宗教信仰和不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要混班混寝,促使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碰撞和升华,弱化宗教影响;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形成“五个认同”即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能量,使学生自觉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做好帮扶工作,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宗教是在对“自然”的无知和畏惧的情况下而衍生出来的超自然力量。调查显示,面对问题逃避和合理化的人员更容易信仰宗教。高校要做好帮扶和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减少对宗教的精神依赖。具体而言:一是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教师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主动关心学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赢得自信;二是要發挥学生互助作用,在学生中开展一对一,手拉手的爱心活动;三是建立和完善资助体系,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贫脱困,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阳光资助,使学生们感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四是加强心理辅导,开设心理课程、团体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适应能力。这些工作必须扎扎实实、一点一滴、真心诚意地做,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能力,而且有助于转变他们的宗教信仰。
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为此,我们一方面要长期执行国家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坚决贯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宪法规定,同时更要掌握信教学生的心理规律,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历史观和民族观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
参考文献:
[1]贺彦凤,张丽. 论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与引导【J】教育与职业 2009(32).
[2]张炳兰.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原因及引导策略【J】南都学坛 2010,3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度一般课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教育引导——以南昌工学院为例》(批准号:14YJAZH089)成果之一。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原因教育引导
目前,各高校学生中宗教信仰的人数比例在10-20%,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高达60%,个别地区高校达到79%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形成的心理原因,也是基于教育部2014年度人文社科课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教育引导》的研究需要,笔者在2015年着重对南昌工学院本、专科和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调研(也包括部分汉族学生),并从个性特征、行为方式、情绪调节和群体压力等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意在帮助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一、调查对象、方法与结果
1.对象。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2份。有效问卷中男生403人,女生479人;涉及到38个民族,其中藏族119人、汉族104人、回族88人、维吾尔族83人、蒙古族60人、哈萨克族44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384人。刚入校半年的学生756人(预科生421人,统招本专生335人),入校一年半(本专科二年级)的学生126人。
2.量表的使用。采用祝蓓里等人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量表》、肖计划编印的《应对方式问卷》和焦慮自评量表SDS,采用团体测试。数据采用人工输入。
3.数据分析。使用SPSS16软件包进行运算分析。
4.调查结果
(1)宗教信仰分布情况。
根据表1可以看出,男生信仰宗教的比例略高于女生,汉族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最低,民族聚集地宗教信仰比例超过50%。
(2)宗教信仰与个性特征。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个体的性格特征中的乐群性在宗教信仰的差异方面有显著性意义(P<0.05),独立性在宗教信仰的差异性上不存在显著意义(P>0.05)。也就是说乐群性高的人,对人更热情、随和,易于建立社会联系,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更容易形成宗教信仰。
(3)宗教信仰与个人行为方式。
从表3中可以看出,是否有宗教信仰在幻想性、退缩和合理化三个因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意味着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员在行为应对方面更倾向于幻想、退缩和合理化应对。
(4)宗教信仰与焦虑情绪状态。
从表4可以看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焦虑自评得分普遍高于无宗教信仰学生的焦虑得分,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因问卷调查安排在期末考试前1周,学生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焦虑水平SAS的标准分都接近我国轻度焦虑的临界分数(50-59)。
(5)宗教信仰与父母教养方式。
从表5和图1可以看出,父母的宗教信仰取向是学生形成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父母双方都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中92.84%的孩子也会形成明显的宗教信仰。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宗教信仰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不是很明显,且在不同的家庭中呈现的规律性不明显;无信仰的家庭中娇宠型的教养方式中学生信仰宗教比例高;在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中,冷漠型的教育方式影响下的孩子信仰宗教比例为100%。
(6)宗教信仰与同龄人的宗教信仰取向。
通过表6可以看出,同龄人的宗教信仰取向与个体是否信仰宗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周边朋友圈(老乡或同学)信仰宗教的人越多,本人信仰宗教的可能性越大。
二、心理原因分析
学生宗教信仰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态度形成过程,包含认知、认同等心理加工过程,受到多因素影响。有学者总结了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原因有归属和爱的心理需求、缓解压力、满足好奇和从众心理的驱使。
1.信仰宗教与心理需求的满足
目前的研究倾向于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主要是为了释放爱和获得归属需求。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热情、随和并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心理特点,使得大学生更容易被宗教团体开展的募捐和赈灾等慈善活动所吸引。本次调查的数据也显示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乐群性显著高于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信教大学生中65.8%的人认为,教堂、寺院是人们联络思想感情的好场所,‘佛’‘主’是人们倾诉自己隐私的最佳对象”。笔者认为此种心理需求的满足较符合西方宗教情景,在我国实行宗教与教育相分离,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得参加宗教活动和组织,遇到情感困惑时,很难即时性得到心灵的抚慰和心灵的寄托,故而笔者认为心理归属需求的满足虽然是学生信仰宗教的一个原因,但不一定是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
2.信仰宗教与缓解心理压力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对成败按三个向度(因素来源、稳定性和能控制性)六类因素(能力大小、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其他)进行解释。如果个体认为失败是由能力造成(内因、稳定、不可控),那么他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个人将失败归因为运气(外因、不稳定、不可控),不用为失败承担责任,那么他不会做出改变。宗教中的“世事轮回”等教义,在不同程度上都将失败归因到运气、“轮回”等外界不可控因素,虽然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但是并未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育引导
青年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因素众多,有个性特征、行为模式等内因,也有社会、家庭、朋友的影响等外因。为此,高校要结合大学生思想和心理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促进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
1.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正面讲授宗教知识,消除宗教神秘感 好奇是最好的动力。一些学生最开始关注的是宗教人物、宗教典故和宗教节日,带着好奇的心态跟随同学或朋友参加宗教聚会,在活动中接受了布道,从而信仰宗教。当代青年学生“求新探异”的好奇心强,高校要抓住这一特点,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对科学知识的探求上,消除宗教的影响。毛泽东说“有了科学知识,迷信自然就可以打破,没有这一招,他还是要迷信的” 。大学生有一定的辩证思考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或在必修课中设专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面讲授宗教知识,使学生了解宗教产生的原因及历史,理解宗教的本质,清楚其历史价值和当前政策,引导学生通过辩证思考,消除宗教的神秘感。
2.防范宗教渗透,营造和谐校园环境,避免“被动”信教
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是受长辈的影响,由开始的“被动”信教,最后变成主动信教。在社会层面,一些地方已经出台法规禁止父母引诱或强迫孩子信教,如新疆出台了《自治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强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亲属不得“组织、诱导或强迫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否则任何组织或个人有权制止,并向公安机关举报。在高校层面,避免学生被动信教到主动信教,一是要高度警惕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采取得力措施,有效防范不法分子在学校进行宗教宣传和宗教活动;二是要教育信教学生不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严格执行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广泛开展文体、科技活动,充实学生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尊重科学、信仰科学;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具有宗教信仰和不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要混班混寝,促使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碰撞和升华,弱化宗教影响;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形成“五个认同”即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能量,使学生自觉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做好帮扶工作,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宗教是在对“自然”的无知和畏惧的情况下而衍生出来的超自然力量。调查显示,面对问题逃避和合理化的人员更容易信仰宗教。高校要做好帮扶和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减少对宗教的精神依赖。具体而言:一是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教师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主动关心学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赢得自信;二是要發挥学生互助作用,在学生中开展一对一,手拉手的爱心活动;三是建立和完善资助体系,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贫脱困,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阳光资助,使学生们感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四是加强心理辅导,开设心理课程、团体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适应能力。这些工作必须扎扎实实、一点一滴、真心诚意地做,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能力,而且有助于转变他们的宗教信仰。
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为此,我们一方面要长期执行国家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坚决贯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宪法规定,同时更要掌握信教学生的心理规律,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历史观和民族观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
参考文献:
[1]贺彦凤,张丽. 论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与引导【J】教育与职业 2009(32).
[2]张炳兰.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原因及引导策略【J】南都学坛 2010,3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度一般课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教育引导——以南昌工学院为例》(批准号:14YJAZH089)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