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的小木匠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的暑假,我突发奇想,决定在我的书房里打造一面“书墙”,把几个书橱和箱子里的书,通通地摆出来,这样不但取读方便,而且还可以腾出不小的空间。于是就从劳务市场请来两位木匠师傅做这个活儿。
  两位木匠一老一少,我原以为他们是父子二人,后来知道他们是一个村子里的乡亲。那位年轻的木匠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个子不算高,但很壮实,一脸的朴实,和生人说话还有一点怯生,总爱低着头,就像秋天庄稼地里的一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谷子。看他干活那股娴熟、麻利的劲儿,他当木匠也不是一天半天了。
  每天我要去照应他们几次,虽然不必伺候他们的一日三餐,但总要给他们送些茶水,或者问问需要什么材料。有几次正赶着他们歇息,年长的老木匠坐在凳子上喝水、吸烟;年轻的小木匠在房间另一端,坐在工具箱上,捧在一本书读。最初的一两次我没有在意,几天下来,见到他一有空就捧着那本书读。
  终于,我忍不住问小木匠:“你读的是什么书,这样入迷?”他没有答话,抬起头看了看我,就把书递给我。然后好像有点不好意思,腼腆地笑了,明亮、纯净的笑容,在夏日的阳光下,分外灿烂。
  原来是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我曾经多次读过这本书,于是,随便地翻阅起来,下面的文字再次映入我的眼帘:
  “忙于农耕之余,我仍竭尽所能让生命不致留白。每当旭日东升,我总快活地跳入湖中,然后静静地在松树林里做日光浴……四周只听得到鸟雀的歌声,而且每天都有不同版本的《森林交响曲》来伴我入浴与沉思。……我在屋前空地满植各式果树和观赏植物,使我能亲赌这些大自然宠物的奇妙生长过程……在这里,大自然的各种声响不一而足,当我在盛夏的午后沉思之际,常在窗口听到许多前所未闻的天籁之声,有时是老鹰的低空盘旋声,有时是野雁的疾飞响声,有时是白鹭的猎鱼声。聆听这些野性的呼唤,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1845年3月,28岁毕业于哈佛、曾任教职也办过杂志的梭罗,着手在瓦尔登湖畔、属于埃默森的林地上建筑木屋,并且在其中住了二十六个月;他追求的乃是与造物者、与大自然、与自己、与人类更和谐、更完美的生活方式,并不断对世界进行深刻思考,写出了这本影响世人至深的著作《瓦尔登湖》。
  一本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细心品味的书,这个小木匠能在整天斧凿之声不绝于耳,电锯电刨震耳欲聋的间隙,静下心来,阅读这本大学生们都不一定读的书籍。我想他的心灵一定远离了尘嚣,才能使自己在这种舒缓而纯净的文字中慢慢行走。
  我虽出于好奇,但却是很认真地和这个小木匠聊了一些关于文学和读书的事儿,他并不健谈,几乎是我问他答,但说出话来却有板有眼。我问他:“你为什么喜欢这本《瓦尔登湖》?”他回答道:“写得挺好的,有些地方很像我们乡下,清晨和黄昏时,阳光照耀下的树林,季节变幻时的乡村和田野,水天一色下翩飞的小鸟,我们乡下都能看到。还有天空和溪水,打着露水的青草的气息,清爽芬芳。”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感到惊诧。“那么,你也可以写一写你们乡下的美景和朴素的生活,对农村你熟悉,一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文化低,不会写,不过我喜欢读,读了人家写的那些东西,心里感到很舒服,很安静。”他虽然这样说,但我相信,这个小木匠一定从梭罗的文字和思想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在他的心灵深处,一定也有一个湖,那是一个梦,那是一种向往……
  我突然有些感慨,在一段时间里,我曾经怀疑过文字和书籍的意义,一些现象令我感到,在科技飞速发展而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开始和日日相伴的文字产生了隔膜,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或者只读一些另类、庸俗、甚至是用下半身写作出来的东西;特别是在“读图时代”和“消灭书本”的喧嚣声中,纯文学的东西越来越引不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小木匠的事例,使我有了新的想法: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科技如何发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许多背景各异,文化参差不齐的人在愉快地、喜悦地读着一些像《瓦尔登湖》这样的文字,并把这些文字深深地融入自己的灵魂和生活中。这些人就是薪火相传的、真正的读书种子。
其他文献
空巢家庭的生活简单而又乏味。  说其简单,是因为子女上了大学,那望子成龙的压力一下子从肩上缷了下来。刚开始显得相当轻松快乐。说其乏味,是因为时间一久,心疲身乏,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生活总不是滋味。  忙时烦躁,闲时发慌。妻子说一天到晚陀螺似的转着,有时也有些烦,可充充实实的,还真没有时间让自己不高兴。自从儿子像小鸟一样离窝飞走了,做父母的心虽有了一份牵挂,但这份牵挂因路途遥远不及而没有了着落,致使
期刊
我从小就对书情有独钟,母亲现在还说我,看到书就会扑上去。一个“扑”字里,得有多少热爱啊!我猜想,如果1岁时让我“抓周”,我一定舍弃了脂粉首饰等,毫不犹豫地奔了书“扑”去。  因为爱书,所以我一直有一种“书店情结”。多少年里,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开一家书店。记得那年我上初一,第一次来到小城的一家新华书店,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书,我都不知道“扑”向哪里了。东南西北,上上下下,到处是书。我觉得自己像一条鱼,“扑
期刊
在我们家,所有家庭成员,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癖好:手不释卷。几乎没有什么事可以让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把书暂时放到一边,去处理某件不能拖延的事情。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根本不去理会这些事。我们只是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放下手中正读得津津有味的书。人们当然也有可能把一件事做得很好,同时又不耽误另一件事,不是吗?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们常常难免会出点小差错——可这又有什
期刊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清晨醒来,正好一只鸟儿落在窗台,在窗台上欢快地跳跃几下,清脆的鸣叫两声后,又很快落下窗台飞走了。就在鸟儿刚刚起飞的当儿,又追逐而来另一只相同的鸟,但它仅在空中转了一个身,就紧追前一只小鸟而去。窗台上再次传来,两声清脆欢悦的鸟鸣。  我是一个传统的人,包里经常放一本书,外出闲暇时会拿出来翻翻,喜欢纸质出版物摩挲指尖的感觉。前几天远行前,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更换一本
期刊
以前上街时买书,随身的女儿会问:“爹爹,又买书啊?”我告诉女儿,这是本好书,得买下。女儿又问:“爹爹,你已经有好多好多的书了,咋总是买呀,你看得完吗?”我说:“看得完的。不仅爹爹看,还要好好保存着,留给楠楠长大了看。”再后来带她上街,路过新华书店或者报刊亭,她总是拽拽我的手:“爹爹,过去看看,怕是又有好书了。”俨然一个小小书迷。  女儿满周岁以后,每日基本上就是由我带管。我一边读书写作,一边带管孩
期刊
给父母写一封情真意切的感恩信,这是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王浩接到这份作业时,痛苦不堪。他不是没有能力完成这份作业,而是极不情愿完成。  王浩的父母已经内战几年了,常常搞得家里乌烟瘴气,鸡犬不宁。每每回家,王浩宁愿将自己关在屋里,也不愿意听着他们唇枪舌战,看着他们大动干戈。前段时间,母亲和父亲已经分居。父亲几月难得回家一次。家不象家,王浩的亲情作业如何完成?给他们写信吧,要求一千字,那一千字写出来,王
期刊
他出生在西藏墨脱县背崩乡地东村的一个普通的门巴族家庭,一家9口人,他是家中长子。因为家里劳力少,生活贫困,于是山野中的狩猎、农家里的粗活,伴着他长大,村里很多人都喜欢这个懂事的孩子。  墨脱县群山险峻、河流湍急、道路坎坷。在这样的地方,孩子上学读书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从地东村到米林县派镇物资转运站小学要走3天的路,很多的小伙伴都放弃了学业,而他却执著地走进了学堂。凭着这股爱学习的劲头,他先后考入林芝
期刊
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被狂轰滥炸后的一座图书馆,主要人物,是三名头戴礼帽的男子。  1940年10月22日,英国伦敦肯辛郡,有一座图书馆几乎被炸成废墟。这座名叫“荷兰屋”的图书馆,屋顶已被炸塌,钢筋、水泥、瓦砾遍地。  在硝烟弥漫的时刻,有三名绅士站在图书馆的废墟里静静地读书。这些严谨的英国人,在最残酷的岁月里,仍然衣冠楚楚,神色坦然。在废墟中,在大书架前,他们安静地阅读,犹如老僧入定
期刊
古人云:“为善最乐,读书更佳”;又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由此可见,阅读以汲取知识所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满足与欣喜程度犹胜于世间种种。自古以来,阅读都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习惯。  然而,无情的事实是,现在大部份国人并不爱阅读。国民阅读兴趣和阅读量持续低迷,不仅成为提升国民素质的障碍,而且威胁民族未来的发展。  我以为,读书风气的推广、书香社会的营造、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政府在发展经
期刊
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在高中的自然课上,作为解剖学这门课程的考察,每个学生都被要求解剖一只青蛙。我们按姓名的顺序依次走上讲台,今天轮到我了,我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我穿着自己最喜欢的一件格子衬衫——我认为这件衣服让我显得很精神,别人也都说这件衣服很衬我。对于今天的试验,我事先已经练习了很多次,此刻我充满信心地走上讲台,微笑着面对我的同学,抓起解剖刀准备动手。  这时,一个声音从教室的后面传来,“好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