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照搬文后注释而致误
为了让考生理解比较生疏的字词,以把握材料的内容,命题人一般都会为阅读材料中的生僻字词附上注释。但在翻译时,我们绝对不能照搬注释,应当思考一下,文句中的字词是否与注释的字词同义或近义,否则,就要略作变通,使之更加妥帖。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准确无误。
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第(2)题: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此句的正确译文应当是“(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付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但是,因阅读材料后附有一个注释:[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所以就有考生把“修械器”的注释条文照搬过来,用以翻译句中的“械器”,译成“衡山君心里觉得缺少购买兵器的策略无法应付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如此照搬注释条文,不做丝毫变通,翻译怎会不失误呢?
七、没调整句式结构而致误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一种特殊句式,它指的是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进行文言文翻译时,如果没有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将译文的结构进行调整,就必然失误丢分。
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1)题: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此句中的“勿辱于县”,是一个介词结构后置句,即“勿于县辱”。翻译时要把“于县”调整到动词“辱”的前面,让它作“辱”的状语。译文应该是“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八、翻译专有名词而致误
翻译文言文时,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这类专有名词,都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要翻译。
如2017年高考山东卷第(2)题: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此题中的“吏部尚书”就不必翻译。译文应是“吏部尚书姚察与谢贞友爱交好,等谢贞病情严重时,姚察前去看望他(谢贞),问他后事。”
九、随意增添内容而致误
文言文翻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必须尊重原文,忠实原文,尽可能地直译,不可根据自己的好恶随意增添一些内容。
如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第(2)题: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此题的正确译文应是:“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这样直译的译文,尊重于原文,忠实于原文,值得肯定,不会失分。如果不懂翻译规则,而将蝗灾随意渲染一番,比如译成“后来青州出现了蝗灾时,蝗虫就自然地进入平原地界,大片死去,于是连年获得丰收,老百姓尽情歌颂。”如此不尊重原文,不忠实原文,随意增添一些内容,就不是一般的失误了。
十、不识修辞手法而致误
古人重视借助修辞传情达意。凡含修辞之言,或互文见义酣畅淋漓,或含蓄委婉绵里藏针,或譬喻贴切生动传神……因此,需要弄清文言文中这些常用的特殊表达技巧,以便我们理解文意,巧妙翻译。一般的文言文,用直译基本可以满足翻译的要求,但是,很多运用了修辞的文言语句,必须注意其修辞特点有针对性地意译才行。
如2017年高考江苏卷第(1)题: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此题“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一句运用了婉曲修辞格。“北面”的古义有二:①古代君见臣,面南而坐,故以“北面”指向人称臣。②古代尊长见卑幼,都是面南而坐,故也以“北面”指拜人为师。句中“北面”的意思是,我应以容甫为老师。全句应翻译为:“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如果不明白这种修辞手法,将“北面”仅作为面向着北面而翻译,那就难以得分了。
课内文言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例子比比皆是。
1.比喻修辭手法。如《赤壁之战》中的“火势猛烈,船往如箭”,用的是明喻,“船往如箭”应翻译成:船像箭一样往前冲。《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用的是暗喻,全句应翻译成: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归园田居》中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全句应翻译成: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
2.借代修辞手法。如《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用了借代,指代做官的人。全句应翻译成: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打算。
3.夸张修辞手法。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这是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 正确的译文应是: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后站起来,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
以上对文言文翻译中的易误点逐一作了例析,目的是希望大家对之引起高度注意,减少文言文翻译中的失误。尽管高考文言文翻译面对的都是课外未曾读过的生疏材料,但都只是课内向课外的一种延伸,考查的是课内知识是否落实,阅读能力如何。本文逐点举出课文实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因此,在适当阅读课外材料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了课文的研读。
(编辑:于智博)
为了让考生理解比较生疏的字词,以把握材料的内容,命题人一般都会为阅读材料中的生僻字词附上注释。但在翻译时,我们绝对不能照搬注释,应当思考一下,文句中的字词是否与注释的字词同义或近义,否则,就要略作变通,使之更加妥帖。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准确无误。
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第(2)题: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此句的正确译文应当是“(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付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但是,因阅读材料后附有一个注释:[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所以就有考生把“修械器”的注释条文照搬过来,用以翻译句中的“械器”,译成“衡山君心里觉得缺少购买兵器的策略无法应付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如此照搬注释条文,不做丝毫变通,翻译怎会不失误呢?
七、没调整句式结构而致误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一种特殊句式,它指的是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进行文言文翻译时,如果没有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将译文的结构进行调整,就必然失误丢分。
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1)题: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此句中的“勿辱于县”,是一个介词结构后置句,即“勿于县辱”。翻译时要把“于县”调整到动词“辱”的前面,让它作“辱”的状语。译文应该是“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八、翻译专有名词而致误
翻译文言文时,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这类专有名词,都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要翻译。
如2017年高考山东卷第(2)题: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此题中的“吏部尚书”就不必翻译。译文应是“吏部尚书姚察与谢贞友爱交好,等谢贞病情严重时,姚察前去看望他(谢贞),问他后事。”
九、随意增添内容而致误
文言文翻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必须尊重原文,忠实原文,尽可能地直译,不可根据自己的好恶随意增添一些内容。
如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第(2)题: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此题的正确译文应是:“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这样直译的译文,尊重于原文,忠实于原文,值得肯定,不会失分。如果不懂翻译规则,而将蝗灾随意渲染一番,比如译成“后来青州出现了蝗灾时,蝗虫就自然地进入平原地界,大片死去,于是连年获得丰收,老百姓尽情歌颂。”如此不尊重原文,不忠实原文,随意增添一些内容,就不是一般的失误了。
十、不识修辞手法而致误
古人重视借助修辞传情达意。凡含修辞之言,或互文见义酣畅淋漓,或含蓄委婉绵里藏针,或譬喻贴切生动传神……因此,需要弄清文言文中这些常用的特殊表达技巧,以便我们理解文意,巧妙翻译。一般的文言文,用直译基本可以满足翻译的要求,但是,很多运用了修辞的文言语句,必须注意其修辞特点有针对性地意译才行。
如2017年高考江苏卷第(1)题: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此题“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一句运用了婉曲修辞格。“北面”的古义有二:①古代君见臣,面南而坐,故以“北面”指向人称臣。②古代尊长见卑幼,都是面南而坐,故也以“北面”指拜人为师。句中“北面”的意思是,我应以容甫为老师。全句应翻译为:“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老师。”如果不明白这种修辞手法,将“北面”仅作为面向着北面而翻译,那就难以得分了。
课内文言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例子比比皆是。
1.比喻修辭手法。如《赤壁之战》中的“火势猛烈,船往如箭”,用的是明喻,“船往如箭”应翻译成:船像箭一样往前冲。《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用的是暗喻,全句应翻译成: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归园田居》中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全句应翻译成: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
2.借代修辞手法。如《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用了借代,指代做官的人。全句应翻译成: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打算。
3.夸张修辞手法。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这是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 正确的译文应是: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后站起来,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
以上对文言文翻译中的易误点逐一作了例析,目的是希望大家对之引起高度注意,减少文言文翻译中的失误。尽管高考文言文翻译面对的都是课外未曾读过的生疏材料,但都只是课内向课外的一种延伸,考查的是课内知识是否落实,阅读能力如何。本文逐点举出课文实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因此,在适当阅读课外材料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了课文的研读。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