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aia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欣赏作品的分类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呜。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学生很感兴趣。
  二、欣赏的角度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1949斗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激动时刻;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
  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疾徐,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凡高《阿尔的吊桥》一国,画家采用鲜艳浓烈的色彩,有力的笔触,奔放的线条,使画面给人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最后的晚餐》画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可以讲他三十岁学画,为了画好画,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写生的例子。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但其表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作品还歌颂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而主要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当然,像一些静物画、肖像画及一些工艺品就不必非得深控其思想内涵了。
  三、教學时教师的注意点
  1.教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教师首先要利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地理解。
  另外在欣赏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师也要心中有数。
  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佳。
  2.欣赏时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而有的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学习领会,《血衣》、《南昌起义》等,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3.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4.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5.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6.欣赏后要有检查和总结。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卷风考试的方法来进行。
  使之达到复习巩固减少学生遗忘的作用。
其他文献
德育是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的一门课程,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如何做好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深入进行过这方面的探讨。佛、道、儒称作三教,都劝鉴人们弃恶从善,可以说都是广义的德育这一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不乏人研究,能不能在德育工作中借鉴一下佛教的思想,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尝试。我和学生一起从佛教的三皈、四弘、五戒、六度入手,解读出无私、宽容、守法、勤劳、节俭、进取
期刊
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配置资源的过程;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前提基础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摆在广大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时间近体原则、空间近体原则、活动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四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近体原则 实效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视野开阔、富于创新、思维敏捷的学生,使之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
在我上初中时,我当过一次“演员”,真的。我们的英语老师要讲示范课,当时只需同学们每个人背过一段课文就行了,啥都不用想,上课了我们脑子里一片空白,啥也听不见。一是因为紧张,另外因为老师只是神采飞扬,抑扬顿挫、表情丰富的一个劲的自己讲,我们则完全不用思考,也不需要思考,也没有空思考,老师根本就没留出时间让你思考,当然老师也没有给出问题让你思考。就这样我们机械的在早已安排好的各个恰当的环节上,滚瓜烂熟的
期刊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它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对个人而言,英语也影响着一个人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状况。而英语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新课程改革,这是历史赋予小学英语教师的重任,也是提高小学英语教育质量培养英语人才的必然要求。本人就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建高素质的小
期刊
一、背景  所谓赏识,就是欣赏和赞美。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的生命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的生命需求。赏识犹如生命的营养,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生命及理解儿童的成长需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能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作为一种教育战略,赏识教育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個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探讨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素养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探究创新素养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应具有创新品质。物理学以客观的实验为基础,以探究创新为手段,它在培养学生探
新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内容,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
在我国,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义务教育学校作为国家公共事业单位,是有关义务教育的各项公共管理政策的执行者和保障者。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
2015年1月,中央两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党校迎来顺势而为的大好时期。作为培养党政干部的主阵地,党校天然具有政治与学术的双重属性,切实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