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楚秦改革成败的当前启示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all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战国,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魏国、楚国、秦国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甚至不惜对旧贵族、既得利益集团进行打击,但为何只有秦国改革大获全胜,并一统天下
  进入战国,改革成为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革除传统的贵族制度,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制度。各国纷纷由政府出面,进行自上而下改革,而那些旧贵族、既得利益集团则极力维护传统制度,宣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墨守常规,极力反对改革。改革过程充满了激烈的矛盾和斗争,真可谓你死我活,惊心动魄!
  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重温战国的改革历史,不禁感慨良多。战国改革因各国的国情不同,改革家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不同,因而结局也各异,其胜败得失很值得认真研究总结,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李悝双管齐下式改革启示: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魏国改革成功,是因为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均有改革家主政,这就营造了改革的氛围
  从总的方面看,魏国改革是成功的。在战国诸雄中,魏国地盘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改革为这个国家注入了活力,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当时,国家强盛则必然发动战争,争夺土地和人口,著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都是魏国发动的。
  魏国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呢?第一,魏国国君魏文侯任人唯贤,在他身边有一个力主改革的群体。魏文侯任命李悝在朝廷主持变法,同时任用吴起为西河郡守、西门豹为邺令,在地方搞新政,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改革搞得有声有色。魏国改革,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均有改革家主政,这就营造了改革的氛围,形成了改革的气势,反对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弱。与后来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仅凭个人单打独斗相比,魏国的经验值得记取。
  第二,改革全方位,相互配套。社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法律改革密切相关,相互依托,不可脱节。魏国改革就做到了这一点。
  在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打破贵族垄断朝政的格局,剥夺其官职和俸禄,“夺淫民之爵以来四方之士”。李悝提出,要提拔那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食有劳而禄有功”。传统的贵族世袭制压抑人才成长,阻碍社会进步,李悝抓住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废除贵族特权,启用贤能之士,很快见到成效。后来楚国、秦国在改革中,均把此项措施列为首位。
  在经济上,实行重农政策,扶持小农经济,颁布“尽地力之教”,鼓励农民“治田勤谨”。同时,出台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失的“平籴法”——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作为储备,使粮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制商人的投机活动,使农民利益不受损失。
  法律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法经》,在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三条改革措施看,废除贵族的“世卿世禄”是政治改革,为选拔人才、确立新制度铺平了道路;“尽地力之教”是经济改革,保证了小农经济和生产劳动者的基本利益:而《法经》的制定保证了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得以顺利进行。魏国改革做到政治、经济双管齐下,避免了两者的脱节,因而获得成功。
  吴起大刀阔斧式改革启示:搞改革不能只凭热情
  楚国改革失败,源于操之过急,树敌太多;只抓政治,不抓经济;只抓军事,不抓民生
  吴起在魏文侯死后因内部纠纷来到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与其他国家相比,楚国旧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他们把持许多重要职位,而且盘根错节,动弹不得。吴起是一位勇敢的改革家,他分析楚国的局面,对楚悼王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他把魏国改革措施运用到楚国,对楚国的贵族保守势力予以猛烈打击。
  吴起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条:第一,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规定封君“三世而收爵禄”。即贵族只要传了三代的,一律收回封爵和俸禄、世袭特权。吴起还将居住在京城的贵族迁往荒凉地区。第二,整顿吏治,淘汰冗官。吴起提出“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枝官”,精简机构,还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谗不蔽忠”,“塞私门之情,一楚国之俗”。将省下的行政经费用于训练军队,“要在强兵”。
  吴起改革的劲头之大、勇气之足,实属罕见。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恨不得一下子将旧贵族势力全部扫清,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然而,事与愿违,吴起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他变法仅过一年,支持他的楚悼王死去,对吴起心怀不满的贵族、宗室大臣就按捺不住,聚集起来,杀死吴起,并将他车裂。吴起之死是悲壮的,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为改革事业献出生命的人。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式作风也为后人称颂。的确,吴起立志改革的精神值得肯定,在战国,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但吴起的悲剧又告诉我们,搞改革不能只凭热情,还要讲究节奏、策略,还要照顾方方面面,吴起显然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
  有的学者将吴起改革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楚悼王死得太早。我看这只是学者的一厢情愿。首先,中国古代是人治社会,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社会改革得以进行主要是国君有变法图强的愿望。若国君保守,不支持改革,仅凭改革家是无济于事的。支持吴起的楚悼王早死固然可惜,但新上台的国王是什么态度呢?还是未知数。因为在楚悼王刚去世,吴起就被贵族杀掉了。吴起死后,变法失败,楚国又回到原先状态。同样,在秦国,支持商鞅的秦孝公一死,商鞅的政敌也立即反扑,商鞅被车裂。总之,在中国历代王朝,能否实施改革,握有实权的最高统治者的态度至关重要,他们若无决心,缺少魄力,下面的人再积极也没有用。
  从吴起改革的内容看,基本是在政治层面。政治改革无疑是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它涉及到国家选人、用人和重要制度的建立。然而,在天高皇帝远的中国古代,政治改革多在统治阶层进行,对于老百姓而言实在太遥远了,人民关心的还是生活问题、温饱问题,吴起改革没有涉及与人民利益相关的经济问题是一大缺憾。在当时,不扶持小农经济,不保障农民利益,就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看魏国,李悝颁布“尽地力之教”,西门豹实行“藏粮于民,寓兵于农”,都使农民切实得到了好处,这就使改革有了稳定的社会基础。吴起改革缺少这方面内容,如同一个人缺了一条腿,不可能走得太远。照吴起的思路,只抓政治,不抓经济,只抓军事,不抓民生,再给他几年的时间,国家也好不到哪儿去。   吴起的政治改革也颇有商榷之处。我觉得,他犯了急性病,操之过急,树敌过多。楚国是一个贵族保守势力很大的国家,错综复杂的宗法关系、人际关系,使得既得利益集团树大根深,要想触动他们,扫除他们的势力,必须掌握轻重缓急,从薄弱环节入手,而不能简单草率,必须有破有立。比如,他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三世而收爵禄”,这是对西周以来宗法制度“五世则迁”的重要修改。可以估计,当时爵禄传承三代的贵族一定不在少数,他们执行的是老祖宗定下的传统。而吴起竟断然宣布,从即日起爵禄传至三代者不再下传!贵族丧失了爵禄,要不要给予安置,或者帮他们找个出路?不仅没有,而且“迁往广虚之地”——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实在有些不近情理了。什么事情容易激起剧烈的矛盾冲突?莫过于断了人家的生路,使其生计出了问题。其实,对这些旧贵族可以用缓和的手段和办法,有节奏、有分寸地逐步解决,不要扩大矛盾,不要打击面过宽。而吴起大刀阔斧,不管不顾,使许多并非敌人的贵族利益受到损害,对吴起恨之入骨,最后导致楚悼王死后仅三天,尸骨未寒,吴起就被贵族们杀死并车裂。
  以往一些研究吴起变法的学者说,吴起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吴起对旧贵族的打击不够坚决,镇压不够彻底。我说,非也。是他打击面过宽,办事过于简单粗暴,迅速激化了矛盾。司马迁说吴起“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意为吴起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从性格看,说吴起“刻暴少恩”并无不确之处,这是吴起的性格,也是法家的性格。古往今来,社会矛盾越尖锐越好吗?敌人越多越好吗?吴起的悲剧很值得我们深思。
  商鞅环环相扣式改革启示:敢不敢处罚权贵是关键
  商鞅在秦国改革的成功,绝不是他个人拼搏的结果,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民众的接受
  商鞅与李悝、吴起相比,是个幸运儿,他是在总结了东方改革变法经验教训之后来到秦国的,而秦孝公又有感于秦国落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怀着知耻而后勇的决心向东方伸出了橄榄枝。
  商鞅的成功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宣传变法理论,制造舆论氛围。商鞅变法目标明确,就是要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一跃成为军事强国。为此他在朝廷上与守旧官僚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针对保守派“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的论调,商鞅坚定地说:“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作礼,不肖者拘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此话掷地有声,秦孝公非常欣赏,连连称“善”。法家主张“今胜于昔”的进化观点,眼睛向前看,政治观念是进步的。
  商鞅为了制造改革的舆论,并取信于民,还在南门立一木,有搬至北门者予以重赏,这本来是举手之劳的事,用得着重金赏赐吗?有人搬木,果然赏赐兑现,商鞅这近乎作秀的举动,只为“以明不欺”,为颁布人人遵守的新法铺平了道路。
  改革内容全面,环环相扣。商鞅变法内容丰富,涉及秦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化,扶持小农经济;政治上,破除世卿世禄,按军功授爵,将贵族身份的符号爵位扩大化,变为所有人均可获得,条件只有一个,上战场杀敌人,此项改革极大调动了民众参战的积极性,秦国军事力量迅速壮大。应指出的是,商鞅对旧贵族不像吴起那样,剥夺爵禄甚至赶出京城,而是让他们也参加战斗,立功授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种给出路的办法显然比吴起高明。
  推进改革必须执法严明,而敢不敢处罚权贵是执法关键。商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典范,甚至对犯法的太子也没有放过,处罚了他的两个老师,在秦国引起很大震动。
  总之,商鞅在秦国改革的成功,绝不是他个人拼搏的结果,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民众的接受,他的新法在秦国落地开花,大获全胜。史载:“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虽然也因为得罪权贵落得和吴起一样的悲剧下场,但他的事业成功了。自商鞅变法后,秦国走上了崛起之路。经过130多年的艰难历程,秦国由弱变强,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从这点看,商鞅是个英雄,对中国历史有贡献,功不可没。
  研究商鞅变法的得失,不可忘记商鞅是把改革的目标锁定在“耕战”二字上,为此,他不遗余力地加强集权统治,肆无忌惮地对民众役使、压迫,实行弱民、愚民政策。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又把秦国的统治模式放大到全国,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公元前206年,仅仅存在了16年的秦帝国就灭亡了,短暂的十几年与在崛起之路行进的130多年相比,形成了强烈反差。从秦朝的国力看,不可能在短时间灭亡。这又是为什么呢?分析商鞅变法改革得与失,也许可以使我们有所感悟。
  (作者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柳称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杜凤娇 美编/石玉
其他文献
新农村建设七年考  乡土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强调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中国乡村,至今已七年。这七年,农民最关注的水、电、路、气、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问题,在一系列强有力政策的扶持之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会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程, 我们如何在这七年的实践基础
期刊
评选提示  思想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理论的力量是最基础的。每天的思想观点浩如烟海,哪些值得人们关注、品读、深思?  为了在年底评选出最有价值的100个年度观点,人民论坛编辑部每月邀请权威专家对各领域精华观点进行梳理、筛选,评选出月度观点。  评选时间:9月20日至10月20日  评选标准:  1、新锐度(富有新意,针对性强);  2、关注度(关注度高,影响较大);  3、权威性(表述准确,观点权威)
期刊
当前甘肃省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  努力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甘肃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中心任务。甘肃省委要求全省各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甘肃省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并从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只有62.7%的省情实际出发,决定在
期刊
时间在这一刻,蕴含着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特殊意义。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面伟大旗帜被更高地举起,一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此展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
期刊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让大家久等了,很高兴同各位记者朋友见面。  昨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些天来,各位记者朋友们对这次大会作了大量报道,向世界各国传递了许多“中国声音”。大家很敬业、很专业、很辛苦,在此,我代表十八大大会秘书处,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我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全会选举产生了
期刊
从两个视角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伟光:应该从两个视角来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一是实践视角。任何伟大的理论都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实践需要理论,实践呼唤理论。从十六大以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个发展进程中破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作出新的科学回答。也就是说
期刊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正值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次大会面临着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承载着全党和全国人民新的期待和寄托。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在大会主题、指导思想、经验总结、发展目标和基本要求等方面,突出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要求和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开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阶段的标志性文献  一个主题鲜明突出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今年“七一”前夕,山西高速公路系统喜事連连: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太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小店收费站党支部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交通运输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公布的十个“首批交通运输文化品牌”候选名单中,山西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品牌——“畅享三晋”成功入围。近年来,山西高速公路系统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在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业党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结合三促
期刊
十八大后会出现投资打头的经济增长现象,但本轮投资周期中投资结构会发生变化,由政府导向的投资将更多地投向民生事业、生态建设、城镇化和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十八大报告中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人民论坛记者: 您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哪些关于经济发展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  马晓河: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就经济发展
期刊
议题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报告摘要:◆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