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上由于接受南传佛教,傣泐在思想文化,尤其是民族性格上出现转化。本文从傣泐民间叙事的角度论述这一转化。一般来说,南传佛教对傣泐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
关键词:傣泐;南传上座部佛教;民间叙事;文化学意义上的民族性格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24-03
一、傣泐的族源、宗教、社会习俗和民族性格概述
南传上座部佛教(the Theravāda Buddhism)传统上流行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越南南部、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东部、尼泊尔部分地区和云南傣族地区。20世纪初进入西方世界,上世纪80年代进入新马、港台等中文社会,90年代以后进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现存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很大限度保持了佛陀时代言教遗产的纯洁性。在中国,传统上其信仰者有历史上傣族土司统治下的布朗族(含克木人)、德昂族、补过人(现划为哈尼族)、大部分阿昌族、部分佤族、沧源彝族、少数拉祜族,以云南边疆的傣族为主体。
有人认为傣族是云南土著,后来学者们根据一些傣文、英文文献,发现历史上傣族确实发生过迁徙,南诏国不是泰族建立的,迁徙不是汉族压迫引起。①傣泐是傣族的主要支系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和周边。
对于南传佛教传入西双版纳的时限,学术界尚未取得共识,有公元前1世纪说、6-8世纪说、13-14世纪说等。根据汉文、傣文资料,可推测南传佛教的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地方和时期情况不一样,不是一经传入就得以立足。因为遇到原始宗教抵制,其传播过程非常漫长,真正繁荣和兴盛可能不会晚于15世纪(明代时)。想弄明白,要再深入挖掘傣文文献。②
从现有资料和分析来看,十三世纪以前在西双版纳原始宗教信仰比较普遍。直到现在很多傣泐乡村仍然有原始宗教的影子,比如巫术、寨心崇拜、猎神崇拜、祭谷魂、祖先崇拜和印度诸神崇拜。在接受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前,傣泐的社会习俗有强烈原始宗教色彩,其中很重要的是尚武精神。當时傣族先民的人格理想,和许多同时代族群相似,是勇敢强力和弱肉强食。
反映傣泐信仰原始宗教状况的史诗《厘捧》(《捧改的故事》)中,勐景罕的国王捧改抢走了另一个勐国王海罕的妻子,海罕率领许多勐进攻勐景罕。海罕奉行“水大就赢火,火大就赢水”“抢一点吃一点,抢一点占一点”,在出发前还向部下宣布:“谁的刀快,谁就去拿那些东西。”后来,海罕及部下取得胜利,被当成英雄;捧改,凶狠贪婪,敢轻慢天神,骄勇善战,战败后不愿做奴隶,选择死去。③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毗湿摩篇》里有类似情节,正义一方为取得胜利不惜采取欺诈手腕,代表邪恶的一方十分遵守战争规则,智者毗湿摩能够分辨善恶,却受邪恶一方供养。邪恶一方的领袖后来虽然失败,天神还是为他洒下花朵。类似的情节也揭示了人类生存的一个困境。
接受佛教以前,傣泐是一个崇武民族。南传佛教传入以后,傣泐社会习俗开始受到佛教影响,具体表现在:比库(巴利语bhikkhu,北传佛教根据梵语翻译成“比丘”)和沙马内拉(巴利语,北传佛教根据梵语翻译成“沙弥”)的修学生活,比库们的布萨,居士的晋升,雨安居,赕白象,念诵护卫经,堆沙塔,烧白柴等活动;傣泐佛教徒在出生、取名、佛寺教育、葬礼仪式、祭祀亲人同时的布施活动;傣泐的社会生产生活和与东南亚国家交往等。表现在文化学意义的民族性格上面,具有慈心、崇尚和谐、温良平和。傣泐心理特征,自信、宽容、开放、共融、平和等。④这一转变,南传佛教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从民间叙事看南传佛教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一)傣泐文的来源和佛教叙事的历史作用
西双版纳老傣泐文,又称经典傣文,随着南传佛教的传入而创制。经典傣文受到缅文影响,缅文来自孟文,孟文来自南印度文。上座部佛教从印度北方往南传播,经过南印度传到金地国(孟人地区),再到东南亚其他地方和云南傣族地区。经典傣文的出现促进了傣泐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傣族人把他们的文学和历史书叫做“叙事”。
傣泐普遍信仰南传佛教的原因之一是有很兴盛的佛教民间叙事。不少傣泐民众从小听尊者们讲述有趣生动的佛教叙事、念诵护卫经等经文,心灵得到感染、净化,产生对佛教热爱和皈依。一些民间叙事收到一定社会效果,深受喜爱。
(二)《本生经》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召树屯》叙事中王子召树屯“容貌像熔金般闪光,心肠像麂子般善良”“幸福的王子,他会遭到爱情的折腾”,常培育慈心,安详宁静,在爱情被恶人破坏以后,本着誓死不变决心,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帮助,找回了爱情。《应作慈爱经》:“不要有人欺骗他人,不要轻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以忿怒、嗔恚想,而彼此希望对方受苦。正如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子,会以生命来保护唯一的儿子;也如此对一切生类培育无量之心。以慈爱对一切世界,培育无量之心,上方、下方及四方,无障碍、无怨恨、无敌对。”傣族子女时常发现父母从佛寺回来更加慈祥了。《大吉祥经》:“奉侍父母亲,爱护妻与子,做事不混乱,此为最吉祥。”在傣泐传统家庭,不赡养父母、不善待妻儿的现象不多见。
《维先达腊本生》叙事中的王子召维先达腊乐善好施,因布施(dāna,傣族人叫“赕”)能带来风调雨顺的白象失去王位,去森林途中先后布施了拉车的马、子女和妻子,剩下一人独自修行,感动了父王和天神叭英,最后当上国王,子女妻子团圆。该叙事教育人们布施能够带来利益。《增支部》第四集第61经《适当行为经》里佛陀向大慈善家给孤独居士讲述乐善好施可以给在家人带来财富、名誉、长寿、死后升天的利益。《增支部》第八集第54经《长膝经》里佛陀教育虎路居士乐善好施可以给在家人来生带来幸福。傣泐人,尤其是妇女时常在节日到佛寺做赕,然后把功德回向给家人和已故亲人。在较偏僻的村寨会有人修凉亭,里面放上水罐,供路人休息。
著名而有影响的《本生经》叙事还有它第546篇的《大隧道本生》。西双版纳盛行的召玛贺、召波拉、朱腊波提、岩苏岩西岩披格三兄弟等机智人物的一些故事原型,不少来自《本生经》。《本生经》用讲述果达玛(巴利语Gotama)佛陀成佛以前547世的经历和遭遇,来启迪人们学习像佛陀那样自己战胜自己遇到的困难。果达玛佛陀前世中生为人的,被称为阿銮,正直善良英勇的象征,有天神保佑,救百姓于苦海。阿銮的故事从因果报应角度教育人们要行善积德。傣泐佛教徒认为世间是不圆满的,过去的不善业随时会成熟,故常遇到逆境、恶缘,心会生嗔;过去的善业成熟会遇到顺境,心又生贪。果报不能改变,好的和不好的果报都要承受和学会接受。《本生经》改编的傣泐民间叙事,用文学娱乐方式让佛教徒通过佛陀多世的曲折经历,理解和实践佛教。⑤
(三)其他民间叙事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乌沙麻罗》叙事反映了佛教和原始宗教的斗争。由于当时原始宗教尤其在平坝得到国王支持,有相当势力,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初期只有立足山林。叙事通过爱情、亲情等具体故事告诉人们信仰、践行佛教是明智选择。佛教代表更高文明,事实证明促进了傣泐社会几百年的安定和谐与平稳发展。《水摆夷风土纪》作者姚荷生民国时期考查版纳,认为傣泐是一群快乐的人们。
《兰噶西贺》叙事有人认为来自泰国《拉玛坚》。《拉玛坚》来自古印度《罗摩衍那》、缅甸罗摩故事和泰人神话传说。《兰噶西贺》里的召郎玛没有一兵一卒,因为所做的善业得到猴王哈奴曼及猴兵帮助,打败了十头魔王捧麻伽,夺回了妻子。天王的儿子十头魔王利用神通做坏事,最终十个头被一一射下来然后死去。召郎玛当上国王后,又变得暴虐。叙事教育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亲情、友情、爱情和正义行为也要经过挫折、分离和怀疑的考验。几百年来受佛教叙事渲染,因果报应在傣泐思想观念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巴塔麻嘎捧尚罗(神创世之初)》叙事中,气体、灰尘、风凝结成英叭神,英叭神开天辟地后创造的第一批人因与蛇互相残杀被英叭神用火烧死,大火之后又有大水。布桑嘎西、雅桑嘎赛两神造的第二批人,由于乱伦行为被众神用洪水淹没。洪水前神挑选了两兄妹放在葫芦里,水退后他俩从葫芦出来繁衍成第三批人。这批人遵从神的意志去恶从善,神给人们谷物,制定历法,教人婚配、造屋、畜牧、制陶等等,相传到现在。藏外典籍《清净道论》也谈到人们造了恶业,先后被火、水、风等劫难损坏。《巴塔麻嘎捧尚罗》受到佛教伦理影响。傣泐重视戒德培养,有《爷爷教育孙子》、《土司对百姓的训条》、《教训儿子处事的道理》、《教训妇女做媳妇的礼节》等道德格言书。传统上认为有过一段出家经历的男子才是有道德的人,才被社会承认。佛教伦理由此内化和社会化。⑥
三、从巴利三藏看南传佛教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巴利三藏(the Pali Tipitaka)的很多内容是讲述故事。傣族许多民间叙事作品改编自三藏经典。笔者认为三藏圣典里面讲述的故事也是属于“民间叙事”范畴,理解巴利圣典讲述的教义能够帮助解读傣泐民间叙事,进而理解南传佛教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巴利三藏排列顺序为律经论。
(一)部分学处(戒)思想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戒(sīla)”不是消极的不能做这不能做那。“戒”的巴利语本意是按照道德规范、规则主动培养和训练好的行为、善的品格,不去做伤害他人或者自己良心会受谴责的事情,也称为“学处”。根据巴利律藏,出家人中的比库最基本的学处有227条。但对在家人来说,学习和遵守的要少得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有5条,叫“五戒”。分别为: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偷盗);远离欲邪行(邪淫);远离虚妄语;远离放逸之因的酒类等麻醉品。
佛教,Buddha-sāsana,即觉悟世间和人生真理的人的教育、教诲。佛陀为在家人制定“五戒”是教育在家人完善自己在語言和行为上的道德品行。例如:教导有生命的东西会有求生的本能,不喜欢被伤害和被杀害,所以不要去伤害或杀害其他众生。在一些傣泐传统社会里,畜牧、捕渔、狩猎、屠宰等职业被认为不属于“八正道”里面的“正业(正确的谋生途径)”,由非佛教徒来做。自己不希望拥有的被抢夺,所以也被教育不要去无理占有他人的财物。自己希望家庭幸福和谐,所以不要去破坏他人的家庭。自己不喜欢被骗,希望得到信任,所以要培养对他人的信任和保持言行一致。自己知道烟酒和毒品会损伤身心、损耗钱财、破坏社会关系,所以要远离非医疗用途的麻醉品。语言和行为上面有了规范,想进一步规范意识和心灵,需要修定(让内心平静)和修慧(培育观智),达到断除烦恼。⑦巴利语的“胜利”不是在战争或斗争中取胜,是指内心的平静。《法句•千品》:“虽在战场上,战胜百万人,不如胜自己,实最上胜者。”
(二)部分巴利经典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教诫新嘎喇经》、《报恩经》、《愚人经》、《长膝经》、《适当行为经》、《可爱经》、《大吉祥经》等经文用故事告诫南传佛教徒如何做到避免不良行为、处理好的人际关系。作为村民们的道德楷模和心灵导师,传统傣泐僧侣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育和帮助解决村民中间的矛盾冲突。他们在这方面有相当经验。
《应作慈爱经》(又译为《慈经》)、《慈爱功德经》、《宝经》等用于驱除瘟疫、灾难、非人的护卫经文,也是一个个故事。在节日庆典与佛事活动中僧侣们常念诵护卫经祝福信众。
《小业分别经》、《盐块经》等经文通过故事教导傣族佛教徒业果法则,教育如何辨别好人和坏人,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
《大念处经》、《若希望经》、《转车经》、《大心材譬喻经》、《八城经》、《算术师摩嘎蓝经》、《逐一经》、《伍波萨他经》、《第一三学经》、《转法轮经》、《无我相经》、《燃烧经》等用故事教育教徒按照戒定慧次第,逐步培育品德、心的平静和智慧,减少对“我”“我所”的执着,体证三实相“苦、无常、无我”。
《卡拉玛经》用一个故事教导不要盲目迷信、偶像崇拜或着重外相,要冷静、理智,教育要有求真、求实、求证精神,讲述的和科学精神相近。
(三)《阿毗达摩》和《清净道论》部分心理学思想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阿毗达摩(abhidhamma)”的意思是上等、殊胜、卓越的法。《阿毗达摩》教导“非方便的法说(nippariyā-dhamma desanā)”,把一切诸法分为四大类:心法(citta)、心所法(cetasika)、色法(rūpa)、涅槃(nibbāna)。前两种合称为名法(nāma dhamma)。实际上说的是物质和心理现象。阿毗达摩很清楚地讲述了善和恶的标准,不会似是而非,不会随时间、地点和情境不同而变化。这一个标准可以用于禅修,也可直接运用到日常生活去恶修善,通过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产生善心,减少不如理作意所产生的不善心。
《清净道论》在教导怎样修习佛法时,讲到要“顺应自己的性行”。根据性行把人大致分成六类:贪行者、嗔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觉行者和寻行者。很多人属于兼型人。其中贪行者和信行者相近,嗔行者与觉行者相近,痴行者与寻行者相近。针对不同性行的人,提出不同的建议。
《阿毗达摩》和《清净道论》上述心理学思想对傣族的教育、医学有较大影响,也对几百年来傣泐民族性格塑造起到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接受南传佛教,受到佛教民间叙事、巴利圣典及佛教修学方式(戒、定、慧)的影响,傣泐的社会民俗和民族心理特征、民族性格出现转变,由一个崇尚武力的火的民族变成崇尚平和良善的民族,给西双版纳带来了文明。一般来说,历史上南传佛教对傣泐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
注释:
①刘岩著.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②刘岩先生在《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岩峰先生在《傣族文化大观》里均有推论。郑筱筠.佛教故事与傣族《召树屯》故事渊源[J].云南社会科学,2001,(2).甘友庆.从历史文献资料看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傣族地区的传播[A].第二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贝叶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③岩温扁,伍雄武著.傣族哲学思想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144-145.
④郑晓云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及东南亚傣泰民族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93-96.
⑤刀承华.泰国民间文艺学的新成果——Siraporn Na Thalang民间文艺功能理论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7,(2).
⑥郑筱筠.南传佛教与云南傣族社会伦理道德[J].中国民族报,2005,(12).
⑦玛欣德尊者编译.您认识佛教吗?[M].云南省佛教协会等印行,2009:60-63.
参考文献:
[1]刘岩.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2]岩峰,王松,刀保尧.傣族文学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3]玛欣德尊者编译.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阿毗达摩讲要(上)[M].云南省佛教协会等印行,2009.
[4]觉音尊者著.叶均居士译.清净道论(修订版)[M].云南省佛教协会等印行,2009.
关键词:傣泐;南传上座部佛教;民间叙事;文化学意义上的民族性格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24-03
一、傣泐的族源、宗教、社会习俗和民族性格概述
南传上座部佛教(the Theravāda Buddhism)传统上流行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越南南部、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东部、尼泊尔部分地区和云南傣族地区。20世纪初进入西方世界,上世纪80年代进入新马、港台等中文社会,90年代以后进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现存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很大限度保持了佛陀时代言教遗产的纯洁性。在中国,传统上其信仰者有历史上傣族土司统治下的布朗族(含克木人)、德昂族、补过人(现划为哈尼族)、大部分阿昌族、部分佤族、沧源彝族、少数拉祜族,以云南边疆的傣族为主体。
有人认为傣族是云南土著,后来学者们根据一些傣文、英文文献,发现历史上傣族确实发生过迁徙,南诏国不是泰族建立的,迁徙不是汉族压迫引起。①傣泐是傣族的主要支系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和周边。
对于南传佛教传入西双版纳的时限,学术界尚未取得共识,有公元前1世纪说、6-8世纪说、13-14世纪说等。根据汉文、傣文资料,可推测南传佛教的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地方和时期情况不一样,不是一经传入就得以立足。因为遇到原始宗教抵制,其传播过程非常漫长,真正繁荣和兴盛可能不会晚于15世纪(明代时)。想弄明白,要再深入挖掘傣文文献。②
从现有资料和分析来看,十三世纪以前在西双版纳原始宗教信仰比较普遍。直到现在很多傣泐乡村仍然有原始宗教的影子,比如巫术、寨心崇拜、猎神崇拜、祭谷魂、祖先崇拜和印度诸神崇拜。在接受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前,傣泐的社会习俗有强烈原始宗教色彩,其中很重要的是尚武精神。當时傣族先民的人格理想,和许多同时代族群相似,是勇敢强力和弱肉强食。
反映傣泐信仰原始宗教状况的史诗《厘捧》(《捧改的故事》)中,勐景罕的国王捧改抢走了另一个勐国王海罕的妻子,海罕率领许多勐进攻勐景罕。海罕奉行“水大就赢火,火大就赢水”“抢一点吃一点,抢一点占一点”,在出发前还向部下宣布:“谁的刀快,谁就去拿那些东西。”后来,海罕及部下取得胜利,被当成英雄;捧改,凶狠贪婪,敢轻慢天神,骄勇善战,战败后不愿做奴隶,选择死去。③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毗湿摩篇》里有类似情节,正义一方为取得胜利不惜采取欺诈手腕,代表邪恶的一方十分遵守战争规则,智者毗湿摩能够分辨善恶,却受邪恶一方供养。邪恶一方的领袖后来虽然失败,天神还是为他洒下花朵。类似的情节也揭示了人类生存的一个困境。
接受佛教以前,傣泐是一个崇武民族。南传佛教传入以后,傣泐社会习俗开始受到佛教影响,具体表现在:比库(巴利语bhikkhu,北传佛教根据梵语翻译成“比丘”)和沙马内拉(巴利语,北传佛教根据梵语翻译成“沙弥”)的修学生活,比库们的布萨,居士的晋升,雨安居,赕白象,念诵护卫经,堆沙塔,烧白柴等活动;傣泐佛教徒在出生、取名、佛寺教育、葬礼仪式、祭祀亲人同时的布施活动;傣泐的社会生产生活和与东南亚国家交往等。表现在文化学意义的民族性格上面,具有慈心、崇尚和谐、温良平和。傣泐心理特征,自信、宽容、开放、共融、平和等。④这一转变,南传佛教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从民间叙事看南传佛教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一)傣泐文的来源和佛教叙事的历史作用
西双版纳老傣泐文,又称经典傣文,随着南传佛教的传入而创制。经典傣文受到缅文影响,缅文来自孟文,孟文来自南印度文。上座部佛教从印度北方往南传播,经过南印度传到金地国(孟人地区),再到东南亚其他地方和云南傣族地区。经典傣文的出现促进了傣泐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傣族人把他们的文学和历史书叫做“叙事”。
傣泐普遍信仰南传佛教的原因之一是有很兴盛的佛教民间叙事。不少傣泐民众从小听尊者们讲述有趣生动的佛教叙事、念诵护卫经等经文,心灵得到感染、净化,产生对佛教热爱和皈依。一些民间叙事收到一定社会效果,深受喜爱。
(二)《本生经》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召树屯》叙事中王子召树屯“容貌像熔金般闪光,心肠像麂子般善良”“幸福的王子,他会遭到爱情的折腾”,常培育慈心,安详宁静,在爱情被恶人破坏以后,本着誓死不变决心,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帮助,找回了爱情。《应作慈爱经》:“不要有人欺骗他人,不要轻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以忿怒、嗔恚想,而彼此希望对方受苦。正如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子,会以生命来保护唯一的儿子;也如此对一切生类培育无量之心。以慈爱对一切世界,培育无量之心,上方、下方及四方,无障碍、无怨恨、无敌对。”傣族子女时常发现父母从佛寺回来更加慈祥了。《大吉祥经》:“奉侍父母亲,爱护妻与子,做事不混乱,此为最吉祥。”在傣泐传统家庭,不赡养父母、不善待妻儿的现象不多见。
《维先达腊本生》叙事中的王子召维先达腊乐善好施,因布施(dāna,傣族人叫“赕”)能带来风调雨顺的白象失去王位,去森林途中先后布施了拉车的马、子女和妻子,剩下一人独自修行,感动了父王和天神叭英,最后当上国王,子女妻子团圆。该叙事教育人们布施能够带来利益。《增支部》第四集第61经《适当行为经》里佛陀向大慈善家给孤独居士讲述乐善好施可以给在家人带来财富、名誉、长寿、死后升天的利益。《增支部》第八集第54经《长膝经》里佛陀教育虎路居士乐善好施可以给在家人来生带来幸福。傣泐人,尤其是妇女时常在节日到佛寺做赕,然后把功德回向给家人和已故亲人。在较偏僻的村寨会有人修凉亭,里面放上水罐,供路人休息。
著名而有影响的《本生经》叙事还有它第546篇的《大隧道本生》。西双版纳盛行的召玛贺、召波拉、朱腊波提、岩苏岩西岩披格三兄弟等机智人物的一些故事原型,不少来自《本生经》。《本生经》用讲述果达玛(巴利语Gotama)佛陀成佛以前547世的经历和遭遇,来启迪人们学习像佛陀那样自己战胜自己遇到的困难。果达玛佛陀前世中生为人的,被称为阿銮,正直善良英勇的象征,有天神保佑,救百姓于苦海。阿銮的故事从因果报应角度教育人们要行善积德。傣泐佛教徒认为世间是不圆满的,过去的不善业随时会成熟,故常遇到逆境、恶缘,心会生嗔;过去的善业成熟会遇到顺境,心又生贪。果报不能改变,好的和不好的果报都要承受和学会接受。《本生经》改编的傣泐民间叙事,用文学娱乐方式让佛教徒通过佛陀多世的曲折经历,理解和实践佛教。⑤
(三)其他民间叙事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乌沙麻罗》叙事反映了佛教和原始宗教的斗争。由于当时原始宗教尤其在平坝得到国王支持,有相当势力,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初期只有立足山林。叙事通过爱情、亲情等具体故事告诉人们信仰、践行佛教是明智选择。佛教代表更高文明,事实证明促进了傣泐社会几百年的安定和谐与平稳发展。《水摆夷风土纪》作者姚荷生民国时期考查版纳,认为傣泐是一群快乐的人们。
《兰噶西贺》叙事有人认为来自泰国《拉玛坚》。《拉玛坚》来自古印度《罗摩衍那》、缅甸罗摩故事和泰人神话传说。《兰噶西贺》里的召郎玛没有一兵一卒,因为所做的善业得到猴王哈奴曼及猴兵帮助,打败了十头魔王捧麻伽,夺回了妻子。天王的儿子十头魔王利用神通做坏事,最终十个头被一一射下来然后死去。召郎玛当上国王后,又变得暴虐。叙事教育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亲情、友情、爱情和正义行为也要经过挫折、分离和怀疑的考验。几百年来受佛教叙事渲染,因果报应在傣泐思想观念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巴塔麻嘎捧尚罗(神创世之初)》叙事中,气体、灰尘、风凝结成英叭神,英叭神开天辟地后创造的第一批人因与蛇互相残杀被英叭神用火烧死,大火之后又有大水。布桑嘎西、雅桑嘎赛两神造的第二批人,由于乱伦行为被众神用洪水淹没。洪水前神挑选了两兄妹放在葫芦里,水退后他俩从葫芦出来繁衍成第三批人。这批人遵从神的意志去恶从善,神给人们谷物,制定历法,教人婚配、造屋、畜牧、制陶等等,相传到现在。藏外典籍《清净道论》也谈到人们造了恶业,先后被火、水、风等劫难损坏。《巴塔麻嘎捧尚罗》受到佛教伦理影响。傣泐重视戒德培养,有《爷爷教育孙子》、《土司对百姓的训条》、《教训儿子处事的道理》、《教训妇女做媳妇的礼节》等道德格言书。传统上认为有过一段出家经历的男子才是有道德的人,才被社会承认。佛教伦理由此内化和社会化。⑥
三、从巴利三藏看南传佛教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巴利三藏(the Pali Tipitaka)的很多内容是讲述故事。傣族许多民间叙事作品改编自三藏经典。笔者认为三藏圣典里面讲述的故事也是属于“民间叙事”范畴,理解巴利圣典讲述的教义能够帮助解读傣泐民间叙事,进而理解南传佛教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巴利三藏排列顺序为律经论。
(一)部分学处(戒)思想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戒(sīla)”不是消极的不能做这不能做那。“戒”的巴利语本意是按照道德规范、规则主动培养和训练好的行为、善的品格,不去做伤害他人或者自己良心会受谴责的事情,也称为“学处”。根据巴利律藏,出家人中的比库最基本的学处有227条。但对在家人来说,学习和遵守的要少得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有5条,叫“五戒”。分别为: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偷盗);远离欲邪行(邪淫);远离虚妄语;远离放逸之因的酒类等麻醉品。
佛教,Buddha-sāsana,即觉悟世间和人生真理的人的教育、教诲。佛陀为在家人制定“五戒”是教育在家人完善自己在語言和行为上的道德品行。例如:教导有生命的东西会有求生的本能,不喜欢被伤害和被杀害,所以不要去伤害或杀害其他众生。在一些傣泐传统社会里,畜牧、捕渔、狩猎、屠宰等职业被认为不属于“八正道”里面的“正业(正确的谋生途径)”,由非佛教徒来做。自己不希望拥有的被抢夺,所以也被教育不要去无理占有他人的财物。自己希望家庭幸福和谐,所以不要去破坏他人的家庭。自己不喜欢被骗,希望得到信任,所以要培养对他人的信任和保持言行一致。自己知道烟酒和毒品会损伤身心、损耗钱财、破坏社会关系,所以要远离非医疗用途的麻醉品。语言和行为上面有了规范,想进一步规范意识和心灵,需要修定(让内心平静)和修慧(培育观智),达到断除烦恼。⑦巴利语的“胜利”不是在战争或斗争中取胜,是指内心的平静。《法句•千品》:“虽在战场上,战胜百万人,不如胜自己,实最上胜者。”
(二)部分巴利经典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教诫新嘎喇经》、《报恩经》、《愚人经》、《长膝经》、《适当行为经》、《可爱经》、《大吉祥经》等经文用故事告诫南传佛教徒如何做到避免不良行为、处理好的人际关系。作为村民们的道德楷模和心灵导师,传统傣泐僧侣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育和帮助解决村民中间的矛盾冲突。他们在这方面有相当经验。
《应作慈爱经》(又译为《慈经》)、《慈爱功德经》、《宝经》等用于驱除瘟疫、灾难、非人的护卫经文,也是一个个故事。在节日庆典与佛事活动中僧侣们常念诵护卫经祝福信众。
《小业分别经》、《盐块经》等经文通过故事教导傣族佛教徒业果法则,教育如何辨别好人和坏人,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
《大念处经》、《若希望经》、《转车经》、《大心材譬喻经》、《八城经》、《算术师摩嘎蓝经》、《逐一经》、《伍波萨他经》、《第一三学经》、《转法轮经》、《无我相经》、《燃烧经》等用故事教育教徒按照戒定慧次第,逐步培育品德、心的平静和智慧,减少对“我”“我所”的执着,体证三实相“苦、无常、无我”。
《卡拉玛经》用一个故事教导不要盲目迷信、偶像崇拜或着重外相,要冷静、理智,教育要有求真、求实、求证精神,讲述的和科学精神相近。
(三)《阿毗达摩》和《清净道论》部分心理学思想对傣泐民族性格的影响
“阿毗达摩(abhidhamma)”的意思是上等、殊胜、卓越的法。《阿毗达摩》教导“非方便的法说(nippariyā-dhamma desanā)”,把一切诸法分为四大类:心法(citta)、心所法(cetasika)、色法(rūpa)、涅槃(nibbāna)。前两种合称为名法(nāma dhamma)。实际上说的是物质和心理现象。阿毗达摩很清楚地讲述了善和恶的标准,不会似是而非,不会随时间、地点和情境不同而变化。这一个标准可以用于禅修,也可直接运用到日常生活去恶修善,通过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产生善心,减少不如理作意所产生的不善心。
《清净道论》在教导怎样修习佛法时,讲到要“顺应自己的性行”。根据性行把人大致分成六类:贪行者、嗔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觉行者和寻行者。很多人属于兼型人。其中贪行者和信行者相近,嗔行者与觉行者相近,痴行者与寻行者相近。针对不同性行的人,提出不同的建议。
《阿毗达摩》和《清净道论》上述心理学思想对傣族的教育、医学有较大影响,也对几百年来傣泐民族性格塑造起到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接受南传佛教,受到佛教民间叙事、巴利圣典及佛教修学方式(戒、定、慧)的影响,傣泐的社会民俗和民族心理特征、民族性格出现转变,由一个崇尚武力的火的民族变成崇尚平和良善的民族,给西双版纳带来了文明。一般来说,历史上南传佛教对傣泐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
注释:
①刘岩著.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②刘岩先生在《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岩峰先生在《傣族文化大观》里均有推论。郑筱筠.佛教故事与傣族《召树屯》故事渊源[J].云南社会科学,2001,(2).甘友庆.从历史文献资料看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傣族地区的传播[A].第二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贝叶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③岩温扁,伍雄武著.傣族哲学思想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144-145.
④郑晓云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及东南亚傣泰民族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93-96.
⑤刀承华.泰国民间文艺学的新成果——Siraporn Na Thalang民间文艺功能理论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7,(2).
⑥郑筱筠.南传佛教与云南傣族社会伦理道德[J].中国民族报,2005,(12).
⑦玛欣德尊者编译.您认识佛教吗?[M].云南省佛教协会等印行,2009:60-63.
参考文献:
[1]刘岩.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2]岩峰,王松,刀保尧.傣族文学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3]玛欣德尊者编译.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阿毗达摩讲要(上)[M].云南省佛教协会等印行,2009.
[4]觉音尊者著.叶均居士译.清净道论(修订版)[M].云南省佛教协会等印行,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