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篮球商业化与文化协同建设的思考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663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业化是职业篮球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文化是职业篮球可持续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两者在职业篮球的发展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注重商业化发展的职业篮球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只注重文化的建设而忽视商业化发展的职业篮球又会举步维艰,丧失发展的动力。通过对比NBA和CBA这两个职业篮球联盟的商业化与文化的建设,找出其中的差异并加以探讨,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为我国职业篮球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职业篮球;NBA;CBA;商业化;文化
  一、研究背景
  NBA,是美国篮球职业联赛(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简称,是美国第一大职业篮球联赛,也是公认的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篮球联赛。NBA在职业篮球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堪称楷模,上至联盟,下至各个俱乐部,不仅都注重商业化建设,同时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是分外重视。正是NBA在职业篮球的商业化和文化建设中不偏不倚,同抓共建,才有了当今世界第一大职业篮球联赛,也是每一个篮球运动员都十分向往的联赛。本文通过对比NBA和CBA这两个职业篮球联盟的商业化与文化的建设,找出其中的差异并加以探讨,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为我国职业篮球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维普、万方等网络数据库中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查找与职业篮球发展有关的资料与数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二)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察NBA和CBA的比赛录像对比两个不同的职业篮球联盟在商业化和文化的建设上的异同。
  (三)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部分副高级以上职称专门从事篮球训练与教学的教师就本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总结他们对于职业篮球商业化和文化协同建设的看法及建议。
  三、概念分析
  (一)职业篮球
  职业篮球是以职业篮球运动员为主组成的“职业俱乐部”式的一种建制,以职业性、商业性、文化性与人才的集团化、民族化和国际化的统一为主要特征。职业篮球是相对于业余篮球来说的,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职业性和商业性。从职业篮球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性和商业性是职业篮球最明显,最为突出的两个特征,而文化性由于是一种隐性的特征往往被忽视。而从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性和商业性是职业篮球生存的必要条件,文化性是决定职业篮球发展的必要条件。职业篮球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商业化和文化,只有二者的协同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职业篮球。
  (二)篮球文化
  通常情况下,文化包括心理,行为和物质方面的文化。篮球文化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在篮球文化中,其心理要素,就是文化的精神、观念层面,称之为精神文化。行为要素是体育文化的行为方式、制度范围层面,称之为行为制度文化。物质要素是指篮球文化的物质实体层面,称之为物质文化。在三个层面的篮球文化中,最核心的是篮球的精神文化,其次是篮球的制度文化,最后是篮球的物质文化。孙民治教授认为:篮球文化是篮球事业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基础环节,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各种有形和无形、物质和精神的、内容与形式的总称。
  四、NBA与CBA对比分析
  (一)球队名字
  每一个俱乐部球队都有自己的名字,球队的名字就像是一面旗帜,引领着球队内每一个人为她而战,她也能凝聚球员、球迷和俱乐部全体的工作人员的力量向着一个目标前进。NBA30支球队的队名大都与美国文化、美国地名文化息息相关。从表1可以看出,9支球队的队名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8支球队的队名与当地的社会环境有关,7支球队的队名与当地的历史事件有关,4支球队的队名与移民和宗教文化有关,最后2支球队的队名来源比较奇特,猛龙队刚加入NBA时正逢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大热,故为了追赶潮流,取名猛龙队。新泽西网队则是因为同城已经有了两支职业球队METS(大都会队)和JETS(喷气机队),为了押韵,故取名NETS(网队)。而CBA各支俱乐部球队的名字多与冠名赞助的企业有关,看表2可以看出,CBA20支球队的队名全部是以赞助商的企业名冠名的,而且与NBA球队很少更改自己球队的名字不同,CBA球队经常出现更改球队名字的情况,赞助商的改变导致球队名字随之改变的现象在CBA屡见不鲜。
  NBA队名的由来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渊源、当地文化等多种类型。这些文化深深植根于当地,深受当地居民的认可。NBA队名充分的唤起了当地球迷的凝聚力,将球队的发展和荣辱与球迷的生活紧紧的连在了一起,使球迷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相比于NBA,CBA各个俱乐部目光较为短浅,球队的队名都是以“省份名称+企业名称”模式命名,其目的在于以球队名字作为宣传工具,达到宣传企业,扩大企业知名度,从而发展企业的目的。这种纯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并不能建立起长久的球队文化。企业的发展具有风险性,一旦企业运营不畅,面临倒闭时球队也就要迫不得已改名,这就会很大程度上伤害到球队塑造起来的形象,频繁的更名更加不利于球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会严重阻碍球队在文化建设上的步伐。
  (二)场内设置
  篮球场地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块神圣之地,是自己通过实力去竞争胜利,去向观众展示和表演自身技能的地方,在篮球运动员的心中,主场的场地就像是自家的地盤,神圣而不可侵犯。在NBA比赛的地板上,只有主队的队标以及球队的颜色标示,这充分显示出俱乐部对自己运动员的尊重。在CBA,比赛场地的地板上不仅有主队的队标,赞助商的标志同样醒目。
  NBA场地的设置彰显智慧和远视,给了运动员充分的尊重,这对于塑造球队文化,提高球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CBA比赛场地都有同一个赞助商的标志,而这个标志又不同于俱乐部的赞助商,很难让主场球员对自己的场地产生归属感,无形之中就降低了球员的战斗力。   (三)场边设置
  通过录像观察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场边的布局和设施上NBA和CBA也是大相径庭。NBA在场边是观众席和技术台,两边底线位置大都是为摄影师准备的位置,只有在技术台的前面会巧妙的设置一点广告,其余四周再无广告牌的影子。在CBA却恰恰相反,球场的四周全部被广告牌所围住,球迷以及双方的替补席座位全部被广告牌挡在了后面。
  NBA場边的布局科学而又不失人性化,既能消除隔阂又能充分的调动球迷的热情,使其全身心的为队员摇旗呐喊,从而极大地鼓舞球员的士气,提高球员的战斗力。NBA球员在比赛中和场边的球迷击掌相庆已经成为了NBA赛场上的一种文化标识。而CBA的场边都是广告牌,就像是设置了一堵无形的墙,将场上队员与场边的球迷以及替补球员分割开来,减少了球员与球迷以及己方队员的互动,不能充分调动球迷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球队球场文化的建设。
  (四)球迷文化
  在NBA比赛中,各个球队的俱乐部在与现场球迷的互动环节上也是花了不少心思,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包括球队吉祥物、现场DJ、主场啦啦队与球迷的各种互动,以及比赛暂停时间的中场球迷投篮,蹦床花式扣篮等都能充分的激起现场球迷的热情,让球迷最大程度融入到赛场上,为主队加油助威。特别是到了季后赛,俱乐部会为每一位到场的球迷发放代表主队颜色的T恤,当整个球馆都变成了主队的颜色时,既能极大地鼓舞主场球员的士气,又能震慑客场作战的球员。在CBA赛场上,与现场球迷互动的节目简直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赛场气氛冷清,缺乏主场氛围。
  (五)球场公益
  NBA球场的公益事业已经成为NBA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整个NBA的球员或者是某一只球队的全体球员身着一样的训练服和鞋子来呼吁某一种行动或者是反对某一种行为,这些思想都代表了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社会大众想要呼吁或者反对的。NBA的球场公益事业拉近了与广大普通民众的距离,获得了广大市民的支持,为NBA的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CBA却很少在球场上可以看到有公益的宣传,球员们只是按部就班的打比赛,球场外发生的一切事情好像与他们无关。CBA这种不接地气的运作模式难以拉近球迷与球队的距离,严重阻碍CBA品牌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六)场外公益
  NBA十分重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像每年的3月份的读书月,4月份的儿童保护月等等,每年的感恩节为社区家庭送火鸡,为基金会、学校福利院等捐款义演,NBA的很多球员都会参与其中。这不仅增强了球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也体现出了NBA一直以来所提倡的人文关怀,扩大了NBA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欢NBA。相比之下,CBA和各个俱乐部却很少关注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缺乏人文关怀是CBA缺失文化内涵,发展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NBA从场内到场外,从球队的选名到选秀的制度,无不注重文化的建设。坚持商业化和文化协同建设是NBA能够成为世界篮球最高殿堂的重要原因。CBA在很多方面对文化的建设不够重视,联盟和各个俱乐部只注重短期利益,不考虑球队的长远发展。片面追求商业利益是CBA目前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职业篮球发展举步不前的重要原因。
  (二)建议
  1.与时俱进,不断改革选秀制度
  近年来,CBA的选秀制度饱受诟病,究其因就是过于落后和单一的人才输送模式阻碍了中国职业篮球的发展。新时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选秀制度,转变选秀理念,拓宽选秀渠道。选秀目标不再局限于体工队和体校,把高校优秀篮球运动员也纳入到选秀中来,一方面能不断提高CBA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能拓宽人才引进的门路,保证全国最优秀的运动员能够进入到全国最大的篮球联赛,提升中国篮球的竞争力。
  2.高瞻远瞩,努力建设球队文化
  CBA在很多方面都充斥着急功近利的现象,这与联盟和俱乐部目光不够长远,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有关。联盟与球队管理层要高瞻远瞩,以中国职业篮球的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带领运动员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将CBA的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努力建设球场和球队文化,以球场和球队文化不断提升球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重视球迷文化建设,尊重和爱护球迷,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
  3.齐抓共建,商业化与文化协同发展
  商业化是职业篮球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文化是职业篮球可持续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两者在职业篮球的发展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注重商业化发展的职业篮球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只注重文化的建设而忽视商业化发展的职业篮球又会举步维艰,丧失发展的动力。坚持职业篮球商业化和文化建设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使职业篮球商业化与文化齐头并进,协同发展才是职业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贺立,姚望.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回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
  [2]梁建平,周敦杰.对我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
  [3]王振涛,单清华.篮球文化建设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9.
  [4]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5]吴明.中美篮球文化比较——以NBA和CBA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07.
其他文献
少年漫画是日本漫画的主流类别之一,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成长模式”。而21世纪以来的日本少年漫画显露出新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后现代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后现代式的拼贴、恶搞以及对宏大叙事和传统模式的解构,这一嬗变体现出当今亚文化群体的自我言说和身份认同,具有自身的文化含义和研究价值。
电视广告中的“科学家”形象是否真实反映了实际的科学家形象?青少年对广告中的“科学家”的信任度如何?这不仅关系到产品的信誉,更关系他们对科学的认知和科学自身的发展等重大问题。调查显示电视广告中的“科学家”代言人的信任度比其他类型代言人要高,且广告中的“科学家”形象与青少年认知中的科学家形象高度重合,青少年的科学家形象构建很大程度上受到广告的影响,显得呆板单一,故而规范广告中的“科学家”形象以及提升青少年对广告中的“科学家”证言的辨别能力就变得十分必要。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变革,刺激了社会信息权力的流动,带来了传播关系的变化与新机制的形成。资本、媒介与用户成为新媒介赋权下权力竞争的重要主体。社会信息的权力格局正在重塑,并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博弈生态。基于经济学、社会学等交叉理论与行业实践,探究新媒介赋权下权力格局的演变过程和发展方向,分析资本、媒介与用户三主体间赋权博弈的内在机理与权力生态,可以为新媒介赋权研究与实践提供多元化视角。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同媒介之间的交往和融合更加频繁与深入。互动电影是影视在当下融入新的媒介形态的又一次尝试,兼具电影的叙事性和游戏的互动性。传统的电影艺术在视听语言、叙事手法和结构逻辑等方面发生变化,后现代化的文本显现出开放和网状结构,“待写文本”需要观众通过“具身体验”的沉浸与交互,才能完成观众和创作者在数字网络时代的“互动创作”,电影和游戏在不断的碰撞中,呈现出融合和共生的景象。
具身传播为研究新媒体对人类存有的价值提供了新视角。抖音作为一款短视频社交软件,吸引了广大素人用户的身体参与,并日益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本文着眼于抖音App的社交属性与具身属性,基于存在现象学的具身互动理论,试图从“社交平台再造”和“身体参与叙事”两大方面,探究抖音这一全民级应用如何通过具身构成人类新的日常生活空间,以及其对人们身体观念的相关影响。最后,总结分析了抖音平台对社交空间和身体经验的规训路径及其潜在影响。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逆性、信息透明性等特点在美国数字出版行业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内容分发平台在近年来陆续出现,其充分利用该技术的优势,在打破原有的产业权力格局、赋权自出版作者、建立作者-读者双向反馈机制、版权保护和开拓盈利模式方面进行尝试,给目前火热的区块链+产业带来了出版领域的思考。不过区块链技术平台的版权认证、信息透明度与被遗忘权的争议以及新技术开发过程中的交易风险将成为未来区块链在出版产业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这也可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提供借鉴意义。
“凡尔赛文学”指的是先抑后扬、明贬暗褒式的低调性炫耀话语体系。在网络新媒体的助推下,“凡尔赛文学”从亚文化圈层迅速扩张,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无法忽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符号化、自我矫饰、形大于实是“凡尔赛文学”最为明显的文化表征。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戏谑的姿态消解阶层冲突与身份焦虑。“反凡尔赛文学”的抵抗性生成昭示着青年亚文化群体在与主流文化的抗争中寻求属于自身的话语塑造与话语表达方式,用一种温和的反叛方式完成自身的话语体系和情感诉求。
随着网络购物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商业直播为主题的网络购物方式发展速度加快,各个学科关于直播的研究讨论也不断涌现。但商业直播活动的火爆不仅是因为人们消费心理的新变化,更与人们身体姿态的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具身参与的视角,借助现象学中对身体议题的讨论,从传播学路径切入该问题,研究直播间用户在商业逻辑下直播活动中身体参与传播的表征与内在原因。考察在直播活动的互动形式中,商业逻辑如何通过视觉场景、玩乐交互、构建身体图式这一系列与身体参与密切相关的活动完成商业信息传播。
在政府不断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的实施下,地理区隔下的教育机会的差异仍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5年的数据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可以透视我国居民受教育机会的社会图景,剖析户籍、区域对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动因和运行机制,对于厘清家庭资本对于地理区隔下的教育机会差异的中介效应和复杂面向有重要作用。
自1998年中国网络文学元年,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可谓蓬勃生长,蔚为大观。网络新媒介的变革给予网文创作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多元化发展路线,从网络文学到影视文本的跨媒介传播已然常态。任何艺术文本都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从网络文学中汲取养分,丰富影视作品内容,是多元文化碰撞的一种结果。本文将立足于网剧《陈情令》,探究我国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跨媒介传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