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在这里,我们采用“文学接受”这个文学理论术语,而不采用传统的文学欣赏或鉴赏,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文学接受与文学欣赏、文学鉴赏的意思区别不大。指的都是读者的阅读行为。其实不然,作为文学欣赏或鉴赏的文学阅读活动,明显的阅读主体对于客体具有一种仪式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或者说在文学欣赏或鉴赏这种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只是去被动地接受客体,只能被客体所局限。而文学接受则强调阅读主体自身的选择,强调阅读主体自身对文本的把握、分析、建构,尊重主体的审美价值观,甚至可以这样说,文学接受活动,完全取决于阅读本体的个性、阅历、气质、性别、年龄、职业、人生观、价值观、文化修养、审美情趣、阅读经验、阅读心境等,整个过程也是由阅读主体的接受(沉浸)、评判(审美评判和道德评判)、再造所组成。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并不单纯是作家的创作活动,它还是作品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一般来说,文学接受是实现文学价值的必经之途,文学作品必须通过读者的接受,文学活动才能得以完整实现。
文学接受活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接受,接受首先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选择。这一点和文学欣赏或鉴赏是不相同的,因为,欣赏或鉴赏,首先就是把阅读主体定位成被动的接受者,它预设了一个框架或者一个模式,要求阅读主体在定向思维的状态下,不得不接受作品。但是作为文学接受活动,阅读权掌握在阅读主体手中,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阅读经验、人生历练、价值观念等,去主动选择阅读客体。可以说,阅读接受这一环节,是最能考验作品价值的,因为,在这个环节,首先是作品要能引人入胜,将阅读主体带人客体所预设的情景。而且,在这个环节,是阅读主体主动选择客体,然后进入接受状态,也就是说,对阅读客体的选择,是主体居于主动位置;但是当进入实质性接受状态时,客体凭借着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等艺术魅力,召唤阅读主体轻松愉快地进入客体的艺术天地,自由自在地神游于作品中,从而沉浸其中,乐而不返。有阅读经验的人都知道,我们在接受优秀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对象或喜或悲,或紧张或松弛,进入忘我状态,甚至你会不由自主地把作品中的对象与生活参照,与自己对照。而在此时,阅读主体已经不知不觉地化身作品之中,以亲身的感受或经历。设身处地地进入客体,理解客体,把握客体。也就是,此时阅读主体已经不能自己,他已经是客体中的一员,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接受。这时候,阅读主体就由主动地选择客体。进入到不自觉的被动接受,因为真正的艺术是具有如此的魅力的。所以文学接受的第一个环节。可以叫最初接受,也可以叫“沉浸”,因为在客体逐渐展开以后,就逐渐地开始了对主体的“征服”和“占有”。可以说,阅读主体对客体的逐渐逼近,就是被客体“征服”、“占有”的过程。因此,在文学接受的第一个环节中,主客体的地位和关系,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即主体由主动变成了被动的被征服,这个环节则是文学接受的初级环节。
接受或曰沉浸,是进行评判的前提,是进入文学艺术殿堂、领悟艺术意蕴的人口,是文学接受的必由途径。一般的文学接受者,往往都能进入这种忘我的境界。但文学接受只能是暂时的忘我,接受作品最终必须走出来,从暂时的忘我的沉醉状态中觉醒过来,走出客体的幻境,回到清醒的状态,与客体相分离,主体站在其“对立”的立场,对客体静观审视,体验玩味,评头论足,这时候,文学接受活动进人第二环节,即对客体进行审美评判和道德评判。而这第二个环节,是文学接受活动中主体意识重新觉醒的开始。
首先我们看道德评判。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一种价值观或曰道德意识,这些道德或者崇高,或者世俗,或者高尚,或者卑鄙。只不过文学作品是通过故事或抒情的背景、历史,情节的发展,人物和抒情的关系、人物和人物的关系、人物关系和抒情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形象的手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隐喻,这种隐喻需要通过审慎的分析才能加以评判的,而这是文学接受活动进入更高境界的自觉行动必须经历的。这种价值评判是否符合作品的初衷,是和接受者的价值观、阅读经验、人生经历等密不可分的。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金庸的小说,一直拥有巨大的阅读市场,可以说金庸是文学消费的极大受益者,但是,当我们进行调查时,却发现很少有能读懂金庸者。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对周芷若这个形象的道德评判,就很少有人能做到公允。普通读者在接受周芷若时,总是非常讨厌,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小说围绕着张无忌、周芷若、赵敏三个人物展开,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让人揪心,我们也为人物不同的命运哀叹。张无忌少而成孤,又被人暗算,身受不治之伤,并沦为乞丐;周芷若幼而被弃,沦为“修女”;赵敏虽出身钟鼓馔玉家庭,但却为情所苦。再加上不悔生而无母,殷离儿被父所弃,这一群男女纠结成一张复杂的情网,让每一个接受者在里面挣扎撕扯,从而沉醉其中,难取难舍,难以自拔。但是我们不能仅仅陷入,更主要的是走出来,清醒过来,对他们做出中肯的道德评判。普通读者在读到最后的时候,往往非常讨厌甚至憎恨周芷若。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分析玩味,就会发现,周芷若是众多女性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她被人横刀夺爱,而且是在婚礼进行时;她被师父所逼立下毒誓;她被人迷倒而失去了宝贵的贞洁等。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年轻鲜活美丽坚强的青春女子,她的最终命运将会怎样?而面对这样一个倔强的失败者,难道我们就不能理解她被抛弃、被侮辱、被玷污后的偏激乖戾吗?我们应该把道德的天平倾向于哪一方?
所以,对客体的道德的评判,是必须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阅读经验、价值观念等,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公允的结论。
再看审美评判。审美评判是一种高于道德评判的审美活动,它是对作品艺术形式的评判,即评判一下作品在艺术上有何独到之处,如语言修饰、情节提炼、结构安排、形象塑造、节奏处理等。对作品的审美评判,是一种更高级的文学接受,歌德说:“内容是人人看得见,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种秘密。”宗白华也说:“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常人在形式方面是‘不反省地’‘元批判地’,这就是说他在欣赏时不了解不注意一件艺术品之为艺术品的特殊性,他偏向于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境界与故事,生命事件,而不甚了解那创造的表现的‘形式’。”比如李清照《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头连下叠字,颇受历代爱好者激赏,认为是公孙大娘舞剑手,有认为连下叠字,如繁弦急管,劈空而来,奏出了令人心寒神悸之音。但是具体讲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艺术感染力,却鲜能有人知道。可以说,要想真正理解这首词的艺术特点,还必须具备古音韵学知识不可了。在音韵学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是齿音和舌音,这种发音部位的字发音时受阻较大。最适宜表现凄苦迫蹙压抑的情感,所以,李清照将之叠用,人们在阅读时,自然有一种紧迫感,再加上全词用的是人声韵,“人声短促急收藏”。与所叠用之字正相匹配,因此,必然能产生极大的审美效应。所以,文学接受活动,要想真正自由和觉醒,就必须具备丰富的阅历和知识。
再造是文学接受的最高境界,主要是指对艺术生命的重构。许多文学作品,可以说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高明的文学接受者,往往不仅听出作品的弦外之音,更能进行艺术的重构或再造,甚至把作品升华得一塌糊涂,就连作者也不得不服、不得不承认评论者的高明。比如1998年第9期《上海文学》发表了廖一鸣的短篇小说《无尾猪》,小说情节很简单,讲述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下乡后百无聊赖。就在一个晚上,偷偷割掉支部书记猪尾巴的事。而王蒙在读了以后,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一种盲目性成了上帝。……二,一种两难处境。……三。关于‘黑洞’效应……”限于篇幅,我们不再引用全文,但仅此几个标题,寥寥数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三点都是人们很难想到的,而且富有深度,三点几乎都上升到哲学高度,甚至是神秘的哲理。我们简直弄不明白究竟是王蒙在解说小说,还是在解说他自己,事实上二者都有。王蒙在作者开垦的土地上,挖掘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从而实现了文学接受活动的再造。而再造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自觉意识的觉醒。
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自觉意识的觉醒,还有其他表现,我们这里只是就其最重要的接受环节,作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文学爱好者文学接受能力的提高,能有所补益。
编校:郑艳
从表面上看,文学接受与文学欣赏、文学鉴赏的意思区别不大。指的都是读者的阅读行为。其实不然,作为文学欣赏或鉴赏的文学阅读活动,明显的阅读主体对于客体具有一种仪式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或者说在文学欣赏或鉴赏这种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只是去被动地接受客体,只能被客体所局限。而文学接受则强调阅读主体自身的选择,强调阅读主体自身对文本的把握、分析、建构,尊重主体的审美价值观,甚至可以这样说,文学接受活动,完全取决于阅读本体的个性、阅历、气质、性别、年龄、职业、人生观、价值观、文化修养、审美情趣、阅读经验、阅读心境等,整个过程也是由阅读主体的接受(沉浸)、评判(审美评判和道德评判)、再造所组成。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并不单纯是作家的创作活动,它还是作品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一般来说,文学接受是实现文学价值的必经之途,文学作品必须通过读者的接受,文学活动才能得以完整实现。
文学接受活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接受,接受首先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选择。这一点和文学欣赏或鉴赏是不相同的,因为,欣赏或鉴赏,首先就是把阅读主体定位成被动的接受者,它预设了一个框架或者一个模式,要求阅读主体在定向思维的状态下,不得不接受作品。但是作为文学接受活动,阅读权掌握在阅读主体手中,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阅读经验、人生历练、价值观念等,去主动选择阅读客体。可以说,阅读接受这一环节,是最能考验作品价值的,因为,在这个环节,首先是作品要能引人入胜,将阅读主体带人客体所预设的情景。而且,在这个环节,是阅读主体主动选择客体,然后进入接受状态,也就是说,对阅读客体的选择,是主体居于主动位置;但是当进入实质性接受状态时,客体凭借着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等艺术魅力,召唤阅读主体轻松愉快地进入客体的艺术天地,自由自在地神游于作品中,从而沉浸其中,乐而不返。有阅读经验的人都知道,我们在接受优秀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对象或喜或悲,或紧张或松弛,进入忘我状态,甚至你会不由自主地把作品中的对象与生活参照,与自己对照。而在此时,阅读主体已经不知不觉地化身作品之中,以亲身的感受或经历。设身处地地进入客体,理解客体,把握客体。也就是,此时阅读主体已经不能自己,他已经是客体中的一员,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接受。这时候,阅读主体就由主动地选择客体。进入到不自觉的被动接受,因为真正的艺术是具有如此的魅力的。所以文学接受的第一个环节。可以叫最初接受,也可以叫“沉浸”,因为在客体逐渐展开以后,就逐渐地开始了对主体的“征服”和“占有”。可以说,阅读主体对客体的逐渐逼近,就是被客体“征服”、“占有”的过程。因此,在文学接受的第一个环节中,主客体的地位和关系,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即主体由主动变成了被动的被征服,这个环节则是文学接受的初级环节。
接受或曰沉浸,是进行评判的前提,是进入文学艺术殿堂、领悟艺术意蕴的人口,是文学接受的必由途径。一般的文学接受者,往往都能进入这种忘我的境界。但文学接受只能是暂时的忘我,接受作品最终必须走出来,从暂时的忘我的沉醉状态中觉醒过来,走出客体的幻境,回到清醒的状态,与客体相分离,主体站在其“对立”的立场,对客体静观审视,体验玩味,评头论足,这时候,文学接受活动进人第二环节,即对客体进行审美评判和道德评判。而这第二个环节,是文学接受活动中主体意识重新觉醒的开始。
首先我们看道德评判。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一种价值观或曰道德意识,这些道德或者崇高,或者世俗,或者高尚,或者卑鄙。只不过文学作品是通过故事或抒情的背景、历史,情节的发展,人物和抒情的关系、人物和人物的关系、人物关系和抒情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形象的手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隐喻,这种隐喻需要通过审慎的分析才能加以评判的,而这是文学接受活动进入更高境界的自觉行动必须经历的。这种价值评判是否符合作品的初衷,是和接受者的价值观、阅读经验、人生经历等密不可分的。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金庸的小说,一直拥有巨大的阅读市场,可以说金庸是文学消费的极大受益者,但是,当我们进行调查时,却发现很少有能读懂金庸者。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对周芷若这个形象的道德评判,就很少有人能做到公允。普通读者在接受周芷若时,总是非常讨厌,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小说围绕着张无忌、周芷若、赵敏三个人物展开,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让人揪心,我们也为人物不同的命运哀叹。张无忌少而成孤,又被人暗算,身受不治之伤,并沦为乞丐;周芷若幼而被弃,沦为“修女”;赵敏虽出身钟鼓馔玉家庭,但却为情所苦。再加上不悔生而无母,殷离儿被父所弃,这一群男女纠结成一张复杂的情网,让每一个接受者在里面挣扎撕扯,从而沉醉其中,难取难舍,难以自拔。但是我们不能仅仅陷入,更主要的是走出来,清醒过来,对他们做出中肯的道德评判。普通读者在读到最后的时候,往往非常讨厌甚至憎恨周芷若。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分析玩味,就会发现,周芷若是众多女性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她被人横刀夺爱,而且是在婚礼进行时;她被师父所逼立下毒誓;她被人迷倒而失去了宝贵的贞洁等。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年轻鲜活美丽坚强的青春女子,她的最终命运将会怎样?而面对这样一个倔强的失败者,难道我们就不能理解她被抛弃、被侮辱、被玷污后的偏激乖戾吗?我们应该把道德的天平倾向于哪一方?
所以,对客体的道德的评判,是必须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阅读经验、价值观念等,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公允的结论。
再看审美评判。审美评判是一种高于道德评判的审美活动,它是对作品艺术形式的评判,即评判一下作品在艺术上有何独到之处,如语言修饰、情节提炼、结构安排、形象塑造、节奏处理等。对作品的审美评判,是一种更高级的文学接受,歌德说:“内容是人人看得见,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种秘密。”宗白华也说:“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常人在形式方面是‘不反省地’‘元批判地’,这就是说他在欣赏时不了解不注意一件艺术品之为艺术品的特殊性,他偏向于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境界与故事,生命事件,而不甚了解那创造的表现的‘形式’。”比如李清照《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头连下叠字,颇受历代爱好者激赏,认为是公孙大娘舞剑手,有认为连下叠字,如繁弦急管,劈空而来,奏出了令人心寒神悸之音。但是具体讲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艺术感染力,却鲜能有人知道。可以说,要想真正理解这首词的艺术特点,还必须具备古音韵学知识不可了。在音韵学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是齿音和舌音,这种发音部位的字发音时受阻较大。最适宜表现凄苦迫蹙压抑的情感,所以,李清照将之叠用,人们在阅读时,自然有一种紧迫感,再加上全词用的是人声韵,“人声短促急收藏”。与所叠用之字正相匹配,因此,必然能产生极大的审美效应。所以,文学接受活动,要想真正自由和觉醒,就必须具备丰富的阅历和知识。
再造是文学接受的最高境界,主要是指对艺术生命的重构。许多文学作品,可以说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高明的文学接受者,往往不仅听出作品的弦外之音,更能进行艺术的重构或再造,甚至把作品升华得一塌糊涂,就连作者也不得不服、不得不承认评论者的高明。比如1998年第9期《上海文学》发表了廖一鸣的短篇小说《无尾猪》,小说情节很简单,讲述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下乡后百无聊赖。就在一个晚上,偷偷割掉支部书记猪尾巴的事。而王蒙在读了以后,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一种盲目性成了上帝。……二,一种两难处境。……三。关于‘黑洞’效应……”限于篇幅,我们不再引用全文,但仅此几个标题,寥寥数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三点都是人们很难想到的,而且富有深度,三点几乎都上升到哲学高度,甚至是神秘的哲理。我们简直弄不明白究竟是王蒙在解说小说,还是在解说他自己,事实上二者都有。王蒙在作者开垦的土地上,挖掘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从而实现了文学接受活动的再造。而再造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自觉意识的觉醒。
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自觉意识的觉醒,还有其他表现,我们这里只是就其最重要的接受环节,作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文学爱好者文学接受能力的提高,能有所补益。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