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空间分布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qi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通过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量化检测,对三峡水库湖北库区最大河流香溪河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节蜉、高翔蜉、短尾石蝇为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香溪河各支流间生境特征及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功能摄食类群密度相对丰度的变化能够反映不同的栖境特征.对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优势类群耐污值的比较表明,大型底栖动物栖境为九冲河最好,香溪河干流次之,高岚河和古夫河较差.典型对应分析表明:铵态氮对香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pH值、浊度、水
其他文献
植被覆盖度是陆地生态过程模型、气象和气候模型的一项重要参数.通过消除植被类型分类精度以及遥感影像噪声带来的误差,结合实际测量值确定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最大值和最小
在防雨池栽培条件下,以2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和藁城890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后不同水分供应状况对籽粒产量、籽粒品质(粉质仪参数和面包体积)及其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2
以稻田稗草、化感水稻PI312777和普通水稻辽粳9为试材,研究了田间稗草和水稻1∶1共生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脱氢酶、脲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稗草 的干扰下,化
2001-2003年,利用我国唯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FACE)技术平台,研究了FACE条件下冬小麦宁麦9号不同生育期N含量、吸收、分配和N效率
在水温(22±0.5)℃下,按管角螺壳高设置S[(6.48±0.46)cm]、M[(7.59±0.41)cm]和L[(9.08±0.37)cm]3组,研究了管角螺的窒息点及其昼夜代谢规律.结果表明:1)当水中的溶
将地表能量平衡系统(SEBS)扩展成遥感日蒸散估算模型,利用MODIS遥感数据估算了黄淮海地区的区域蒸散,并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不同地表覆盖下的区域蒸散统计分布特征.在缺
以小麦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酸雨胁迫对小麦产量有较大影响,当酸雨pH≤3.5时显著低于对照(P〈0.01);当pH≤2.5时,小麦株高明显变
采用开路式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森林-大气界面的CO2湍流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在近中性大气层结条件下,冠层上方垂直风速和CO2浓度功率谱在惯性子区基本符合-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FA旱地龙和BGA两种新型抗旱剂对大叶黄杨叶片光合特性的耦合影响.结果表明:FA旱地龙和BGA均能使大叶黄杨叶片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τ)缩小,净光合速率(Pn)和P
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供试品种,研究大气CO2浓度增高和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生育期、株高、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