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更广、内容更多、任务更重、责任更大,致使不少地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力量不强、专业不符、结构不优等问题更加凸显。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化发展、精神扶贫、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深入解决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配备与事业发展不同步的问题。
健全机构设置,增加干部编制。整合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健全区县、乡镇(街道)一级宣传思想文化机构,加强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强区县理论宣传、新闻宣传、文明创建、对外宣传、文改文产等机构人员配置,尤其是要选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研究制定引导优秀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工作制度,把文化资源和优秀人才引向基层。
加大选拔力度,充实干部力量。进一步深化宣传思想文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公务员招考的方式,从高等院校录用一批学习新闻、文化、哲学、网络等专业人才,补充到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同时注重内部培养,积极推荐、提拔在宣传战线时间较长、政绩突出的干部,在严格落实“县级党委宣传部门设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配备比例不超过机关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的政策前提下,适度增加非领导职数。
完善培训机制,提升干部素质。建立完善分级分类、分工负责的培训机制,组织多层次、多渠道、高质量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区县一级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培训;根据区县党委宣传思想文化管理部门各自业务特点,举办宣传思想文化业务学习班,提升专业管理水平。加大对乡镇街道宣传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坚持长远规划和近期培养相结合,提升基层干部从业能力。
加强基层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区县一级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对基层党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测评体系,不断强化基层领导“一岗双责”意识,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切实建起“大宣传”格局。
配强领导班子,提高工作成效。选好配强区县一级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注重选拔适应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区县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调整理顺宣传战线的干部管理体制,赋予党委宣传部门在干部任用、职级晋升、程序制定等方面的职权,推动“管人与管事”相符的责权统一机制。
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人才培养、引进、扶持、激励和管理等。区县、乡镇(街道)两级党委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以不低于同期财政支出的1%-2%的标准,按比例逐年增加。强化制度刚性,加强对政策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费投入落到实处。积极培育公益性文化类社会组织,创新经费投入、筹集、使用、管理方式。
制定考核标准,发挥激励作用。建立健全区县一级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政治理论、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评价体系,把评价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约束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用人导向。完善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管理办法,分层分类建立“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信息库”,实施大数据动态管理运用;对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和专职干部,以及村级宣传员、通讯员、网评员进一步细化考核办法,切实发挥各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人员的职责作用。
完善奖励制度,激发干部活力。进一步完善宣传文化思想工作奖励办法,鼓励理论研究、舆论引导、文化发展、文明创建、网评网管等工作创新和成果转化,对优秀成果、个人及單位予以重奖;进一步提高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政治待遇,积极推荐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员作为人大、政协代表人选;对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企业管理人才聘任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不断激发其宣传工作活力。
实行荣誉礼遇,增强使命担当。加大对民间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精神激励和经济扶持。例如,兰州市在“金城文化名家”“文化智库专家”等评选中留出一定名额,适当放宽条件,鼓励基层文化工作者参加申报评选;探索通过设立特聘专家制、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激发各类优秀文化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获评“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加大帮扶支持力度,激发其干事创业主动性和使命感。
(责任编辑:孙进军)
完善配备机制,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夯实基础
健全机构设置,增加干部编制。整合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健全区县、乡镇(街道)一级宣传思想文化机构,加强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强区县理论宣传、新闻宣传、文明创建、对外宣传、文改文产等机构人员配置,尤其是要选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研究制定引导优秀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工作制度,把文化资源和优秀人才引向基层。
加大选拔力度,充实干部力量。进一步深化宣传思想文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公务员招考的方式,从高等院校录用一批学习新闻、文化、哲学、网络等专业人才,补充到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同时注重内部培养,积极推荐、提拔在宣传战线时间较长、政绩突出的干部,在严格落实“县级党委宣传部门设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配备比例不超过机关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的政策前提下,适度增加非领导职数。
完善培训机制,提升干部素质。建立完善分级分类、分工负责的培训机制,组织多层次、多渠道、高质量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区县一级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培训;根据区县党委宣传思想文化管理部门各自业务特点,举办宣传思想文化业务学习班,提升专业管理水平。加大对乡镇街道宣传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坚持长远规划和近期培养相结合,提升基层干部从业能力。
健全管理机制,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提供保障
加强基层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区县一级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对基层党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测评体系,不断强化基层领导“一岗双责”意识,在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切实建起“大宣传”格局。
配强领导班子,提高工作成效。选好配强区县一级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注重选拔适应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区县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调整理顺宣传战线的干部管理体制,赋予党委宣传部门在干部任用、职级晋升、程序制定等方面的职权,推动“管人与管事”相符的责权统一机制。
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人才培养、引进、扶持、激励和管理等。区县、乡镇(街道)两级党委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以不低于同期财政支出的1%-2%的标准,按比例逐年增加。强化制度刚性,加强对政策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费投入落到实处。积极培育公益性文化类社会组织,创新经费投入、筹集、使用、管理方式。
创新激励机制,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增添动力
制定考核标准,发挥激励作用。建立健全区县一级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政治理论、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评价体系,把评价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约束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用人导向。完善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管理办法,分层分类建立“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信息库”,实施大数据动态管理运用;对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和专职干部,以及村级宣传员、通讯员、网评员进一步细化考核办法,切实发挥各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人员的职责作用。
完善奖励制度,激发干部活力。进一步完善宣传文化思想工作奖励办法,鼓励理论研究、舆论引导、文化发展、文明创建、网评网管等工作创新和成果转化,对优秀成果、个人及單位予以重奖;进一步提高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政治待遇,积极推荐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员作为人大、政协代表人选;对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企业管理人才聘任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不断激发其宣传工作活力。
实行荣誉礼遇,增强使命担当。加大对民间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精神激励和经济扶持。例如,兰州市在“金城文化名家”“文化智库专家”等评选中留出一定名额,适当放宽条件,鼓励基层文化工作者参加申报评选;探索通过设立特聘专家制、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激发各类优秀文化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获评“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加大帮扶支持力度,激发其干事创业主动性和使命感。
(责任编辑:孙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