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校园欺凌行动的动因与应对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qief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园欺凌行动能够对欺凌者、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伤害,是一种攻击性行为,甚至影响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社会学视角下,分析造成校园欺凌行动的动因主要有:社会“失范”的入侵滋生了欺凌行动,家庭结构变迁造成了校园欺凌行动,“反学校文化”滋生了校园欺凌行动,社会规则的缺失造成了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为了防范与干预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增强社会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强化合作与沟通,完善对话协商治理机制,制定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建立校园“应欺团队”,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学校校园 欺凌行动 社会失范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通过肌体、语言等暴力手段,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蓄意或恶意实施欺负、侮辱,学生之间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约19%的初中和小学生卷入了欺凌或受欺凌的问题中,根据粗略统计,2016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校园欺凌事件达到了30余起。但实际上,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远远超过这个数字。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为了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提出了及时发现、调查与处置校园欺凌事件,制定、完善了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校园欺凌行动严重侵害了学生的权益,给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甚至直接威胁到了学生的生命安全,酿成了令人发指的悲剧。尤其伴随着网络传播的不断发展,更是给当事者、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1]。
  一、校园欺凌行动概述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间的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它往往被认为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经历,是青少年之间的小冲突。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欺凌行动是一种攻击性行为。而校园欺凌行动则是“一种强者有意伤害弱者的攻击行为”,是学校内生活主体之间的一种攻击性行为,会对多方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校园欺凌行动主要包括四个要素:(1)从时间上来看,校园欺凌行动包含校外时间、上学期间和在校期间;(2)从加害者来看,包括青少年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害者也多是青少年;(3)从空间来看,校园欺凌行动发生在诸如教室、操场、食堂等处,还有一部分是在校外发生的;(4)从形式来看,主要包括显性和隐蔽性欺凌行为,隐蔽性欺凌行为包括集体疏远、形成歧视氛围等,显性欺凌行为包括谩骂、殴打、暴力侵害和刑事犯罪侵害等。另外,校园欺凌行为具有隐蔽性、自愈性、广泛性和危害性四大特征。在达到成年人的年龄之后,很多校园欺凌行为的加害者并没有走上刑事犯罪的道路;大部分校园欺凌警察、家长、学校和教师并不知道;其发生率在中小学生之中从20%到60%不等;校园欺凌行动给被害者造成的侵害是多方面的,具有严重的危害后果,包括身体侵害和心理阴影。不仅影响到了被害者的学习,导致被害者不敢上学、产生对学习的畏惧感,甚至使其滑向逃学,加入校园欺凌行动的行列。校园欺凌行动的加害者和被害者多半是中小学生,欺凌行动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由于多年被侵害,很多校园欺凌行动的被害者最后可能反过来对加害方实施反侵害[2]。
  二、社会学视角下校园欺凌行动的动因
  1.社会“失范”的入侵滋生了欺凌行动
  在《自杀论》中,社会学鼻祖涂尔干指出:“失范”是社会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产生的混乱状态,是当社会规范和价值相互矛盾、冲突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混乱状态。当社会规范被打破时,社会对个人的控制和影响就会减弱,人们的道德意识就会混乱,由此产生了社会“失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社会进入了转型期,衍生了各种问题,如财富分配不均、特权思想、个人主义等问题,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社会很多方面处于“失范”状态中。有些学者认为,在致力于社会变革和加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社会“失范”问题。目前,我国刚打破了旧有的秩序,新秩序还没有建立,这样一个时期中社会“失范”经常发生,社会秩序处于不断调整过程中,产生了社会的“失范”状态,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冲撞,而这些社会矛盾又往往在教育领域中表现出来,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学生之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慕虚荣喜攀比、学风不佳、学生自我为中心等,极大地影响到了学生。社会“失范”现象为欺凌事件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温床”,已经侵入到了校园中[3]。
  2.家庭结构变迁造成了校园欺凌行动
  社会学理论中,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内涵中的重要内容。道德社會化是指为了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对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加以内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是道德社会化的主体。在进入到成人社会前,未成年人必须要习得社会主流的规则、道德和价值观,因此,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依靠家庭的熏陶、同辈群体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完成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完成道德内化。其中家庭能够为个体后来的整个社会化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个人道德社会化的最早场所。通过对379位新英格兰学龄前儿童家庭的调查,著名心理学家希尔兹从多个方面,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分析,如儿童的依赖性、攻击性以及道德心等,提出了父母教养行为具有温暖和控制两个重要概念,其对于儿童道德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身体力行、语言沟通、引导儿童进行道德活动等方式,父母可以向儿童实践具体的道德行为,向儿童传授基本的道德知识,引导儿童体验道德功能。通过梳理已经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我们可以发现,欺凌多发地点一般在城乡结合部,那里聚集着大量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0~17岁的儿童中有6972.75万人属于留守儿童,其中87.52%的留守儿童属于农村留守儿童,达到了6102.55万人。另外,近些年来,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单亲家庭孩子的数量激增,离婚率一路走高[4]。通过采访调查得知,在犯罪者中,单亲孩子犯罪者高达30%。父母的失位改变了传统、稳定的家庭结构,造成了未成年人道德社会化的重要主体缺失,不管是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还是单亲家庭儿童等都缺少来自家庭的道德教育与约束,阻碍了留守儿童对道德的内化,甚至出现了反道德倾向。于娟娟通过多年对未成年保护的经验指出:“流动、留守儿童的父母很少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忙于生计,缺少对孩子的保护,导致孩子成了被欺负的对象,甚至成了校园‘小霸王’,走向了歪路。”由此可见,造成校园欺凌现象日渐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庭结构变迁,家庭失去了对青少年的约束力,导致青少年社会化主体缺失。   3.“反学校文化”滋生了校园欺凌行动
  学校是以社会主流文化代表者的形象出现的,肩负着涵养、教化青年一代的基本任务。但是,在主流文化的规训下,自学校教育诞生以来,就有一部分学生对学校文化带来的压力进行反抗。在《非学校文化社会》一书中,美国的伊里奇指出:“当学生感受到被操纵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价值观,常常会发生学生反抗学校教育的事件。”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就会产生“反学校文化”现象,与学校文化背离、对抗和不相容。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他们构筑起了自己的组织团体、文化氛围,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如“大哥大”“大姐大”等,内心具有渴望独立的特征。根据《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有4%的女中学生有意加入感兴趣的“组织”,有25%的男中学生有意加入帮派。广东省珠海市“青年地带”的调查发现,在过去一个月内,有4.9%的初一新生表示有同学依仗黑社会势力欺压自己。另外,对于那些难以在学校主流文化中获得尊重和存在感的学生,一些影视作品暴力、欺凌镜头更具诱惑力,如青少年会模仿“古惑仔”等影视作品中的一些镜头,加之他们自身缺乏自制力,在亚文化、“反学校文化”群体的怂恿下,会发生越轨行为,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就容易堕落。美国犯罪社会学家迈克尔·戈特弗里德森等指出:“遇到适宜的犯罪机会,一些缺乏自我控制力的人就很可能会犯罪”。在没有学校约束的情况下,这些青少年很有可能会作出排斥、辱骂同学的行动。由此可见,“反学校文化”滋生了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
  4.社会规则的缺失造成了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课的数量和质量大打折扣,很多家长、教师不重视校园欺凌行动,认为校园欺凌就是青少年之间的小冲突。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低年级阶段中,德育课还能正常开展,而高年级阶段中,德育教材中的概念性知识脱离了现实生活,存在着为其他课让路的现象,更不用说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升华了,教师和家长都对其持习以为常的态度。另外,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都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只要情节没有那么严重,像围殴、抢劫、辱骂同学等现象,欺凌者不会受到惩罚,构成责任的只有8种严重犯罪,如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故意杀人、放火等,并且要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欺凌者“无法无天”的心态。
  三、社会学视角下校园欺凌行动的应对
  1.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增强社会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目前,校园欺凌行动已经不再属于学校的责任范畴,为了遏制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政府要在社会统筹视角下,增强对社会环境综合治理的能力。首先,一个没有规范可遵循的社会是非常可怕的。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次,相当一部分是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认为影视作品中的行为不但“酷”,还非常“炫”,校园欺凌行动就是他们对影视作品模仿的后果。因此,广电部門要严加审核影视作品,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而政府部门要联合家长、社区和学校,针对校园周边的乱象,加大整顿网吧、社会混混聚集地等的力度,从而形成治理学校周边环境的合力,减少引起校园欺凌行动的校外潜在因素。另外,政府还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结合家庭教育,制定相关政策,减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校园欺凌行动的参与率,如“随迁子女政策”和“异地高考政策”等。
  2.强化合作与沟通,完善对话协商治理机制
  为了解决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沟通、对话和协商是重要途径,这种对话协商机制主要包括家校沟通、师生沟通和父母子女沟通,即“家校-师生-父母子女”间的对话协商治理机制。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知书达理,家庭的和睦温馨是全社会的期待。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增强与家庭的合作。并且教学是一项“良心活”,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关注青少年的思想感情状况,通过谈心、聊天等方式,增强与家长的沟通,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和了解。赫希通过研究发现,青少年越依恋父母,其越轨行为越低。因此,政府、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必须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重视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共同参与到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合作沟通,完善“家校-师生-父母子女”间对话协商治理机制[5]。
  3.制定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建立校园“应欺团队”
  首先,在课程教育上,为了应对校园欺凌行动发生,要紧密联系青少年生活的实际情况,采用教师谈心、学生合作、调查探究等形式,实施品德教育课程的教学,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教育,改变说教式的授课方式,真正净化学生心灵,升华学生的思想。同时,学校要严禁德育课程“让路”考试科目,确保开足德育课程,从而防范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增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其次,在进行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学校要建立校园“应欺团队”,要使校园欺凌行动具有科学、规范的处理机制,规范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如:为了推出处理发生的欺凌行动,学校要组织德育或心理教师组成“应欺团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另外,学校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联合家庭、社区,构成“学校-家庭-社区”合作机制,促进青年少的健康成长,与社区合作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预防校园欺凌行动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方奕,周占杰.我国校园暴力现象态势及其治理[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6(3).
  [2] 许明.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J].青年研究,2008(1).
  [3] 夏玉珍.转型期中国社会失范与控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4]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
  [5] 吴方文,宋映泉,黄晓婷.校园欺凌:让农村寄宿生更“受伤”——基于17841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实证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6(8).
  【责任编辑 关燕云】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具有思想科学性、民族人文性、综合实践性、趣味实用性和完整针对性的特征,是培养中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主要载体和德育教学的重要媒介。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在价值理念、语言风格、插图呈现和榜样人物选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而,审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对于初中德育教学及教材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初中 粤教版 思想品德教材 内容审视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初中生德育
人所共知,师范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问题,是一个不无难度的老课题。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条件下,师范专业思想问题具有新的特点。如何从这个实际出发,较好地解决师范生专业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在医院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潜在的问题给医院的发展造成
摘 要 当前一些地理教师严重依赖多媒体教学,没有意识到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势。有效利用传统地理教学媒体,应遵循“1 1 1>3”原则、优先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视性原则、资源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展贴性原则。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学媒体 教学原则  本文探讨的传统地理教学媒体,是指教室现有教学資源(如大小黑板、白板等)、学生拥有的学习资料(如教材、地图册、填图册、练习册等)、教具、学具、学校地理课
引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中国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主要的社会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在办学中主动适应这一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理念中增加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理念,越来越多高职院校
近年来对于“汉语热”,世界有目共睹,它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从历史渊源来看,中韩两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韩语受汉语的影响颇深,韩国大量古文均以汉字书写。世宗大王创建训
辽宁省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是全国各省、自治区中工业比重最大的一个省。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以大连为“窗口”、沈阳为腹地的辽东半岛地区,已成为辽宁经济、技术极为发达
“六五”计划期间,我省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各类高等、中等专业教育事业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一九八三年国务院发了“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通知”
1990年7月12日至14日,东北地区三所一室(即吉林省高教所、黑龙江省教科所、辽宁省高教所、抚顺石油学院高教研究室)协作会议在抚顺石油学院召开。40多名同志与会。辽宁省教委
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更应该肩负起做好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