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书阁记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a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阁在丰城山间,名,子贱潘公也。笔,广微袁公也。德夫读书其上有年矣,去而仕于朝,因以其所读者为天子言之,忠愤激发,几寤上意。竟坐是,由省闼放还故山。
  或窃笑曰:“世盖有剽窃涉猎书之毫芒而光显遇合者,德夫无所不读,顾龃龉留落如此,意者书误德夫耶?德夫宁能味此无味之味耶?”
  德夫亦叹曰:“有是哉!夫书无穷尽,味有浅深。尝试以古今人观之,行之,笃守之,固味之深者也。先信而后畔,始合而卒离,味之浅者也。叔孙通、鲁两生皆学《礼》,一以取封,一没世无闻。舒、弘皆学《春秋》,一起徒步拜相,一老摈郡国,岂非深者守道而难合,浅者谐世而易售欤?使其果深于书,捽茹山雌也,脱粟太牢也,苟为不然,如啖土炭,如嚼蜡火,将唾弃之矣。”
  然则德夫之所味,固世之所不能味。世之所味,固德夫之所不屑味欤?或又曰:“阁仅三间,奚其记?”余曰:“不然,石渠、天禄,高则高矣,而不能逃莽大夫之讥。临春、结绮,美则美矣,而不能湔狎客之谤。德夫阁虽小,然圣贤之事具焉,古今之变合焉,天下后世之责在焉。德夫味之不已,出则为遗直,为名臣,处则为高士,为全人,是阁与天壤俱敝矣,勿记,可乎?”
  (《刘克庄集笺校》卷八九)

大意:


  味书阁在丰城的山里。取名的人是潘子贱,题写的人是袁广微。徐德夫在阁中读书已有好多年了。离开阁而入朝做官,就把他读书的心得讲给皇上听。他将心中的忠言急切地讲出来,几乎忤逆皇上的心意,因此被从宫中放还故山。
  有人讥笑道:“世上有些人大概就是靠剽窃书中的只言片语或得到一些零星的知识,就得到了君王的赏识。可是德夫无书不读,反而与君王抵触不合而穷困失意,想来是读书误了德夫吧!德夫难道能体味这种没有意义之书的旨趣吗?
  德夫也叹口气说:“有这种情况啊!书是没有穷尽的,而旨趣却有浅深之别。我曾经尝试用古今之人的观点来看待此事,行为忠实、操守坚定,这就是读书体味最深的情形;先前守信而后背叛,关系开始融洽而最终破裂,这是读书体味最浅的情形。叔孙通跟两位鲁生都学《礼》,一个借此取得爵位,一个却湮没无闻。董仲舒和公孙弘都研习《春秋》,一个平步青云做了宰相,一个垂老之年被摈弃于边远的郡国。这难道不是读书体味最深的人坚守正道而难以迎合人意,读书体味浅的人因迎合世俗而容易被统治者重用吗?假使他们果真深入研究读书之道,那他们吃野菜就如同吃野鸡一样美味,吃粗粮就如同吃牛肉一样香。如果不是这样,而只是浅尝辄止,那他们吃野菜粗粮,就如同吃了土块、木炭,嚼了蜡烛,吞了火苗一般,终将抛弃读书做人的原则。”
  其实,德夫读书所体味的本来就是世人不能体味的。世人所體味的,本来就是德夫所不屑一顾的。有人说:“味书阁仅有三间房子,怎样记述它呢?”我说:“不这样认为。石渠、天禄这两座西汉时的藏书阁,高大是高大,然而扬雄因讨好王莽,而逃不掉后人‘莽大夫’的讥讽;临春、结绮这两座南朝陈后主时的阁楼,华美是华美,却不能洗除‘狎客之所’的讥谤。德夫的书阁虽小,然而圣贤经天纬地的经典在此,贯通古今演变规律的史籍在此,记载如何兼济天下、泽惠后人的图书摆放于此。德夫不停地体味,出仕就成为正道而行、有古之遗风的人,成为有政绩的名臣;隐退就成为超世绝俗的人,成为道德完美的人。而且,这个味书阁终将与天地一起败坏呀!要是不写这篇记,怎么行呢?”

【点评】


  本文是作者刘克庄为挚友徐德夫所作的一篇记事文章,味书阁即徐德夫的读书之所。本文标题虽为“记”,实际上所记书阁之事并不多,只是简略交代了阁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规模、命名和款题人的姓名等,而更多的则是作者所发的议论。所以,它实际是一篇议论文。需要指出的是,题目中的“味”是“鉴赏”“品读”的意思,而文中“夫书无穷尽,味有浅深”之“味”则是“旨趣”“意义”的意思。同一个字在文中有不同的含义,这是我们在读这篇文章时应该注意的。
  应该说,这种文章很不好作,因为所记之人和读书之阁都很普通—— 阁不高大也不华美,阁主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正因为此,有人才会问:“阁仅三间,奚其记?”然而,作者却不拘泥于简单的人和事,而是见微知著,发表了具有时代和社会意义的议论。
  文中将叔孙通与两位鲁生,以及董仲舒和公孙弘的不同境遇分别进行了对比,强调读书之人应该坚守正道、坚持原则,而不应该谐俗媚世,否则就是对读书的旨趣和意义没有领会和理解。接着,作者又以石渠、天禄、临春、结绮等高大华丽的阁楼为反衬,阐明书阁的价值不在于建筑的大小美恶,而在于阁中之人是否能够认真读书,进德修业。
  纵观全文,作者以书阁为线索,以读书人的道德操守为主线,提出读书应该体会做人的道理,即出仕时应正道而行,成为有政绩的名臣;隐退时则要涵养德行,完善自我。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海涛)
其他文献
法帖,产生于隋代,即由于学习书法的需要,把不是专为纪念而是专供认字用的优秀书体刻在石板或木板上,然后拓下来作为习字帖用。  隋朝处于魏晋六朝到李唐交接的阶段,是经过近三百年动乱后重新建立的统一的中央政权,为整个社会文化带来一种振奋、复苏的感觉,南北文化的融合汇聚,传导出文化新气象的信息,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如果说晋人书艺中以“神理”见长,那么隋时则凝集为一统的“法”,典型代表就是智永。
期刊
昨日漫步林间河畔,眼前又重现王勃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落日熔金的一幕,天际边夕阳映得晚霞瑰丽绚烂,一只白羽胜雪的鸬鹚,在天水相接处展翅翱翔,天地间茫茫缈缈,却让人无端生出几许秋愁。又是一年秋分时,正如《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正是秋季的中分点,也让人不由得喟叹岁月匆匆,时光如梭,真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金气秋分
期刊
如果论及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古代典籍,我想绝大多数人会先想到《论语》,也有人会在《论语》之外想到《孔子家语》。然而,如果要问记录孔子及其子孙言语行事的作品,我想大多数人就回答不上来了。这部书名叫《孔丛子》。《孔丛子》的主要内容  《孔丛子》相当于一部“孔家杂记”,主要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期,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于了解汉以前孔子家世的发展、演变以及一些
期刊
对秦汉政治史的总结和表述,有“秦并天下”和“汉并天下”的说法。对于前者,司马迁反复引录,予以强调;对于后者,则基本不予采用。这样的态度,有政治史观作为认识基础。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可以看出司马迁对秦始皇实现统一的历史意义的看重。一、《秦本纪》篇末的秦朝史总结  《史记·秦本纪》最后的文字,有对秦统一之后历史的简略总结。太史公写道:“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始皇帝五十一年
期刊
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我们应该力戒虚名、空言,而推崇实学,实干才能兴邦。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论述《春秋》的作用时指出,“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以空言而不敢辞”。就是说,如果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即便做事的出发点和用意是好的,但是由于不知道其所以然的缘故,也找不到妥善恰当的方法,这样在面对别人大而无当的言论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进退维谷,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之所以被空言、虚名
期刊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另外三位是赵国的李牧、秦国的白起和王翦),官至大將军;蔺相如是战国后期赵国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官至上卿。关于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广为流传,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设《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篇,以合传的形式对二人的事迹进行了描述。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位身经百战,有军事谋略,忠君爱国又勇于悔过的大将军廉
期刊
古人的生活与劳作受自然影响很大,四季更替、昏晓昼夜,这些自然时间“规训”了古人的生活方式,休闲娱乐生活随之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内涵。通过对自然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古人形成了对一年的四时分期,并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了八节和二十四节气,从而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季节分期时间系统。季节首先与农业生产有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同时,季节也对人的生活娱乐方式产生影响。“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期刊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唐〕徐夤《贡余秘色茶盏》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知名主持人王为,与我搭档做茶文化栏目多年。每周二的电台直播中,我负责聊聊茶,他负责打打岔,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王为是北京人,自然也特别钟爱茉莉花茶。我总想让他换换口味,就送去两包凤凰单丛。后来想到乌龙茶最
期刊
荆有次非者a,得宝剑于干遂b。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c。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袪衣d,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注釋:  a :荆:古代楚国的别称。  b :干遂:吴国地名。吴国当时生产名剑,干遂在今江苏苏州吴中区。  c :蛟:传说中龙一类的动物,能发大水。 
期刊
刘子浮于汴b,涉淮而东。亦既释绋纚c,榜人告予曰d:“方今湍悍而舟盬e,宜谨其具以虞焉。”予闻言若厉。由是袽以窒之f,灰以墐之g,?以干之h。仆怠而躬行,夕惕而昼勤。景霾晶而莫进i,风异响而遄止。兢兢然累辰j,是用获济。偃樯弭棹k,次于淮阴l。于是舟之工咸沛然自暇自逸,或游肆而觞矣m,或拊桥而歌矣;隶也休役以尚寝矣,吾曹无虞以宴息矣。逮夜分而窾隙潜澍n,涣然阴溃,至乎淹箦濡荐o,方卒愕传呼,跣跳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