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在蒋介石被扣押期间,一度想到了死,一天之内,写了寄其妻宋美龄、两儿蒋经国和蒋纬国与全国国民三份遗嘱。
蒋介写给宋美龄和两子的遗嘱,有四点重要内容:其一,因他自己的原因而遭拘押,致使宋美龄为他担忧,深切自责;其二,他已准备死,决不向张学良投降;其三,希望他死后,宋美龄善待断绝音信近十年、远在苏联的蒋经国和在德国柏林的蒋纬国,要她“视如己出”。其四,叮嘱蒋经国、蒋纬国,他死后对宋美龄尽孝道,“如你们自认为我之子”,那么宋美龄就是你的“唯一之母”,“无论如何,皆须以你母亲宋女士之命是从”。
在告全国国民遗嘱中,蒋介石检讨“西安事变”发生的责任在他自己,“上无以对党国,下无以对人民”,决心以死补偿。同时希望全国同胞在他死后严守并实行其所倡言的信条:“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他相信中华民族必有复兴的一天。
人之将死,预先留给后人嘱咐,乃正常现象。但“西安事变”发生当天,张学良的部下在骊山活捉蒋介石时就明确告诉他兵谏的原因,“只求你带我们抗日而已”,并没有侮辱杀害他的意图。之后,蒋介石从端纳那里得知张学良对他并无加害之意,以及张、杨扣押他的真实动机。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还要写下遗嘱准备死,甚至自杀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蒋介石被部属扣押,使他感到屈辱、沮丧、悲伤和愤怒。他自被扣押西安绥靖公署杨虎城总部新城大楼后,态度羞愤绝望,不吃不喝,并坚决拒绝和张学良谈判国事。让他迁移到张学良公馆附近的金家巷高桂滋公馆,他以行政院长应住其直属机关西安绥靖公署而拒绝,且称张学良如果不送他回南京,他就死在这里。他在12月13日的日记中表白:“生而辱,不如死而荣。”他决心自尽。
第二,担心中共会乘机除掉他。蒋介石深知,自1927年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十年来国共两党处于对立状态,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被屠杀,共产党会利用这个机会,主张杀掉他。事实上,当中共中央收到张学良电报得知“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如何处置蒋介石的问题上,杀蒋复仇主义一度占了上风,认为现在是清算血债的时候了。不过,共产党很快调整了策略,确定了释放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第三,恐惧西安方面孤注一掷。蒋介石的生命安全取决于西安方面。事变发生后,他与张、杨处于严重对立状态。他12日被扣押后,张学良曾多次去见他,他态度倔强,说话赌气,不容分辩。蒋的不合作态度,使得事变几乎没有解决的希望。
“西安事变”发生后,是蒋介石拒不同张学良、杨虎城对话,拒绝接受西安方面和平解决事变的条件,加之南京政府讨伐大军压境,逼迫张学良17日同意在内战爆发,南京政府围攻西安前对蒋“行最后手段”,即杀掉蒋介石。
第四,蒋介石自知武力解决“西安事变”也会危及自己的生命。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晚间端纳为余言,南京对陕变已决议讨伐,余心乃安。”南京颁布讨伐令,集结兵力向西安挺进,并对西安郊区进行轰炸,在张学良答应三天内送蒋介石出西安的条件下,蒋给在南京主持军事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写信,命令停止军事行动和停炸西安,此信由蒋鼎文于17日乘飞机送往南京。但蒋只给了何应钦三天的停战时间,他仍然“甚盼剿讨部队能早到西安”(蒋介石日记,1936年12月18日)。20日,蒋要来西安的宋子文将他“应急速进兵之意见转达中央,并示以进兵之方略。”次日宋子文回南京前向蒋介石辞行,蒋说:“照余之计,五日内可以围困西安,则余乃安全,虽危亦无惧,不可为余生死有所顾及也。”宋子文离开时,蒋叮嘱他不要再来西安,并转告宋美龄不要来西安,同时“以手势全力示以速即进攻”(蒋介石日记,1936年12月21日)。
蒋介石明白自己期望的军事讨伐将不能保证自己的性命安全,这是他写下遗嘱的第四个原因。
根据蒋介石日记的记载,随着蒋夫人宋美龄的到来,蒋改变了态度,同意由宋子文、宋美龄代表他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西安方面张学良、杨虎城谈判,并最终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12月25日,蒋介石等人在张学良的陪同下,飞离西安,于次日回到南京。“西安事变”以和平收场,蒋介石写下的三份遗嘱没有实现。
(金妹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蒋介写给宋美龄和两子的遗嘱,有四点重要内容:其一,因他自己的原因而遭拘押,致使宋美龄为他担忧,深切自责;其二,他已准备死,决不向张学良投降;其三,希望他死后,宋美龄善待断绝音信近十年、远在苏联的蒋经国和在德国柏林的蒋纬国,要她“视如己出”。其四,叮嘱蒋经国、蒋纬国,他死后对宋美龄尽孝道,“如你们自认为我之子”,那么宋美龄就是你的“唯一之母”,“无论如何,皆须以你母亲宋女士之命是从”。
在告全国国民遗嘱中,蒋介石检讨“西安事变”发生的责任在他自己,“上无以对党国,下无以对人民”,决心以死补偿。同时希望全国同胞在他死后严守并实行其所倡言的信条:“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他相信中华民族必有复兴的一天。
人之将死,预先留给后人嘱咐,乃正常现象。但“西安事变”发生当天,张学良的部下在骊山活捉蒋介石时就明确告诉他兵谏的原因,“只求你带我们抗日而已”,并没有侮辱杀害他的意图。之后,蒋介石从端纳那里得知张学良对他并无加害之意,以及张、杨扣押他的真实动机。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还要写下遗嘱准备死,甚至自杀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蒋介石被部属扣押,使他感到屈辱、沮丧、悲伤和愤怒。他自被扣押西安绥靖公署杨虎城总部新城大楼后,态度羞愤绝望,不吃不喝,并坚决拒绝和张学良谈判国事。让他迁移到张学良公馆附近的金家巷高桂滋公馆,他以行政院长应住其直属机关西安绥靖公署而拒绝,且称张学良如果不送他回南京,他就死在这里。他在12月13日的日记中表白:“生而辱,不如死而荣。”他决心自尽。
第二,担心中共会乘机除掉他。蒋介石深知,自1927年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十年来国共两党处于对立状态,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被屠杀,共产党会利用这个机会,主张杀掉他。事实上,当中共中央收到张学良电报得知“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如何处置蒋介石的问题上,杀蒋复仇主义一度占了上风,认为现在是清算血债的时候了。不过,共产党很快调整了策略,确定了释放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第三,恐惧西安方面孤注一掷。蒋介石的生命安全取决于西安方面。事变发生后,他与张、杨处于严重对立状态。他12日被扣押后,张学良曾多次去见他,他态度倔强,说话赌气,不容分辩。蒋的不合作态度,使得事变几乎没有解决的希望。
“西安事变”发生后,是蒋介石拒不同张学良、杨虎城对话,拒绝接受西安方面和平解决事变的条件,加之南京政府讨伐大军压境,逼迫张学良17日同意在内战爆发,南京政府围攻西安前对蒋“行最后手段”,即杀掉蒋介石。
第四,蒋介石自知武力解决“西安事变”也会危及自己的生命。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晚间端纳为余言,南京对陕变已决议讨伐,余心乃安。”南京颁布讨伐令,集结兵力向西安挺进,并对西安郊区进行轰炸,在张学良答应三天内送蒋介石出西安的条件下,蒋给在南京主持军事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写信,命令停止军事行动和停炸西安,此信由蒋鼎文于17日乘飞机送往南京。但蒋只给了何应钦三天的停战时间,他仍然“甚盼剿讨部队能早到西安”(蒋介石日记,1936年12月18日)。20日,蒋要来西安的宋子文将他“应急速进兵之意见转达中央,并示以进兵之方略。”次日宋子文回南京前向蒋介石辞行,蒋说:“照余之计,五日内可以围困西安,则余乃安全,虽危亦无惧,不可为余生死有所顾及也。”宋子文离开时,蒋叮嘱他不要再来西安,并转告宋美龄不要来西安,同时“以手势全力示以速即进攻”(蒋介石日记,1936年12月21日)。
蒋介石明白自己期望的军事讨伐将不能保证自己的性命安全,这是他写下遗嘱的第四个原因。
根据蒋介石日记的记载,随着蒋夫人宋美龄的到来,蒋改变了态度,同意由宋子文、宋美龄代表他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西安方面张学良、杨虎城谈判,并最终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12月25日,蒋介石等人在张学良的陪同下,飞离西安,于次日回到南京。“西安事变”以和平收场,蒋介石写下的三份遗嘱没有实现。
(金妹摘自《文汇读书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