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名山话仇池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t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大地,陇山以西,古称“陇右”,又名“陇上”。陇右自古多名山,嶓冢、首阳、朱圉、麦积、仇池等等。仇池山,又名仇夷山、瞿堆、围山、仇维山、百顷山等等,位于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南部,是古代氐族政权仇池国的故地,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自然区域讲,仇池山属西秦岭南延支脉,濒临西汉水。换言之,也是嶓冢山(今天水齐寿山)之余脉。西汉水从嶓冢山发源,向西流,再向南流,在仇池山脚转而东流,最后汇入嘉陵江。《山海经》有“嶓冢之山,汉水出焉”的记述。《尚书·禹贡》也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仇池山与嶓冢山相距100余里,均在西汉水流域。汉水,即今西汉水,其上源称为漾水。
  仇池山,海拔1793米,相对高度793米,地形地貌,颇具特色。远远望去,万山丛中,仇池山与众不同,丹霞地貌与绿树青草相映衬,呈现出红绿相间的颜色;山的形状像一艘正在航行的巍巍巨轮,四面悬崖陡峭,山顶地形平缓,西汉水、洛峪河像两条缥缈的玉带,从西、东西侧缠绕,交织于东南脚;山的北侧与别的山体截然分开,似断非断,山色也迥然不同,一条牛背细路是唯一连接,这就是古人所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去处。仇池山因为地形独特,成为古代陇南山区中的一处天然胜境,中国古代典籍多有记述,文人雅士慕名前往。《遁甲开山图》记载:“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始,伏羲生处。”“四绝孤立”四字,点出了仇池山的地形险要。范晔《后汉书》描述,仇池山“四面陡绝”,山顶“方百顷”。郦道元《水经注》描述更加具体:“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壶,高二十余里,羊肠盘道三十六回,《开山图》谓之仇夷……上有平田百顷,煮土成盐。”被尊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从陕西关中溯渭河西行,来到秦州,后又南下经过今西和、礼县、成县、徽县、两当等地,最后赴四川成都。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中两次写到仇池山。其中第十四首专门吟咏仇池山: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当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诗人面对仇池胜境,非常流连,很想长久居住,安度晚年。然而,这一愿望最终未能实现。诗人在《秦州杂诗》第二十首又写道:“藏书闻禹穴,读记忆仇池。”这“读记忆仇池”,正好反映出仇池山在古代颇有名气,载入书中。
  杜甫之后,又有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及其弟苏辙等,他们也非常仰慕仇池山,有多首诗作吟咏仇池山。“老夫真欲住仇池”,苏轼对仇池山的向往,由此可见一斑。苏轼在不能到达仇池山时,就把收藏到的一块石头取名“仇池石”,他的个人著作也有一部被命名为《仇池笔记》。
  正是仇池山卓尔不群的地形地貌和各种典籍、文人的记述,使之驰名海内,千古流传。
  仇池山,广泛见诸史籍、颇受文人学者青睐,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原因,一是伏羲诞生的传说,一是氐族杨氏仇池国的影响。伏羲诞生的传说,除了《开山图》记载之外,宋人罗泌《路史》也记载:“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纪。”至于杨氏仇池国,史书记载就更多。氐族,是我国古代重要民族之一,生活在殷商至南北朝,非常活跃,先后建立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据《仇池国志》作者李祖桓先生研究,“前秦苻氏、后凉吕氏、仇池杨氏,他们都同源于武都,《后汉书》中的‘白马氐’就是他们三氏的祖先”。这里的“白马氐”按照《史记》《汉书》《后汉书》等记载,其位置在武都郡。西汉时期的武都郡,管辖九县(道),治地在今西和县洛峪镇,东汉移治下辨(今成县西)。武都郡所辖范围,与后来仇池国的范围大致相同,相当于今陇南市全境及甘、川边境。司马迁《史记》记载,“冉■东北,白马最大,皆氐类也”“白马为武都郡”。“白马”,即“白马氐”。白马氐人,英勇善战。《后汉书》记载,白马氐人凭借仇池山一带险要的地形,“依险自附”“数为边寇”。又据赵逵夫教授研究认为,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位英勇善战的人物名叫“形天”,是古代氐人的先祖。形天与帝争神,被砍去脑袋,他又以双乳为目,以脐为口,双手执干戚而舞。这就是形天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形天后裔氐人,也是如此。《山海经》记载氐人国“上下于天”,实际就是有人在诗中描写的“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险要地形。这样的地形,造就了氐人勇敢的性格。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有山曰仇池,地方百顷,其地险固,白马氐据焉。”“元鼎六年平西南夷,置武都郡。”东汉末年,居住略阳(今天水东北)的氐族部落在大帅杨腾、杨驹率领下迁居仇池山,以仇池山为根据地,割据称王,创建“仇池国”。由此开始,直到魏晋南北朝,300余年间,几兴几灭,前后经历了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五个阶段。仇池国能够延续300余年,除了地理因素,也有氐人不屈不挠的生存精神之故。由于仇池国中心据地的变化,被史学家们给予不同名称,但他们始终以仇池为旗号,其宗族仍为仇池杨氏。
  进入隋唐,国家走向统一,割据局面结束,仇池氐族也不再那么活跃。唐宋史籍对仇池山的记载仍然不少。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又记载:“晋宋间氐帅杨定、杨难当窃据仇池,自称大秦王。”唐代杜佑《通典》也载:“有仇池山,晋永嘉末,为杨茂搜所据……”到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仇池山上有百顷地,平如砥,其南北有山路,东西绝壁万仞,上有数万家,一夫守道,万夫莫向。”宋人祝穆《方舆胜览》记载,“有山曰仇池,地方百顷,白马氐据焉”“晋时杨难当窃据筑城”。元明清时期的史籍当中,仇池山一直作为地方名胜被记载。
  近现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认知的大大提升,仇池山作为一座历史名山和文化圣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慕名登临者络绎不绝。今天的仇池山,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已经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柏油盘山公路已通山顶,发展旅游的基础已经奠定。
  仇池山景区不限于仇池山一山,还包括与之毗邻的西高山和八峰崖石窟。西高山面积远大于仇池山,但地形、地貌与仇池山非常相似,都是四面绝壁,山顶田园广布,有清泉、树木、村庄,俨然世外桃源。其实,古代仇池山范围应包括西高山在内。因为,西高山在20世纪40年代出土“晋汉归义氐王”印和“晋归义羌侯”印,均为金质,属国家一级文物,是仇池国政权的实物见证。现在,仇池山是一个行政村,600多口人;西高山是一个乡政府,1.6万多口人。西和县人民政府正在为仇池山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在不远的将来,仇池山大景区将成为陇南山区一个更加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作为陇右名山的仇池山也將更加驰名。
其他文献
词汇学习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习者在英语课堂内学习的词汇十分有限,需要课外进行大量的词汇自学。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学习者课外词汇学习效果甚
衣袂飘舞间,曲滋娇踏着款款的舞步,意蕴流转于方寸舞台之间,如诗如梦,亦幻亦真。无论是作为当年辽宁芭蕾舞台上的第一只“白天鹅”,抑或辽宁首个国际级芭蕾舞金奖获得者,直到今天的
羊台山车过黑河,穿过板桥村,沿直河向北,戈壁便铺展得平畴无际。风中晃荡着稀稀落落枯寂的黄蒿,像要摇落戈壁冬日的苍茫。随着车子前行,一座突兀、孤立的砚台越来越大,随着距
设计素描是艺术领域不断细分的结果,设计素描教学是高校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实施设计素描的教学与训练是为了学生在今后酌设计活动中。能根据各类设计的需要,有效地运用
高等教育要培养能满足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教学资源,精心制作选择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英语学习系
小满刚过,妈妈就准备着酿醋。去年的陈醋,家里还有一小坛子,也是妈妈在小满过后酿的。每年过了小满,妈妈就想到了酿醋,准备着酿醋。现在这坛陈醋,吃到寒露是没问题的,但是过
两个老人在一条街上相逢了。这条街,不长不短。很早以前,总是湿湿的,泥泥的,后来铺了碎石,现在铺了水泥。两个老人,男的拄一根拐棍,步履蹒跚地自东向西。女的扶一个小女孩,可
赵老板瞅准了一个项目,可竞标者蜂拥而至,群雄逐鹿,赵老板心中没底。
在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承担着全省食品药品行政监管前置的药械不良反应监测、药品GMP和GSP认证、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医院制荆注册审评等多项技术
中共中央党校9月1日上午举行201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出席并发表讲话。刘云山说,宣传思想战线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牢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