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为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粽子行业健康发展,近期,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粽子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四川、陕西、吉林、河南、海南、广西、安徽、江苏、福建、云南、辽宁、山东、广东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33家企业生产的208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9%。
本次专项抽查重点对粽子产品中酸价、过氧化值、铅、砷、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大肠菌群、硼砂以及粽子叶中铜含量等13个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了检验。
本次监督专项抽查覆盖了17个省市主要生产企业,抽样合格率比去年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大型企业、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总体质量稳定。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一是部分产品大肠菌群不合格。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295-2003《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熟制速冻面米产品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230MPN/100g;GB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规定,热加工产品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0MPN/100g。抽查中有部分产品大肠菌群超过标准规定的要求,其中有1种产品大肠菌群多不可计。
二是个别产品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产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和限量有明确的规定。抽查中有个别产品检出苯甲酸、甜味剂,个别产品山梨酸超标。其中有1种产品苯甲酸含量实测值为0.19g/kg。
三是抽查中有个别产品的粽叶中铜含量实测值为658mg/kg,超出合理范围。另外,抽查中有个别产品酸价超标。
针对抽查中反映出的主要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并针对大肠菌群超标、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粽叶中铜含量过高的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加大跟踪抽查的力度,扩大抽查覆盖面,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同时,公布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引导消费。促进粽子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粽子选购常识
一、如何选购粽子。
1.要选购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粽子。
2.如果购买真空包装的粽子,要查看是否有漏气或鼓气现象,如果有漏气或鼓气现象则不要购买。
3.观察粽子形态应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露。剥去粽叶,粽体具有应有的色泽,外观有光泽。无杂质,无夹生,不得有霉变、生虫和其他外来污染物。
4.食用时若感到口味不正,不要食用,粽子应具有粽叶、糯米及其他谷类食物应有的香味,不得有酸败、发霉、发馊等异味。
二、粽子的鉴别。
选购粽子要注意“返青粽叶”。购买粽子时不要贪图颜色鲜绿好看,用传统风干粽叶包制的粽子虽然颜色陈旧暗淡,但更加自然、安全。选购时,一要看外观,“返青粽叶”色泽青绿,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二要闻味道,“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三是可以看一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
三、粽子的正确食用。
1.粽子不好消化,因此食用粽子应注意适量,不要一次大量进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2.对于糖尿病人等特殊人群,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3.对于散装粽子应注意少量购买,或现吃现买,避免粽子变质,影响健康。
4.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购买后注意按照标签所示保存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签指示的食用方法加工食用。对于真空包装类产品,注意不要购买和食用涨袋漏气的粽子。
四、粽子分类。
1.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2.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驰名海内外。
3.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多为四角形,有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
4.嘉兴粽子。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有三角形和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
5.苏州粽子。苏州粽子多为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
6.四川粽子。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独特。
7.海南粽子。与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
8.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9.山东粽子。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夹以红枣,风味独特。
10.台湾粽子。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
另外,粽子还有贵州的“酸菜粽”、西安的“蜂蜜凉粽”、苏北的“咸蛋粽”、上海的“咸味粽”、云南的“火腿粽”等各具特色。
本次专项抽查重点对粽子产品中酸价、过氧化值、铅、砷、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大肠菌群、硼砂以及粽子叶中铜含量等13个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了检验。
本次监督专项抽查覆盖了17个省市主要生产企业,抽样合格率比去年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大型企业、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总体质量稳定。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一是部分产品大肠菌群不合格。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295-2003《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熟制速冻面米产品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230MPN/100g;GB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规定,热加工产品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0MPN/100g。抽查中有部分产品大肠菌群超过标准规定的要求,其中有1种产品大肠菌群多不可计。
二是个别产品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产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和限量有明确的规定。抽查中有个别产品检出苯甲酸、甜味剂,个别产品山梨酸超标。其中有1种产品苯甲酸含量实测值为0.19g/kg。
三是抽查中有个别产品的粽叶中铜含量实测值为658mg/kg,超出合理范围。另外,抽查中有个别产品酸价超标。
针对抽查中反映出的主要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并针对大肠菌群超标、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粽叶中铜含量过高的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加大跟踪抽查的力度,扩大抽查覆盖面,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同时,公布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引导消费。促进粽子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粽子选购常识
一、如何选购粽子。
1.要选购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粽子。
2.如果购买真空包装的粽子,要查看是否有漏气或鼓气现象,如果有漏气或鼓气现象则不要购买。
3.观察粽子形态应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露。剥去粽叶,粽体具有应有的色泽,外观有光泽。无杂质,无夹生,不得有霉变、生虫和其他外来污染物。
4.食用时若感到口味不正,不要食用,粽子应具有粽叶、糯米及其他谷类食物应有的香味,不得有酸败、发霉、发馊等异味。
二、粽子的鉴别。
选购粽子要注意“返青粽叶”。购买粽子时不要贪图颜色鲜绿好看,用传统风干粽叶包制的粽子虽然颜色陈旧暗淡,但更加自然、安全。选购时,一要看外观,“返青粽叶”色泽青绿,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二要闻味道,“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三是可以看一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
三、粽子的正确食用。
1.粽子不好消化,因此食用粽子应注意适量,不要一次大量进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2.对于糖尿病人等特殊人群,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3.对于散装粽子应注意少量购买,或现吃现买,避免粽子变质,影响健康。
4.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购买后注意按照标签所示保存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签指示的食用方法加工食用。对于真空包装类产品,注意不要购买和食用涨袋漏气的粽子。
四、粽子分类。
1.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2.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驰名海内外。
3.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多为四角形,有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
4.嘉兴粽子。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有三角形和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
5.苏州粽子。苏州粽子多为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
6.四川粽子。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独特。
7.海南粽子。与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
8.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9.山东粽子。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夹以红枣,风味独特。
10.台湾粽子。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
另外,粽子还有贵州的“酸菜粽”、西安的“蜂蜜凉粽”、苏北的“咸蛋粽”、上海的“咸味粽”、云南的“火腿粽”等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