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社会的经济和科技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高等院校一改传统的小规模教育形式,扩大了对学生的招生数量,渐渐的由精简型转变为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结束基础教育以后步入高等院校的大门,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知识进行继续学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高等专业的教育。为迎合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招生情况的扩大,各学校根据招生情况进行了学校教学理念和思维的调整。重点培养为专业作出贡献的应用型人才。教师身为各大高校的顶梁柱,高校将教师作为整个教学理念的实施者和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高校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外语教学;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李蓓蓓,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随着本科院校的招生普及性,高等教育经过教育的改革从大众化扩大为普遍化,如今大多数造成高中学习的学生都可以在高等院校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进入本科院校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转型进入普遍化,因此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在现在高等教育的普遍化的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产生许多不符性,普遍化高等教育模式对教师资历的要求也随之发生改变。“双师型”教师是一所本科院校的教育水平的体现,并且是本科院校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保障。在我国英语专业类的工作分配不均,导致英语学科专业学生在寻找工作时产生困难。语言类学科没有明确的技能型,同时导致了英语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不完善,对我国“双师型”英语教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阻碍。
一、我国“双师型”外语教师的发展现状
1.“双师型”外语教师标准模糊。随着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趋于普遍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双师型”外语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双师型”外语教师的建立和发展,受到了“双师型”外语教师界定标准的模糊的影响,导致“双师型”外语教师在高校中的比率处于匮乏的状态。此外,因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下,高校大多以公共教育或专业教学课程为主,许多高校大学生忽略了英语的重要型,对英语教育的学习产生抵触性心理。另外英语这一语言类的学科,与技术性学科相比缺少了实践操作的环节,对学生来说实践是加深学习的重要过程,英语学科因为缺少实践性的学习,导致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重视。因为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的需求量较低,对“双师型”外语教师团队的建立也有着或多或少不好的影响。在许多高校中,对“双师型”这一名称的界定也存在着模糊的概念。一些高校认为“双师型”外语教师应该拥有与英语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但对英语专业的资格证书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另一些高校认为“双师型”外语教师是指教师除了拥有专业的英语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外,还要具备英语专业类的其他实践经验。例如:英文翻译等工作。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双师型”外语教师的界定模糊不清,对“双师型”外语教师团队的建设产生重要的阻碍影响。
2.英语教师资历来源单一。对于招生处于扩大化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在扩大招生的同时需要扩大师资队伍,对于大多高校来说,外语教师多数来自师范院校毕业或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的本科教师。这些外语教师在自身的英语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的均为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虽然当下外语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有着很高的水平,但在英语专业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不足,进而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教师虽不欠缺,但却无法满足“双师型”外语教学的标准要求。同时,在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的授课模式同样重视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对英语职业实践经验的培训和教育的教学相对薄弱,在些问题在英语专业毕业的高校教师的授课模式中表现的较为明显。在以“艺术专业”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例子来看,由于本科院校对英语教学长久以来的不重视,导致英语教师资历逐渐降低,教师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本科院校外语教师在参加技能培训课程中的时间相对较少,无法实现自身技能的发展和提高,使得高校“双师型”外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实现。
3.英语教学实用性较为薄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一同受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忽视,对高校的教学水平无法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对英语教学的模式没有区别,无法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的实用性,是造成学生忽视英语学科学习的另一重要原因。学生对英语专业的定位产生了偏差,而英语专业的定位是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态度的关键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英语专业的错误定位容易将学生带入误区,让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阻碍“双师型”外语教师团队培养建设的同时,使得毕业生的英语专业水平难以达到英语教学教师的标准,并且难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得以更好的应用,对学生日后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外语教师的培养理念
1.开拓“双师型”师资队伍力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吸收容纳来自不同院校毕业外语教师进入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中。不再单一的接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可以选择优秀的“双师型”院校的毕业生进入本校的外语教学队伍中,与此同时在校外聘请各类具有丰富外语教学经验的英语相关职业的优秀工作者进行“双师型”外语教师队伍的培养。在保证专业知识理论可以分享的同时,可以将英语专业院校和师范专业院长毕业生对教学经验的不足进行补充。二者协同发展,相辅相成。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聘请其他高校的优秀“双师型”外语教师对本校的教师进行工作模式的讲座、参观、指导,在教师打开大门,走出校园,学习更多优秀的“双师型”外语教育教学模式,得以更好的应用。
2.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以此提供时间机会。通过实践经验才可以证明许多真理,在各类学习中,只有通过实践的才能够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得以认证和检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可以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的机会在企业中进行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弥补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过硬但缺乏专业职业社会工作经验的特点。并且,还应主动寻找有意愿的企业进行校企活动的合作模式,企业结合高校中所开展的英语教学课程制定与之相关的实习工作计划,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英语教学的真理性,并提升自身的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同时,对企业而言,企业可以根据高校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选择合适的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进行工作,一举两得,形成双赢的局面。并且企业可以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开展工作合作的模式,使教师在企业中发挥所长,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提高了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专业工作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双师型”外语教师水平。
三、结论
“双师型”外语教师是一所高校的教学水平得力保障,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双师型”外语教师在逐步的发展和培养,结合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和校外英语专业职业工作者,将三者的特长总结在一起共同发挥,营造出良好的“双师型”外语教育教学模式。改善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英语学科了专业工作的匮乏,并明确了英语专业教学的技能型,提高了我国英语教学教师自身能力,还推动了我国“双师型”英语教学教师团队的组成和发展,为我国培养“双师型”外语教学教师团队打下基础,以此更好的开展外语教学工作,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智维.简析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3).
[2]聂永成,董泽芳.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漂移”趋向:现状、成因及其抑制——基于对91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现状的实证调查[J].现代大学教育,2017(01).
[3]顾拓宇.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困境的地位社会学探论——基于经济、声望和权力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7(19).
[4]陈海娟.汉语文化环境中 ESP 理论对“双师型”师资建设的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
[5]冯菲菲,乔宇涛.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
[6]宁晓静.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
[7]姚志英.谈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
[8]李鲜花.转型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剖析与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外语教学;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李蓓蓓,平顶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随着本科院校的招生普及性,高等教育经过教育的改革从大众化扩大为普遍化,如今大多数造成高中学习的学生都可以在高等院校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进入本科院校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转型进入普遍化,因此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在现在高等教育的普遍化的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产生许多不符性,普遍化高等教育模式对教师资历的要求也随之发生改变。“双师型”教师是一所本科院校的教育水平的体现,并且是本科院校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保障。在我国英语专业类的工作分配不均,导致英语学科专业学生在寻找工作时产生困难。语言类学科没有明确的技能型,同时导致了英语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不完善,对我国“双师型”英语教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阻碍。
一、我国“双师型”外语教师的发展现状
1.“双师型”外语教师标准模糊。随着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趋于普遍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双师型”外语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双师型”外语教师的建立和发展,受到了“双师型”外语教师界定标准的模糊的影响,导致“双师型”外语教师在高校中的比率处于匮乏的状态。此外,因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下,高校大多以公共教育或专业教学课程为主,许多高校大学生忽略了英语的重要型,对英语教育的学习产生抵触性心理。另外英语这一语言类的学科,与技术性学科相比缺少了实践操作的环节,对学生来说实践是加深学习的重要过程,英语学科因为缺少实践性的学习,导致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重视。因为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的需求量较低,对“双师型”外语教师团队的建立也有着或多或少不好的影响。在许多高校中,对“双师型”这一名称的界定也存在着模糊的概念。一些高校认为“双师型”外语教师应该拥有与英语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但对英语专业的资格证书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另一些高校认为“双师型”外语教师是指教师除了拥有专业的英语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外,还要具备英语专业类的其他实践经验。例如:英文翻译等工作。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双师型”外语教师的界定模糊不清,对“双师型”外语教师团队的建设产生重要的阻碍影响。
2.英语教师资历来源单一。对于招生处于扩大化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在扩大招生的同时需要扩大师资队伍,对于大多高校来说,外语教师多数来自师范院校毕业或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的本科教师。这些外语教师在自身的英语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的均为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虽然当下外语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有着很高的水平,但在英语专业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不足,进而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教师虽不欠缺,但却无法满足“双师型”外语教学的标准要求。同时,在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的授课模式同样重视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对英语职业实践经验的培训和教育的教学相对薄弱,在些问题在英语专业毕业的高校教师的授课模式中表现的较为明显。在以“艺术专业”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例子来看,由于本科院校对英语教学长久以来的不重视,导致英语教师资历逐渐降低,教师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本科院校外语教师在参加技能培训课程中的时间相对较少,无法实现自身技能的发展和提高,使得高校“双师型”外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实现。
3.英语教学实用性较为薄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一同受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忽视,对高校的教学水平无法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对英语教学的模式没有区别,无法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的实用性,是造成学生忽视英语学科学习的另一重要原因。学生对英语专业的定位产生了偏差,而英语专业的定位是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态度的关键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英语专业的错误定位容易将学生带入误区,让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阻碍“双师型”外语教师团队培养建设的同时,使得毕业生的英语专业水平难以达到英语教学教师的标准,并且难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得以更好的应用,对学生日后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外语教师的培养理念
1.开拓“双师型”师资队伍力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吸收容纳来自不同院校毕业外语教师进入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中。不再单一的接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可以选择优秀的“双师型”院校的毕业生进入本校的外语教学队伍中,与此同时在校外聘请各类具有丰富外语教学经验的英语相关职业的优秀工作者进行“双师型”外语教师队伍的培养。在保证专业知识理论可以分享的同时,可以将英语专业院校和师范专业院长毕业生对教学经验的不足进行补充。二者协同发展,相辅相成。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聘请其他高校的优秀“双师型”外语教师对本校的教师进行工作模式的讲座、参观、指导,在教师打开大门,走出校园,学习更多优秀的“双师型”外语教育教学模式,得以更好的应用。
2.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以此提供时间机会。通过实践经验才可以证明许多真理,在各类学习中,只有通过实践的才能够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得以认证和检验。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可以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的机会在企业中进行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弥补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过硬但缺乏专业职业社会工作经验的特点。并且,还应主动寻找有意愿的企业进行校企活动的合作模式,企业结合高校中所开展的英语教学课程制定与之相关的实习工作计划,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英语教学的真理性,并提升自身的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同时,对企业而言,企业可以根据高校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选择合适的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进行工作,一举两得,形成双赢的局面。并且企业可以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开展工作合作的模式,使教师在企业中发挥所长,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提高了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专业工作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双师型”外语教师水平。
三、结论
“双师型”外语教师是一所高校的教学水平得力保障,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双师型”外语教师在逐步的发展和培养,结合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和校外英语专业职业工作者,将三者的特长总结在一起共同发挥,营造出良好的“双师型”外语教育教学模式。改善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英语学科了专业工作的匮乏,并明确了英语专业教学的技能型,提高了我国英语教学教师自身能力,还推动了我国“双师型”英语教学教师团队的组成和发展,为我国培养“双师型”外语教学教师团队打下基础,以此更好的开展外语教学工作,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智维.简析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3).
[2]聂永成,董泽芳.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漂移”趋向:现状、成因及其抑制——基于对91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现状的实证调查[J].现代大学教育,2017(01).
[3]顾拓宇.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困境的地位社会学探论——基于经济、声望和权力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7(19).
[4]陈海娟.汉语文化环境中 ESP 理论对“双师型”师资建设的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
[5]冯菲菲,乔宇涛.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
[6]宁晓静.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
[7]姚志英.谈新建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
[8]李鲜花.转型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剖析与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