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的后面均编有练习题,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后题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编者意图的直接反映,它为我们提供了讲读课文的思路,课堂预设的依据,是精讲多悟、以学定教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课后题,才能使语文教学目标更明确、设计更精炼、训练更到位,使语文课堂简约而高效!
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挖掘教材资源,注重课后练习题的作用。
一、钻研课后练习题,确定上课思路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一课时,我仔细研读了课后练习题。根据课后的四道练习题,我确定了自己的教學思路。以第一题为主导,确定上课的主线。第一题的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我把这个题目的要求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找出拜访了哪些朋友,然后悟出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完成对文本的初读感知。
二三题的题目要求分别是,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和同学交流交流。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抄下来。然后以二三题为依托,完成对文本的感悟体验,让学生在对文本初读感知的情况下,再进一步对文本进行研读,并在找出二三题的答案的同时,完成对文本的感悟体验。
在对文本初步感知和深层次的研习中,完成课堂教学。最后一步是语言的积累,根据课后第四题的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从研究课后练习题出发,确定出教学思路,根据这个思路完成课堂教学。
二、钻研课后练习题,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来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的做法是在钻研文本时仔细钻研课后练习题。
在准备教学《穷人》一课时,我也是从研究课后练习题入手确定教学目标。穷人一课有四个课后练习题。根据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我把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1、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2、学习记叙文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重点:、学习记叙文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展开想像续写《穷人》。
本课三维目标的确定都是以课后四道习题为依托。
三、钻研课后练习题,确定课堂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文本,以文本语言为基础,从学生学习的实际与需要出发,教师适时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有意识安排学生的语文实践,是有效语言训练的良好载体。通过课堂练习,既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领悟,又能引发他们情感体验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个性化表达。这是语言发展与思维、情感发展一致化的过程。因此,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生成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在教学活动中,我总是钻研课后练习题,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充分研究了课后练习题。初步决定课堂上主要训练学生“读”和“说”的能力。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旨在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然后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采取同桌说,以及全班汇报等多种形式讲讲这个故事。耐心的去倾听学生怎样说。旨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最后依据课后第四题的小练笔的要求:在嘎唆告别村寨的场面,伫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像嘎唆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确定课后练习题就是做课后的小练笔。在本次课堂练习中,对学生的“读”“说”和“写”的能力都分别进行了训练。
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挖掘教材资源,注重课后练习题的作用。
一、钻研课后练习题,确定上课思路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一课时,我仔细研读了课后练习题。根据课后的四道练习题,我确定了自己的教學思路。以第一题为主导,确定上课的主线。第一题的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我把这个题目的要求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找出拜访了哪些朋友,然后悟出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完成对文本的初读感知。
二三题的题目要求分别是,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和同学交流交流。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抄下来。然后以二三题为依托,完成对文本的感悟体验,让学生在对文本初读感知的情况下,再进一步对文本进行研读,并在找出二三题的答案的同时,完成对文本的感悟体验。
在对文本初步感知和深层次的研习中,完成课堂教学。最后一步是语言的积累,根据课后第四题的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从研究课后练习题出发,确定出教学思路,根据这个思路完成课堂教学。
二、钻研课后练习题,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来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的做法是在钻研文本时仔细钻研课后练习题。
在准备教学《穷人》一课时,我也是从研究课后练习题入手确定教学目标。穷人一课有四个课后练习题。根据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我把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1、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2、学习记叙文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重点:、学习记叙文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展开想像续写《穷人》。
本课三维目标的确定都是以课后四道习题为依托。
三、钻研课后练习题,确定课堂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文本,以文本语言为基础,从学生学习的实际与需要出发,教师适时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有意识安排学生的语文实践,是有效语言训练的良好载体。通过课堂练习,既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领悟,又能引发他们情感体验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个性化表达。这是语言发展与思维、情感发展一致化的过程。因此,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生成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在教学活动中,我总是钻研课后练习题,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充分研究了课后练习题。初步决定课堂上主要训练学生“读”和“说”的能力。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旨在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然后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采取同桌说,以及全班汇报等多种形式讲讲这个故事。耐心的去倾听学生怎样说。旨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最后依据课后第四题的小练笔的要求:在嘎唆告别村寨的场面,伫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像嘎唆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确定课后练习题就是做课后的小练笔。在本次课堂练习中,对学生的“读”“说”和“写”的能力都分别进行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