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气溶胶监测仪生物计数评价装置的搭建和方法研究

来源 :计量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byst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气溶胶监测仪基于生物分子激光诱导荧光的原理监测生物性颗粒物的存在和数量,其发展对公共卫生安全以及国防安全的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并搭建一套生物气溶胶监测仪的校准装置,雾化菌液后,利用菌落计数法评价生物气溶胶监测仪的关键技术指标,研究了菌种,菌液浓度,荧光强度等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搭建的装置产生的生物气溶胶足够均匀稳定,通过采样菌落计数法对气溶胶浓度进行定值,初步实现对生物气溶胶监测仪的校准.
其他文献
利用搭建的高精度静水拖曳法流速标准装置,对JFE公司ACM3-RS电磁流速仪的流速测量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该流速仪的零点特性,以拖车车速为标准测试了不同速度下流速仪的示值误差,并分析了不同入水深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速低于1600 mm/s时该流速仪具有良好的线性和重复性,示值误差能够优于2%或5 m/s,在流速更高时需重新标定;该流速仪存在明显的零点漂移现象,实际应用中需及时修正;淹没深度对流速仪测量结果有明显影响,建议应用前考虑实际淹没深度进行校准.
在量子信息处理框架下,从像素灰度归一化、像素量子态表示、量子测量、测量结果映射等方面,总结了现有量子衍生图像增强算法的处理流程.以SARS-CoV-2新冠病毒电镜图像增强为样本,结合实验分析,改进了量子衍生增强算子的加权方式,提出了灰度变换可调参数优化值的非迭代式确定算子.实验结果表明,量子衍生增强算法综合考虑了电镜图像的全局与局部信息,兼顾了对电镜图像对比度与亮度的调节,图像细节清晰、明暗适宜.
针对管道内流体冲刷腐蚀管壁变薄最终导致管内流体泄漏的问题,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法测量管道内流体速度分布以判断管壁的损伤程度.建立带有缺陷的管道内流体模型,通过CFD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以及不同缺陷下管道内流体状态.利用含有不同预制缺陷管壁厚度的有机玻璃作为实验测量对象,超声多普勒检测法测量参量分别为入射频率8 MHz,入射角10°.CFD数值模拟以及UVP实验结果均表明,在缺陷不同位置处的流体速度分布具有较大区别,具体表现为在缺陷位置处缺陷越大流体速度分布越平缓;在缺陷临界点位置处产生了涡流现象,随着缺
为了实现脑机接口系统需要有效的特征提取算法.针对二维主成分分析(2 DPCA)的特征提取方法忽略脑电信号(EEG)频域特征的缺点和基于小波分解构建EEG高阶张量时小波参数难以确定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构建高阶张量结合多线性主成分分析(MPCA)降维的特征提取方法.设计了3种不同特征提取方法的对照实验,并结合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分类方法取得分类准确率.结果 表明:新提出的方法相比基于小波分解构建高阶张量结合MPCA进行降维和2DPCA的特征提取方法,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4.7
研究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接收机(SDR)的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技术(TWSTFT),该技术能明显降低卫星双向比对中的测量噪声,与基于卫星时间调制解调器(SATRE)的TWSTFT相比,SDR TWSTFT表现出更优良的性能.在基于AM22通信卫星的亚洲—欧洲卫星双向比对链路中,NIM与俄罗斯计量院(SU)之间的SDR TWSTFT结果相对于SATRETWSTFT得到明显改善,增益因子的平均值为2.0;同时,NIM-SU SDR链路也是全球第一条周日变化误差得到明显改善的长基线洲际SDR TWSTFT链路.
选取了市场上占有率比较大的几款低成本颗粒物传感器,与中高端光散射颗粒物监测仪做对比,以高浓度淹没实验模拟极端颗粒物浓度环境,检测传感器线性响应和平行性.结果 发现,高浓度淹没实验后,PT、SF传感器线性较好,且仪器间平行性也较好;YT和NF传感器线性出现了较大偏差.结论 表明,有必要将极端环境条件下传感器性能检测纳入考察范畴,尤其是对使用低成本传感器作为核心检测部件的扬尘监测系统和微型空气监测站,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极端环境或突发环境变化时监测仪器性能受到影响,进一步保障颗粒物监测数据质量.
针对苯提取法测定小麦粉脂肪酸值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该方法不确定度各个分量,对其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建模、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等进行了阐述.结果 表明:小麦粉脂肪酸值测定结果为54.8 mg/100 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U=1.2 mg/100 g,k=2.空白试验是引入不确定度的主要原因.
为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用下组织温度上升规律,建立了高强度聚焦声场和组织温度场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体外辐照实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仿真对水和组织域中的聚焦声场进行建模,计算吸收声能并将其用作热源以计算组织内的温升.进一步制备仿生物组织凝胶体模,利用热电偶进行HIFU作用下体模组织焦点处的测温.结果 表明:该模型可有效预测HIFU治疗时的温度上升,与实验所得温度误差不超过3℃;体模组织受到超声辐照时温度会立即升高,起初温升速率较快,随着辐照时间延长,温升速率逐渐降低,停止辐照后温度立即下降
提出了一种利用全站仪进行地下水封石洞库容量校准的新方法,通过对洞库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导线布置,形成统一的坐标系统,并对各部分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拟合,最终得出洞库的容量表及曲线图.通过建立测量模型,分析引入的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得出校准方法不确定度满足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结果 表明:洞库校准方法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4×10-3,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P=95%.
移动机器人编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既需要保持一定的队形,又要合理的避开障碍物,因此编队不仅要具备稳定的队形生成与保持能力,还要有及时变换队形完成避障的功能。为此,本文以领航-跟随机器人编队为对象,在提高编队运动稳定性的同时,对编队的队形变换与避障进行了研究。首先,确定了基于领航-跟随法的编队控制结构,根据定位感知需要,构建了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以及传感器模型;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法(EKF)将里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