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gjtd44q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一段时间之后,我也一直在思考,在初中化学的课堂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否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答案是肯定的。通过此次的教学模式的探究,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价值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起点认识不够高。
  2.只注重自己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对于学生的行为不关注,或关注不多,
  3.只关注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不够。
  4.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导致课后作业负担过重。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尤为关键,学生的错误或个性见解是重要的动态生成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动态资源转化为有利的教学资源,要坚信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丰富学生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水平。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将更多地表现在为学生设计探索交流的情境,提供共同活动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如独立思考,动手拭错,自我纠正等等)完全交给孩子,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每个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思维得到碰撞,情感得到交流。教学评价也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进行适当的评价,让评价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
  众所周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中学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解决了新课改背景下的5大难题,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和谐而高效。但是,这种模式是不是有他的局限性,是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自学获得,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自学?我们還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论证。总之,认为不可盲目模仿,在实际教学中,要分析自己的情况和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的家庭环境情况,寻找,探究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先学后教”的理念依据:
  1.教学工作必须遵循“实践第一”,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归根到底,教师的教只有提高学生的学才起作用。“先学后教”很好地摆正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强调内因——学生的学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外因——教师的教是第二位的,是为了使内因起作用的条件。
  2.“先学后教”是“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邱学华先生说:“所谓‘迁移’,是已经学得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新课题学习的影响。”
  三、核心理念的界定
  本课题所说的“合作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分组为前提形式,以合作、探究为基本方法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合作探究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体作用。
  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真的让我体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整个课堂都是学生的主场,那种氛围是现在课堂所需要的,所以我们老师真的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总之,在体验了“先学后教”教学经验之后,我还是会不断地反思,及时总结、实践,适时地改进,不断提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最好老师。低年级数学课以创设生活数学情境,激活小学生思维,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来引领学生全员参与、激情投入,使小学生在偷悦、宽松、和谐的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关键词:一年级 数学问题 激趣 做法     兴趣是孩子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低年级数学课以激活小学生思维,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来引领学生全员参与、激情投入,使小学生在偷悦、宽松、和谐的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这就是所謂的"
期刊
从我上班那时起,我校就提出了“以学定教,先學后教,分层训练”的理念,在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去做才能真正做到分层呢?  “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教学。我分层时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1.学生的成绩。这是最基本的依据。2.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来说,A层学生基础扎实,学习主动性强。B层学生,基础一般,需要老师督促。基础相对较差,又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学生,分在C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第二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朋友之间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课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课程的核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课程的基础: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时效性。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理论依据:
期刊
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和陶冶性,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人修养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体态律动与音乐教学的结合,通过肢体语言和情绪的迸发,让学生把具体的音乐内容与旋律,把音乐的速度与节奏表现出来,把欣赏教学的抽象性更加具体化,有效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体态律动带给小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创作,让学生对音乐教学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理解,也有利于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期刊
总以为写作是一件难事,学生写作就更是一件难事了。因为毛志成老师说过“写,是一种品味”。它需要个人具有写作的欲望,写作的兴趣,写作的才能,写功,写技。学习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经验,才明白原来学生写作也是有径可循的,这使我在作文教学中信心大增,从而也使我帮助我的学生对写作建立了无穷兴味。  一、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
期刊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现代远程教育 多媒体教学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属于落后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很难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教学方式枯燥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减退,逐渐失去学习动力。过重的学习压力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思维。绝大多數学生依然局限在课本知识中,限制了涉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导致了知识结构不合理,也影响了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和独立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与目
期刊
一、教材简析  《怎样放得更大》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本课是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在使用放大镜的过程中,学生都希望放大镜能把物体放大更多倍数,以便把物体看得更清楚。这也是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的想法和一直努力追求的日标。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直到17世纪,人们发现用两
期刊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的化身、智慧的源泉、道德的典范、人格的典范、完美心灵的塑造者、学生的向导。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这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师德,是为师之本。  一、爱国守法  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小学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做个爱国守法的教育者。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新时代重要思想,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颓废思
期刊
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愉快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效率和速度。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心灵的沟通,心灵沟通,教师是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  教育教学中民主教育,尊师爱生和教学相长,这种以心灵沟通为桥梁建立起的师生关系,是符合教育及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它是办好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师生
期刊
【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是上教版初中生命科学第二册书第五章的内容。本章分为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本节课是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关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懂得保护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学会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自觉维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本章教材也将为第六章“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