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观
张欢是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在他眼里,文物就是一种“生命”,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就是“治病”和“防病”的过程。无论是成化窑烧制的鸡缸杯,或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每件文物都是唯一存世的孤品,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技信息。
在张欢看来,文物就像人一样有生老病死,无可避免地会走向腐蚀、老化、消失,遵循着自然科学的共同规律,而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延缓这种消亡。这听上去令人有些沮丧,因为他们要“对抗”的正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时间”。但修复工作仍然要全力以赴。
广东省博物馆综合实力在全国(在最近一次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排名13,文物保护的单项能力位列全国第5。目前已经拿到了博物馆修复领域的所有国家资质,这意味着可以修复所有的文物。
张欢的团队一共16个人,分为“无机组”和“有机组”(按照修复主体材质,“无机组”主要应对陶瓷、青铜器等无机文物的修复,“有机组”应对丝织品、书画、木雕等有机类文物的修复),这两个组的成员,大部分拥有硕士或博士文凭,人员分别来自分析化学、材料学、微生物等十多个不同专业背景,他们以团队合作、专案小组的形式来应对广东省博物馆17万件馆藏,同时也为省内其他文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
李涛是“有机组”的负责人,他的团队共有5个人。眼下,5个人正在全力做一项广东某地市博物馆交来的“蒋南沙墨水牡丹中堂”的一批20佘件古代书画作品。按照广东省博物馆编制的文物修复方案,这批书画需要李涛的团队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修复完毕。而像这样的项目,他的团队一年能做上四五个,已经非常不错。
书画装裱里有句老话“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在南方,书画怕潮湿和虫蛀。在北方,怕干燥、折断。一般只要三五十年,书画就会出现各种残损,绢纸变得非常脆弱。“蒋南沙墨水牡丹中堂”这批古画,无论绢纸还是画面本身,都已经“锈迹斑斑”。而经过修缮,文物的面貌焕然一新,普通人不仔细看,根本不会注意到修复的痕迹。但对李涛这样有10年修复经历的行家而言,一眼就能看得到。
李涛说,这批书画最主要的问题是霉斑和光老化等问题。一般来说,有机材料都特别怕氧气和光照,造成“光老化”。因此书画不能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书画展般建议展期不超过三个月,国宝《清明上河图》十年才能拿出来展览一次。
实际上,几乎每种文物都有一“怕”。书画特别怕紫外线和潮湿,但是即使撕坏,文物修复人员也有办法修复。玉器对环境的适应力相对较强,但是又特别易碎。青铜器在潮湿和含盐的空气中,就更容易发生腐蚀,但放在干燥的柜子里,就可以长久地保护。
文物修复师的责任就是对症下药,治病救“宝”。除此之外,每周一博物馆闭馆日,也是文物修复人员忙碌的时候,他们要近距离观察展览陈列中文物的“健康”是否发生微小的变化,如虫蛀、霉变、形变等。与此同时,博物馆还配备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实时监控环境,以确保文物处于安全适宜的环境中。
“不一定要把所有存在病害的文物全拿出修复,很多时候‘带病保护’也一种很好的策略,也就是首先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比如我们保存着‘南澳号’沉船上打捞出来的几万件文物,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所有保护修复。那么,我们就给它们提供适宜且稳定的环境,然后再分轻重缓急,分批采取保护修复措施。”张欢说。
正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修复师所说:“文物是死的,修复的过程是一种交流,可以感觉到文物是有生命的。修复文物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文化,是有一种精神的东西在里面。”文物修复技艺里面,首先蕴含着这样一种生命观。
科技范儿
文物修复的手艺,从中国古代的“士农工商中”的“工”算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到今天,文物修复开始融合进更多的高科技。
在李涛负责的“有机组”修复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奇葩”器具,很多工具都是从其他行业借用而来。例如,手术刀、裁纸刀这些现代工具,代替了传统修复书画的“马蹄刀”。浇花用的喷壶取代了“棕刷”,而以往老师傅用棕刷喷水的功夫需要练上几年,现在则变得非常简单。画漫画用的COPY台被借用来做书画修补,以更容易地找到需要修补缝隙。
因为太过小众,很少有工厂专门制作书画专业修复的工具。大多数情况下,修复人员需要自己开动脑筋,奇思妙想,把其他行业的工具拿过来,成为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神器”。
机器也被引进到修复行业。譬如,专门的机器替代人工制作画轴的“榫头”,以往人工制作熟手至少需要15分钟,机器只需要一眨眼的两秒钟,而且更加漂亮、精准。工程学上的平衡仪,被拿来挂画时候校准的用途。性状更加稳定的现代材料,也在逐渐取代以往从自然中提取的颜料。空调设备制造出24小时恒温恒湿的空间,文物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延年益寿。同时,修复工作也不再受季节的限制。李涛的工作组,修复书画从冬天延续到了潮湿的春天,而以往在广州,修复书画只能在干燥的秋冬进行。
除此之外,在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还有各种先进的科学分析检测设备,就像医院治病需要先给病人做各种检查,这些机器用来检测文物的各种性状,如各种光学显微镜、显微红外光谱分析仪、离子色谱分析仪等。在机器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判断文物“生病”的原因以及“病变”程度。
“现代的文物保护修复首先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里所反映的传统工艺修复其实是最后步。前期有大量的工作,包括调研、分析检测、研究、风险评估、工作计划和方案等,比如修复前首先要检测文物原来的材料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病害,为什么发生病害,需要使用什么材料修复以及如何修复。以往的老师傅可能一辈子用某种材料来修复,并没有人质疑,但是我们现在就需要问为什么。”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张欢说。
在他看来,文物修复就是给文物“治病”和“防病”。以往“师承派”就像中医,“科技派”就像西医。修复件文物,往往是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高科技指导下的修复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越来越多的理工科背景的人开始进入到这行业,包括材料化学、分析化学、海洋生物学、环境保护、微生物等各种学科背景。以往,更多的修复人员来自于工艺美术学院,以工艺美术、美术相关专业出身为主。如今,最为理想修复人才是跨学科背景的——他们既懂得文物的艺术和历史背景,对文物本身有深入了解,与此同时,又拥有某种学科的素养。
流程与制度
文物本身十分宝贵,一旦毁坏责任重大,修复文物的过程又十分繁复细琐。那么博物馆修复如何保证修复文物的方案是最优方案?一旦出现问题,如何追究责任呢?
“以前,你拿来修就可以了,但是现在首先要分析,就跟去医院你要出医疗方案,那肯定要做必要的体检,显而易见,流程一定是要的,这也是为了保证保护修复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张欢说。
现行的国家相关制度下,每个馆藏文物被修复前,一般都需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委托方委托修复——方案编制(有资质的博物馆做诊断、出方案)——方案审核(具有高级资格的专家)——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须经过相关专家论证,如果方案被质疑,就需要重新修改)——实施修复——修复报告和修复档案。
在这个修复方案中,详细记录委托方、编制单位、方案审核人、文物具体情况的描述等信息,同时需要提出修复的原则、技术路线、操作步骤、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耗时、人员配置、经费预算等。对文物残损部分,修复方案以照片和符号详细地加以记录。在修复过程中,修复人员也要全程记录。
尽管修复方案繁琐而耗时,但为了保证修复方案最优化,出现问题有证可查,方案是必要的程序。而在民间的商业修复中,大多数情况下凭借师傅的经验,修得好与不好,并没有客观的评价,大多依靠圈子的口碑相传。
在修复过程中,也有一些通用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文物原真性,尽量保持文物本体的形貌、结构、材料等,避免主观随意进行“增”或“减”的修复;二是最小干预原则,就是尽量少做修复,因为任何修复都或多或少存在“副作用”;三是可逆性或者可再操作性,这为以后再次修复留有余地(任何修复都存在局限性,任何修复材料本身也会老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后可能会有更好的修复方法);四是可辨识性,即修复不宜做到“天衣无缝”,这也是尊重文物历史价值的体现。
以往,如果画面缺了一个人,修复师会把人绘上去。无论绘画得多好,跟作者的本意都可能有出入。但这等于是破坏了文物的真实性。如果有原作品照片作为参考,可以尝试去修补。如果没有依据就不会硬修补,但画面原来的底色还会修补,不会留下大白。观众如果不注意看,也不容易看出来。李涛说,他们的目的,不是把现在人的东西加进去,让别人看不出来,保留历史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用展出,博物馆大部分受损文物并不会拿出来被修复,而是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保存,让文物不要进一步老化损害。每年,广东省博物馆都有详细展览计划。修复工作按照展览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几乎提前三年就已经全部安排好了。
工作之余,李涛和他的同事也经常看展,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看的并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在寻找作品上修复的痕迹。对他们而言,修复的最高境界并不是“以假乱真”,而是“远看一致,近看有别”。李涛说,在西方国家,这个原则也叫“一英寸原则”,也就说距离英寸要能识别修复痕迹,这是对文物的尊重,也不至于误导观众。
人才奇缺
如果一个人每天只修一幅画,修复好一幅画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不同残破程度,修复所用的时间差别会很大。修复文物极其耗时,即使最平常的霉斑,修复起来也不容易,既不能伤害到画面,又要把霉斑清洗干净。
16个人,应对馆藏17万件文物,以及广东省国有博物馆所藏80万件(2004年数据)待修文物,这是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面对的状况,压力可想而知。而在民间,也有大量的文物等待修复,但这目前并不在他们的业务范围之内。
李涛2002年入学,大学就读于吉林艺术学院古画修复装裱专业。这是装裱专业第一次进入中国大学成为一门系统的课程。这意味着从2002年开始,这门传统的非遗项目摆脱“工匠”的身份,进入象牙塔中的学术范畴。在以往,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一个修复师,培养周期十分长达十年甚至更久。
作为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有机组的负责人,李涛的工作已经被排到几年之后了。除了日常工作,其他省内兄弟博物馆文物展出时,经常需要他来帮忙做一定的保护措施,提供一些必要的咨询建议。
修复人员的奇缺,并不只是广东省博物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提案,目前铜器、瓷器、书画等需要修复的文物达200多万件,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才有400人左右。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涉及人员编制和财务。方面博物馆需要编制更多的人,国家更大的财务投入。另一方面,博物馆也在借助更多的社会力量,比如征集志愿者加入修复工作。
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并不是博物馆所能解决。人才巨大缺口的原因,在于目前这个行业待遇不高。苏士澍认为,必须大力培养文物修复人员。建议人社部门对全国修复人员要给予职称,让他们能够安心坐下来,修复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物修复需要相当的专业水准。它既是
种高超的技艺,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又需要从业者具备广博的学术基础,具有兼跨文理的知识结构。因此文物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绝非易事——须既是技工、又是学者,既通文史、又懂科技。在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下,培养这样的人才,其难度可想而知。
庆幸的是,情况正在好转。2012年开始起草的《中国文物保护修复行业标准》和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制定的“逐步实施资质认定、持证上岗的管理方式,培养一批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发展战略,都在逐步规范文物修复行业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面对修复人才的缺口,也有长期从事修复行业的人认为,可以倡议政府开放文物修复资质的发放门坎,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正所谓高手在民间。
而国外的经验也值得中国参考。在德国、日本等国家,博物馆大都借助有资质的社会力量参与馆藏文物修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抢救文物的队伍中来。以市场的方式来解决当下的供求矛盾。
无论如何,中国的文物修复已经走出了师傅带徒弟的传统,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高科技化的今天。
张欢是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在他眼里,文物就是一种“生命”,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就是“治病”和“防病”的过程。无论是成化窑烧制的鸡缸杯,或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每件文物都是唯一存世的孤品,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技信息。
在张欢看来,文物就像人一样有生老病死,无可避免地会走向腐蚀、老化、消失,遵循着自然科学的共同规律,而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延缓这种消亡。这听上去令人有些沮丧,因为他们要“对抗”的正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时间”。但修复工作仍然要全力以赴。
广东省博物馆综合实力在全国(在最近一次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全国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排名13,文物保护的单项能力位列全国第5。目前已经拿到了博物馆修复领域的所有国家资质,这意味着可以修复所有的文物。
张欢的团队一共16个人,分为“无机组”和“有机组”(按照修复主体材质,“无机组”主要应对陶瓷、青铜器等无机文物的修复,“有机组”应对丝织品、书画、木雕等有机类文物的修复),这两个组的成员,大部分拥有硕士或博士文凭,人员分别来自分析化学、材料学、微生物等十多个不同专业背景,他们以团队合作、专案小组的形式来应对广东省博物馆17万件馆藏,同时也为省内其他文博机构提供技术服务。
李涛是“有机组”的负责人,他的团队共有5个人。眼下,5个人正在全力做一项广东某地市博物馆交来的“蒋南沙墨水牡丹中堂”的一批20佘件古代书画作品。按照广东省博物馆编制的文物修复方案,这批书画需要李涛的团队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修复完毕。而像这样的项目,他的团队一年能做上四五个,已经非常不错。
书画装裱里有句老话“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在南方,书画怕潮湿和虫蛀。在北方,怕干燥、折断。一般只要三五十年,书画就会出现各种残损,绢纸变得非常脆弱。“蒋南沙墨水牡丹中堂”这批古画,无论绢纸还是画面本身,都已经“锈迹斑斑”。而经过修缮,文物的面貌焕然一新,普通人不仔细看,根本不会注意到修复的痕迹。但对李涛这样有10年修复经历的行家而言,一眼就能看得到。
李涛说,这批书画最主要的问题是霉斑和光老化等问题。一般来说,有机材料都特别怕氧气和光照,造成“光老化”。因此书画不能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书画展般建议展期不超过三个月,国宝《清明上河图》十年才能拿出来展览一次。
实际上,几乎每种文物都有一“怕”。书画特别怕紫外线和潮湿,但是即使撕坏,文物修复人员也有办法修复。玉器对环境的适应力相对较强,但是又特别易碎。青铜器在潮湿和含盐的空气中,就更容易发生腐蚀,但放在干燥的柜子里,就可以长久地保护。
文物修复师的责任就是对症下药,治病救“宝”。除此之外,每周一博物馆闭馆日,也是文物修复人员忙碌的时候,他们要近距离观察展览陈列中文物的“健康”是否发生微小的变化,如虫蛀、霉变、形变等。与此同时,博物馆还配备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实时监控环境,以确保文物处于安全适宜的环境中。
“不一定要把所有存在病害的文物全拿出修复,很多时候‘带病保护’也一种很好的策略,也就是首先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比如我们保存着‘南澳号’沉船上打捞出来的几万件文物,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所有保护修复。那么,我们就给它们提供适宜且稳定的环境,然后再分轻重缓急,分批采取保护修复措施。”张欢说。
正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修复师所说:“文物是死的,修复的过程是一种交流,可以感觉到文物是有生命的。修复文物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文化,是有一种精神的东西在里面。”文物修复技艺里面,首先蕴含着这样一种生命观。
科技范儿
文物修复的手艺,从中国古代的“士农工商中”的“工”算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到今天,文物修复开始融合进更多的高科技。
在李涛负责的“有机组”修复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奇葩”器具,很多工具都是从其他行业借用而来。例如,手术刀、裁纸刀这些现代工具,代替了传统修复书画的“马蹄刀”。浇花用的喷壶取代了“棕刷”,而以往老师傅用棕刷喷水的功夫需要练上几年,现在则变得非常简单。画漫画用的COPY台被借用来做书画修补,以更容易地找到需要修补缝隙。
因为太过小众,很少有工厂专门制作书画专业修复的工具。大多数情况下,修复人员需要自己开动脑筋,奇思妙想,把其他行业的工具拿过来,成为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神器”。
机器也被引进到修复行业。譬如,专门的机器替代人工制作画轴的“榫头”,以往人工制作熟手至少需要15分钟,机器只需要一眨眼的两秒钟,而且更加漂亮、精准。工程学上的平衡仪,被拿来挂画时候校准的用途。性状更加稳定的现代材料,也在逐渐取代以往从自然中提取的颜料。空调设备制造出24小时恒温恒湿的空间,文物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延年益寿。同时,修复工作也不再受季节的限制。李涛的工作组,修复书画从冬天延续到了潮湿的春天,而以往在广州,修复书画只能在干燥的秋冬进行。
除此之外,在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还有各种先进的科学分析检测设备,就像医院治病需要先给病人做各种检查,这些机器用来检测文物的各种性状,如各种光学显微镜、显微红外光谱分析仪、离子色谱分析仪等。在机器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判断文物“生病”的原因以及“病变”程度。
“现代的文物保护修复首先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里所反映的传统工艺修复其实是最后步。前期有大量的工作,包括调研、分析检测、研究、风险评估、工作计划和方案等,比如修复前首先要检测文物原来的材料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病害,为什么发生病害,需要使用什么材料修复以及如何修复。以往的老师傅可能一辈子用某种材料来修复,并没有人质疑,但是我们现在就需要问为什么。”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张欢说。
在他看来,文物修复就是给文物“治病”和“防病”。以往“师承派”就像中医,“科技派”就像西医。修复件文物,往往是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高科技指导下的修复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越来越多的理工科背景的人开始进入到这行业,包括材料化学、分析化学、海洋生物学、环境保护、微生物等各种学科背景。以往,更多的修复人员来自于工艺美术学院,以工艺美术、美术相关专业出身为主。如今,最为理想修复人才是跨学科背景的——他们既懂得文物的艺术和历史背景,对文物本身有深入了解,与此同时,又拥有某种学科的素养。
流程与制度
文物本身十分宝贵,一旦毁坏责任重大,修复文物的过程又十分繁复细琐。那么博物馆修复如何保证修复文物的方案是最优方案?一旦出现问题,如何追究责任呢?
“以前,你拿来修就可以了,但是现在首先要分析,就跟去医院你要出医疗方案,那肯定要做必要的体检,显而易见,流程一定是要的,这也是为了保证保护修复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张欢说。
现行的国家相关制度下,每个馆藏文物被修复前,一般都需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委托方委托修复——方案编制(有资质的博物馆做诊断、出方案)——方案审核(具有高级资格的专家)——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须经过相关专家论证,如果方案被质疑,就需要重新修改)——实施修复——修复报告和修复档案。
在这个修复方案中,详细记录委托方、编制单位、方案审核人、文物具体情况的描述等信息,同时需要提出修复的原则、技术路线、操作步骤、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耗时、人员配置、经费预算等。对文物残损部分,修复方案以照片和符号详细地加以记录。在修复过程中,修复人员也要全程记录。
尽管修复方案繁琐而耗时,但为了保证修复方案最优化,出现问题有证可查,方案是必要的程序。而在民间的商业修复中,大多数情况下凭借师傅的经验,修得好与不好,并没有客观的评价,大多依靠圈子的口碑相传。
在修复过程中,也有一些通用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文物原真性,尽量保持文物本体的形貌、结构、材料等,避免主观随意进行“增”或“减”的修复;二是最小干预原则,就是尽量少做修复,因为任何修复都或多或少存在“副作用”;三是可逆性或者可再操作性,这为以后再次修复留有余地(任何修复都存在局限性,任何修复材料本身也会老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后可能会有更好的修复方法);四是可辨识性,即修复不宜做到“天衣无缝”,这也是尊重文物历史价值的体现。
以往,如果画面缺了一个人,修复师会把人绘上去。无论绘画得多好,跟作者的本意都可能有出入。但这等于是破坏了文物的真实性。如果有原作品照片作为参考,可以尝试去修补。如果没有依据就不会硬修补,但画面原来的底色还会修补,不会留下大白。观众如果不注意看,也不容易看出来。李涛说,他们的目的,不是把现在人的东西加进去,让别人看不出来,保留历史信息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用展出,博物馆大部分受损文物并不会拿出来被修复,而是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保存,让文物不要进一步老化损害。每年,广东省博物馆都有详细展览计划。修复工作按照展览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几乎提前三年就已经全部安排好了。
工作之余,李涛和他的同事也经常看展,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看的并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在寻找作品上修复的痕迹。对他们而言,修复的最高境界并不是“以假乱真”,而是“远看一致,近看有别”。李涛说,在西方国家,这个原则也叫“一英寸原则”,也就说距离英寸要能识别修复痕迹,这是对文物的尊重,也不至于误导观众。
人才奇缺
如果一个人每天只修一幅画,修复好一幅画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不同残破程度,修复所用的时间差别会很大。修复文物极其耗时,即使最平常的霉斑,修复起来也不容易,既不能伤害到画面,又要把霉斑清洗干净。
16个人,应对馆藏17万件文物,以及广东省国有博物馆所藏80万件(2004年数据)待修文物,这是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面对的状况,压力可想而知。而在民间,也有大量的文物等待修复,但这目前并不在他们的业务范围之内。
李涛2002年入学,大学就读于吉林艺术学院古画修复装裱专业。这是装裱专业第一次进入中国大学成为一门系统的课程。这意味着从2002年开始,这门传统的非遗项目摆脱“工匠”的身份,进入象牙塔中的学术范畴。在以往,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一个修复师,培养周期十分长达十年甚至更久。
作为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有机组的负责人,李涛的工作已经被排到几年之后了。除了日常工作,其他省内兄弟博物馆文物展出时,经常需要他来帮忙做一定的保护措施,提供一些必要的咨询建议。
修复人员的奇缺,并不只是广东省博物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提案,目前铜器、瓷器、书画等需要修复的文物达200多万件,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才有400人左右。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涉及人员编制和财务。方面博物馆需要编制更多的人,国家更大的财务投入。另一方面,博物馆也在借助更多的社会力量,比如征集志愿者加入修复工作。
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并不是博物馆所能解决。人才巨大缺口的原因,在于目前这个行业待遇不高。苏士澍认为,必须大力培养文物修复人员。建议人社部门对全国修复人员要给予职称,让他们能够安心坐下来,修复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物修复需要相当的专业水准。它既是
种高超的技艺,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又需要从业者具备广博的学术基础,具有兼跨文理的知识结构。因此文物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绝非易事——须既是技工、又是学者,既通文史、又懂科技。在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下,培养这样的人才,其难度可想而知。
庆幸的是,情况正在好转。2012年开始起草的《中国文物保护修复行业标准》和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制定的“逐步实施资质认定、持证上岗的管理方式,培养一批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发展战略,都在逐步规范文物修复行业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面对修复人才的缺口,也有长期从事修复行业的人认为,可以倡议政府开放文物修复资质的发放门坎,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正所谓高手在民间。
而国外的经验也值得中国参考。在德国、日本等国家,博物馆大都借助有资质的社会力量参与馆藏文物修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抢救文物的队伍中来。以市场的方式来解决当下的供求矛盾。
无论如何,中国的文物修复已经走出了师傅带徒弟的传统,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高科技化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