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很多工作过程中所用到的知识已经无法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获得,而是需要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通过不断摸索才可以获得,工作岗位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而随着“校企合作”模式备受大家的推崇,这种在国际上被称为“现代学徒制”的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也已经成为了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研究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现代职业教育的学习理念基础
职教与大专院校教师培养的学生都是国家就业市场的中坚力量,这对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就对传统的教育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到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的人才?到底什么样的知识才能帮助社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的中坚力量呢?
知识一般被分为2大类,其中一类是理论知识,另一类就是实践性知识。理论知识是指与情境无关的固定知识,但实际上要想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指导人们工作的可能是实践性知识,而不一定都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要想做好工作,会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结合在工作中总结的实践性知识,这就是所谓的工作过程知识,这种有指导性的知识恰恰是所有专业的从业人员最为需要的。
怎么能够学会实践性的知识呢?首先就是建立实践学习的共同体,而汽车职业教育就是将汽车专业的学生带入到汽车专业实践共同体当中来。汽车专业的学生开始通过参与实践共同体最外围、最边缘的活动,然后逐步进行拓展,通过参与汽车维修人员的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修人员。
职业领域工作的任务大部分是没有标准的答案,比如说维修保养汽车,可能会有多种解决的方式,有的方式可能速度快,但质量可能略有下降;有的方式可能质量很突出,但速度肯定会受到影响。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完成这类没有标准答案的任务,千万不要希望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后,他们就会去解决任何问题了,这是不可行的。在这种不具备所有知识的情形中来学习,就引申出现代职业教育最具先进性的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
而学校里并没有真实的工作情境,这就引出了学徒制,只有“现代学徒制”才可以提供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真正工作和学习情境,因为只有通过不同学习情境的锻炼,学生才能真正走入到实践当中去。而“现代学徒制”正是提供这种学习情境的职业教育模式,它是指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教育部也正在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突破。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
很多职教与大专院校都认为“现代学徒制”非常适用,自身应该开展这一项目。但职教与大专院校应当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被称为合格的“现代学徒制”呢?首先,需要使学徒(学生)获得“职业资格”,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资格考核鉴定。接下来是培养学徒(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针对职业工作任务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这是“现代学徒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过去的学徒制就是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而现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仅是满足于简单的操作技能,更需要综合职业能力,甚至是具备一定的职业认知能力。
对于职业能力的层次要求首先应当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职教与大专院校所培养的人员可以满足岗位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满足过程性能力的要求,其中包括工作过程、生产流程导向等。最后一个就是设计能力,解决问题的创造性非常的重要,每一个人都在想着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那样就需要培养综合的职业能力,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这种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是在学校里无法培养的。而全面的解决方案,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企业中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发展,这就是“现代学徒制”的优势,是传统教育制度无法实现的。
因此学徒制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在学校培养学生认同感的能力非常有限,在企业中才能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职业道德,要想促进职业道德的发展,首先要对企业有认同感。实证研究表明,学徒制是最能够促进职业道德发展的方式。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目的
建立“现代学徒制”有一系列的目标:首先是能够促进教育体系与就业系统的融合与协调;其次是降低青年人“从学校到职场”的难度,减少青年失业。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生涯发展道路。
实证研究表明,“现代学徒制”发展得好的国家,恰恰也是青年失业率低的国家(图1)。一个国家青年失业率高居不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局面,青年失业犯罪率就会攀升,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非常重视“现代学徒制”,因为它可以算做是一种维持社会稳定的手段。建立“现代学徒制”为什么能够降低失业率呢?因为它降低了2个“门槛”,这也是职业教育重要的“门槛”理论(图2)。要从学校直接进入企业的“门槛”特别的高,不小心就会被“绊倒”,“绊倒”后就会失业。而通过“现代学徒制”,从学校进入“现代学徒制”的“门槛”较低,之后“现代学徒制”进入企业的“门槛”也较低。
所以说,“现代学徒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职教与大专院校按照职教体系的要求培养符合职教要求的学生,必须得通过“校企合作”才有可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还是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条件
要想建立起现代学徒制,应当有稳定、统一的(培训)职业名称;开放的和发展性的职业内涵;有通畅的职业发展的途径;有学校与企业的多种合作形式。比如说“双元制”是一定要有的,只不过国内前后的“双元制”与德国等国并行的“双元制”相比可能没有那么突出的功效,但“双元制”职业教育还是需要保存下来的。
同时,还应当提供较宽的职业基础教育,并满足若干具体岗位的要求(T型人才)。因为实习生有相应的法律地位,他们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技术工人,是企业的特殊员工(培训生),应与培训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培训时间、内容组织和培训津贴等事宜。培训企业可以获得收益。千万不要以为国外的企业负责人道德非常高尚,就是要花钱让员工去培训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通过“现代学徒制,”企业是可以获得收益的,只有通过“现代学徒制”可以为企业带来好处,企业才会欣然接受。
“现代学徒制”的管理特征
目前我国非常缺乏“现代学徒制”管理的具体内容,因此需要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包括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和经济法等;在国家层面开发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实施中有相对的自主权;建立对学校和企业合作又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企业)、学校和职业教育研究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对话中;有专门的机构承担协调工作;有各方认可和参与的协调机制;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制度化保证。
希望借此可以引发大家的思考,“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最终希望体现在“现代学徒制”方面,通过一种制度的建设来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
现代职业教育的学习理念基础
职教与大专院校教师培养的学生都是国家就业市场的中坚力量,这对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就对传统的教育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到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的人才?到底什么样的知识才能帮助社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的中坚力量呢?
知识一般被分为2大类,其中一类是理论知识,另一类就是实践性知识。理论知识是指与情境无关的固定知识,但实际上要想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指导人们工作的可能是实践性知识,而不一定都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理论知识。要想做好工作,会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结合在工作中总结的实践性知识,这就是所谓的工作过程知识,这种有指导性的知识恰恰是所有专业的从业人员最为需要的。
怎么能够学会实践性的知识呢?首先就是建立实践学习的共同体,而汽车职业教育就是将汽车专业的学生带入到汽车专业实践共同体当中来。汽车专业的学生开始通过参与实践共同体最外围、最边缘的活动,然后逐步进行拓展,通过参与汽车维修人员的工作,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修人员。
职业领域工作的任务大部分是没有标准的答案,比如说维修保养汽车,可能会有多种解决的方式,有的方式可能速度快,但质量可能略有下降;有的方式可能质量很突出,但速度肯定会受到影响。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完成这类没有标准答案的任务,千万不要希望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后,他们就会去解决任何问题了,这是不可行的。在这种不具备所有知识的情形中来学习,就引申出现代职业教育最具先进性的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
而学校里并没有真实的工作情境,这就引出了学徒制,只有“现代学徒制”才可以提供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真正工作和学习情境,因为只有通过不同学习情境的锻炼,学生才能真正走入到实践当中去。而“现代学徒制”正是提供这种学习情境的职业教育模式,它是指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教育部也正在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突破。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
很多职教与大专院校都认为“现代学徒制”非常适用,自身应该开展这一项目。但职教与大专院校应当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被称为合格的“现代学徒制”呢?首先,需要使学徒(学生)获得“职业资格”,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资格考核鉴定。接下来是培养学徒(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针对职业工作任务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这是“现代学徒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过去的学徒制就是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而现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仅是满足于简单的操作技能,更需要综合职业能力,甚至是具备一定的职业认知能力。
对于职业能力的层次要求首先应当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职教与大专院校所培养的人员可以满足岗位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满足过程性能力的要求,其中包括工作过程、生产流程导向等。最后一个就是设计能力,解决问题的创造性非常的重要,每一个人都在想着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那样就需要培养综合的职业能力,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这种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是在学校里无法培养的。而全面的解决方案,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企业中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发展,这就是“现代学徒制”的优势,是传统教育制度无法实现的。
因此学徒制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在学校培养学生认同感的能力非常有限,在企业中才能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职业道德,要想促进职业道德的发展,首先要对企业有认同感。实证研究表明,学徒制是最能够促进职业道德发展的方式。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目的
建立“现代学徒制”有一系列的目标:首先是能够促进教育体系与就业系统的融合与协调;其次是降低青年人“从学校到职场”的难度,减少青年失业。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生涯发展道路。
实证研究表明,“现代学徒制”发展得好的国家,恰恰也是青年失业率低的国家(图1)。一个国家青年失业率高居不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局面,青年失业犯罪率就会攀升,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家非常重视“现代学徒制”,因为它可以算做是一种维持社会稳定的手段。建立“现代学徒制”为什么能够降低失业率呢?因为它降低了2个“门槛”,这也是职业教育重要的“门槛”理论(图2)。要从学校直接进入企业的“门槛”特别的高,不小心就会被“绊倒”,“绊倒”后就会失业。而通过“现代学徒制”,从学校进入“现代学徒制”的“门槛”较低,之后“现代学徒制”进入企业的“门槛”也较低。
所以说,“现代学徒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职教与大专院校按照职教体系的要求培养符合职教要求的学生,必须得通过“校企合作”才有可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还是以传统教育模式为主。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条件
要想建立起现代学徒制,应当有稳定、统一的(培训)职业名称;开放的和发展性的职业内涵;有通畅的职业发展的途径;有学校与企业的多种合作形式。比如说“双元制”是一定要有的,只不过国内前后的“双元制”与德国等国并行的“双元制”相比可能没有那么突出的功效,但“双元制”职业教育还是需要保存下来的。
同时,还应当提供较宽的职业基础教育,并满足若干具体岗位的要求(T型人才)。因为实习生有相应的法律地位,他们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技术工人,是企业的特殊员工(培训生),应与培训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培训时间、内容组织和培训津贴等事宜。培训企业可以获得收益。千万不要以为国外的企业负责人道德非常高尚,就是要花钱让员工去培训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通过“现代学徒制,”企业是可以获得收益的,只有通过“现代学徒制”可以为企业带来好处,企业才会欣然接受。
“现代学徒制”的管理特征
目前我国非常缺乏“现代学徒制”管理的具体内容,因此需要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包括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和经济法等;在国家层面开发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实施中有相对的自主权;建立对学校和企业合作又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企业)、学校和职业教育研究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对话中;有专门的机构承担协调工作;有各方认可和参与的协调机制;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制度化保证。
希望借此可以引发大家的思考,“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最终希望体现在“现代学徒制”方面,通过一种制度的建设来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