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廉吏田蕙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张养浩有句为官名言:“为政者不难于始,而难于克终也。”诚实做人、清白做官、善始善终,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从政智慧。
  田蕙,字应芳,号绎斋,山西应州人,明万历二年甲戌进士,历任陕西蒲城县令,擢升户部四川司主事,通政使司左右参议,通政使。履职间,以清廉自守,多行善政,赢得民众的信赖。从明神宗皇帝四次封赠圣旨中可以看出对他的评价:仁慈正直,高雅廉洁,办事谨慎,逻辑严密,是伟器宏才。他为官27年来,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堪称楷模。
  一、布衣县令,勤政为民。他任职蒲城后,一不通知县衙安排人去接,二不带随从,而是穿着一身布衣,仅与书童俩人前去县衙报到。二人走到门口,见门口无人,只看到俩老者在门前打扫街道。于是,他走到老者面前,和蔼可亲地去问:“老人家,县令在衙内吗?能否通报一下,我们进去一下呀!”老者略停止了打扫,看了看他们俩人穿衣打扮说:“你们一个平民问这些事干么,进去干啥,我们正在干活呢?没有时间跟你们说话。”书童小宝有点看不惯,说道:“这是刚任职的田县令,来县衙报道,你们说话一点也不客气。”俩老者一听是新来的大老爷,吓得直哆嗦,赶紧下跪叩头,说道:“老爷,我俩有眼不识泰山,实在不知您来,您就饶了小人吧!这里原来的老爷前几天已走,现在只有县丞当值,这就带您们进县衙。”田蕙看俩老者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份,就客气地说:“老人家,您们说的没错,只怪我考虑不周。”话后,从一个老者手上接过扫帚帮他们打扫。老者不知如何是好,嘴颤抖着说:“老……爷,这……是我们的差事,还是我们自己打扫吧!”最后,一看说完县爷没有反应,急忙跑到县衙禀报县丞,告诉新县令已到任,正在县衙门口。县丞听后,马上带领属下到门口迎接。到门口一看,田蕙与书童正在打扫街道,而且干的满头大汗。县丞一下着急了,说:“老爷,我们出来接您了,这事是他们俩人干的事,哪敢用您来干,咱们一起回县衙吧!”田蕙一看大家都出来了,说:“好吧!”与俩位老者打了个招呼,随同大家走进县衙。县丞直接带到县令寝室把行李放下,客气地说:“老爷,我看您这几天走累了,先休息几天吧!然后再行公务。”田蕙谢过诸位下属后,言道:“我刚来,先到衙署内看看大家。”结果一看,发现除陪同他的十几位工作人员外,再无他人。田蕙说:“诸位,先就这样,你们回去办理公务去吧!”然后,回到寝室一人静静地思忖着……
   第二天一早,田蕙让书童叫来县丞和主簿,着重安排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吩咐他们这段时间政务仍按原来旧制照办。第二,告诉他们自己要下乡巡查民情,让安排一名对地界熟悉的差役随行,其他官员不得陪同。第三,不得以县衙名义提前通知各下属单位。第四,不得备轿,找一辆马车就行。田蕙话音刚落,县丞接过来说:“老爷,您刚来报到,还没有休息好,公务的事我看还是往后推推吧!”田蕙微微一笑,言道:“谢谢你的好意,我还年壮,身体好着呢,就按我意办吧!有劳你们在县衙多操点心。”县丞一看劝不住县令,只好笑着说:“老爷您辛苦了。”
  就这样布衣简从,一行三人开始下乡行程。所到之处,听呼声、察实情。既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又征求大家对官衙的建议。期间,三人走遍了蒲城县所有村庄,谈话交流与百姓在一起,吃住与百姓在一起,拉近了官与民的距离,深受民众的欢迎。民间流传了一个笑话,有一次,他们巡查时,在一户百姓家吃饭后,书童小宝给百姓付饭钱,一掏包已无分文。田蕙很不好意思,就跟这位乡亲说:“很报歉,我们因走的着急,银两带的不足,这顿饭就先欠上你们了,等回县衙后,我再安排人过来还您。”地方百姓笑着说:“老爷,您能来我家作客,就是荣幸,今后就不用惦记此事了。”据说事后,他还真把此事挂在心上,让人还了这位乡亲。
  经过几个月的辛劳,田蕙掌握了蒲城县的实情。回衙后,经过自己认真思考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蒲城新政报告。专门抽空赶赴知州、知府进行专题汇报,取得了上司的支持。没过几日,在衙署召开大会宣布新政方案,要求大小官吏搞好配合。并将蒲城新政实施意见在县衙门口张贴公布。
   颁布之后,田蕙重点做了六项工作。第一是明令衙内大小官员由奢入俭,祛除官场痹症,包括:上级官员来人接待,县衙物品购置,请客送礼,下乡巡查借机搜刮民财等。田蕙深知,改变官场恶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于是,他以自身为表率,对下属给他寝室布置一新的奢侈物品,金银器皿,一律取掉,只用前任官员旧物,来影响下属。对待那些蛮横无理、屡教不改者,田蕙不畏强权做出处理。第二件是处理土地纠纷,他鉴前几任县令改税后的弊端,结合乡民的意见,根据土地的平、坡、肥、瘠、背阴、向阳之不同,在旧赋的基础上加减,变通事体,使百姓的负担可以承受,化解急危事件。第三件事是修复城池,改造街道。对破损的城墙墙体进行加固,对东、南、西、北濠沟进行清理,保持水流通畅,城墙四门建楼各一,余材增置文昌、青龙、魁星诸祠。针对原来街道规划不合理,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第四件事是均衡田赋税,制定用金、银、铜、铁,四等赋则,每亩以八、五、四、三升计征。第五件事是鼓励百姓开垦荒田,解决百姓耕田不足和吃粮不足的问题。经过宣传发动、精耕细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六件事是處理积案。当时前几任留下了不少陈年旧案,大多是因为涉及富商权贵介入而未作处理,他上任后不仅很快秉公处理了这些积案,还惩治了一些平日暴横乡里的恶霸。
  田蕙主政蒲城期间,殚精竭虑、克尽职守、为官清正、重士爱民、政绩卓著,深得百姓拥戴。
  二、忠于职守、刚正廉明。田蕙在陕西蒲城任县令,因政绩斐然,提升户部四川司主事,职责是主管四川省民生事务,监督宝源局铸币质量。
  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饬秩序,破除陋习。按照惯例,户部谁负责监督宝源局,铸币工头要前去拜访,以求日后给予宽松。有一次,工头请田蕙去验币,告诉他以往的做法是审验的样币不入帐,3000枚铜币给他所有,100个银元宝入户部“小金库。”工头话音刚落,田蕙就严厉地对工头说:“以往的规矩我不知,从现在起这种规矩不能坚持,”断然拒绝。   工头一看行不通,就和户部尚书宋纁汇报,宋纁眼看田蕙要断户部“小金库”财路,趁着田蕙回老家应州给儿子田中硕完婚之机,遣一小吏给在礼部当差的侄儿田中杰送去厚礼,让他转交田蕙。田蕙回京得知后,狠狠训了侄儿中杰一顿,要他原封不动地归还。宋尚书虽然被驳了面子,但从内心敬佩田蕙的做法,对手下说:“田蕙的谨慎廉明,我不及也。”
   有一年四川达州恰逢灾年,下属提议应与其它地区一样征税,田蕙坚决不同意。不仅如此,他还顶住压力免征赋税,让灾区赈济灾民,恢复重建,发展生产,并把实情奏报朝廷,获得恩准。田蕙这种爱国爱民情怀,得到朝野上下好评。
   这是万历朝在他任职户部主事时下达的勅命:维尔性资宏朗,才谞敏明,射策大廷,分符壮色,乃简置计曹,而能剂量有经,出纳惟允,使公私分明,于囯计深有裨焉。
  三、清廉自持,直言敢谏。明万历十八年之后,田蕙相繼任通政使司左右参议,后晋升通政使司通政使。通政使司衙门是明朝设立的中央直属机构,掌管内外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参与大政、大狱及推荐官员的讨论和决策,是朝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任上,他耿直不羁,公正清廉,不畏权贵,针对欲谋造反,贪赃枉法,富豪拉帮结伙,引起民愤被上诉者一律秉公弹劾。
  杨应龙,明代贵州播州世袭土司,是杨端(唐朝播州司宣慰使)的后代。杨应龙世袭父亲一职,任都指挥使,后因有功,加封骠骑将军。
  杨氏历代统治播州,势力盘根错节,早有不臣之心,他认为四川官军弱不经战,非常轻视,久欲想占据整个四川,独霸一方。
  杨应龙平日为人狡诈多疑,结怨甚深。万历二十三年,被内亲向朝中状告其谋反。田蕙接到状书后,经多方面了解核实,杨应龙确有此意,准备择日上奏圣上。正在这时,杨应龙差人杨鳌到田蕙官邸给送来白银100两,乞求庇护,达到压案不报,还留言事后重谢。田蕙给讲明案情,分清利害,拒绝他送的礼金。杨鳌恼羞成怒,临行时,威胁说:“你要不帮此忙,杨将军不会轻饶你,将来恐怕你性命难保。”最后,田蕙大义凛然,毅然上奏朝廷,得到万历帝批准,杨应龙受到严惩。
  刘世延,浙江青田人,明开囯功勋刘伯温第十一世孙,世袭祖上爵位诚意伯,掌右军都府事,平日自称有祖上荣光庇佑,霸占田地、凶横不法,无恶不做。
  万历二十四年,刘世延因为擅用关防牌票、私造兵器、聚众杀人,妄谈星象,妖言惑众,被举报。南京都察院认为案情严重,及时转报紫禁城通政使司。田蕙收到案卷,打开一看,刘世延犯罪事实及证据基本确凿,感觉到案件的重要。
  再说,刘世延已经知道案件被报到紫禁城皇宫通政使司,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大骂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不留情面上报案情。同时,及时联络朝中有交情的大臣,恳求与田蕙说情压案不报。
  田蕙左思右想,案件必须尽快上奏朝廷,让万岁爷定夺。主意已定,正要行事,朝中几位重臣私下纷纷与他联系,都说有急事要和他面谈。田蕙心想,大概是为此事而来吧!于是,就分别与大家见了面。最后,大家意见都一致,是为刘世延“说情”,乞求看在他祖上的面子,刀下留人,不予上报圣上。面对几位说情的朝中重臣,田蕙左右为难,如不留情,同朝一起共事的同僚不高兴,留面子吧!自己又是纵容刘世延犯罪,经过他慎重考虑,审时度势,毅然决定将奏章上报圣上。神宗皇帝阅后,勃然大怒,但考虑是勋贵刘伯温后裔,在奏章上的御批是:刘世延按罪当斩,看在开囯勋臣的后代,免除死罪,革爵,押回原籍看管。
  田蕙的清、慎、勤,刚正敢为的为官之道,诚、信、真的处世之学,可以说是“清风垂百世,正气著千秋。”
  万历二十七年,田蕙辞官回籍,那年他是65岁。回籍后,他闭门谢客,督促农耕,办药房济世救人,栽培育人。
  万历三十八年田蕙寿终正寝,享年76岁。他的高洁无染之心也许世人不会理解,只有当朝神宗皇帝知道他的苦衷。万历三十九年,神宗帝亲撰谕赐碑文,表彰他的功绩,下旨在山西应州圣水原建墓,让其永享供奉。派遣山西左布政(从二品)郭显忠,带上谕吊唁,祭奠资政大夫、通政使田蕙。
   明资德大夫、吏部尚书李长庚在给田蕙撰写《墓志铭》是这样表述的:公一生磊落,真城之心与日月争光,勤于修为,为人宽厚者。公自奉节俭,其家无余,贞白自守。上意方特准赐葬。公直谏辅国,明目张胆驱驳奸侫,休休大臣之风,英明足与有为如此也。这应该就是对田蕙一生做人做官的最终评价吧!
其他文献
与杨梅媲美的是李子,东邻淘气家的李子。当然,这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  那棵李子树,好像专门为我栽的。别人都嫌酸,即便枝头的李子蒜瓣子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又乖又好看,也不见谁去摘。每年农历六月底回老家,这些李子认出了我是不嫌弃它们酸的人,像一群淘气的孩子拼足了力气一起往下坠,以此来迎接我的到来。李子树枝往下嘟噜着,累累这个词正当时。这时的李子黄中带绿,犹如彩色乒乓球,擦着一层薄粉。我说,将熟未熟的李子
期刊
变身机器人  机器人出逃  阿明哥下楼取了快递,回来时发现自家的门敞开着。  “糟了!”阿明哥冲进家门。只见浩杰被五花大绑在椅子上大哭:“阿明哥,救我!”  “这是怎么回事?”阿明哥差点晕倒。  浩杰是阿明哥楼下的小学生邻居,刚才来找“鬼才发明家”阿明哥玩。一进屋子,浩杰就吓了一跳: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子被捆在椅子上。  原来,阿明哥最近研制出一个高仿智能机器人,可以完美模仿人的言行举止。原本
期刊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朋友。因各自的兴趣或爱好,朋友的种类,也如人的性格一样,可谓是“花样百出”。牌友、棋友、文友,甚至衍生出了酒友亦或麻友。  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探讨共同的话题,倒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或交流棋艺,或切磋画技,或研究写法,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彼此都有长进,都有感悟,岂不乐哉、快哉!  因工作的原因,我与好多人都成了朋友,这其中琴棋书画者有之,吹拉弹唱者有之。从他们的眼神中
期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多少年来,一首临江仙依然是如此令人熟悉,一本《三国演义》依旧是许多中国人不可磨灭的回忆,  谁成功,谁失败,生死到头,又是何人称霸。奸如曹孟德,病逝洛阳里,德若刘皇叔,功败白帝城,稳若孙仲谋,昏在晚年中。  到现在,三位主角或许是太过亮眼,导致我们不得
期刊
随着春天昂扬的脚步,一切都在复苏,我轻轻地打开久违的书橱,仿佛是冬眠之后的苏醒和顿悟,伸了伸懒散多日缺乏柔韧度的筋骨,惊喜地发现书香飞扬处,春雨萌动,黯灰遁逃,自己竟青春焕发、神容清爽。  想看的書有很多呢,一本接着一本排着队缓慢前行;想做的事也有很多,一件一件堆叠成山,应接不暇。而我的思绪如飞云漫渡,思路一一打通,脉络渐次清晰,目光也由失焦转为执著自信的状态。  记忆总是长着脚的。回首刚刚过去的
期刊
在隐约的记忆中,母亲曾拥有一头海藻般浓密的秀发,有些微微卷曲,皮肤很白皙,很中式的面孔。那时候她走路带风,习惯干练的扎起马尾,而高高的马尾会随着风儿来回摇摆。在阳光的闪耀下,显出金色的光晕。大概所有结识她的人都会说一句“您的头发保养的真好。”她便会好不自豪的反问一句“是嘛?”随即捋一缕旁发乖巧地别在耳后,继而绽放一个小弧度的微笑。  可惜啊,我越长大越淘气,可我母亲又疼我疼的紧,撇下工作,专心在家
期刊
循着一张明代的导航,进入一座城。  远处,长城如弓,喑哑了曾经的旋律,搁置如遥遥外景中的一个道具。城内,街衢巷陌,商肆客栈,民居寺观,蝼蚁般蠕动的人,明灭如光阴碎片,在边城亘古的蓝天白云下,在游牧与农耕双重气流的混散离合中,时连时断着往古的消息。  城外是越来越高的长方体列阵。不知从何时起,城市少了精神沟回,统化为单调呆板的立体几何脸,并以魔幻飞轮不断碾压沙化着自我,连同记忆和影子。新纪元由此年年
期刊
文化兴,则城市兴;文化强,则大同强。“十三五”期间,大同大打文化牌,在梳理历史脉络中找寻文化崛起力量,以世界眼光、中国气派、大同特色,实施文旅振兴战略,全力打造文化之都和魅力之城,让这座古老神奇的城市不断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文化强市之路。  深挖历史内涵 坚定文化自信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视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
期刊
岁月无声,时光不语,斗转星移中便是沧海桑田。在大同,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仅有蓝天绿地般的草原风光,还有被誉为“东方古人类文化摇篮”的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遗址,更有见证历史沧桑的神奇地质地貌,它就是位于云州区杜庄乡杜庄村的大同土林。  大同土林,是经过数万年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和第四系下更新统泥河湾组共同演变形成的奇特地质地貌,由上百个高几十米的土柱、土壁组成,当地人称“石板沟”。它既不同于云南元谋土
期刊
窗外是浑圆的夕阳,金色的阳光照耀在沿路的河流上,这是渭河,河对岸是周至,渭河谷地应该是陕西物产最丰富的一带,土地肥沃,人物风流,大有可观。  到了杨凌,我住在崔西沟村。  崔西沟的夜晚是热闹的,这种农家庄园式的风情,与西安的夜市不同,这个村子有几百年的历史,颇有《白鹿原》的遗风。此时雪白的月亮坐在深黑的天空最高的穹顶上,村庄也是灯火通明,街上的人哼着秦腔来来往往——不知道为什么,关中总是给我一个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