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袋状皮瓣联合脐旁管状皮瓣修复全手指深度烧伤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97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22岁,昏迷后火焰烧伤右手约30min,伤后4h入院。查体:各手指创面为环形焦痂,尤以中远指节为甚,指端血供差。诊断:手部烧伤总面积2%TBSA,浅Ⅱ~Ⅲ度。人院后立即行患指焦痂切开减张术。伤后第2天行切痂术,术中见患指背侧创面大部分深达骨膜、部分达骨质,掌侧创面达骨膜,患指血管均栓塞,远节骨膜干枯,腕部创面部分达真皮层。

其他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as,WPRIM)是全球卫生图书馆(global health library)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建立全球医学索引,提供全世界医学文献题录及文摘,增进全球卫生医学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传播和获取利用,实现资源共享。WPRIM主要收录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成员国出版的覆盖卫生、生物医学领
线粒体活性降低与创伤并发症的风险增高相关,而目前认为,线粒体等位基因的突变可导致线粒体活性降低。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1(ND1)基因中的非同义多态性(T4216C)便是其中之一。该基因几乎仅出现在高加索人群中,是编码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的一个重要成分。为阐明ND14216C多态性与烧伤感染并发症风险的关系,研究者选取175例烧伤总面积大于及等于15%或Ⅲ度烧伤面积大于及等于5%TBSA
增生性癜痕(HS)是皮肤受到深度烧(创)伤后,以胶原纤维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近年来较多研究者希望存HS形成早期,通过干预导致n,异常增殖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来控制HS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以较受关注的2个细胞周期调控冈子,即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E2F1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时期HS中SKP2、E2F1基斟和蛋白质表达,以及同时期Fb所处的细胞周期,探讨SKP2、E2F1在
休克的治疗是烧伤救治的基础与关键。近年来,烧伤休克临床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基础研究逐渐深入,但其涉及面广,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未解决。现就以下几个临床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VSD技术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各种深度创面,并具有明显疗效。但目前临床所用VSD需要特殊材料及设备,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2008年12月-2009年12月,笔者单位运用简易负压吸引装置对35例深度创面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2岁。因苯酚溶液罐爆裂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患者意识清楚,用清水冲洗创面20min。伤后1h收入笔者医院。患者呈浅昏迷状态,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肢端湿冷,心率18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为140/85mmHg(1mmHg:0.133kPa)。头、面、前躯干、四肢创面呈棕褐色,轻度肿胀,尿色棕黑。查尿酚198mg/L,血酚412mg/L(正常参考值:尿酚小于25mg/L,血酚小
自1983年Biemer和Stock介绍了静脉回流逆行于静脉瓣的远端蒂皮瓣以来,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中。远端蒂皮瓣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静脉回流障碍,也是远端蒂皮瓣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缺乏防止静脉回流障碍的简单、可行、有效方法。2004年1月-2008年6月,我科采取皮瓣静脉内预置留置针、术后定时放血、皮瓣内注射小剂量肝素的方法,预防远端蒂皮
严重烧伤患者往往伴有循环促炎细胞因子快速升高,其升高程度与损伤严重性及预后密切相关。本实验作者观察了烧伤后早期大脑炎症因子水平及雌激素治疗对这些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将149只大鼠制成40%TBSAⅢ度烧伤模型,分为对照组5只、安慰剂组72只、17β-雌二醇治疗组72只。
1921年Banting等首次发现胰岛素并将其应用于糖尿病治疗,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里程碑。随后胰岛素治疗作为一项重要策略,成为各个医学领域广泛研究的热点。机体严重烧伤后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致使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清除能力下降,引起高血糖和细胞饥饿,不但加重病程中的代谢紊乱、影响创面愈合,而且使感染和MODS的发生率增高。
对深Ⅱ度烧伤创面进行保守削痂自体刃厚皮移植术,能尽量保留真皮厚度,减轻瘢痕挛缩程度,改善创面外观及功能。2007年11月-2009年1月,笔者单位采用保守削痂+自体皮移植术修复Ⅱ~Ⅲ度创面,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