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许之地”到“末日之城”--哥伦比亚当代文学中的两种“朝圣”故事变体

来源 :国外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古以降,朝圣故事及"人生即朝圣"的主题在西班牙文学中一直回响不绝,直至20世纪的西语美洲文学经典中仍能觅得变体。本文选择两位哥伦比亚作家的代表作(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费尔南多·巴列霍的《杀手圣母》)为个案,考察二者如何套用、戏仿和颠覆"直线"与"环形"的朝圣范式,建构纸上的(反)朝圣之旅,书写当下国族命运的新章。
其他文献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小说《为芬尼根守灵》是一部梦幻小说:芬尼根的怀旧噩梦和伊尔威客的未来美梦。过去与未来、神灵与英雄、现代与蛮荒构成结构上二元对立的文本特质。乔伊斯之所以如此循环状地巧妙布局,刻意建构两相成对的二元对立世界,实际上是吸收和消化了19世纪苏格兰文学二重性的精华。人格分裂和二重性身份是19世纪苏格兰文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主题,尤其是詹姆斯·霍格小说《忏悔》和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小说《化身博士》在乔伊斯小说《为芬尼根守灵》中都有明显的暗示和借用。由此,乔伊斯借用了霍格《忏悔》中罗伯特和乔治的"对
在"马斯科吉三部曲"中,雷蒙德·安德鲁斯不厌其详地呈现了一幢两层楼的"白房子"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三次转型情况,甚至多次抛开故事情节而转向对白房子的描述。从美国南方小镇的第一家咖啡馆到第一家妓院,"白房子"的每一次转型都以全新的面貌形成一个新的空间。转型一方面是文化、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融合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促使了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新的个体经验的产生,为我们把握20世纪美国南方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从种族隔离到种族融合转型的社会现实,体味日常生活与种族政治之间的博弈提供了一条形
古罗马爱情诗歌不乏聚焦女性人物的抒情写作,贺拉斯在其抒情诗歌中的角色常从冷眼旁观者到爱情参与者、从个人领域到公众领域、从政治叛逆者到军政的追捧者之间来回切换。女性如何在贺拉斯的诗歌中发声始终是一个隐性存在的主题,但他终究未允许女性有自主抉择的机会。本文将结合贺拉斯《颂诗集》中以"吕底娅"(Lydia)命名的四首诗歌,揭示贺拉斯抒情诗中的隐晦内涵,女性曾试图争夺话语权却终遭压制,而男性诗人始终是其诗歌中不可被取代话语权和主动权的人物。贺拉斯的《颂诗集》中屡屡致女性人物,本文认为诗人通过对诗歌中人物身份的
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印度文学研究分会与青岛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印度文学与佛教文学高端论坛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印度文学研究分会理事(扩大)会”于2019年6月22日至23日在青岛大学顺利召开,会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印度佛传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开题、印度文学与佛教文学高端论坛、印度文学研究分会理事会换届及筹备印度文学研究分会第十六、十七届年会等内容。
见证纳粹大屠杀不仅需要避开情感的过度宣泄,也需要避免理性对创伤的象征化缝合,作为大屠杀幸存者的莱维凭借故事叙述形式、创伤修辞以及碎片式评论的"客观叙述"完成了其幸存的使命。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幸存传达的不是沉淀下来的道德观念,而是不断作用并维系人类整体关联的"活的伦理遗嘱"。
本·琼生作者身份研究集中于对第一对开本印刷出版样式的解读,而忽略了当时诸多其他历史因素。琼生对作者身份的追求是其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为谋生、立业和树名做出的多重努力。这在喜剧《炼金术士》的创作、黑修士剧场演出和第一对开本出版过程中尤为明显。琼生在剧中凸显"看门人"的编剧才能,强调专业技能决定收益;以"机械降神"恢复黑修士剧场内秩序的情节,暗示其扭转与资助人主仆关系获得创作自主性的能力;以古罗马诗人开创新文类的姿态编辑出版第一对开本,使剧作在与未来读者对话中成为文学作品,将自己从受雇于人的"剧作匠人
在文艺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议题。对阐释边界的探讨,美国学者赫希有独到的贡献。在"外展"的向度上,赫希对阐释边界的追问依托"意义"/"意味"这对命题而展开;在"内聚"的向度上,赫希将阐释边界设定为兼具闭合性与开放性的"类型化"存在。藉此,赫希试图在捍卫阐释边界的同时,为文本意义的演绎与流变预留充足空间,进而在"同一/差异"、"客观/相对"、"本质/反本质"这类貌似冰炭不容的二元对立之间加以协调。在赫希的理论中,阐释边界不仅是文本意义的限定条件,亦包含来自
17世纪末18世纪初新出现的英国小说主张对个人经验的描写,并以此区别于过去的虚构故事。伊恩·瓦特等人倾向于认为形式现实主义是英国小说的唯一形态,小说应该以有序的叙述形式表现有序的世界。笛福的虚构创作继承了流浪汉故事的特点,不符合形式现实主义的规范,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性的虚构形式,而非小说。本文以笛福的部分虚构创作为例,分析其叙述结构和叙述节奏,认为笛福的"类流浪汉"叙述以有序的叙述形式表现无序的世界,符合小说的定义。笛福的虚构创作可以表明英国小说在形式现实主义之外,尚有其他诸如"类流浪汉"叙述的
本文考察了消费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异同,强调了从美学角度研究消费主义的重要性。在梳理了历史上一些消费文化理论家的著作之后,本文揭示了消费文化研究如何进入英语学界并成为当今文学批评的一种研究范式。本文指出,消费文化研究不仅关注与以往文学批评不同的问题系列,而且其注重社会文本和拼贴形式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立场。
从《木屑录》与《伦敦消息》里,可以发现夏目金之助最初以笔名"漱石"进行创作的重要历程。两部作品里都多次出现面孔与镜子,暗示着不同的自我形象与他者视线:在《木屑录》里,漱石向正冈子规展示了自己创作汉诗文的能力;在《伦敦消息》里,描绘了漱石作为黄种人的弱势,由此引发了漱石对人及文学分类标准的思考。这不仅体现于其文学理论中,还成为贯穿于漱石文学作品的深刻主题。通过考察其初期作品,不仅可以阐明面孔与镜子这一主题的深化过程,而且可以发现不同于以往所谓日本近代文豪的的青年漱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