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经成为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机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符合任务驱动法的要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针对任务驱动法的描述,对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计算机;教学;实践
1 概述
任务驱动法顾名思义是强调任务驱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定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该任务致力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的是将任务要点与知识点相结合,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任务驱动法改变了传统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教学模式,突出了以任务为线索,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仅仅是布置任务,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自主权,同时锻炼了他们的思考与动手能力,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将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机这门课的学习效率。现代教学重点强调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积极思考,并通过团队协作将任务完成,使得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协作共赢得到充分发挥。
2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1 明确计算机教学任务
对于计算机教学,仅靠“一根粉笔一面黑板”就让学生体会其内涵是完全不可行的,教师应该更多的注重实践操作。首先设置任务时需要把握整体性,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原则,整体把握学生目前的知识与能力;其次任务设计要多元化,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最后任务设置时要注意空间性,教师要给予足够的空间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课时与内容,将任务细分为不同的小任务,这样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都包容进去,根据设计好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查询资料、互相讨论进而对任务完善修改,达到逐步的理解知识要点。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实施的首要步骤,只有教学任务的逐级明确,才能全方位的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2.2 任务实施过程
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大任务可以是一个章节的内容,小任务可以分节设置,学生分组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思维的创造性,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小组讨论后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讨论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在任务的实施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协作精神,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融合。
2.3 教学评价及总结
任务实施后,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识要点,团队协作能力是否增强,任务的实施结果如何等内容,要全方面的看待任务结果。教师要系统的对整体知识进行分析,进而建立更加完善的逻辑体系,并且对学生存在的通病进行讲解,教师要客观的评价学生作品,对效果比较好的小组在全班进行表扬。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对教学任务做出修正。
3 使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
3.1 任务设置要有可操作性
虽然任务驱动法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应同样的任务,因此任务设置中要因人而异,有些同学接受能力强,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而有些同学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因此可以布置相对简单的任务,对于操作不熟练同学任务驱动法是几乎不能应用的,他们无法进行上机操作,这样的任务对他们是不具有操作性。这种因人而异的任务既能够促进学生勇于探索的欲望,也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3.2 教师要在任务驱动法中转换角色
任务驱动法重点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此时教师与学生地位互换,教师要转换授教的心理,仅仅是任务的“导演”,关注学生执行任务的动态,并可以提出建议。同时要告诫学生当任务开始时他们具有主导权,是这节课的主人,具有发言权,可以掌握整个团队的大局。只有师生都做好角色定位,才能让任务的完成更加顺利,教学效果才能最佳。
3.3 教师要注重课堂知识与任务驱动的有机结合
任务驱动法是服务于课堂知识的,为了让学生高效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理论,教师设计出相应的情景,并进一步的引导,使学生明确任务所在,通过讨论或实际操作,引导学生逐渐从对知识的了解变为有效的吸收。如果教师没有针对所学知识很好的设计情景,就容易导致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但没有增加,可能还会误导学生。
3.4 任务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指导
在任务驱动法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对任务的实施过程,关注小组讨论中的分歧,及时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并且对任何有创造性的思想不能打击,哪怕错了也要允许学生独自完成,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在实践中激励是很重要的,当他们犹豫不决或者无法开展下一步计划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与勇气,进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3.5 任务完成后要注重评价与总结
任务驱动法是针对每一个大任务细分为多个小任务,这样知识点较零散,因此教师要在任务完成后系统的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系统的、有逻辑的指导整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具有整体性,从而更好地消化吸收,对之前遇到的问题也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小结
评价是计算机实践课程的中的重要环节,在任务过程中,每个同学的表现都因人而异,完成的结果也各具特色,因此教师需要公正客观的评价,以激励学生再接再厉,也让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任务的评价和总结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任务驱动法魅力所在,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要求动手能力强,评价和总结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马武邦.“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6):84-86.
[2]崔妍.任务驱动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研究[J].科技论坛,2015(11):155-156.
[3]姚江涛,张志军.当议项目驱动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21-23
作者简介
赵金考(1972-),男,汉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学士学位。现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应用。
作者单位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35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经成为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算机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符合任务驱动法的要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针对任务驱动法的描述,对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计算机;教学;实践
1 概述
任务驱动法顾名思义是强调任务驱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定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该任务致力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目的是将任务要点与知识点相结合,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任务驱动法改变了传统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教学模式,突出了以任务为线索,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仅仅是布置任务,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自主权,同时锻炼了他们的思考与动手能力,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将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机这门课的学习效率。现代教学重点强调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积极思考,并通过团队协作将任务完成,使得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协作共赢得到充分发挥。
2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1 明确计算机教学任务
对于计算机教学,仅靠“一根粉笔一面黑板”就让学生体会其内涵是完全不可行的,教师应该更多的注重实践操作。首先设置任务时需要把握整体性,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原则,整体把握学生目前的知识与能力;其次任务设计要多元化,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最后任务设置时要注意空间性,教师要给予足够的空间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课时与内容,将任务细分为不同的小任务,这样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都包容进去,根据设计好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查询资料、互相讨论进而对任务完善修改,达到逐步的理解知识要点。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实施的首要步骤,只有教学任务的逐级明确,才能全方位的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2.2 任务实施过程
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大任务可以是一个章节的内容,小任务可以分节设置,学生分组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思维的创造性,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小组讨论后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讨论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在任务的实施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协作精神,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融合。
2.3 教学评价及总结
任务实施后,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识要点,团队协作能力是否增强,任务的实施结果如何等内容,要全方面的看待任务结果。教师要系统的对整体知识进行分析,进而建立更加完善的逻辑体系,并且对学生存在的通病进行讲解,教师要客观的评价学生作品,对效果比较好的小组在全班进行表扬。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对教学任务做出修正。
3 使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
3.1 任务设置要有可操作性
虽然任务驱动法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应同样的任务,因此任务设置中要因人而异,有些同学接受能力强,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而有些同学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因此可以布置相对简单的任务,对于操作不熟练同学任务驱动法是几乎不能应用的,他们无法进行上机操作,这样的任务对他们是不具有操作性。这种因人而异的任务既能够促进学生勇于探索的欲望,也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3.2 教师要在任务驱动法中转换角色
任务驱动法重点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此时教师与学生地位互换,教师要转换授教的心理,仅仅是任务的“导演”,关注学生执行任务的动态,并可以提出建议。同时要告诫学生当任务开始时他们具有主导权,是这节课的主人,具有发言权,可以掌握整个团队的大局。只有师生都做好角色定位,才能让任务的完成更加顺利,教学效果才能最佳。
3.3 教师要注重课堂知识与任务驱动的有机结合
任务驱动法是服务于课堂知识的,为了让学生高效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理论,教师设计出相应的情景,并进一步的引导,使学生明确任务所在,通过讨论或实际操作,引导学生逐渐从对知识的了解变为有效的吸收。如果教师没有针对所学知识很好的设计情景,就容易导致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但没有增加,可能还会误导学生。
3.4 任务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指导
在任务驱动法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对任务的实施过程,关注小组讨论中的分歧,及时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并且对任何有创造性的思想不能打击,哪怕错了也要允许学生独自完成,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在实践中激励是很重要的,当他们犹豫不决或者无法开展下一步计划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与勇气,进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3.5 任务完成后要注重评价与总结
任务驱动法是针对每一个大任务细分为多个小任务,这样知识点较零散,因此教师要在任务完成后系统的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系统的、有逻辑的指导整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具有整体性,从而更好地消化吸收,对之前遇到的问题也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小结
评价是计算机实践课程的中的重要环节,在任务过程中,每个同学的表现都因人而异,完成的结果也各具特色,因此教师需要公正客观的评价,以激励学生再接再厉,也让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任务的评价和总结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任务驱动法魅力所在,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要求动手能力强,评价和总结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马武邦.“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6):84-86.
[2]崔妍.任务驱动法在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研究[J].科技论坛,2015(11):155-156.
[3]姚江涛,张志军.当议项目驱动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21-23
作者简介
赵金考(1972-),男,汉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学士学位。现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应用。
作者单位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