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y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是一位具有高尚审美趣味的艺术家。他是诗人、画家,又是音乐家。他的审美趣味在于:恬淡,平和,闲散,至于冷寂。他远离俗韵,不事功利,山水风物一经其审美过滤,则成美学精品。他的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殷璠《河岳英灵集》)这里的“着壁成绘”,乃谓其诗如果挂在墙上,就是一幅画卷。因而,苏轼尝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的确,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特别是山水诗,有一种深远的审美意境。他往往用画笔中的散点透视,去管构诗境。古人论王维诗,常有“悠远”、“幽深”之类的赞语,这正与他借鉴中国绘画的构图原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中国画十分讲究构图法,清人华琳说:“古人作画,于通幅之屈伸变换、变插映带、蜿蜒曲折,皆惨淡经营,然后落笔。”(《南宗诀秘》)就是强调绘画的构图切忌平直显露,而要起伏跌宕,转折腾挪,别有洞天。人们从回曲多变的空间变化中,对画面的意境不是一览无余,而是如同游览风景一样,视觉随着环境而变化,能够在有限的小空间里看出广袤纵横的大天地。这就是“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能突破焦点透视的视力范围和物理逼真性,扬弃自然界中某些干扰视线的因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而将出现有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景观反映在同一时空之中,表现出假定性很强的写意性。这种特点,颇像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往往突破时空的物理局限,在方丈之台,显现百里之景,于转瞬之间,历述数十年往事。它所依据的,实际上正是中国绘画构图原理中的散点透视。王维是一位诗画兼擅的诗人。他常喜欢将绘画上的构图原理移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写出了许多变幻莫测、意境悠远的诗篇。
  同样,在王维的诗歌艺术时空中,每一画面图景都是由局部和片断(即散点)构成的,但这些局部和片断对于整个画面图景来说,又不是孤立的,而是体现了以小寓大的艺术功力。请欣赏他的《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者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渭水流域初夏农村傍晚时分,充满生活情趣的晚归图卷。题称“渭川田家”,“渭川”即今陕西渭水。由于诗人厌倦官场,有归隐之意,所以,他眼前见到的农村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他在诗中一幅一幅展现出来,“天趣自然,踵武靖节”(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
  诗的首句乃描写在夕阳照耀下,恬静优美的乡村晚景图画,画面鲜明而绮丽,乃具概括力的总写,统摄全篇。这样,将全诗纳入共同的时限、域界,便构成全诗整体的完整和谐。
  诗中着重描绘了四个画面:在夕阳斜照的乡村中,牛羊群慢慢悠悠地归来了;一位老农手拄拐杖,守候在柴门前,盼望着牧童的归来;田野里,麦苗青绿,野鸡啼鸣,桑林里桑叶稀疏,蚕眠结茧;农夫们荷锄返家,见面后彼此问短道长,亲切异常。四个画面景物众多,从时间看,有先后之分;从空间看,出现的场所也不尽一致。诗人将它们纳于一幅画之内,却浑然天成。
  这里,诗人借用了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构图原理。因此,《渭川田家》中的四个画面成为四个风景段(风景散点),读者无论站在何处,都只能看到一个局部,若要观览全貌,就必须通过众多的游廊曲栏,迂回转折,才能逐渐看尽它的整体。“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两句,乃以诗人欲归隐田园的感情主线把画面的众多景物区段贯穿起来,使整体隐而不露。散点透视的景物,只能散点观察。正因为它的整体藏而不露,不能一览无余,而只能通过众多的散点来逐层了解其全貌,所以全貌也就愈显其大。
  宗白华先生尝言:“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页)这里,宗先生所说的“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以及本文指的“散点透视”,都指的是在一幅画里,从不同的时空和视点,鸟瞰式地表现山水景物。宋人郭熙曾把山水画中这种多重透视的方法,总结为“三远”论: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林泉高致·山水训》)
  依据郭熙之论,一幅山水画中,既可以自山下仰望山巅,又可以自山前窥望山后,还可以自近山眺望远山,画家的视点是移动的,视角是多重的,这就形成了“散点透视”的构图特色。宗白华指出:“王维的画我们现在不容易看到(传世的有两三幅)。我们可以从诗中看他的画境。却发现他画境里面的空间表现与后来中国山水画的特点一致!”(《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28页)可见,就审美视角而言,王维的山水诗,正具中国画散点透视的审美气韵。请欣赏他的《终南山》一诗: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能诗工画,尝被画史奉为南宗之祖。其山水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他以画家的审美观照体察物象,且融画法于诗法以体物,故能绘出常人不可到之景。本诗开头两句,仅以十字即勾画出偌大一座终南山的总体轮廓,尺幅之中而有万里之势,东西南北宛然在目,所运用的正是绘画中的“散点透视”,即深远法。诗人之所以选定远离终南山的角度和方位摄取其远景,其意即在以缩小客观物象而放大自我。不仅如此,诗人还于实际目接之中,展开联想,如列子御风,凌空俯视,收千里于眉睫之前,而尽尺幅万里之妙。
  太乙,乃终南山之主峰,这里借指整个终南山。据考,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离海尚远。但作者为了突出终南山的雄浑巍峨,有意将其写得高远不尽,辽阔无际,直至海隅,并以此作为整个画面的大背景,乃是散点透视的典范运用。颔联写山间的云雾。人行山中,四望的白云转眼之间在身后合拢;远处青青的云气,走近了却无法看到。这两句写缭绕在山间迷离变幻、浑茫无际的白云青霭,仍是为了表现山之高峻。宋人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林泉高致》)便是此意。颈联写人行至峰巅所见。群山由阴阳而隔的明暗、峰壑由高下而分的阴晴,尽收眼底,景物也变得较为分明。
  末二句,一个细部的特写,不仅生动地写出了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面遥望的情景;而且突现了终南山的辽廓荒远。同时,前六句都写的是辽阔浩瀚的大景,这两句却突然转入具体的小景,前六句都没有写到人,这两句则转入活动于山中之人,于是画面就有了层次与动感,使全诗化美为媚,韵味无尽。王夫之尝言:“‘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主宾分明。”(《姜斋诗话》卷二)清人黄培芳亦言:“神境!四十字中无一字可易,昔人所谓四十位贤人。”(《唐贤三昧集笺注》)确为至语。
  这首诗,作者不断变换视点,突破时空限制,表现了山川之美。第一联写仰望高山,视点在山下;第二联写山间云雾,视点在山中;第三联写俯瞰群峰,视点在山巅;第四联写流连山水,欲投宿人家,从“隔水”二字,可知视点又移至山谷。这种不断移动视点的构思方法,正是山水画“散点透视”的构图特征。
  王维山水诗中,以“散点透视”的方法来描写景物、构思全篇的相当多,如果说上面的诗是不断转换视点的话,那么,他更多的还是采用“移步换形”的手法,如他的名作《青溪》诗: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流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流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变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林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息相通,极富意境美。
  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微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令人读后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多个视点,写出了青溪随山而转的百里趣途:溪水穿过山间时变得湍急,在乱石中发出一片喧响;流经松林时又变得十分安静,与幽深的松色相映;流入开阔的平野,水面微波荡漾,菱叶、荇菜一片碧绿;再往前流,两岸芦苇夹生,倒映水中,生动如画。前人尝评曰:“右丞诗大抵无烟火气,故当于笔墨外求之。”(清·黄周星《诗快》)笔墨外,乃是一片闲雅散淡。这里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在一个新的视点上观察所得的结果,而全诗的景物描写,就是由这一连串画面衔接而来。诗的作者确乎是“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其受山水画“散点透视”的影响,显而易见。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非刻意为之,表现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说:“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诗人玉屑·臞翁诗评》)诚为的评。
  由上述可知,王维诗的空间审美观照,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他在观照世界的时候,不是单一定向,而是来瞻回瞥。这就是他运用散点透视的高远、深远进入诗境的结果。
  [作者通联:湖北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评议文章】柯华桥《语文教材经典的选择与重塑策略思考——以为缘起和佐证》,原载《中学语文》2011年第11期。  【原文摘要】针对浙江郭初阳老师等人批判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经典缺失问题,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教材经典缺失的三个原因:政治功能定位,自上而下的教材编写机制,时代的碰撞。提出经典选择与重塑的两个策略:按照真实、优美标准选文与全民推荐选文。  针对浙江郭初阳老师等人批判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经典缺失问
“笙歌不知归何处,今朝园圃花又开。”在扑朔迷离的高考面纱揭开后,2013年高考语文卷如期面世,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也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呈现于我们眼前。  【命题特点】  一、选材、设题凸显语文性,蕴涵语文味  语文是语言文字,有着重要的工具性;语文更是语言文学,有着非常强的审美性。因此,语文试卷应“回归语文”“体现本色”,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力避“泛语文化”倾向,应保持并不断强化自身的审美性、人文性。2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曾颇为自负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威加海内兮反故乡”的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秦始皇曾羡慕地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不难看出年龄相差24岁的项羽和刘邦,在不同的言辞中,表露出相同的志向。孰料二人早年的志向竟然导致了两人日后的一场存亡之争。《鸿门宴》记述的就是项羽、刘邦为争夺天下而展开的波诡云谲、风浪迭起、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的序幕,也是项、刘二人斗争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大都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文体上做文章,过多地在文体、取材、手法等方面作了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写作活动往往是被动的,存在着诸多弊端,使较多学生的作文陷入内容陈旧、形式刻板、缺少理性的境地,更让写作教学在老师教与学生写上,都出现了死气沉沉的局面,一个本来最应有灵动的教学过程变得最为呆滞。  微型小说写作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有一定难度和陌生度的任务,它更能激起学生
《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一篇文言文课文。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一位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选择一位同学做示范性朗读,随后对字、词以及词类用法进行着重分析(比如“雨泽下注”中词的活用、“室始洞然”中的一词多义),最后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作者笔下,第一段里有哪些可喜之事?“借书满架”与“明月半墙”中的“满”和“半”可否互换,为什么?“风移影动”的“移”改为“摇”又有何区别?并引导学
高中生议论文的写作训练需要从审题立意、观点的提炼、材料的选择分析、思维的角度等对学生做全方位的指导和训练。   由于课时紧、任务重,目前的写作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写作和教师的批改在课外完成,而对作文理论方法的指导、作文的讲评则在课内完成。事实上,这样的一种操作方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尽管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效果和所耗费的时间相比较,并未达到一种理想状态。为此,在探寻提高
林语堂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历史,古典诗词所具有的意境美、音韵美、语言美、形象美、哲理美等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基于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目标概述中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单列,突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背负着传承民族文化,汲取民族智慧,延续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  古典诗词由于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谋臣策士众多,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那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在先秦的文学典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奔走在各诸侯国之间的匆忙身影。为了国家或个人利益,他们或语挟风雷慷慨陈辞于大国之间,或委婉机智从容游说于诸侯之中。他们巧舌如簧、纵横捭阖的说话艺术,往往让我们对其惊为天人,深为叹服。他们是历史舞台上熠
由“面”到“点”推进教学过程是一种融“整体把握”和“重点理解”于一体的有效的教学过程推进艺术。这里的“面”指的是文章的基本内容,“点”指的是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一篇课文,不可能所有内容都讲,教师要讲的就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和基点。但这些“点”不是孤立的,必须有个语境,这个语境就是文章的“面”,就是文章的基本内容。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从“面”上着眼,把握文章的
阅读教学是语文的根基,尤其对于言语功能较强的语文来说。当我们在如火如荼的新课改背景下讨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就如同打一场世界杯,要赢球,又想呈现给观众一场华彩的比赛。追求功利还是渴望华彩,相信看过2010年世界杯的朋友对此深有感触。事实证明,西班牙夺冠昭示了现代足球的无穷魅力——获得功利,同样精彩。因为他们是一个球队踢球,而不是一个个球星踢球。在教学中,全体学生就是一个球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