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常规管理问题探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ywc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学校常规工作的科学管理,是确保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根本举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树好学校和教师形象的根本要求。本文就常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学 常规管理 创新
  一、当前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行为管理,轻知识交流传递
  常规管理的组织自上而下,有区、校、教研组、教师之间垂直链接,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是教学行为的信息源,是下级教学措施的决策者,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造成教学效率低,适应能力差,思想僵化。过多的层次、过死的职责、过细的职能禁锢了教师的思维,限制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发挥。下级遇到难题,不是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上级。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的方式传递信息,进行合作。
  2.忽略教师的个性作用
  面常规用一个模子衡量教育行为,譬如在备课组活动当中实行统一要求,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景,忽略了不同班级的学生层次,备课中要求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心理、情感、态度的影响,推行统一的课堂评价标准,凡上课就用这个标准衡量。把所有教师的教学思想统一在单一的模式上面,过分重标准规范,把教师的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个性能力等内在因素与教学行为分离。使老师成为用规定程序统一标准加工学生的机器。
  3.重数量轻质量管理
  量化管理进入学校并沒有什么错,但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干部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看班上的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看有几个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看写的教案厚不厚,写了多少页,政治学习评先进,看的笔记抄了多少字,字迹工整不工整,教学管理干部年终写总结,大多要数一数自己这一年组织了多少次评优课,听了多少节推广课。这些教学管理干部将不能量化的也要量化,将不该量化的硬要量化,使教师们产生了抵触情绪。
  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实现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创新目标的根本途径。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是学校稳步发展的坚强保证。如何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试做剖析如下:
  一、管理工作有创新、求实效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充分意识到教学常规管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常规总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已发生了变化,那么常规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就必须重新修订,有所出新。常规的管理和执行也是因人而异,因情有别的。尽管我们的教学常规是统一要求的,但在具体处理上,我们还是把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区别开来,把不同学科区别开来。就学生这一群体,我们对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也有适当的差别。执行过程中让教师参与常规检查,调动大家共同遵守常规,且注意让学生参与管理,形成教、学、管的良性运行机制。
  在注重管理常新的同时,我更为注重的是管理的实效性。教学要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所谓精细,“精”就是高水平的工作要求,“细”就是细致的管理措施。而这一切都要做“实”,才有意义。
  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
  前面我们说过,学校管理中的很多工作都不是很复杂,关键是坚持与检查,而检查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自查与互查。在学校的两操、食堂就餐、环境卫生、课间纪律、文明礼仪、仪容仪表等常规工作,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管理。学校成立文明监督岗,由学生会干部及各班纪律委员组成,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工作也会使得学校的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比如在两操检查中,我们制定了两操评分细则,通告于全校师生,然后对文明监督员进行培训。每天文明监督员就深入到各班班级,根据评分细则,对各班打出得分,公示于学校的常规评比栏中。学校因此逐渐会形成“学生自主化管理”的模式。
  三、推进学习改革,促进素质教育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与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素,教学内容和手段是教学过程的客观因素。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的学习一般仍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由单向的知识传授变为双向的教与学互动,改革考试方法,加强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管理既要突出制度建设,也要彰显人文关怀。教学管理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堂结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管理需要的是科学、客观、理性、扎实、公正、实效、细心、恒心、耐心、精心,一步一个脚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需要,我们只有不失时机的,积极主动的,分阶段的,脚踏实地地进行管理变革。在动态中寻找管理办法,我们的学校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其他文献
所谓的现代农业就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依托于现代科技,并且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在城市非农产业中占据着部分生存空间,在大中城市市场、资金、技术及信息等优势的充分发挥基础上,借助于高新技术应用功能的多元
期刊
阅读是学习英语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阅读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从而促进英语听、说、写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解题能力,以适应新的要求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累基本词汇,打好英语阅读基础  词汇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应掌握3000左右的词汇量,国家英语四级
期刊
生活中,有些孩子自信心十足,“我能行”常挂在嘴边,但也可见到一些胆怯、退缩,缺乏自信的孩子,总说“我不会”。那么该怎样培养和促进孩子的自信心?  一、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老师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同时,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要发展地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以
期刊
【摘 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成功的教学在于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说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挥与发展。本文就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以兴趣激发为出发点,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教学 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兴趣浓厚,学生就能学习得轻松愉悦。反之,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期刊
教师在我心中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应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得时常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做一个公正的评价,使自身的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努力做到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提升师德行为。  一、课堂教学评价应尊重学生  
期刊
临床路径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严格的工作顺序、有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质量。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把医疗、护理项目纳入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中;护理记录简单易行,在临床护理路径记表中以打勾的形式记录,从而缩短记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无特殊仪器、设备购买和成本支出,在
期刊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能使学生吸取知识、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叶圣陶如是说:“阅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知识的积累是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语文课应着重教给学生吸取知识的方法,吸取精华部分,扩大自已的知识视野,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从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看,既有社会科学知识,也有自然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活、社会
期刊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说”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大纲》把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学科的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个阶段的思维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说”。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生环境和问题情境都是激发学生
期刊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要主动接受素质教育的思想,审视传统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一点旧,更有一点新,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素质教育的实践,用坚持不懈的行动去迎接和点缀新教育的春天。现在科技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它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动画等的处理特点,制作出一系列的教学课件,创造出一个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顺利实施教师的教学提供生动形象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就是我们的主阵地,上好每节课是我们的天职。新课标思想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课标理念为参考。所以我们音乐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课标理念,要做到烂熟于心,这是上好课的根本。  一、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首先可通过对乐谱的分析、对比,做引导性和示范性的剖析音乐元素及内在结构,并为学生建立某个想象的空间或设定一个联想的范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