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集中管理对视音频网络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DV@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rai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S-Net.Edu视音频非编网络教学平台。随着数字视频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实现双向电视同数学、VOD点播、AOD点播、KOD点播、课件点播、网络电视、智能广播、医疗监控与评估等多种视频应用模式。那么,最终的成片离不开视音频的剪辑与编辑,从而使得视音频制作及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广泛的视频发展前景,推动了视频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各个教育机构在传统学科基础上,纷纷开设新的学科体质。包括以往行业性较强的只能在专业院校开办的数字视频技术教育,也被各大中专教育机构所采用。
其他文献
Song HVR-M25C和HVR-M15C两款高清录像机上市    Sony公司于2006年6月隆重推出了两款HDV 1080i高清晰度数字磁带录像机HVR--M25C和HVR-M15C。HVR-M25C和HVR--M15C使用户能够选择不同的格式HDV 1080i、DVCAM和DV来记录和重放视频内容。同时,它们还配备了下变换功能,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制作需要.灵活地在标准清晰度(SD)或高清晰
期刊
每个人都有记忆中的童年,当我的儿子问我:“爸爸,你的幼儿园同学在哪里?你的老师还喜欢你吗?你喜不喜欢上幼儿园?”时,我的心都 是一阵一阵的痛,我没有上过幼儿园,我没有幼儿园的同学,只有玩伴,我没有幼儿园的老师,我没有像我儿子这么多玩具,什么火星人,奥特曼等等,我的记忆里只有自己用泥巴捏的玩具,还有用钢筋弯成一个圆的铁环滚着玩,我的老师也许就是我的姨父,一个在文革期间被定为历史反革命的——孙东明。
期刊
今天的电影制作,已经无处不在的使用摄影机稳定器,斯坦尼康本身也成为稳定器的代名词。但是,在当前摄影器材数字化,小型化的趋势下,斯坦尼康开始暴露出体积大,操作复杂的缺点,如果不是体魄健壮,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根本无法胜任它的拍摄。有人说,DV的诞生打破了影像语言垄断,那么小斯的诞生则带来了一种革命性武器,它使得人人都可能成为影像语言的运用高手。
期刊
《断续想念》的拍摄充满了技术的含量,因为采用了不同款式的高清摄像机,所以在拍摄以及后期编辑上也就充满了难度。但是这一切都得以圆满的解决,似乎高清离我们并不远。  《继续想念》在开始筹备的时候就准备用双机拍摄,但当时设想的双机是同一机型,但最后实际拍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用的却是不同机型 ,这样就给我们在拍摄和后期的制作上带来一些麻烦。这次拍摄的机型是JVCHD101和sony Z1C,由于接口的原因
期刊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DV365》栏目,在上海乃致全国都很有知名度,节目的趣味性,故事性,娱乐性比较突出,它在上海市民中也是有口皆碑的。我们这些DV发烧友对它更是一往情深。一到晚上大家不管有多忙,总是首先锁定纪实频道按时收看。有的生怕有事忘了,还特意将手机闹铃设定在每天19:25分。别看它每天播放时间只安排5分钟,但我们这些DV发烧友就是喜欢收看。因为《DV365》的题材均来自百姓生活,来自DV人身
期刊
相信对非编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对Matrox这个品牌一定不会陌生,前些年非常受赞赏的RT2000、RT2500、RT×100等经典的非编板卡都是Martox旗下的产品。
期刊
自从第一部HDV高清摄像机问节后,我就不停地被问及什么时候换机器,一时间大家那个劲头就像当年DVCPRO刚上市是,讨论要不要把购买Batacam SP计划直接换成购买DVDPRO一样。记得当年大家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认为数字就是比模拟好,有机会就尽快过渡,DVCPRO又便宜还是数字,当购则购,另一派并不否认数字机最终成为主流,只是怀疑DVCPRO代表的便宜数字机是否能够撑得住实际考验。
期刊
怀柔一中2006年春季运动会“校园之星”。“怀柔一中2006年春季运动会于5月20日在校体育场举行,本次运动大会各方面组织有方,准备充公,师生情绪高昂,赛场上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比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赛场外的观众也是精神焕发,激情昂扬,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期刊
我在驻厦某部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参加工作十多年,几乎每天都要和电视节目打交道。记得从1993年就开始因工作需要接触电视摄像机了,那时我们基本上刚开始换用SONY的Betacam SP系列的摄像机,我们部队的新闻电教室工作量没有地方电视台大,但因为工作特殊我们除了要完成每年都有的军事训练电教片处,也要负责向地方电视同台传送军队电视新闻。
期刊
他是一位静悄悄的革命者,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敢于把电影拍得“枯燥”,敢于从头到尾一点音乐都不用的电影导演,也是第一位毫无顾忌地让摄影机的调度大于场面调度的中国导演。他接受过北京和巴黎双重背景的电影教育。在电影的生产线上,他有时是从属性摄影师,有时是主导性的导演,兼顾而不偏废,处主处从,泰然无碍。他深入穷乡僻壤,拍摄过优秀感人的纪录片《怒江,一条迷失的峡谷》。他在大都市上海拍摄故事《赵先生》,却几乎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