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神石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在街衢要道的路口或者是民居宅基的墙根,常常可以看见一块半埋在地面的小石碑,上面写着“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这是由于人们相信这些地方“犯冲”,需要石敢当来禁压不祥,保佑主人不受邪恶力量侵害。那么,设立石敢当的习俗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石敢当又称“泰山石敢当”,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社会的一种灵石信仰。历史文献中关于石敢当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汉史游的《急就章》中,书中云“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指出石敢当具有禁压不祥的意义。同时,把石敢当和泰山联系起来,与汉代以来将泰山作为“治鬼之山”的信仰观念有关。东汉墓文云:“生人属西长安,死人属东泰山。”又有“生属长安,死属泰山,死生异处,不得相防”的说法。范晔在《后汉书·乌桓传》中也说:“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注引《博物志》:“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泰山是鬼魂的归宿之地,于是,作为“治鬼之山”的泰山神石也具有了禁压不祥的含义。
  石敢当的历史传说
  关于石敢当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在黄帝时代,蚩尤特别残暴,却无人能敌。所向之物,玉石难存,致使黄帝屡遭惨败。有一次蚩尤登上泰山,在泰山上自称“天下谁敢当”。蚩尤的狂妄激怒了女娲娘娘,女娲娘娘遂投炼石以制其暴,上面镌刻“泰山石,敢当”字样,最终打败了蚩尤。于是,黄帝在各处遍立泰山石敢当,蚩尤每见此石,便畏惧而逃,最后在涿鹿被擒获,囚于北极。从此以后,泰山石敢当便成了民间的辟邪神石。
  民间相传,在泰山脚下的村子里住着一个叫石敢当的青年,为人勇敢又有同情心。有一次,村里的一个姑娘被妖气所缠,整个人变得面黄肌瘦,非常虚弱,找了许多医生也治不好她的病。这时有人说石敢当很厉害,何不找他来想想办法?石敢当知道后想出计策,将妖怪赶走了。后来,这股妖风到了福建,继续作威作福。 福建的一些农户也被妖风缠身,患了重病。人们听说泰山有个石敢当能驱除妖怪,就把石敢当请到了福建。石敢当用老办法把妖怪赶走了……这妖风又逃到了东北,东北有些姑娘也得了重病,人们又把石敢当请到了东北。 石敢当想:“我赶它一回,它就逃到别处,全国这么大,我怎么跑得过来呢?泰山上有很多石头,我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谁
  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这样,泰山石敢当降妖的事越传越远,人们为了避邪,就把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头砌在墙上或放在门口,以求平安。
  石敢当的形制与安设
  在历史的发展中,受地域民俗生活的影响,不同地方的石敢当在形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极具地域文化特点。从刻字名称上看,多称为“石敢当”“泰山石敢当”“石大夫”“泰山到此”“来龙到此”“化煞大将军”“来龙进宝”“姜太公在此”等;从材质上看,有砖雕、石雕、泥塑、木雕的差异,其中以石雕居多。
  闽南地区的石敢当形制有很多种。学者王成竹说,直到20世纪末,“大概在庐舍墙隅街衢小巷直冲之处,常见者。有用石板镌‘泰山石敢当’或‘石敢当’三字立于当冲之处……有以纸印者,有单书字或图画于墙壁上。似此种种,于街头巷尾门前时常有之”。在福建省永春县五里街有一个石刻石敢当,上面是八卦图,下面是“石敢当”3个字。不仅如此,在闽南一些地方,为了增强辟邪的效力,石敢当上面有时还雕刻佛语,如永春达埔的石敢当上面雕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山东地区的石敢当多以石碑或雕像的形制出现,大则一米多高,小则十几厘米,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或只是雕刻一石人形象而不刻字。在高密聂家庄共有3个石敢当,一个是镶嵌在土坯墙中的木质石敢当,一个是镶嵌在土坯墙中的石刻石敢当,还有一个是直接写在红砖墙上的手写泰山石敢当。
  台湾也是石敢当信仰流行的重要区域,在城市的街衢巷口以及海岛上的要道、山顶、海滨等处皆极为常见,数量众多,且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台湾云林县西螺镇的石敢当高约两米,是全台湾最大的石敢当,这个石敢当于1827年设立。因当时浊水溪泛滥,两岸居民苦不堪言,决定请法师设立一个石敢当,同时为了增强石敢当的法力,文字上也经过仔细斟酌,如将泰山石敢当的“泰”字下方的“水”故意少了一点,“石”则硬加上了一点。石敢当上方还浮雕着剑狮挡煞,因此老一辈的人都以“狮子咬剑”来称呼这个石敢当。
  由于石敢当是禁压不祥的神石,按照民间信仰习俗,设立石敢当不可随便行事,要遵循特定的时间和规矩。据《鲁班经》记载:“必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日,乃龙虎日、用之吉。”而且“至除夕夜用生肉3片祭之,新正寅时立于门道,莫与外人见,凡有巷道来冲者,用此石敢当”。古人相信,在带有“龙”“虎”的10天里凿刻石敢当,并且除夕夜用3片生肉祭祀,才能使神石避邪趋吉的威力长盛不衰。
  在台湾澎湖地区,石敢当信仰也非常流行,当地人也十分重视石敢当的设立问题。澎湖地区设立石敢当分私设和公设两种。私设石敢当是指凶祸只影响到一个人或一家人,由这个人或这家人自行请人安置,除夕夜以3片生肉祭祀,并选定农历正月某吉日清晨三至五时之间,由打石铺师傅口念咒语后安置在自家门前,主人需率领家人一起祭拜。安设前,如果是镶嵌在墙壁内,需先埋入几个铁钉,取添丁发财之寓意。石敢当安设之后,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以及重大节日,主人家需要连续祭拜。
  公设石敢当是指厉鬼横行、祸延数家,有时是一村乃至数村,便由地方士绅出面公设石敢当。安放时,村中每户人家都要准备酒肉或三牲祭品前来祭拜,以求驱邪纳福。公设的石敢当每日都要祭拜,逢初一、十五以及重大节日,还需要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石敢当设立之后,如不幸倒塌,一般人不能随意碰触,需请道士择黄道吉日重新举行安置仪式。否则,会给所有人带来灾难。
  台湾地区的石敢当除了放置于门前、巷口、村口等直冲处外,还有的放置在河川岸边、渡船港口等处。在澎湖外岛桶盘,一个石敢当被放置在村落入口处,上面刻着“泰山石敢当止风止煞”9个字,这是因为澎湖的岛屿以及台湾沿海地区渔民以捕鱼为生,时常遭受风浪袭击,人们放置石敢   当,祈求可以止风、止煞。
  石敢当信仰习俗的传播
  作为古代灵石信仰的一种表现方式,石敢当信仰在大江南北都非常流行。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石敢当信仰起源于原始的灵石崇拜,在后期的发展中逐渐融汇了驱鬼辟邪、祈求吉祥以及风水观念。
  石敢当作为一种民间信仰,至少在唐宋时期已经在福建沿海一带流行起来,后来逐步向全国各地扩散,最终发展成为南北方通行的民间信仰。
  宋庆历四年(1044年),福建莆田发现一块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的镇宅石,石上刻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福建地区作为石敢当信仰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至今仍十分盛行石敢当信仰。惠安有石敢当石碑8座:清海巷两座,白蛇巷两座,学口埔、观音楼、联珠巷、花山巷各一座。其中,清海巷、白蛇巷、学口埔的石敢当顶端雕有石狮子,额上刻着“王”字,口中衔着一把横着的剑。口中衔剑的石狮子与官府门前成双成对的石狮子不同,是石敢当的一种演化形式。狮子是兽中之王,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因此成为禁压不祥的象征。
  与福建相邻的两广地区也盛行石敢当信仰。在两广的许多农村,常见墙壁上赫然刻着一块石片,上写“石敢当”;生活在两广的客家人,往往要在“石敢当”前面加上“泰山”二字,即“泰山石敢当”。
  两湖地区历史上因重祭祀而被称为“淫祀”之地,也多有石敢当信仰流行。在汉川农村,家家户户靠左边的山墙上都砌着一块石头,上写“泰山石敢当”5个大字。传说当年李时珍四处给穷人诊病,有一天来到汉川,有病的人家纷纷找他看病,惹恼了村里专靠装神弄鬼骗人钱财的马脚。为了赶走李时珍,一天晚上,马脚装神弄鬼自称“大仙”,说是“奉玉帝旨命捉拿妖医李时珍”。李时珍正在灯下看书,听了马脚的嚎叫,不慌不忙地端起油灯想看个究竟,正好桌上有块发亮的石头把灯光反过去,刺得马脚睁不开眼睛。李时珍灵机一动,借石发话:“看是你‘大仙’狠,还是我这石头狠!”说完举起桌子上的石头。马脚见状,还以为李时珍要用“宝石”来打他,吓得转身就跑。其实,那块石头只是泰山上一块普通的小条石。当地老百姓听说石头能吓跑马脚,就认为泰山石能避邪,纷纷四处寻找,得到泰山石又害怕丢失,于是将石头砌在墙上,意思是说“泰山神石在此,鬼怪绕行”。
  山东地区的石敢当信仰非常普遍。清朝初年,王渔洋在《夫于亭杂录》中记录了山东老家的石敢当信仰:“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字,云能暮夜至人家医病。”除了医病之外,山东人认为如果家宅直冲通道或者面对庙宇、林岗,则此宅犯忌,须在宅子外面安放泰山石敢当,以此来禁压不祥。
  在街衢要道或者是面向丁字街的宅院墙根竖立石敢当的习俗在老北京也十分流行。北京复兴门东南方向、现中央音乐学院后墙外面、对着笔管胡同的南口形成了一个“丁”字路口,这里竖立着一座一米多高的泰山石敢当碑碣。另外,在东四三条的墙上也有一个石雕的泰山石敢当。从材质上看,除了石刻的石敢当之外,在灯草胡同的一个影壁中,还镶嵌着一个琉璃的泰山石敢当。无论是石刻还是琉璃,石敢当都发挥着驱邪求吉的信仰功能。
  【责任编辑】王 凯
其他文献
传说中的“吸血鬼”一直给人们阴暗诡异的形象,他们最大的特征是嗜血如命,为了得到血液而杀戮人类。自从一系列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美国连续剧走红后,人们对“吸血鬼”的好奇心更重了。然而,现实版的“吸血鬼”出现在美国学习频道热播纪实节目《我的怪癖》当季大结局中,纹身艺术家、29岁的米歇尔自称她从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喝猪血了,现在她是无血不欢,每天几乎要喝一升猪血。她有时候会直接用玻璃杯喝血,但有时候也喜欢
2011年是阿拉伯世界的多事之秋。从2010年末突尼斯爆发反政府示威开始,民众抗议本国独裁统治的运动遍及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也门、摩洛哥、约旦、黎巴嫩、伊拉克和叙利亚,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局势还不明朗的叙利亚。   今年2月28日,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签署新宪法,并宣布在90天内举行议会选举。新宪法的主要内容为:改一党制为多党制;总统由人民直选,任期7年,只能连任一届。按照新宪
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6亿  2013年7月11日,即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人口日这一天,共有72亿人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颗星球上。而根据联合国人口学家们的估算数据,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6亿。2012年的  联合国报告中表示全球范围内的整体人口增长率已经出现下降。但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非洲的尼日利亚和马拉维,那里的人口继续快速增长,到2100年,那里的人口将至少增加5倍。经过修订的《世界人口
秦汉以前,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当时人们称作“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餮而始”。其意思是说,人们生活中,只要是一日用过两餐,便意味着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那么,由“一日两餐”而逐渐演变为“一日三餐”,究竟始于何时呢?《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下令:“且日享士卒”,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三餐”,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当刘邦得知了,亦由“一日二餐”改为“一日
当你遇到一个心仪的人,想向她(他)表白却又羞于启齿的时候,你会选择赠送什么礼物来婉转地表达这份情感?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恐怕都是玫瑰吧。没错,作为爱情的象征,玫瑰鲜艳娇美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用如此美丽可爱的鲜花来示爱,无疑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了。但是你知道吗?我们平时从花店里买来的那一束束娇艳欲滴的“玫瑰”,其实压根儿就不是真正的玫瑰,而是我国土生土长的香水月季花培育出来的“替身玫瑰”。说白了,如今花店
中国“剩男”比“剩女”多  现在,媒体没完没了地报道“剩女”,相比之下,中国“真正被剩下的一群人”——“剩男”,受到的关注明显不足。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和重男轻女的观念,导致中国如今30岁以下男性的人数比女性多出约2000万。“剩女”是可避免的社会用语,“剩男”则是不可回避的统计学现实。报道说,中国典型的“剩男”生活在偏远和欠发达地区,收入低,前途不佳。  全球每年80万人死于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近
祭祀是清明节历久弥新的精神核心,适值清明,人们备办丰盛的祭品,前往祖墓虔诚祭拜。在被祭拜的祖先当中,家族祖先与人们有着直接的血缘传承关系,是家族千百年来得以繁衍生息的关键人物。除此之外,清明节还要祭拜与人们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文化祖先,轩辕黄帝就是中华民族一位重要的文化祖先。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文明始祖”,被誉为“三皇五帝”之一。历传陕西、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均有黄帝陵,其中,地
“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这是中外游客对中央大街的评价,作为一个地道的哈尔滨人,我深以为然。  1997年,中央大街成为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在国内声名鹊起;2009年,它又从200余条名街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1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中央大街是这座城市的荣耀,是历史的承载者。    百年建筑博物馆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因为有数千名中国筑路劳工在这一带落脚,这里最
“人造鸡蛋”上餐桌  美国一家公司研发的一种可替代鸡蛋的人造食材日前开始在全美各大超市出售,并有望于不久之后进入中国市场。这种名为“超越鸡蛋”的人造鸡蛋主要由从豆类植物中提取的蛋白质构成,可用于多种食品制作。与普通鸡蛋相比,这种人造鸡蛋除了可以有效降低超过40%的成本,也更加环保。世界上51%的人造温室气体排放量是由畜牧业产生,用植物蛋白合成的人造鸡蛋的能量转换率为2:1,大大高于畜牧业的39:1
资深的象棋爱好者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同样一枚棋子,有的象棋里写作“炮”,有的象棋里写作“砲”,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其实,“炮”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最早指的是“炮烙”,只是在最近几百年火炮出现之后,才开始指代火炮,这明显与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的中国象棋不相符合。对象棋来说,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砲”,从石而非从火,即古代的投石车。象棋中的砲,本身就体现出了许多投石车的特征:直线行驶,像车一样无限制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