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ing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行LPD的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出血、胰瘘、胆瘘、腹腔感染)等临床资料,分析胰腺切除术后出血(PPH)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结果

纳入215例患者中男性132例,女性83例,年龄(60.7±10.3)岁,术后共发生20例PPH,发生率为9.30%(20/215)。早期出血主要原因为止血不确切和血管夹脱落;晚期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道瘘、术中能量电外科器械动脉损伤及假性动脉瘤。20例PPH患者中,早期出血6例,迟发性出血14例;A级出血患者1例,B级出血患者10例,C级出血患者9例;胰瘘13例,胆瘘1例,腹腔感染2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胃镜下成功止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7例,介入治疗成功止血7例;11例患者行剖腹探查。20例PPH患者中,14例治愈出院,6例死亡,死亡率30.0%(6/20)。

结论

早期出血与止血不确切和血管夹脱落相关;晚期出血与消化道瘘、术中能量器械动脉损伤及假性动脉瘤相关。LPD术中应精细止血保护好血管、精准吻合以提高消化道重建的质量。PPH"治疗窗"很窄,对不能排除动脉性出血者应选择DSA栓塞或放置覆膜支架,对介入治疗失败的B/C级出血者应果断手术探查,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其他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正成为全球肝病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其病理学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清楚,免疫调节无疑是其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尤其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现介绍T淋巴细胞参与脂肪变性、炎症、纤维化、恶性转化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老年人发生误吸的事件不断增加,而误吸所导致的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是老年人常见死因之一.为此,本文就误吸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
期刊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中预防控制的价值.方法:随机挑选在我中心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接受治疗的58名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
目的 PBL教学法应用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心内科实习的实习护生90名进行实验,根据随机颜色球法将分为2组,各45名.这中间,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接受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7月-2019年4月的27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给予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处方剂量48~55Gy/5~8次,动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Child-Pugh评分以及肝脏影像学改变情况,评估发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放射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27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多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效果。随着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肝癌的二线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别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些药物在接触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激发了自身免疫引起的相关副作用。其副作用发生特点与传统化疗及靶向药物有很大差异,有效地监测、发现及干预免疫相关
目的 对比分析在产科护理带教中分别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传统常规护理带教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3月这段时间来我院产科实习的护生48例,分成两组,即参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6 (IL-16)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肝脏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70例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的肝活检标本、62例患者和87名健康对照的血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内IL-16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6水平,并通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确定IL-16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对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W
干细胞是一类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无限制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基于干细胞的治疗技术可为疑难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免疫原性低、取材方便、来源丰富和无伦理学争议等优点,目前被认为是可用于临床治疗疾病的最理想的一类干细胞。目前已有大量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证据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显著改善肝硬化和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的病情和临床转归,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向肝细胞样细胞的转化、调节免疫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