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oa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于我院进行胫腓骨骨折治疗的患者62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62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为34例,参照組为28例,实验组均为使用交锁髓内钉方法治疗的患者,参照组均为使用加压钢板方法治疗的患者,对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且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方法能够改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有效提高胫腓骨骨折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的病痛,因此,交锁髓内钉治疗方法较为可行。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37-01
  胫腓骨骨折为四肢骨折的一种,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胫腓骨骨折如果没有使用正确的治疗方法,会使患者的骨折病情加重,造成骨折区域的旋转和重合,最终导致畸形。因此,胫腓骨骨折需使用正确的治疗方式,否则会给患者的预后带来残疾的阴影。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病症一般体现于患者的伤处有剧烈的疼痛感,不能轻易移动、触及伤处骨骼时有摩擦音、伤处皮肤出现肿胀等等,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慎重选择治疗方法。本文对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探讨,并得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于我院进行胫腓骨骨折治疗的患者62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62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为34例,参照组为28例,其中,排除有重大心血管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以及肿瘤疾病患者。实验组患者34例,平均年龄(38.25±5.76)岁;平均体重(68.56±7.29)kg;性别:男21例,女13例;婚姻状况:未婚11例,已婚23例;教育年限:<9年18例;>9年16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15例;高处坠落致伤7例,摔倒致伤3例,打斗致伤5例,其他4例。参照组28例,平均年龄(40.01±7.28)岁;平均体重(64.35±8.51)kg;性别:男12例,女16例;婚姻状况:未婚14例,已婚14例;教育年限:<9年19例;>9年9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9例;高处坠落致伤8例,摔倒致伤6例,打斗致伤3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行静脉全身麻醉,并对患者取仰卧位。
  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行以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
  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行以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方法。于患者的胫骨骨节处至膝前位置行纵式切口,之后利用圆头导针对患者的骨髓腔进行扩髓,然后将髓内钉沿导针植入,再在胫骨结处切口,将锁钉植入,最终将患者的伤口处止血,并缝合[2]。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患者伤口愈合的情况包括:两组患者的而平均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负重以及骨痂形成的平均时间。
  1.4临床观察指标
  利用SPSS21.O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并用t检测;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比较( ±s)
  组别 例数 愈合时间
  (月) 住院时间
  (天) 术后负重时间
  (月) 骨痂形成时间
  (月)
  实验组 34 8.1±3.0 17.5±3.7 2.4±1.3 2.5±0.5
  参照组 28 10.4±3.1 19.2±3.0 3.5±0.8 3.4±0.9
  P值 P<0.05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n(%) 有效
  n(%) 无效
  n(%) 总有效率
  n(%)
  实验组 34 24(70.59) 9(26.47) 1(2.94) 33(97.06)
  参照组 28 14(50.00) 11(39.29) 3(10.71) 25(89.29)
  P值 P<0.05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四肢骨折类型,与其他骨折类型相比,更容易出现畸形的情况,在进行胫腓骨骨折治疗之后,患者的胫腓骨部位通常会出现痛感,膝关节的屈伸受到限制、踝关节行动受到限制、患肢出现缩短情况等等[3]。因此,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要选取科学优质的治疗方案,避免给患者留下各种后遗症。而在临床上主要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钢板内骨定,另一种为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点[4]。但是经过研究发现,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方法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愈合情况和治疗效果都优于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上治疗胫腓骨骨折应选用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方法。
  结语:
  总而言之,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愈率,并减少患者术后畸形的发生概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3):56-58.
  [2]汪正节.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666-3667.
  [3]周漪峰.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04):44-45.
  [4]项炳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2):99-10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28-01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传统疗法效果不佳,我院自2010年以来采用银针针刺后针尾加热治疗颞关节紊乱病,并经1-1.5年以上观察,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20例,女36例,年龄20-52岁,平均37.5
期刊
【摘要】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S)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但是仍不明确其具体的生理病理过程[1]。然而随着现代医学对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认识的不断提高,药物治疗以及相关研究一直是DCVS临床研究重点,包括一些祖国传统医药、内皮素合成抑
期刊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腹胀的原因、治疗转归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保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腹胀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产生腹胀的原因、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47例新生儿患有感染性疾病,占52.22%;早产儿机体功能较差25例,占27.78%;新生儿窒息和缺血缺氧性脑病11例,占12.22%,外科性疾病4例,占4.44%,其他情况3例。结论:新生儿产生腹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诊断治疗方面的认识。方法 对56例支原体感染的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片、CT特点以及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7~14岁占75%,均有发热、咳嗽表现,肺部体征表现轻,23.2%有少量中小水泡音,白细胞升高者73.2% ,C反应蛋白升高者60.7%,合并心肌和肝功能损害分别为12.5%、16.1%,影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胆结石患者共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4例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4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脑出血神经内科保守治疗措施,总结诊疗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老年小脑出血68例患者,对其进行神经内科保守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68例老年小脑出血患者经过神经内科治疗后,有45例患者产生并发症,并发症率为66.18%;有6例死亡,死亡率为8.82%;有49例治愈,治愈率为72.06%;显效者14例,占20.59%。结论 对小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高渗盐水治疗方法对于急性颅脑外伤的急诊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7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3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以甘露醇注射液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以8%高渗盐水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数、心率指数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指数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之上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在控制血糖疗法基础上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5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后2组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均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护理特点以及最佳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82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引流管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经引流管护理后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且顺利康复出院,无引流管脱落以及堵塞现象发生,发生并发症者2例,其中包括感染和渗血各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4%。结论 由于病人操作不当,在肝胆外科手术的过程中往往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病症诊断情况,确诊病症,并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这次医学实验的对象是某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就诊治疗的8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原始资料分析依据。通过对这8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病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用开颅手术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然后一个月后跟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