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冬季不能承受之冷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低迷、出口形势严峻、急需拉动内需的时候,管理創新,
  这个看似并不新鲜的名词,仍很值得企业重视与着力。
  
  管理创新并非一个新鲜的词汇,但是根据近年来我们对企业的观察,管理创新并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更多的,仍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上。
  
  管理创新不如技术创新?
  
  在1990年代前后,美国管理创新研究先驱者、ADI公司董事长Ray Stata对美国与日本企业进行比较研究之后认为:1980年代,美国企业之所以失败,日本企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管理创新。
  与欧美国家依赖技术上的创新不同,日本是第一个靠管理创新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提升了产业实力的国家。美国企业将注意力关注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上,却忽略了管理的创新,是其落后的重要原因。他进一步指出:通常我们认为创新的形式,就是进行技术创新以生产新产品,或改善和提高既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但是在ADI以及许多其他美国公司里,其发展进步的主要瓶颈并不是产品和工艺创新,而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在将来还会越来越重要。作为后来者的日本企业,也主要是依靠管理创新领先于作为先行者的美国企业。即使在美国企业群体中,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也是高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
  21世纪初,台湾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先生也谈及到这个问题。他指出:“就台湾的客观环境而言,我们受限于整体环境、市场规模、投资等因素,要创造尖端的技术有实际上的困难……技术的创新我当然尽力而为,绝不放弃;不过,管理创新的回报可能会更大。”也就是说,从全球IT产业格局和台湾企业实际状况而言,管理创新的现实性与回报将大于技术创新。宏碁集团的成长历程正是这样。
  2006年,英国管理创新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发表了多篇颇有影响力的文章,其中一个核心观点就是管理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管理大师加里•哈默(Gary Hamel)首先阐明以下观点:管理原则和管理流程的创新能够创造持久的优势,使竞争地位发生巨大的转变。在过去100年中,管理创新(例如:品牌管理、事业部制等)比技术和产品创新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使公司绩效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然后对通用电气、杜邦、宝洁、Visa国际组织和Linux的案例研究表明:一项管理突破能给进行创新的公司带来强大的优势,并使行业的领导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之下,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带来的优势往往较小。同时,迈克尔•摩尔(Michael J. Mol),朱利安•伯金绍(Julian Birkinshaw)以3635家英国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生产率增长更多的是由管理创新而不是产品和工艺创新所推动的。
  笔者认为:全面、深入地理解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是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和实践的前提和条件。目前,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个问题有关。只有全面、深入地理解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有效的方法。否则,管理能力的提升将成为中国企业未来成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应该把管理创新纳入自主创新体系中,像重视技术创新一样重视管理创新,甚至要更加重视管理创新。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和媒体,还是企业界,都应该这样。
  
  管理创新对中国更重要!
  
  自主创新是近几年中国政府提倡的国策之一。在这股热烈的潮流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谈论的“自主创新”仍然停留在技术创新的层面,甚至仅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事实上甚少提及。
  这个现象不容忽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建设在中国还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以全球视野来看,在二十多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之后,我们提出技术上的“自主创新”是合适的。但是,正如日本人所言:技术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仅重视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重视管理创新。
  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管理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主要原因在于:
  1. 经过二十多年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尽管与外国企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或相当的差距,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更大。
  2. 后来者的技术依赖特征是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的局面不是多投入研发资源就可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同时,中国企业落后的管理状况则是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的,“从管理要效益”比“从技术要效益”的投入产出比更高。
  3. 管理不同于技术,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单纯的引进管理会导致水土不服,必须要进行本土化创新。中美两个核弹之父,一个邓稼先,一个奥本•哈默,两种管理思维,两个都成功了,但若两个互换个位置,可能都不成功。
  4. 技术创新的持续成功是需要管理能力提供支持和保证的。典型的案例是华为,该公司在3G设备上自主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成功,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华为的产品研发管理创新。在“先僵化,后固化,再优化”的指导下,华为公司引进了IBM的产品集成研发管理体系。
  5. 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学者认为日本的成功在于管理创新,这是有道理的。日本企业也是后来者,它们一方面依靠技术学习,另一方面开展管理创新,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较有利的位置。这个经验值得同为后来者的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6. 中国优秀企业的成长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以海尔为例,尽管媒体上报道了许多产品创新的故事,许多学者也在分析海尔成功的原因或奥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海尔一直是中国企业中的管理创新先行者,而且至今仍在努力之中。比亚迪是另一个管理创新的经典案例,它在资本不足的劣势下,进行流程创新,把电池制造这一资本密集型产业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限度地将技术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结合,获得了外国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迅速赢得市场份额。中国还有一批优秀企业,它们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们不满足学习国外的管理理念,它们还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做了不少中国式管理的探索。管理
  (本文作者系《北大商业评论》副社长)
  责任编辑:李 源
其他文献
对移动运营商而言,最重要的是让用户在对3G模模糊糊的认知中,清清楚楚地知道你是可以为他“傻瓜式”提供3G服务的。这样你就可以成为无线互联网时代的王者!
挖掘与抢救穆藕初的思想,借以强化我们官产学三界的科学管理理念,  提高整个干部管理队伍的素质,已迫在眉睫。    美国也有个“穆藕初”    无独有偶。历史往往重复,并且相互佐证。  和穆藕初先生一样,被称为前无古人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也曾发现并赞扬过一位早在上世纪初就对管理学做出卓越贡献的美国女管理学家玛丽帕克芙丽特,并使其广受关注。并且,两者也是太平洋两岸非常活跃的企业家和政府高层
2009年10月,“乳业教父”郑俊怀宣布复出。从自由到复出,用时整整一年。2008年9月,当郑俊怀从狱中归来时,这个此前他为之奋斗了22年、催生过无数财富神话的行业,正骤然变得山河破
关注人与系统的互动,做开放性更多、透明性更高的人性化企业才是最好的选择。
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全新的技术特征和优势,构筑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理念,从而影响我们未来的商业形态。移动互联网究竟在哪些方面对商业的模式会产生改变呢?我把它总结
1981年,《定位》一书出版,迅速风靡全球,且至今经久不衰,该书的第一作者,即为被誉为"定位之父"的艾·里斯。而今,定位理论早已成为"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而且是全球公
"其实我受不了半点儿诱惑。"这个年龄段的员工,稳定性被征服欲左右,忠诚度被薪酬职位挑战。李晓菲:北京人,1987年生。北京海能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监,月薪:3700元同龄人才
“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热衷并擅长人才培养和管理,在9月的GMC总裁论坛上,他直言不讳地说:“团队质量至关重要,中国企业对团队质量关注不够,打造好的团队质量,不管是对小
不急,但也不能停,可能是未来30年中国企业所需要的心态。60年前到30年前,我们在停;30年前到今天,我们在急。下一个30年,才是正轨:不急也不怠。
哲理的故事奥利瓦·史穆特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主席,作为全球信息化社会的标准制定者,人们一般会觉得他肯定是一位正儿八经的严肃人,需要时时刻刻拿着游标卡尺丈量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