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大多数老师个人的教学水平都得到比较大的提升,但是受各种因素制约,有些老师偏离了基本的教学规律,进入了课堂教学误区。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避免误区呢?
一、把“精讲多练”误解为“少讲多练”
我们首先要明白“精讲”和“少讲”的区别。“精讲”一般意义上说,主要是老师在课前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提前进行预设。老师要预想到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学习困难和问题,提前精心设计好问题,在课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精讲多练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大量习题的练习,以此弥补精讲中存在遗漏的知识点,这是“精讲多练”的目的所在。而“少讲多练”往往是老师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仓促进行课堂教学。在此情形之下,老师讲课时会犯这样的错误,不引入、不探究,“开门见山”直接给出知识点或公式、定理,然后就进行大量的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的空间,没有自主探究,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老师不能把“精讲多练” 理解成“少讲多练”。在课堂教学上,老师教学应由浅入深,难易适中,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的搭配,尽量不要简单机械重复,那样会让学生厌烦,使数学本来具有的逻辑美丧失了它的价值。通过多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因此,老师只有把精讲和少讲的内涵区分开,才能做好“精讲多练”,才能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二、忽视了粉笔与黑板的作用
如今,有些老师盲目受各种教学新思潮的影响,强调多媒体等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实,事情都有两面性,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各有利弊,教学中要合理取舍,恰当运用,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一味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否定一些传统教学手段,上数学课时丢掉了粉笔和黑板,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认真观看,看得眼花缭乱。一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任何板书,学生也感觉空荡荡的,一旦学生离开教室之后,对学科知识也忘记得快。这种教学方式看似新颖,但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并且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有消极影响。笔者并不是反对采用多媒体技术,虽然新课标中强调了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但是多媒体在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它并不能完全替代粉笔与黑板。
在日常教学中,有些知识还是用粉笔写在黑板上更清楚、更恰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深刻。例如,老师在分析计算题时,如果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写出计算过程,同时一步一步解释,说明每一步都用到了哪些方法、运算律和公式。如果学生遇到疑惑,也可立刻向老师请教,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效果自然可以提高。因此,在研究多媒体与新课程整合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教学中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做题和考试时,学生还是要用手来写、画、算。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发挥多媒体直观、动态的优势,对于有些过程性很强的知识,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则更加清晰,这样可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感知过程。
三、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和层次
大家都知道,每天课后老师一般会布置一些家庭课外作业,作为巩固当天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多练、苦练,往往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其实,留作业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如果不合理布置作业,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厌烦,甚至讨厌数学老师,恶性循环。
从心理学上讲,人都存在畏难情绪。如果老师布置作业过多,学生心里必然不愿意,但是又不好反对,长此以往,他们一看到数学题目就害怕,那么何来成绩的提高呢?如果老师作业布置得少而精,自然会受到学生欢迎。 “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在课堂上就会更积极配合老师,同时也感觉数学学起来轻松愉快,这对学生学好数学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如果布置的作业只是机械性、重复性的题型,那样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身心疲惫,产生厌烦情绪。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有兴趣,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情况,量要适度、适中,又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能突出当天所学知识的重点。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提升数学作业的质量。老师布置作业一定要结合课堂内容,精心筛选,作业要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要遵循巩固性的原则,既复习旧知识,又启发新知识。第二,作业选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次分明。一般分为三個层次:基本练习,巩固新知:综合练习,强化双基:变式练习,锻炼思维。每一层次的习题,应对题目一题多解,引导思维发散,一题多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学中每个环节互相协调,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尽量避免走进教学误区。只有协调好课堂的每个环节,认识教学误区的危害性,才能使数学课堂更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一、把“精讲多练”误解为“少讲多练”
我们首先要明白“精讲”和“少讲”的区别。“精讲”一般意义上说,主要是老师在课前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提前进行预设。老师要预想到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学习困难和问题,提前精心设计好问题,在课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精讲多练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大量习题的练习,以此弥补精讲中存在遗漏的知识点,这是“精讲多练”的目的所在。而“少讲多练”往往是老师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仓促进行课堂教学。在此情形之下,老师讲课时会犯这样的错误,不引入、不探究,“开门见山”直接给出知识点或公式、定理,然后就进行大量的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的空间,没有自主探究,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老师不能把“精讲多练” 理解成“少讲多练”。在课堂教学上,老师教学应由浅入深,难易适中,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的搭配,尽量不要简单机械重复,那样会让学生厌烦,使数学本来具有的逻辑美丧失了它的价值。通过多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因此,老师只有把精讲和少讲的内涵区分开,才能做好“精讲多练”,才能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二、忽视了粉笔与黑板的作用
如今,有些老师盲目受各种教学新思潮的影响,强调多媒体等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实,事情都有两面性,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技术各有利弊,教学中要合理取舍,恰当运用,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一味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否定一些传统教学手段,上数学课时丢掉了粉笔和黑板,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认真观看,看得眼花缭乱。一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任何板书,学生也感觉空荡荡的,一旦学生离开教室之后,对学科知识也忘记得快。这种教学方式看似新颖,但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并且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有消极影响。笔者并不是反对采用多媒体技术,虽然新课标中强调了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但是多媒体在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它并不能完全替代粉笔与黑板。
在日常教学中,有些知识还是用粉笔写在黑板上更清楚、更恰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深刻。例如,老师在分析计算题时,如果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写出计算过程,同时一步一步解释,说明每一步都用到了哪些方法、运算律和公式。如果学生遇到疑惑,也可立刻向老师请教,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效果自然可以提高。因此,在研究多媒体与新课程整合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教学中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做题和考试时,学生还是要用手来写、画、算。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发挥多媒体直观、动态的优势,对于有些过程性很强的知识,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则更加清晰,这样可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感知过程。
三、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和层次
大家都知道,每天课后老师一般会布置一些家庭课外作业,作为巩固当天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多练、苦练,往往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其实,留作业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如果不合理布置作业,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厌烦,甚至讨厌数学老师,恶性循环。
从心理学上讲,人都存在畏难情绪。如果老师布置作业过多,学生心里必然不愿意,但是又不好反对,长此以往,他们一看到数学题目就害怕,那么何来成绩的提高呢?如果老师作业布置得少而精,自然会受到学生欢迎。 “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在课堂上就会更积极配合老师,同时也感觉数学学起来轻松愉快,这对学生学好数学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如果布置的作业只是机械性、重复性的题型,那样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身心疲惫,产生厌烦情绪。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有兴趣,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情况,量要适度、适中,又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能突出当天所学知识的重点。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提升数学作业的质量。老师布置作业一定要结合课堂内容,精心筛选,作业要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要遵循巩固性的原则,既复习旧知识,又启发新知识。第二,作业选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次分明。一般分为三個层次:基本练习,巩固新知:综合练习,强化双基:变式练习,锻炼思维。每一层次的习题,应对题目一题多解,引导思维发散,一题多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学中每个环节互相协调,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尽量避免走进教学误区。只有协调好课堂的每个环节,认识教学误区的危害性,才能使数学课堂更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