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四次扫盲高潮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从1949年到1969年,新中国通过4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先后有1亿多中国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如此大规模并卓有成效的扫盲运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第一次扫盲高潮:“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明确地指出,在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那时,他已清醒地看到,文盲充斥的现状将会给建设一个新中国造成多大阻碍。
   1950年9月,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工农教育会议。会议明确指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了鼓励和推动学习,毛泽东接见了与会的全体代表,并与学习劳模亲切握手、合影。于是,一场“政府领导、依靠群众组织”的识字扫盲运动从政府机关开始,向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全国各地开始办起“扫盲班”。城市、工厂的扫盲班多办于夜间,农村的扫盲班则多开办在冬季农闲时节,也被称为“冬学”。
   为了尽快地提高识字水平,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利用注音识字创造了《速成识字法》。同年,西南军区在1.26万名干部、战士中试行《速成识字法》,一般只要15天时间,能识字1500个以上,能读部队小学课本3册,能写短稿。某野战军采用这一方法,于1952年3月底彻底扫除了文盲。
   1952年4月23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举行颁奖典礼,奖励发明者祁建华的杰出贡献。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各地“普遍推行速成识字法”。扫盲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迅速形成。
   1952年5月15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的通知》。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推广,速成识字法教学在工厂、农村的扫盲中取得了很大成效。据东北、上海、北京等地的不完全统计,参加速成识字法学习的工人达到25.8万人。1952年11月15日,中央决定成立全国扫盲工作委员会,任命祁建华为副主任委员。
   由此,速成识字法逐渐从“军用”推广至“民用”,一时间在全国工厂、农村掀起了运用速成识字法扫盲的高潮。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被创造出来:工厂的“车间学校”、农村的“地头学习小组”、妇女的“炕头学习小组”等。
   在扫盲教师队伍建设上,则提出:“以民教民,能者为师”“教师条件很平常,识字就能教文盲”。提倡“十字先生”“百字先生”“亲教亲,邻教邻,夫妻识字,爱人教爱人,儿子教父亲”。到1953年止,全国扫除职工文盲近100万人,扫除农民文盲308万人。
  第二次扫盲高潮:“把扫盲作为国家大计”
   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村,是山东东南部一个仅有30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解放初期全村只有9个人识字。村里安排记公分的记工员,碰上人名、地名、工具名,经常就写不出来了,有的做记号,有的干脆就直接用脑子记,到了结账时候往往就成了糊涂账。
   面对现实迫切的问题,村青年团支部研究出了对策:先让村里的年轻人识字学文化,储备记工员的后备资源。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划分学习小组,并聘请高小毕业生(注:“高小”一般指五六年级,即高年级的小学)担任教员。学习班的教学内容与“培养记工员”紧密地结合起来,教授姓名、地名、农活、农具、牲畜等有关的字词。经过两个半月的学习,村里115名青年,19人当上了记工员,92人能够记自己的工账。
   高家柳沟村的成功经验被登在了《互助合作通讯》杂志上。1955年9月,毛泽东在读过这篇文章后,当即在文上做了批示,他认为,在当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低、成人多数文盲的情况下,“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指出:“这个经验应该普遍推行”。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又谈到了扫盲运动:“扫盲运动,我看要扫起来才好。有些地方把扫盲运动扫掉了,这不好。要在合作化中间把文盲扫掉,不是把扫盲运动扫掉,不是扫扫盲,而是扫盲。”之后,毛泽东还亲自制定了“每人必须认识1500到2000个字”的扫盲标准。
   由此,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了扫盲运动的高潮。为了推动扫盲运动的深入,1956年3月15日,全国扫除文盲协会成立。3月2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扫除文盲的决定》,将扫盲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第一次把扫盲作为国家发展大计。
   在扫盲运动高潮中,人民群众创造出很多很好的教学形式。当时,工矿企业采取了“长班短班结合、集中分散结合、脱产业余结合、自学辅导结合”等形式,农村采取了“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学、忙后复学”等形式。到1957年上半年,全国原有文盲中已有2200万人脱盲,并已有160万人达到高小和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第三次扫盲高潮:毛主席批评扫盲浮夸
   1958年2月,在“大跃进”的背景下,扫盲工作也出现了“大跃进”。3月,全国召开了扫盲先进单位代表会,会议向全国发出5年内基本上扫除全国青壮年文盲的倡议。但当时全国14岁到40岁的青壮年文盲,仅在农村中就还有1.5亿,要在5年内完成扫除文盲,是不可能的。在大跃进形势下,一个群众性的扫盲高潮很快形成。
   一些扫盲口号应运而生:“工业化、农业化,没有文化不能化”“技术是个宝,没有文化学不了”“一切识字的人都要动员起来教人识字,一切不识字的青壮年都要组织起来努力学习”。
   1958年1月,黑龙江省宁安县率先宣布成了基本无文盲县。随后,黑龙江省提出了“乘卫星,坐火箭,赶上宁安县”的口号,经过3个月的大干,成为全国第一个无文盲省。
   为了完成指标,各地出现了浮夸、虚报的现象。据当时报道,仅1958年1至9月,全国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亿人。
   对于这一时期扫盲运动中出现的浮夸现象,毛泽东作出过批评。在1958年11月的武昌会议上谈到“作假问题”时,他说:“世界上的人有的就不那么老实……比如扫盲,说什么半年、一年扫光,我就不太相信,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扫除了就不错。”
  第四次扫盲高潮:加快扫盲速度、巩固扫盲成果
   扫盲运动经过三次高潮后,新中国的文盲已经大大减少。但是,怎样加快扫盲速度、巩固扫盲成果和提高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仍然是今后要突破的难题。
   1960年4月,一份来自山西省委的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报告说,山西省万荣县过去10年来一贯重视扫盲工作,但复盲现象严重。1958年10月,他们决定在全县推行汉语拼音方案,高速度地开展扫除文盲和业余教育运动。1959年10月,县委进一步总结了注音扫盲的经验,在作了充分准备之后,一鼓作气,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万民教、万民学的注音扫盲高潮,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成效,仅2个月即实现了青壮年无文盲县的目标。他们所采取的注音识字的步骤是:一是学习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二是借助注音字母认识汉字,三是大量阅读注音书报,不断扩大识字量。
   毛泽东看后,十分高兴,亲自为这一报告拟题:《山西省委关于在全省推广万荣县注音扫盲经验,争取在1960年使山西成为无盲省向中央的报告》。他指示将这一报告印发中央一级各部委、各党组,并在党报发表。他还满怀信心地希望经过1961年的努力,争取全国比山西迟一年完成扫盲任务。4月22日,中共中央下发了这一指示。
   一馬当先,万马奔腾。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一个“学万荣、赶万荣”的注音识字运动高潮。大规模的注音扫盲运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扫盲高潮的时间并不长,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扫盲运动也进入了调整。但扫盲工作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64年,我国开始第二次人口普查,同时也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1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摘自新华网、澎湃新闻、《湘潮》等)
其他文献
5月7日,安乡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学开放日活动。全县120余名中小學教师共聚深柳中学、城北小学进行交流研讨。   本次活动聚焦优质课展示、骨干教师交流学习。一堂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示范课,让听课教师赞不绝口;交流研讨时,各学科教研员解答了听课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给出了合理性建议。   教学开放活动,进一步增强校际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探讨常规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
期刊
扑下身子干实事,学史力行解难题。近日,平江县南江学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邹争新带领联点学校负责干部深入到南江中学、板江中学、昌江中学、上塔市镇中学等校,参加所在校的毕业班教师座谈会和一模考后质量分析总结会,为一线教师送去组织的关怀,并就如何提升后阶段备考质量、挖掘学生潜能、关注毕业生学习心理等方面作交流与指导,这是该学区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的一组镜头。   據了解,为积极
期刊
5月10日,桂东县2021年初三体育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中考”)顺利开考。全县共有2413名考生参考。   今年是郴州市中考改革落地之年,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体育考试项目增加了学生自选类项目——跳绳。从统计数据看,自选项目中,篮球绕杆运球为最热门的考试项目,其次为足球、排球、跳绳;选考项目中,女生选择仰卧起坐人数明显多于实心球,男生选择实心球与引体向上项目人数相差不多。   为确保考试的顺利
期刊
迎着晨曦,踏着月亮,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无论周末,还是假期,在校园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洞口县竹市镇大水片小的总务主任——低调務实、乐于奉献的胡伟长。  他是一名共产党员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候,我要冲锋在前!”去年正月初三,人们谈“疫”色变的时候,胡伟长不顾自身的安危,不管妻儿的反对,不理朋友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响应号召,逆行而上做起了“防疫志愿者”,在沪昆高速
期刊
“同学,随地扔垃圾是不对的”“同學,请不要踩踏草坪” ……5月10日,常德市鼎城区江南小学文明小卫士马康杰头戴小橙帽,在执行任务。   据悉,5月以来,该校开展了“文明小卫士,今天我值日”主题实践活动,值班学生戴上小橙帽以“文明在我环境中”“文明在我行进中”“文明在我话语中”“文明在我微笑中”“文明在我感恩中”五个方面维护校园文明。  蔡照君 摄影报道
期刊
近日,位于浏阳市文家市镇里的仁学校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浏阳秋收起义红军小学”。该校有丰厚的红色基因,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杨勇将军的母校, 1927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于此。5月10日,记者追寻革命的脚步来到里仁学校,感受红色印记。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现任校长杨庆林介绍,里仁学校深耕历史文化沃土,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育人目标,新生第一课必是“认识学校”。  
期刊
5月10日,南县一中举行了一场以“公民、责任、希望、奋斗”为主题的高三年级成人礼见证仪式。   该校高三1009名学生在老师家长的陪同下,郑重走过成人门,伴随嘹亮的国歌,以青春的名义宣誓:从今天起,我已长大成人。   南县教育工委委员、县教育局副局长周大昌勉励高三学子不忘初心,奋勇向前,用努力践行报国志、家乡情。   “服务他人,奉獻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
期刊
5月8日,涟源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和全体思政课老师在多媒体教室,聆听了涟源市“五老”宣讲团成员谢国光老师的《放飞梦想,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题宣讲。学生们纷纷感慨,要努力做有理想、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年以來,该校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开展了“缅怀英烈·铭记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学党史·迎五四”系列活动,组织了优秀团员开展参观涟源市
期刊
最近,我探访了隐藏在云南昆明近郊的古老村落——乐居村。   这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彝族村落。它背西向东,依山而就,鹤立鸡群般雄崌一方。全村146户人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子周圍古树参天,泉水环流,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青山绿水间一颗闪亮的明珠,特别耀眼。这次探访,正是春花烂漫时,乐居村仿佛成了花的世界。走进千亩梨园,大片大片的梨花洁白如雪,铺满山岗。   漫步其中,春风轻拂,团团簇簇的花枝
期刊
近日,四川泸州泸县城东小学教学底楼长廊兩边,一排排整齐的“花架”上,菠菜、上海青、黄瓜等蔬果正茂盛生长。每到课间老师就带领孩子们在长廊上种植、采摘各类蔬果,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放松身心、缓解疲劳。  (据四川观察5.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