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皇帝”不是吓唬出来的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ong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传统社会的政治史,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传统社会的领导者习惯于拥有无限的权力,而从梭伦到华盛顿的西方领袖相对来说较多的会自觉地为自己的权力设限?
  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复杂理论所强调的“初始条件设置”。也就是说,系统运行的状态是其成员之间互动的结果,而最开始的互动模式对以后的系统形态产生重大的引导作用。在政治系统内部,最高权力一开始是如何分配和行使的,影响了以后的权力拥有者的想象力和判断力,这样的代际影响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权力运行模式。
  例如,在文明刚刚开始的时候,族群通过何种方式来求得生存是最重要的考量。中国文明成长于大陆内部,是典型的灌溉农业文明,对于“龙”的崇拜就是在缺水的文明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更将为取得稳定的收成而大规模兴修水利作为灌溉农业文明的生存关键。因为兴修水利需要权力集中下的设计和指挥,否则千千万万人一齐上阵的状况是不可想象的。而希腊文明则起于地中海,是典型的航海文明。几十个人、一艘船就可以进行航海贸易,并且要根据具体环境与生意机会做出恰当判断,不可能始终从一个中央权威那里获得指示。
  文明的最初形态决定了其对中央权威依赖程度不同。但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则是社会政治结构以及行为体之间的互动,不断地强化初始条件,形成了所谓的“法治”传统和“人治”传统。例如,欧洲国家内部的“去中央权威化”进程一直没有停止。在日常政治中,权力一直不能达到绝对权力的水平。古希腊罗马自不待言,民主政治下的选举、公民大会、元老院都将最高行政长官的权力限制得死死的。即使在“黑暗的中世纪”,国王也不能一人说了算,外有教廷和其他国家对其权威形成挑战,内有贵族和境内教会与其抗衡。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制化文件《大宪章》,即是由贵族打败国王后逼迫其签订的。
  对于这些权力的拥有者,想要行使绝对权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开始的时候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而等到“不能”成为习惯,习惯成了自然,也就成了自觉的“不为”传统。华盛顿等美国国父们对于限制权力深信不疑的信条,正是直接来自于英国都铎王朝的有限权力传统。所谓法治,其实还是政治,只不过是妥协的政治罢了。
  当然,在中国的“人治”传统中,也有比皇帝更大的权力,那就是上天。但上天在人间没有代理,无法介入日常政治,也就无法真正发挥制约权力的作用。那些天谴、灾变、异象,不过是大臣经常拿来吓唬皇帝的说法而已,至于皇帝吃不吃这一套,就全凭运气了。一般来说,贤明的君主常常会相信这些说法,像唐太宗为玄武门事件而深具上天惩罚的情结,促成了贞观之治的隐秘动力。但有着同样经历的隋炀帝则根本不相信这些,只是关注“大好头颅有谁来取”的现实权力争夺。但我们不能说迷信的皇帝就是好皇帝,真相是:那些相信自己的权力不是绝对权力、心怀敬畏的皇帝,才有机会做一个好皇帝。
  而西方的国王们不大用吓唬,他们的权力本就不能任意行使。像英王亨利八世,离个婚也搞得惊天动地,差点引发战争,正是来自于教权对王权的限制。而在中国传统社会,最高权力甚至体现在三宫六院的畸形性权力之上。这事实上也成为当代某些官员追求权力的内在动力—权力的封闭性使官员可以打造自己事实上的小三宫六院,而为维持特权享乐就无法让权力公开透明,更别说放弃或分享权力,从而形成了绝对权力能够持续存在的恶性循环。
  所以说,绝对权力真的是很有吸引力的东西,它会轻易地征服一个人的内心,对于这种魔鬼般的权力诱惑,唯有信仰、制度、法律能与之抗衡。而事实是,只要绝对权力不受限制,人心就不会改变。普通人掌握了这样的权力,一不小心就会步入专制主义的泥潭。
  法治的关键恰在于限制绝对权力—只要权力有所敬畏,一切善治都好说。目前中国进行的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确实需要集中权力;但达到真正的国家善治,就需要分散权力;而长期性地反腐败,又需要限制权力。所以,权力的分配,是一个永远新鲜的命题。对于政治家来说,从对手手中集中权力是最困难的;但对政治学家来说,如何让集中起来的权力不会成为绝对权力,才是真正的难题。
其他文献
就像银行遭遇的挤兑一样,堵门讨薪事件之后,熔盛重工,这个曾经的第一造船民企现在异常脆弱,就像一个泥足巨人,亟需一个强大的信用背书者。  其实中国的造船业也亟需一个信用背书者。暮然回首,很多造船企业才发现,政府救不了自己。首鼠两端的银行信贷  熔盛重工从云巅跌落是市场之手逐渐显现力量的一个例子。  早在2009年,众多的商业银行就已经意识到造船业处于周期性调整期,产能呈现严重过剩局面,欲从严控制对造
3月28日,中国政府发布了名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国家级“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热议一年多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与这一背景相关联,中国政府决定花巨资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并积极介入美军撤离后的阿富汗局势调停。种种重大举措显示,中国政府希望在这一区域有更大的政治经济作为。  近十多年来,该地带一直是外来入侵、战乱、恐怖主义、宗教保守和贫困落后的集
中国古代“四大清官”狄仁杰、包拯、况钟、海瑞的美名,在民间故事中历代传承不衰,其中常有“奉旨巡察”的情节。某位“青天”手捧“尚方宝剑”到各地巡察探访,惩办贪腐官吏、为民除害申冤,曾是众多古典小说和戏剧着力塑造的画面,中国普通民众对这种程序的熟悉和认同,堪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标志性特色之一。  “奉旨巡察”的官员究竟在政治体系中居于什么位置?他们的权力来源和施行方式在历朝历代都一样吗?除了皇帝之外,
一个统计数据说,现在中国“网红”影响力第一名仍然是王思聪,最近崛起的说唱艺人“papi酱”是第二名。实际上,从他们身上,越发体现出中国“网红”圈子的封闭化,乃至“阶层固化”。  “网红”,并不一定是贬义词, 也不一定只局限在演艺界。它代表着中国正在崛起的,一种新的权力、名望和财富的“分配方式”。  谈“网红”之前,先向各位提个问题:在时尚界,为什么女模特的收入要比男模特高得多?世界上最顶级的女模特
自带“干粮”打赢选战的特朗普,把大量的高层政治“局外人”带进白宫,开罪了一众既得利益者,难免受到自由派媒体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揶揄。  11月23日,特朗普选定印度裔女州长妮基·海利出使联合国,提名女慈善家贝齐为教育部长。  当大选之夜唐纳德·特朗普以多出74张选举人票“侥幸大胜”(普选票比希拉里少上百万张)时,希拉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垂泪不已”,第二天中午才勉强发表败选演说。此后,奥巴马
如何在概念上转移民众注意力是一种“管理的智慧”,在税政中,亦如是。比如,减少直接税的征收,加大间接税的征收,可以使纳税人的“税负痛感”处于“植物人状态”。  在过去的4年中,为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民间强烈的减税呼声,“结构性减税”的税改方案被推出,在概念上,它是以“减税”为导向的,但与此相悖的是,4年来,政府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民间对税负减轻的感受不大。  如此一来,结构性减税的
司马迁写《史记》,写到项羽垓下被围,夜里听到四面楚歌,项羽对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听了,含泪和诗一首。据《楚汉春秋》记载,虞姬的和诗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完这首诗,虞姬就挥剑自尽了。  《史记》接着写道,第二天,项羽带了八百壮士突围,冲到乌江边,只剩下二十八骑了。乌江亭长摇着船来接项羽,要他过江去,图
这并不是一个故弄玄虚的题目,而是中国楼市长期被忽视的“高房价逻辑”。  何为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它是“行为金融学”常用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已知数值作为“起始值”,而这个“起始值”会先“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  听起来有点玄,用现实例子来说就简单多了。比如,一些欧美奢侈品公司经常会搞个新品推介会,模特儿挎着个其貌不扬的包,在T台上
如果有那么一些人,什么事都推到改革身上,把改革当作万能药或者推延问题解决的幌子并因之乐此不疲,不是自欺欺人即是别有用心。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加利福尼亚州电力改革所代表的美国电力改革,实际上要算一场得不偿失的情绪化运动。  历史上,美国的电力供应采取的是区域特许垄断经营体制,加利福尼亚州也不例外,太平洋煤气和电力公司以及南加州爱迪生公司几乎控制了加州所有的发电和输配电业务。  从1
无论有什么困难,公共争论的质量都能从设计合理的赌局中获益良多。在学习了解世界方面,下注于结果总比什么都解决不了的争论强。  公共争论的过程令人难过地熟悉。它常常从惊奇开始—比如,转型成为电视真人秀明星的房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令人大跌眼镜地成为美国共和党总统提名代表。然后,专家出场:为什么会这样?这意味着什么?接下去会怎样?  一段时间后,作为争论对象的未来到底如何,很快会水落石出。在理想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