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点燃式的思想政治课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点燃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体验,重视知识生成,落脚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从而实现有效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克服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单调、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效果低下的弊端。点燃式教学强调通过真实丰富的教学内容点燃学生的热情,通过走心的教学过程点燃学生的激情,通过教学结果的利行点燃学生的生命。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点燃式教学;课堂教学
  有效的教学应该重视提升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从而点燃学生的生命,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点燃式教学正是遵循“激励、鼓舞和唤醒”这一原则,点燃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自信,点燃学生的正能量,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能学好。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哲学与生活》的最后一课,该课是对高中哲学课的总结和升华,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讲授這节课的难点有二:一是“价值”对于高二学生来讲比较抽象,理解和掌握的难度较大;二是在如今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让学生认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笔者采用了点燃式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这一节课,谈一谈如何打造点燃式的思想政治课。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一是教学的内容要具体化、形象化。据调查,十六七岁的高中生,虽然抽象思维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明显更愿意接受形象化的东西。这就要求政治老师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挑选和精心再加工,要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单调、枯燥的知识多元化、丰富化,将“高大上”的知识生活化、实践化。只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探讨的“人生价值”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哲学概念,如果光从概念到概念,学生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所以笔者将这种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出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真实的体验来探讨价值的概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到——“价值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给抽象的概念一个载体,这样讲的“价值”才能真正地落地,才能不至于陷入“空对空”的飘浮状态。
  二是教学内容要生活化、真实化。要尽量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我们创设的情境,所提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相关。因为只有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的真思考,激发真兴趣,产生真行动。在本节课中,笔者所提的问题,尽量做到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关注学生的起点,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整节课通过问题的串联,变得条理清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二、改进教学过程
  知识只有有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有了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碰撞,才能真正地入脑入心。一堂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只有做到了“走心”,才能被学生真正地理解和认可,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和正能量,才能引领学生勇于实践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如何才能走心?
  一是教学情境要真实适当。重学生体验,重知识的生成是点燃型思想政治课堂的一大特征。首先,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一定要真实,要符合教学的实际,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其次,我们创设的情境一定要适当,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政治老师要做好教情和学情的分析。从内容上看,要创设出学生熟悉又具有未知性的情境,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形式上看,要创设出学生乐于接受又富有挑战、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笔者创设了一个答记者问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行业专家”“企业领袖”“明星大咖”以及“普通劳动者”来接受采访。这个情境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有话可说又需要充分思考。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和思考,教学效果很好。
  二是教学环节要层层推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个知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定是要经历“知、情、意、行”四个步骤和环节。这四个环节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这四个环节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价值认同,从价值认同到实践升华,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在本节课中,笔者在环节的设计中严格遵循了这一要求。围绕着“人生价值”这一个核心问题,笔者设计了四个大的环节:“知——猜猜我是谁?情——我想我是谁?意——怎样成为谁?行——我就是我。”这四个环节层层推进,使得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
  三是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因为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其中,通过切身的体验和积极的思考才真正地让教学内容入脑入心。在本节课中,笔者很重视互动,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比如,通过抢答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抢答调动了现场的氛围,既达到了现场破冰的目的,又为后面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比如,通过现场采访的方式,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锻炼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
  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知识传授的课,又是一门具有德育功能的课,肩负着培训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务。所以,一堂真正有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该是让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引领学生勇于实践,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合格公民。
  一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情感需要经历一个酝酿、释放、升华的过程。对事物的认同要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层到深层的过程。点燃不是一上来的大火猛烧,而是一个从加热到燃烧的渐进过程。一堂点燃式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注意把握火候,把握节奏,不可操之过急。在本节课中,笔者通过四个环节,一步一步地引领着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的目标。
  二是要遵循润物无声的原则。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中,充斥宣讲式、口号式、宣誓式等“简单粗暴”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几乎是毫无作用的,甚至还会导致他们的反感和抵触。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才能真正地打动他们。只有让学生产生内心的共鸣,才能让他们认可接受,直到自觉践行。在本节课中,笔者坚持了一个原则——让学生说。观点要从学生自己的口里说出来,结论要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中得出。
  思想政治课堂不仅仅是讲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激发学生成长的生命场。点燃式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要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结果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向上向善的激情,点燃学生勇于实践、奉献祖国的真情。实践证明,点燃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融洽课堂中的人际关系,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谷.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J]. 广西教育. 2017 (06)
  [2]
其他文献
《江南》是我的福地,我的首部长篇《小别离》有幸首发于《江南》,随后被多家报刊杂志转载,也引来了影视版的打造契机。  而同名电视剧《小别离》,因题材强劲的现实感,以及黄磊、海清、TFboys等明星阵容,已成为2016年的“话题剧”之一。  《小别离》的写作与发表,让我感受到文学与当下所能产生的共鸣,也开启了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转型文学创作后的创作思路、取材方向和写作节奏。  “当下感”“信息量”
[摘 要] 数与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具备基本运算技能的学生以及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则成了数学教师们的首要任务。然而,在计算教学过程中,算理的理解则是学生们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的重要前提。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具体操作实践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算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直观;算理 
[摘 要] 准确把握教材是组织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切学科教学活动的根基。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教材的脉络体系,挖掘教材的设计意图,恰当地利用和拓展练习,都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组织有效学习。  [关键词] 教材;有效学习;小学教学  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即阅读、理解教材,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教材的呈现特点。因此,准确把握教材是
★13票  《滞留于屋檐的雨滴》  《江南》2017年第3期 作者:叶兆言  任芙康:小说极像一则替人代言的家史小传。静静的叙说,看起来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但分明传达出风起云涌的时代回声。  李国平:叶兆言近年的中短篇都非常好,例如《白天不懂夜的黑》《玫瑰的岁月》,耐读,富有生活质感,又体现着他一贯的审美风格。《滞留于屋檐的雨滴》亦如此。小说在时代的变动中、生活的戏剧中写尽了一个人的命运起伏
一、 兄弟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16岁的宁波少年张继光提着一只竹箧,乘坐招商局的新江天轮,登上十六铺码头,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上海寻梦。二叔早几年到上海,此地关系活络,介绍他进同乡开办的何祖记营造厂谋了个差。这少年人聪明,又吃得苦,“上茶会”、“灵市面”,样样在行。三年满师,又得贵人(本地一个叫杨斯盛的水木行前輩)相助,自己开了一家小厂——协盛营造厂。  没几年,生意愈做愈大,在虹口和
[摘 要] 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必备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具体历史情境、还原真实历史现象,变抽象为直观,化虚拟为现实,化静态为动态,使历史课堂充满趣味性、新颖性和娱乐性,更加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有效性  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历史
[摘 要] 教学研究是基础教育获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教研模式,是保证教学研究有效开展的前提。教研部门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保证最基本的教研方式,探索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型教研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 1 X;教研模式;基础教育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研转型已经成为区域
[摘 要] 笔者通过对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的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间的作用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和抑郁症状关系中的调节、中介作用,以及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发生变化的转折期,探寻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间的发展性特征。  [关键词] 抑郁症状;应激事件;归因方式  一、归因的相关概念  心理学上的归因是指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断的认知活动。归因方式指人
[摘 要] 学科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注重跨学科素养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速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驱动性任务,推进学生的项目式学习过程,结合数字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素养,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  小学语文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旨在通过在真实情境中渗透语
[摘 要] 文章通过对近五年(2015~2019年)全国命题中心命制试卷(含全国Ⅰ、Ⅱ、Ⅲ卷及海南卷)“环境保护”选做题内容进行分析,着重关注“环境保护”选做题考查主要特点及变化,为优化 “环境保护”选修部分复习教学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有效地对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要求,应对高考由“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的挑战,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 环境保护;全国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