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2011年的6月已画上句号。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师的岗位上也经历了8年的风风雨雨,由当初的稚嫩青涩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娴熟自如。因为学科的特殊性,笔者与学生的相处时间只能是短暂的一年。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快速融入化学课堂,进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学科成绩?笔者认为,除了踏踏实实地做好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之外,还必须充分使用好以下几种“催化剂”,以达到师生双赢的局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数的实验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亲密关系的引导下,课堂的气氛是和谐的、融洽的,教师以一种愉悦的心情、绝佳的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语气是温和的,神情是柔和的,而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喜爱,会全力做好老师喜欢的事,甚至会将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转移到老师所教的科目上去,即使是他不擅长的科目,他们在课堂上也会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地思考问题,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这门科目的学习中去,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那么,如何才能与学生处好关系呢?首先,笔者比较注重与学生的初次见面,在第一节课上,笔者会以一种比较风趣、特别的方式作自我介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笔者会请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在他们介绍时做好记录,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和他们交心做朋友。其二,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笔者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始终让自己高高在上,摆老师的架子,而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低姿态,主动地去和学生们聊天,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与他们做朋友。其三,教师要保持年轻的心态,与时俱进,关注学生关注的信息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们会和你有亲近感,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你,也会爱屋及乌地喜欢你的学科并将为之付出努力。
二、在实验中大胆质疑,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初中化学实验相对都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老师简单的讲解就可以动手把实验完成。并且大部分的实验现象都比较明显,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实验的现象,并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想要说明的问题和相应的化学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又安全的实验,笔者都尽量安排时间让同学们根据实验的现象自己设计问题并自己解答,这样,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会在同学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人教版第二单元有一个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我们按照书本的要求去进行实验,稍作改动的是,将烧杯内的水换成红墨水以期看到更明显的实验现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水被倒吸了约五分之一。针对这一实验现象,学生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倒吸?(因为瓶内气体的压强变小了)变小了多少?(变小了五分之一)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可能是由哪些情况引起的?(温度、气体的量)这个实验和温度有关系吗?(没有,我们是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才打开止水夹的)那么这里压强的减小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是由于气体的量减少五分之一引起的)气体到哪里去了呢?(被反应掉了,反应又没有生成新的气体)空气中的什么成分会和磷反应呢?(氧气)说明氧气占空气成分的多少呢?(五分之一)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和学生的自问自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整个课堂生动、立体起来,又让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进行这个实验的目的,掌握了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谓一举两得。
三、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
化学不仅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还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若将课堂中的知识和日常生活链接起来,那么死板的知识会变得鲜活生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走出课堂,贴近生活,体会化学的奥秘。
记得有一年,校园外一户人家正在建新房,工人们正在往坑里倒生石灰,笔者便组织学生站在学校栅栏旁边观看,看到工人们向坑里的生石灰加水而产生大量“白气”时,学生们都惊呼起来,这时笔者向学生们解释起了熟石灰的制造过程,并对他们念起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并告诉他们“粉骨碎身全不怕”就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的过程。而“白气”是因为在反应中产生了大量的热的缘故。学生们都直呼过瘾,并说这是一堂快乐难忘的化学实践课。通过这次观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了“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明白了学好化学不仅可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还对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一个注重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老师、一个有生命力老师,他必定能让学生喜欢化学、亲近化学,从而快乐学习、认真学习。这样的课堂必定是高效的,学生的成绩也必定是让人满意的!
(责任编辑 罗 艳)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数的实验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亲密关系的引导下,课堂的气氛是和谐的、融洽的,教师以一种愉悦的心情、绝佳的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语气是温和的,神情是柔和的,而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喜爱,会全力做好老师喜欢的事,甚至会将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转移到老师所教的科目上去,即使是他不擅长的科目,他们在课堂上也会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地思考问题,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这门科目的学习中去,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那么,如何才能与学生处好关系呢?首先,笔者比较注重与学生的初次见面,在第一节课上,笔者会以一种比较风趣、特别的方式作自我介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笔者会请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在他们介绍时做好记录,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和他们交心做朋友。其二,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笔者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始终让自己高高在上,摆老师的架子,而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低姿态,主动地去和学生们聊天,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与他们做朋友。其三,教师要保持年轻的心态,与时俱进,关注学生关注的信息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们会和你有亲近感,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你,也会爱屋及乌地喜欢你的学科并将为之付出努力。
二、在实验中大胆质疑,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初中化学实验相对都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老师简单的讲解就可以动手把实验完成。并且大部分的实验现象都比较明显,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实验的现象,并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想要说明的问题和相应的化学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又安全的实验,笔者都尽量安排时间让同学们根据实验的现象自己设计问题并自己解答,这样,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会在同学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人教版第二单元有一个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我们按照书本的要求去进行实验,稍作改动的是,将烧杯内的水换成红墨水以期看到更明显的实验现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水被倒吸了约五分之一。针对这一实验现象,学生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倒吸?(因为瓶内气体的压强变小了)变小了多少?(变小了五分之一)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可能是由哪些情况引起的?(温度、气体的量)这个实验和温度有关系吗?(没有,我们是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才打开止水夹的)那么这里压强的减小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是由于气体的量减少五分之一引起的)气体到哪里去了呢?(被反应掉了,反应又没有生成新的气体)空气中的什么成分会和磷反应呢?(氧气)说明氧气占空气成分的多少呢?(五分之一)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和学生的自问自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整个课堂生动、立体起来,又让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进行这个实验的目的,掌握了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谓一举两得。
三、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
化学不仅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还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若将课堂中的知识和日常生活链接起来,那么死板的知识会变得鲜活生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走出课堂,贴近生活,体会化学的奥秘。
记得有一年,校园外一户人家正在建新房,工人们正在往坑里倒生石灰,笔者便组织学生站在学校栅栏旁边观看,看到工人们向坑里的生石灰加水而产生大量“白气”时,学生们都惊呼起来,这时笔者向学生们解释起了熟石灰的制造过程,并对他们念起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并告诉他们“粉骨碎身全不怕”就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的过程。而“白气”是因为在反应中产生了大量的热的缘故。学生们都直呼过瘾,并说这是一堂快乐难忘的化学实践课。通过这次观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了“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明白了学好化学不仅可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还对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一个注重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老师、一个有生命力老师,他必定能让学生喜欢化学、亲近化学,从而快乐学习、认真学习。这样的课堂必定是高效的,学生的成绩也必定是让人满意的!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