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的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形势下要大胆探索养成教育的新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挖掘开发养成教育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创新养成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开拓养成教育空间。在“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 行为习惯 策略研究
  我校是位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学生绝大部分是当地农民和外来打工者的子女,其中有很多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多数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周边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习惯出现偏差,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得不到矫治,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势必影响到学校教育改革和培养21世纪培养合格人才目标的实现。在新形势下要大胆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挖掘开发养成教育资源,优化养成教育环境,创新养成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开拓更广阔的养成教育空间。我认为让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实施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一、 更新观念,三全育人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观念,提升学校和家长的育人观念,树立“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和“全体育人”的思想。“全体育人”要求学校所有员工都要关注学生的品行,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全程育人”是指从小學生从一年级到其六年级,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都不该放松,从学生进校门到放学,从上课到下课等,教师都要对其言行留心,抓住契机及时进行德育教育。“全面育人”则是指学校及教师要充分利用所有资源,为学生搭建平台,把德育工作做好做细,在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培养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环境熏陶,润物无声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出“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优美的环境可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在校园生活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无声而持久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榜样示范,引领规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在学校里,学生经常接触教师,教师的形象具有权威性,是神圣和高大的,因此教师的言行往往会成为小学生的首要模仿对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所以,学校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自己能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本身也坚决不做,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引领和影响着全体学生按正确的行为规范去做好。
  四、知行合一,强化训练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高, 要把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只有具体的行动指令,学生才能理解和接受,如果只是一些抽象的规则和要求,学生在实施时就会不知道该如何做。学校在培养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要摒弃单调的说教,形式多样,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生动活泼的教育措施。学校可以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或少先队广播站,表扬学生当中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如讲文明礼貌的孩子,拾金不昧的孩子,爱学习爱劳动的孩子等。
  五、制定要求,因龄而异
  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是让他们学会做人,德才兼备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道德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的道德认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作为小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场所,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行为习惯培养目标,并对应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化出相对的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而且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按学生年龄的增加而呈螺旋式上升。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自我评价意识不强,对品德的认识比较直观,低年级学生的培养要求可以是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初步建立规则意识、文明行为意识和集体意识。
  六、学科渗透,品德为重
  德育应该渗透到各学科当中,品德学科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有高尚道德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行为,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品德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阵地。现在小学品德课是每周二至三节,品德课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运用,还应该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这样的品德课才可以收到实效。品德课要把相关的道德知识化作点滴甘露慢慢渗进学生心田,让学生在人类历史文明的浸润下、在祖国大好河山的陶冶下、在教师悉心教导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身为品德课任教者,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资源,多收集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资料,结合生动新颖的教育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培养正确习惯的要求融入到品德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七、多方联动,合力教育
  学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和谐净化的外部环境。学校可以发挥对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协调指导作用,具体方法可以是建立校外教育委员会,成员由热心教育的各届社会人士组成,还可以联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或和学校相关的单位,如消防大队,当地派出所等,充分发挥他们作用,邀请他们进校园进行相关教育活动,密切留意影响学校教育的社会不良因素,尽学校的教育功能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学校开展活动时也可以邀请社会人士参加,引发社会人士参与教育的热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校外文体活动、课外活动基地等,帮助学生培养特长,形成健康的兴趣爱好,也在这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教育力量不可忽視。由于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可是也有不少家长缺乏教育常识,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心无力,这时候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多与家长沟通,指引家长如何才能教育好小孩,这样才能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品德的养成是感知、悟理、习得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必须相互配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养成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学校、教师必须不厌其烦,把教育活动做足做细,营造养成教育的氛围和环境。从实际出发,家校结合,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接受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玉平.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及调适策略[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沈建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强调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个体,承认差异并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阅读;教育要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沟通,拓展知识和能力空间;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膽放手,让“阅读提示”领路、鼓励和引领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参与语文阅读中去。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贯彻好“以生为本”和“能力为本”的教学
期刊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高效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师资少、办学条件有限、班额大的问题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根本解决,尤其在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学,大班额教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即使在课改实验区也有不少教师普遍认为新课程的理念是先进的,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尤其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似乎新课程的理念难以落实。因此,我们提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大班额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探索
期刊
初中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学习兴趣不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利用“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是非常必要的。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实验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讲“奇妙的物理现象”时,我拿来一个透明水杯,其中装满水,然后让学生透过水杯去观察书上的字,学生观察到书上的字变大了,再让学生思考这是怎么回事,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仅
期刊
家访,作为家庭与学校沟通的重要途径,它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座桥梁。通过这架桥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探索学生成长的轨迹。  我们玄龄小学处于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都住在附近已经统一规划的村庄。家长们不再务农,大多在外打工或者自己做生意,在家的时间很少,很难照顾到子女的学习生活。有的家长甚至几个
期刊
一提到写作,很多孩子就苦恼开来。因为老师常说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可是住校的在“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中重复着,走读的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机械地来回着,能写好写的材料陆陆续续地从小学写到初中,他们的思维如同那位日夜立在海边思夫的妇女,已然石化。  如此,要想写出灵动的文章谈何容易?但老师们却不解风情地依然逼迫着他们写作,不得已,有的孩子学会了无病呻吟式的写作,用大量华丽的辞藻堆砌自己的情感;有的孩子学会了
期刊
历史教材因其篇幅有限但内容较多,教材的编写必然无法穷尽数千年的历史知识,故教材的编写须尽量使语言特点具有精简性、专业性、结论性的特点。但这就使得教材内容难以全面把握历史细节,原本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可能显得比较苍白。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深度把握和分析教材,还要辅之以必要的历史细节,尤其是合理运用历史小故事以丰富历史细节。本文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合理运用历
期刊
摘要:在進行语文教学的时候,采用案例教学法是较常应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能够对传统的教学常规进行打破,把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局面转化为主动,能够使教学更加的灵活,可以有效改善教学形式的僵硬和单一局面。如果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能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针对于此简单分析初中语文教学革新当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实践情况,希望所得内容能够为相关
期刊
图象是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语言,以行程问题为载体构建的数学题称为行程问题中的图象信息题.解决此类问题第一要靠敏锐观察,捕捉信息;第二要靠有效思维,整合信息.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甲、乙两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图中表示甲同学和乙同学沿相同的路线同时从山脚出发到达山顶过程中,各自行进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分别求出表示甲、乙两同学登山过程中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艺术细胞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原本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口传身授”是其十分明显的特征。但是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下,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初中美术教学的情况越来越多,本文从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方式出发,介绍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并就此做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 信息技术 运用策略  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美术
期刊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科书,我们应该具有“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的正确观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思想品德课程意识:  一、增强目标意识,引领道德与法治教学正确前行  过去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怪现象:课堂学习热热闹闹,小组讨论轰轰烈烈,看似学生参与度很高,但假讨论、假问题充斥课堂,热闹之后,学生却没有体验和收获;课堂看起来紧张有序,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看似师生交流和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