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机制性因素分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管理面临着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的严峻挑战。文章着重对高等学校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的供求、价格与竞争等机制性因素加以分析。
  [关键词]高校企业化管理 供求机制 价格机制 竞争机制
  [作者简介]李明江(1958- ),男,河南林州人,平顶山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1-0032-02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应该学习、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形式,这不仅是高等学校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一、高等学校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含义、特征与机制
  高等学校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是指高等学校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導下,根据市场对各级各类人才需
  求不断变化的状况,不断调整培养目标,适时改变专业设置,积极加强内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逐步提高办学效益的一种社会性公益行为,也是一种以市场导向为主、以宏观调控为辅的间接性的管理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校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充满活力;其市场形成机制是由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等因素构成;其内容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多样化、资源利用效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招生行为自主化、管理行为个性化、生活服务社会化、人才就业市场化等方面。
  在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模式与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最大的不同点是资源配置的重点不同。因为企业主要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所以它是以自然资源的配置为重点、以社会资源的配置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的配置为纽带进行的。而高等学校主要遵守教育规律和社会规律,因此,高等学校是以人力资源的配置为重点、以社会资源的配置为基础、辅之以自然资源的配置。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两种管理模式都是以人力资源的配置为核心,无论是自然资源的利用还是社会资源的利用都要服从并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高等学校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机制性因素分析
  
  (一)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供求机制
  供求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内在机制。有限的高等教育供给与巨大的高等教育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这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决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我国公共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表现之一是国家投资兴办的大学数量太少。截止到2006年,我国由政府投资举办的普通本专科高校共有2457所,私立高校与独立学院540所,共有2997所;而同期美国的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多达4500多所。表现之二是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太少。1993年我国教育经费只占当年GDP总值的2.5%,不仅与中等收入国家相差甚远,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一,从现实需求来看,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支出的数额迅速上升。1993年人均教育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为4.5%;1997年上升到5.7%,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这一比例有所上升,达到12%以上。其二,从潜在需求来看,2006年底,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16万亿元,据调查显示,居民储蓄准备用于教育支出的占12%。如果按照50%可以实现购买教育的比例计算,估计全国居民潜在的教育费用支出每年约为8000亿元以上,超过了2006年全国教育总经费。其三,从各国竞争的趋势来看,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社会各界投资高等教育的观念正在增强,只要国家开放高等教育市场,放松政府管制,高等教育必将成为私人投资的热门领域。
  解决上述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为标准、以办学效益最优化为原则,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打破由国家垄断高等教育的单一投资体制,先形成以国家投资高等教育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资教育为补充的机制。2020年在普及高中教育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社会和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投资为补充的投资体制,从根本上平衡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机制。
  (二)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价格机制
  合理的高等教育价格不仅能反映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而且能反映出学校教育的实际成本。当前,我高等教育的价格不太合理。
  其一,高等教育的质量差价不合理。高等教育的质量差价是由高等教育的成本决定的,也受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普遍较高,超过了中等收入阶层的支出限度,但并不能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差别。事实上,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的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措施完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化的程度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房地产等各种要素无一不来自市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正在日趋加强,相应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整合与宏观调控以后,任何商品价格都将回落到一个更加合理的范围之内。高等教育的价格也不例外。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价格将向理性方面转化。
  其二,高校内部的管理价格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的价格分配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效率低下,办学效益持续下滑,社会效益不理想。2006年,我国由政府投资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共有2997所,教育部重点大学107所,直属高校72所,普通本、专科高校1794所,成人高校484所,独立学院295所,私立高校245所。大部分学校都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据统计,全国高校中专任教师只占教职员总数的40%,而行政后勤人员却高达60%,在这些行政人员中半数以上是不能任课的行政人员,学校越大这种情况越严重。这种高校内部的价格分配重点偏斜,必然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愿意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其三,公立与私立高校之间的价格比不合理。私立高校由于没有国家财力的支持收费较高。但是,由于其投资成本与机会成本均较高,投资者要尽快收回成本,因此,用于学生教育的实际成本较低,导致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的教育价格比失真,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与协调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对私立高校的支持力度。
  其四,社会价格比不合理。社会价格比既由商品质量决定,也受供求关系影响,还受地区差异影响,最主要的是受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较大。高等教育是公平与效率的对立统一体,只讲公平不讲效率最终没有公平,相反,只讲效率不讲公平最终也会失去效率。因此,从高等教育的社会价格比的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价格太高,使许多人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价格太低,上大学太容易,又会反过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促使高等教育质量有所下滑就是一个证明。因此,教育部从2006年开始实行限制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
  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行高校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确立合理的质量差价,改变不合理的价格比。高校要撤销不必要的管理与服务机构,形成社会化价格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投入,增强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加快服务与管理的速度,提高质量,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
  (三)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内在机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缺乏公平竞争的条件,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与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之间存在着矛盾,从而导致办学效益持续低下。
  第一,不平等的政策使得政府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极为有限。从绝对量上看,到2006年我国的GDP占当年世界GDP总量的比重仍不足5%,而美国则达到25%左右;从相对量上看,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左右,仍然排在许多国家之后。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就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性经常收入的增长,并使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这些规定虽然为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但这些规定只对公立高等教育有所保障,而私立高等教育则不可能享受,因此,落实和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仍然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努力过程。
  第二,不公平的竞争导致现有教育资源的浪费依然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浪费严重。许多城市高等院校出现了严重的超编现象,许多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工作量不均衡。1998年,教育部对其所属的13所工科院校的1082名博士生导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仅有半数导师带学生,有些导师长期居住在国外,虽然带学生但有其名无其实。二是学生浪费严重。由于我国长期推行的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忽视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大学仅仅是知识教育,学生高分低能,毕业后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硬件浪费严重。目前,我国有些高校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标准越来越高、设备更新越来越快,而部分私立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与投入相差较大,有些学校甚至是靠出租校舍为教职工发工资。
  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行招生就业管理市场化改革,即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根据办学效益最优化原则有计划地推进公立高等学校与私立高等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各类建设人才。正因为如此,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一项新的改革举措,规定今后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如果连续三年生源枯竭,学校就得自行倒闭,有关部门采取行政手段将该校强行注销,学校教职工集体自谋职业。可见,将高等教育纳入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使其参与公平竞争已成必然。
  
  三、高等学校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可能性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私营学校的成功经验,为高等学校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依据
  一方面,许多国家兴办私立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发达程度。美国就是凭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大批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战后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才保持其科技大国的绝对优势,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直到今天仍然稳居世界经济大国的头号位置。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地把发展教育的重点之一转向了发展私营学校,利用私营学校管理体制活、开支浪费少、办学质量高、投资效益好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使得一大批科技人才与科技成果脱颖而出,大大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至今全世界知名度最高、质量最好、影响最大的大学基本是私立大学。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学校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06年我国被国家认可的民办高校共有245所。这些高校积极借鉴国外民办高校的办学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灵活地调整招生规模,适时地改变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普通高校“船大难调头”的被动局面,对普通高校的招生和管理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
  (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等学校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提供了客观必要的管理手段。
  其一,21世纪上半叶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也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基础之上的。有关专家普遍认为,知识经济将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科技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并形成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受教育程度与生产效率的提高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的关系,具体如表1所示:
  


  其二,电脑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于生产、教学、科研、办公、管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知识的收集、整理和运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现代化工具。电脑等科技手段所具有的大容量、高速度、多角度、全方位等信息处理优势,为教育的企业化管理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迫使我国由过去的以注重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向未来的以提高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转变。这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在资源的投入、利益的分配、机制的运行、管理的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挑战本身就是机遇。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对高等教育进行企业化管理的改革,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由市场来运行的教育机制。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教育只有借鉴企业化管理的成功运行模式,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目前教育供不应求的矛盾,保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才能反映出高等教育的合理价格水平,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减少浪费,提高办学效益;才能逐步增强人们的现代教育观念,形成高校公平竞争格局与全民办教育的良好竞争环境;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转向依靠教育进步、科技发展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战略轨道上来,实现教育、人才、科技、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高素质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教育体制专题调查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J].教育研究,1994(1).
  [2]成言.成人教育理論研究为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座谈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4(11).
其他文献
2006年10月8日,地处浙江萧山河上工业同的胜达老厂改建引进德国BHS生产线投产仪式暨台湾正隆集团和胜达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当天,彩旗飘扬、鲜花簇拥。宣传横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造型文化中,虎吉祥物深入人心,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吉祥物。虎吉祥物可根据其视觉艺术特征分为三类:远古崇拜虎吉祥物、民俗虎吉祥物、现代虎吉祥物。科学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且进程越来越快.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纷纷携带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包装市场,他们一方面为我国包装业发展带来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等层面的缜密安排,凸显了东方大都市的雄心。
为促进企业信用建设,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经营风尚。根据《浙江省工商企业信用等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认定管理办法》的规定,经企业自愿申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企业信用促进
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设计师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传统物品所具有的优良质地和温情。给人以方便和利益的设计中,需要有效地利用传统文化。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入
1 美国关于食品包装的技术法规《公示法案》(Model Legislation)。2004年10月美国官方正式公布修订的公法法案《包装中的毒物》(Toxics in packaging),该法案持有与欧共体相同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