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来源及演变探析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胭脂作为古代受到妇女十分喜爱的一种化妆用品,其本身经历了长时期发展。胭脂一词始自匈奴,本作阏氏、焉支或燕支。其最早指以红蓝花为原料而制成的化妆用品,它的传入同河西归汉密切相关,传入中原后,胭脂的制作也不仅限于红蓝花一种植物,并且加入了油脂、动物骨髓等来适应不同的需要,‘燕支’也变成了‘燕脂’、‘臙脂’。胭脂一词的意义也随着本身发展而不断扩大,后逐渐成为涂抹于面部一类化妆品的总称。
  关键词:胭脂;红蓝花;演变
  中图分类号:TS9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62-02
  胭脂,作为一种在我国古代存在并长期使用的化妆用品,因其能够修饰脸型的作用及所展现更为健康活力妆容的效果,曾受到我国古代妇女的强烈喜爱和追捧,文人墨客也不惜用以大量的诗词来表达对于胭脂以及敷施胭脂妇女的赞美。南朝徐陵《徐孝穆集》卷八:“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胭脂,偏开两靥;亦有岭上仙童,分丸魏帝,腰中宝风,授历轩辕。”唐代杜甫《曲江对雨》:“林花着雨胭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再如大家所熟知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的千古名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中提到的桃花妆,是唐代时人对于敷施红色脂粉妆容的美称。宋代韩琦《点绛唇》:“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这种情况,至明、清到民国大量文学、诗词作品中仍旧可见相关的描写。此外,古人对于红妆的喜爱,不仅在诗歌中可以看到,从遗存至今的绘画作品、石窟造像等艺术形式中,我们也能找到直接证据:酒泉十六国墓壁画中,女子面部两侧均有不规则涂红;[1]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从十六国时期至后世各代壁画、造像均有妇女凃红妆的艺术表现,其中不乏如仕女图、捣练图这类传世绘画作品。[2]可以说,胭脂这种化妆品,在我国古代妇女化妆生活上,曾占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它是从何时起源,如何发展,从而引起了我国妇女如此长时间的喜爱呢?
  笔者将探讨胭脂来源的各文献做一汇总分析,对于其探讨有如下几种说法:第一,来自商纣说。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之,调脂饰女面,产于燕地,故曰燕脂。”第二,秦代说。晋人崔豹《古今注》曰:“燕支草出西方,叶似蒯,花似茵,土人以染粉为妇人面色,故谓燕脂......当是其物自秦始也。”同书卷三又曰:“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妆之始也。”第三,西域说。西晋《博物志》卷六:“黄蓝,张骞所得,今沧魏亦种,近世人多重之。收其花,俟干,以染帛,色鲜于茜,谓之‘真红’,亦曰‘鲜红’。目其草曰‘红花’以染帛之余为燕支,干草初渍则色黄,故又名黄蓝。”宋《嘉佑本草》:“红蓝色味辛温,无毒,堪做胭脂,生梁汉及西域。第四,起于匈奴说。《史记·匈奴列传》:“单于有太子曰冒顿,后有所爱阏氏。”下注索隐曰:“旧音於连、於曷反二音。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否?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吾少时再三过见烟肢,今日始视红蓝,后当为足下致其种。匈奴名妻作阏氏,言其可爱如烟肢也。阏音烟,想足下先亦不作此读《汉书》也。”后世各种书籍文献中,涉及的引用均出自上述几条,但几乎所有后世文献对上述文献均不做探讨,有的直接将几条观点一一列出,或者只引用一种观点而不表明原因。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更可信呢?笔者以为,胭脂一词始自匈奴,本作阏氏、焉支或燕支。其最早即指以红蓝花为原料而制成的化妆用品,它的传入同河西归汉密切相关,传入中原后,胭脂的制作也不仅限于红蓝花一种植物,并且加入了油脂、动物骨髓等来适应不同的需要,‘燕支’也变成了‘燕脂’、‘臙脂’。胭脂一词的意义也随着其本身发展而不断扩大,后逐渐成为涂抹于面部一类化妆品的总称。
  一、匈奴语阏氏、焉支、燕支
  上文提到,《史记》中所载,单于其后为阏氏,按司马贞《史记索隐》为‘阏氏’所注於连、於曷反二音,则读作燕支或者邪支。后同一卷中又:“明年春,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下《史记正义》为‘焉支山’做注:“焉音烟,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乃悯惜如此。”结合正义、索隐,以及上文中崔豹《古今注》,我们可知其实阏氏、燕支其实乃是同一语音的不同汉译名称,林幹先生在其《匈奴史》中也有过详细的考证。[3]阏氏、燕支乃是匈奴语,其意义为:1.匈奴对妻子、母亲等已婚妇女的称呼。2.如习凿齿与燕王书中所说的红蓝花。3.以红蓝花为原材料制作的化妆用品。
  元狩二年,驃骑将军霍去病两次率兵西击匈奴,攻打匈奴浑邪、休屠二部,共歼敌四万余人,迫使匈奴放弃焉支、祁连二山。同年秋,浑邪王杀休屠王率四万余众降汉,西汉遂奄有河西走廊。也因如此,才有匈奴流传的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燕支山本为月氏人所据,后经匈奴头曼、冒顿、老上几代单于的努力,于汉文帝前元四年[4]将包括祁连焉支二山在内河西走廊从月氏人手中夺得。在霍去病率军西讨之前,匈奴人在此已繁衍游牧半个世纪左右。根据《史记索隐》,我们可以知道,焉支山的得名,来源于燕支花,就是后来中原人所称的红蓝花。
  二、胭脂来源的辩证
  以前文做铺垫,便可以展开对于胭脂来源的探讨。从成书时间来看,现有文献中关于燕支、焉支一词,最先见于《史记》,其后是《汉书》,之后乃是西晋崔豹的《古今注》、张华的《博物志》,然后是北魏时《十六国春秋》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继而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与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最后是五代马缟的《中华古今注》与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而‘红蓝花’一词,现存汉文文献中,最早出现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卷下有‘红蓝花酒方’,以及‘妇人杂病方’中写道‘红蓝花酒主之’的字样。因此,可以推断汉人对阏氏、燕支一词的应用发生在接触匈奴后,而对红蓝花的应用和了解,则要更迟。而从语言角度上来看,如果燕支或者红蓝花汉人早已有之,那么其必定有对应的汉族名称,以匈奴语名称代替汉人的名称来称呼一种本来就存在于中原的事物的可能性很小,而词汇名称来源往往既是词汇载体物质的出处,对于燕支(胭脂)一词直接取自匈奴语这种做法,印证了燕支或者红蓝花,极可能产自匈奴。进一步来看,匈奴失去焉支山后的悲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史记·匈奴列传》所载,匈奴每年有三次集会,正月小会单于庭,五月大会龙城,秋大会蹛林,可以明确的是,匈奴内部每年都有交流,因此匈奴对境内及邻近地区的物产也应该十分了解,不至于如《博物志》中所说由张骞带回红蓝花种子而匈奴高唱无燕支染面的悲歌。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焉支山,是当时匈奴辖地内燕支花的主要产地,再大胆一些,甚至可以说是唯一产地。   那么起自殷纣与秦代的说法是否合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从现今发掘西汉的早期墓葬来看,如1972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一號汉墓,[5]1978年发掘的山东莱西县岱墅西汉墓[6]以及1973年发掘清理的海州西汉霍贺墓[7]。马王堆一号汉墓中,443—10号奁盒内盛胭脂,成分为硫化汞;山东莱西岱墅西汉墓中出土胭脂盒一件;海州西汉霍贺墓出土小圆盒中装有红色脂粉,经化验为硫化汞。从古代妇女化妆品的发展来看,西汉早期所涂的红妆,也应该是朱砂、辰砂一类物品。我国以红色矿物颜料进行彩绘的历史十分久远,距今5000多年以前的红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像表面,已有涂朱的现象。[8]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一套研磨朱砂用的玉石臼,臼的孔周、口面色盘均沾有朱砂。[9]应该可以肯定的是,人们最早使用朱砂作为面部红色染料,这种情况从汉代早、中期墓葬中发现的所谓‘胭脂’成分为硫化汞就可以清楚。
  三、胭脂的发展
  胭脂本为燕支、烟肢,《史记索隐》引习凿齿与燕王书中,称为‘烟肢’,西晋《博物志》中,也写作‘燕支’。《博物志》卷六道:“蒲桃胡葱、苜蓿胡荽黄蓝可做燕支也。表明燕支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于红蓝花一种原料了。到北魏时,《齐民要术》卷五中,贾思勰在写了详细的作燕脂法,其中合面脂法写道:“用牛髓,牛髓少者,用牛脂合之”;同样成书于北魏的《十六国春秋》卷十三后赵录:“取麻油合臙脂举手示童子”。植物染料涂抹到面上之后,遇水、出汗容易弄花画在脸上的妆,在其中加入油脂、骨髓等物,可以使化妆品粘附在皮肤表面甚至渗入皮层,从而不容易弄花,因此,燕支也就成为了臙脂,‘臙’是胭的繁体字。再至后来,人们才将‘胭脂’一词,作为了一类涂抹于面部化妆品的总称。
  胭脂作为古代长期以来十分知名且受到妇女喜爱的一种化妆用品,其本身经历了长时期发展,从匈奴传入中原后,人们根据其自身特点加入油脂等物质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其名称实际意义也在随着本身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名称燕支、阏氏逐渐成为胭脂而沿用至今。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十六国墓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2]卢秀文,于倩.敦煌壁画中的妇女红粉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三[J].敦煌研究.2005(6),52-53.
  [3]林幹.匈奴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2007,144.
  [4]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12.
  [5]湖南省博物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M]文物出版社.1990.
  [6]烟台地区文物管理组,莱西县文化馆.山东莱西县岱墅西汉木椁墓[J].文物.1980(12),9.
  [7]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海州西汉霍贺墓清理简报[J]考古.1974(3),183.
  [8]孙守道.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的发现与研究[J].文物.1986(8),18.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19.
  作者简介:
  1.吕忠泉(1990-),男,汉族,甘肃金昌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大连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北方民族文化史。
  2.杜少茹(1992—),女,大连大学中国史专业,先秦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本文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压力容器制造行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没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
摘要:看银师(Shroffs)是随着白银货币化和中外贸易蓬勃发展而崛起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专业性的社会群体,行商和外商都无法离开看银师,看银师促成了贸易的顺利进行。看银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一般的观点,把看银师界定为买办性质。  关键词:看银师;白银;银元;买办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
谁都喜欢新东西,可你听说过还有人抢着要破报纸的吗?在我们班,有三张破报纸却被同学们当成了宝贝,这是怎么回事呢?  昨天下午,我們刚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班主任戴老师就拿着一沓报纸走上讲台,轻描淡写地说:“今天我们来写报纸,每人一份,从前往后传。”  戴老师点好每组应分的报纸张数,然后举起三张有很长裂口的报纸说:“同学们,这里有三张破报纸,分发来的时候就已经破了,你们谁要这三张破报纸呢?”老师的话音未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多少个春秋就这样走过,童年的时光所剩无几。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这么一件事令人捧腹大笑。  一节语文课上,我的好朋友小吴借机颇有深意地给了我一个眼神,然后眨巴眨巴她那小小的眼睛,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眼语”,也向她眨巴眨巴眼睛以作回应。  可好景不长,我俩那“深情”的对视被老师发现了,她立马给我俩甩了一记眼刀子。我俩红着脸站起来,相互对视了一眼——死定了!偷东西的人被主人发现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青年宗教热”,使得“宗教信仰”成为学术界的关键词.近年来,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已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指导实际工作的重大意义.本文对过
企业发展之中,最基础的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来讲也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对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管理又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
载脂蛋白A5(apolipoprotein A5,ApoA5)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载脂蛋白超家族成员.现有的研究表明,ApoA5可以降低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故ApoA5被认为是TG的一个负性
没事写写诗歌也挺好的,语言简短,情感丰富。最主要的是还有许多趣闻呢。  比如,在李白写《赠汪伦》这首诗之前,恐怕大家都不知道汪伦是谁吧?借了“诗仙”的光,汪伦火了一千多年。是不是很羡慕?  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李白,让你的同桌也沾沾光,成为下一个汪伦。想想,真奇妙哇!  妈妈,请放开您  担忧而温暖的手,  让我离开您为我撑起的伞,  独自在雨声中前行。  妈妈,我并不是一只胆小的鸟,  我不会惧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