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在借鉴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优选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对田径技术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田径技术教学更合理、更完善、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田径技术教学 顺序 阶段 结构
田径技术教学,是田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时总时数占田径课程总课时的70%以上,在田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就是用田径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去武装学生,教会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正确地从事田径运动练习的本领。
一、田径技术教学项目的顺序
田径运动基本项目较多,按类别分有走、跑、跳、投掷四大类,每一分类中又各有不同的基本项目。众多的田径运动基本项目其技术结构、场地、器材和比赛规则也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分析掌握各基本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纵横交叉的复杂情况,因势利导、正确地将它们组织在田径教学中,对促进教学、提高质量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各项目顺序一般安排分析如下。
(一)横向排列
1.跑。
从跑的横向排列顺序看,具有跑的技术规格的共同特点,但由于速度变化、距离长短及按比赛规定设置的栏架、水池等障碍的不同条件和技术上的要求,因此,教学顺序应为:中长跑;短跑、接力跑;跨栏跑;障碍跑。
2.跳跃。
该项目中跳高和撑竿跳高属高度项目,跳远和三级跳远属远度项目,项目完成的关键都是助跑起跳,但各自取得高度远度的方法不一样,技术要求也就不同,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因此,跳高和跳远三级跳远不应在同一顺序或同一时期进行。
3.投掷。
根据技术规格和表现的形式不同点大于相同点,应择其具有共同点的项目按:铅球;标枪;铁饼;链球顺序进行教学。
(二)纵向排列(综合排列)
1.中长跑、跳高、铅球。
这三个项目不属同类,技术结构各不相同,但动作节奏大约相同互相矛盾不大。
2.短跑、接力跑、跳远、三级跳远,标枪。
这一类项目共同点都需要快速,方向也相同,且能相互促进。短跑有助于跳远、三级跳远技术提高,对投掷类的标枪发挥高速助跑和强节奏给予支持。
3.跨栏跑、障碍跑、撑竿跳高、铁饼、链球。
这类基本同于第1组。
二、田径技术教学的阶段
(一)建立概念
1.任务。
学习和初步掌握技术动作,使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2.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的演示,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整体过程、技术特征、要点、比赛规则和场地器材的规格。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体会和初步掌握了技术动作。
3.教法重点
要强化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技术动作顺序和正确的技术动作结构,讲解、示范、辅助技术手段的外力帮助等均以正面教学为主。
(二)学习掌握
1.任务。
使学生基本掌握正确技术和从事完整技术练习的本领,这一阶段是技术教学的中心环节。
2.方法。
(1)学习掌握基本技术结构的分解动作,每项基本技术都假设为几个部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分解教学中应着重抓重点、关键点,以难带易、突出中心、解决全面。
(2)通过多次重复完整的技术练习,达到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目的。将已掌握的分解动作连贯起来逐步完善和巩固。要掌握时机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不要要求过高,破坏了技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形成“错误定型”。
3.教法重点。
这一阶段是由一般向个别发展,纠正错误动作要分清原因,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提高
1.任务。
根据个人技术特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技术,指出提高的方向和方法。
2.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和引导学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提高观察、分析技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评议技术上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办法和具体措施,同时加强对课外练习的引导和提示。
3.教法重点。
这一阶段的教法指导应着重于强调完善的技术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指出努力方向。
三、田径技术教学结构的掌握和运用
(一)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的作用在于通过一些活动性练习使身体各器官进入工作状态。这里的活动性练习分为一般性活动和专门性活动。一般性活动是使全身各肌肉群、关节、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注意较弱的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的准确性。专门性活动,作用在于直接为基本教材服务,采用的内容和练习手段是接近教材的简单练习和技术的分解动作及专项身体训练。
(二)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完成本课任务的基本环节,根据教材的难重点,恰当组织教学,灵活掌握教学环节。而正确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完成本课任务、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应根据任务列出先后顺序,同时制定保证手段实施的“教法组织”与“教法指示”措施。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基本部分教学中,应根据课的目标和主要教材的性质与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一些必要的辅助性、诱导性、转移性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和提高身体训练水平。
2.合理安排好密度与运动负荷,注意练习与休息合理地相互交替。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和场地器材设备等具体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组织教学。
3.基本部分可根据人数、场地器材条件和教材的特点,采用全班的、分组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练习。
(三)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的内容应根据基本部分最后一个教材内容的性质,选择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1)通过放松的徒手操、按摩,对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在大负荷后进行调整,使之恢复到平静状态;(2)小结本课存在的优缺点,指出需巩固、提高、改进的方面,同时布置课外作业;(3)提示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和其他注意事项。
结束部分一般采用全班集体形式进行。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结束部分,不能忽视这部分内容而仓促下课,否则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下一节课的进行,更会影响学生的身体。
课堂结构的三个部分是由内容确定形式的,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准备部分是为基本部分服务的,而基本部分的完成又体现了前者的成果,结束部分又是前两部分的总结和继续。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对田径技术教学的理解和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宏,政平.谈相似技术数学法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首都体育学院报,1988.4.
[2]刘建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田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关键词: 田径技术教学 顺序 阶段 结构
田径技术教学,是田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时总时数占田径课程总课时的70%以上,在田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就是用田径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去武装学生,教会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正确地从事田径运动练习的本领。
一、田径技术教学项目的顺序
田径运动基本项目较多,按类别分有走、跑、跳、投掷四大类,每一分类中又各有不同的基本项目。众多的田径运动基本项目其技术结构、场地、器材和比赛规则也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分析掌握各基本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纵横交叉的复杂情况,因势利导、正确地将它们组织在田径教学中,对促进教学、提高质量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各项目顺序一般安排分析如下。
(一)横向排列
1.跑。
从跑的横向排列顺序看,具有跑的技术规格的共同特点,但由于速度变化、距离长短及按比赛规定设置的栏架、水池等障碍的不同条件和技术上的要求,因此,教学顺序应为:中长跑;短跑、接力跑;跨栏跑;障碍跑。
2.跳跃。
该项目中跳高和撑竿跳高属高度项目,跳远和三级跳远属远度项目,项目完成的关键都是助跑起跳,但各自取得高度远度的方法不一样,技术要求也就不同,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因此,跳高和跳远三级跳远不应在同一顺序或同一时期进行。
3.投掷。
根据技术规格和表现的形式不同点大于相同点,应择其具有共同点的项目按:铅球;标枪;铁饼;链球顺序进行教学。
(二)纵向排列(综合排列)
1.中长跑、跳高、铅球。
这三个项目不属同类,技术结构各不相同,但动作节奏大约相同互相矛盾不大。
2.短跑、接力跑、跳远、三级跳远,标枪。
这一类项目共同点都需要快速,方向也相同,且能相互促进。短跑有助于跳远、三级跳远技术提高,对投掷类的标枪发挥高速助跑和强节奏给予支持。
3.跨栏跑、障碍跑、撑竿跳高、铁饼、链球。
这类基本同于第1组。
二、田径技术教学的阶段
(一)建立概念
1.任务。
学习和初步掌握技术动作,使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2.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的演示,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整体过程、技术特征、要点、比赛规则和场地器材的规格。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体会和初步掌握了技术动作。
3.教法重点
要强化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技术动作顺序和正确的技术动作结构,讲解、示范、辅助技术手段的外力帮助等均以正面教学为主。
(二)学习掌握
1.任务。
使学生基本掌握正确技术和从事完整技术练习的本领,这一阶段是技术教学的中心环节。
2.方法。
(1)学习掌握基本技术结构的分解动作,每项基本技术都假设为几个部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分解教学中应着重抓重点、关键点,以难带易、突出中心、解决全面。
(2)通过多次重复完整的技术练习,达到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目的。将已掌握的分解动作连贯起来逐步完善和巩固。要掌握时机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不要要求过高,破坏了技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形成“错误定型”。
3.教法重点。
这一阶段是由一般向个别发展,纠正错误动作要分清原因,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提高
1.任务。
根据个人技术特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技术,指出提高的方向和方法。
2.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和引导学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提高观察、分析技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评议技术上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办法和具体措施,同时加强对课外练习的引导和提示。
3.教法重点。
这一阶段的教法指导应着重于强调完善的技术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指出努力方向。
三、田径技术教学结构的掌握和运用
(一)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的作用在于通过一些活动性练习使身体各器官进入工作状态。这里的活动性练习分为一般性活动和专门性活动。一般性活动是使全身各肌肉群、关节、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注意较弱的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的准确性。专门性活动,作用在于直接为基本教材服务,采用的内容和练习手段是接近教材的简单练习和技术的分解动作及专项身体训练。
(二)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完成本课任务的基本环节,根据教材的难重点,恰当组织教学,灵活掌握教学环节。而正确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完成本课任务、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应根据任务列出先后顺序,同时制定保证手段实施的“教法组织”与“教法指示”措施。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基本部分教学中,应根据课的目标和主要教材的性质与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一些必要的辅助性、诱导性、转移性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和提高身体训练水平。
2.合理安排好密度与运动负荷,注意练习与休息合理地相互交替。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和场地器材设备等具体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组织教学。
3.基本部分可根据人数、场地器材条件和教材的特点,采用全班的、分组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练习。
(三)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的内容应根据基本部分最后一个教材内容的性质,选择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1)通过放松的徒手操、按摩,对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在大负荷后进行调整,使之恢复到平静状态;(2)小结本课存在的优缺点,指出需巩固、提高、改进的方面,同时布置课外作业;(3)提示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和其他注意事项。
结束部分一般采用全班集体形式进行。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结束部分,不能忽视这部分内容而仓促下课,否则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下一节课的进行,更会影响学生的身体。
课堂结构的三个部分是由内容确定形式的,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准备部分是为基本部分服务的,而基本部分的完成又体现了前者的成果,结束部分又是前两部分的总结和继续。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对田径技术教学的理解和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宏,政平.谈相似技术数学法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首都体育学院报,1988.4.
[2]刘建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田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