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向度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iness90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 先进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其内,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由“德”入“法”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渐进完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民族和社会最为核心的思想准则和价值法则,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和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国史的历史沿革和变迁中逐步形成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道路中不断探索、反复求真和高度凝练而逐步形成的理论,这个渐进的过程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的方面,传承了百年来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和创新的过程,梳理出准确的文化发展向度,对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和认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的历史赓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坚守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主旨就是赓续和弘扬其文化精神内核。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就是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现实价值,能够在回望历史、着眼现实的前提下进一步从传统文化中萃取智慧营养,吸收思想精华和延续文化脉络。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式发掘和创造性转化,将其中蕴含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吸收、变革和创新,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人文亮色和智慧底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精神、道德品行和人文范式进行挖掘和重铸的同时,还以文化传承为承载基点,将五千多年的连贯历史记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明硕果进行沉淀和凝聚,融合时代要求和人民需求进行传承和创新,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的核心文化脉络。从时代视角在制度层面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涵、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吸收和弘扬中华文明中的优秀文化精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向度。将先秦百家、两汉经学、唐诗元曲等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基因和文化精髓,进行科学汲取、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中国风格形成的思想基点和文化亮点,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精髓语言和深刻表达,使得传统文化的本真能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传承赓续,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丰厚滋润和深度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革命文化的时代融铸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伟大精神的凝聚表达。传承革命文化蕴含的红色基因,展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红色内核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继承和时代融铸。展开革命文化的历史卷轴,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英雄史,是實现建党、建国和建制的革命史,是先烈英模为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奋斗史。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取得革命胜利和国家政权,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全部时代进程中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存储,具有鲜明的主题色彩。革命文化传承了革命年代的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示着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从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从遵义会议精神到延安精神,从东北抗联精神到抗战精神,从西柏坡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从雷锋精神到焦裕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这些精神,既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能够一脉相承、生生不息,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就是因为党和人民不懈的艰苦奋斗和接续的拼搏进取。无论是在复杂斗争中还是在严峻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民展现出的吓不倒、压不垮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革命文化丰厚的资源内涵、理论精华进行全面吸收和借鉴,并融铸到日常的思想教育中。尤其在网络全媒体时代,要运用好传统和新型媒介载体,以革命事迹和红色故事的深入挖掘为契合要点,进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形成革命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一系列主流价值观的大众教育。这也是能够抵制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和观点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方向引领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当代最新的文化成果,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旗帜和导向。一种强大优秀的先进文化必然是兼容并包和创新融合的文化,既要与国情结合,又要与时代同向,既要用世界眼光看中国,又要用中国视角观天下。学习和总结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成果,借鉴和吸收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取其所长,用其所优。因此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逐步实现文化自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形成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历史逻辑的赓续性和实践指向的科学性,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叠共识和同向理路。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主方向、主渠道和主价值,形成具有前瞻性、引领性、丰富性和创造性的文化发展氛围,提升全体人民的文化创造和思想革新的动力,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价值选择的“最大公约数”。这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提倡的培养公民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的目标导向高度契合,也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的丰富和全面。所以必须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文化发展的鲜明位置上,形成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的先进文化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为维护政体和国体的稳定发展提供最为坚定的文化后盾。

文化自信的聚合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汲取于苦难辉煌的革命文化、摄涵于改革创新的先进文化,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历史沉淀和坚定文化磐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
  在全球化多元价值复杂交织以及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环境下,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要时刻保持高度正确的思想定力和政治方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必胜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新时代的历史功绩。”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既定蓝图之上,要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的引领和建设。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过程中,一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完善的理论体系进入大、中、小学的教材,以生动丰富的形式走进各类课堂,实现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现代化;二是要紧跟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牢牢掌握新媒体视域下话语主导权,综合运用多维媒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三是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蕴涵的经典文献和鲜活事例,以文化资源的教育实践,以典型人物的事迹宣传,以志愿服务的多元载体,在全社会形成广泛价值共识,弘扬和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理论之根、思想之源,思想是历史之声、时代之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逻辑源于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进程的高度自觉和深度把握。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三重文化理论路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度培育,对于夯实主流价值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引導和文化引领作用。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思想脉络和发展向度,凝聚着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诸多历史重要时期价值观建设的思想主旨和精神内核,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政治文化建设中的深刻总结和经验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凝聚延伸和深度表达。
  弘扬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从思想境界和文化层面形成全民族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文化精神力量。
  (作者分别为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研究”(项目编号:19AKS021)与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培育的缺失、归因与重构”(项目编号:18JDSZ305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网,2014年2月25日。
  ②王晓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人民日报》,2019年12月6日。
  ③李千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层内涵与三类主体》,《人民论坛》,2016年第29期。
  责编/贾娜 美编/杨玲玲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区局部微环境中巢蛋白和突触素I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20只清洁级Winstar大鼠(雌雄不拘)随机(随机数字法)取87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29只:切除相应的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29只:建立脊髓全横断模型;细胞移植组29只:建立脊髓全横断模型后,给予BMMNCs移植治疗。各组大鼠分别于5d、1周、2周、4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期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三个一百年” 初心使命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如果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则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对百年党
【关键词】监督体系 国家治理现代化 治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对权力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作用,优化权力资源配置、规范权力运行过程、协调权力内部关系、发挥权力正面效应,推进、融入和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成立于1983年,经过30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现占地3000余平方米,在编医护人员100余人,医师中高级职称占45%,硕士以上学历占66%,逐渐建成了以心血管急症、血液急症、危重症医学、创伤急救和狂犬病免疫门诊及优质整体护理为特色的综合急诊学科,2012年成为急诊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期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农业税 历史逻辑 公共服务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农业税是国家向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和屠宰税的统称。农业税是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前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后,主动发起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农村税费改革,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彻底
2012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共刊登论文383篇,组织了心肺脑复苏、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灾害医学、重症急性胰腺炎等专题报道。笔者通过分析2012年本刊发表的论著格式论文,探讨当前我国急诊医学的研究热点。
期刊
【关键词】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产业链 “小巨人”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要求:“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关键词】红色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獻标识码】A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指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历经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所形成的先进文化。孕育于革命年代的这一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精神,为高校思政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要
【关键词】反制裁体系 制度生态网络 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新兴技术领域与传统实体产业的融合迭代,技术的加速升级和经济的创新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新的时代,同时也对企业全球化发展和国际竞争优势重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技术领先和知识集成为基础的具有先入优势的国家逐步通过制定技术标准和实施贸易政策,开展对竞争国家和后发型经济体的限制,在进一步扩大技术博弈和知识驱动的优
【关键词】视频社会化 文化传播 专业力量 视频素养 主流媒体引导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从“视觉社会”到“视频社会”  自从有了照相机、电影和电视,人类便进入到一个以视觉为中心的世界中,文化理论学者斯特里纳蒂指出:“世界将日益由媒介屏幕与通俗文化形象构成——电视机、视频显示器、录像、电脑游戏、个人立体声系统、广告、主题公园、购物中心、‘虚拟资本’或信用——它们都是通往后现代通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