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于1983年10月2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正式代表210名,列席代表85名。共收论文732篇,在大会及分组会上宣读212篇。大会检阅了1980年广州会议以后我国消化系病的科研成果,交流了经验,于26日胜利闭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于1983年10月2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正式代表210名,列席代表85名。共收论文732篇,在大会及分组会上宣读212篇。大会检阅了1980年广州会议以后我国消化系病的科研成果,交流了经验,于26日胜利闭幕。
其他文献
本文以细胞学为诊断依据,以AFP为对照,通过肝癌、肝硬化、胃癌及正常人各30例的白细胞对肝癌抗原、胃癌抗原、胎肝抗原、正常肝抗原粘附抑制程度的对比,以及对PHC的NAI的动态观察,证明LAI方法对PHC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阳性率为76.7%,优于AFP。如加做封闭因子检测,更能提高PHC的诊断阳性率。
本文通过40例肝硬化超声显像检查与临床诊断、手术所见、门静脉压力测定及部分组织学对比,认为超声显像对中晚期肝硬化诊断符合率较高(其中非手术组为100%,手术组为95%);而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则有待深入探讨。将肝硬化声像图归纳为9种所见。脾静脉、门静脉左右干直径大小与门静脉压力成正比;测量脾静脉、门静脉左右干直径可判定有无门静脉高压。
近十余年来,由于现代化疗的进展,使急性白血病(急白)缓解率进一步提高,生存期也有显著延长[Br Med J 282∶692,1981],但严重感染,特别是绿脓、大肠和肺炎杆菌感染已成为影响疗效和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十分突出的问题。现将我室1976年1月~1982年5月所遇三种杆菌感染,占同期急性白血病住院的12.3%,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王某,女,26岁,1979年4月7日入院。自诉自1976年5月起反复地出现牙龈出血及皮肤瘀斑,伴关节痛。同年7月左肩关节被扭后局部肿痛,双下肢自腹股沟起遍及足底大片瘀斑及肌肉、关节胀痛,活动受限,经强的松治疗好转。1978年4月解柏油便及血尿,血红蛋白降至3g,经输鲜血900ml好转。今年元月因下颌碰撞后致使颌下、颈部软组织血肿而引起呼吸困难。病后无发热及皮疹。
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50例各类白血病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根据细胞表面微绒毛、嵴样或皱膜样结构的不同,有助于白血病的分类。
近年来,肝硬化合并大量胸腔积液者并不少见。由于其发病机理目前仍未明确,治疗上甚感棘手。
本文报告5例(6个)嗜铬细胞瘤的瘤组织内及腔静脉各水平血标本中游离与结合儿茶酚胺的浓度及比例,并与4例非嗜铬细胞瘤高血压患者相对照。结果说明游离与结合儿茶酚胺的测定具有肿瘤定位,决定肿瘤临床表现等意义,并对鉴别肾上腺髓质增生及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可能有特殊诊断价值。
本文观察了304例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及36例其它肝胆系疾病血清转铁蛋白(Tf)的变化。各型肝炎Tf均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并与肝炎病变程度有关。胰头或胆管癌所致的阻塞性黄疸及原发性肝癌Tf也明显降低,总胆管结石Tf接近正常,妊娠特发性黄疸则Tf明显增高。结果表明。Tf测定对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以及黄疸鉴别方面,均有参考价值。
本文总结了14例泌乳素瘤(PRL瘤)的光镜及电镜的形态特点,并对垂体瘤分类及分泌颗粒功能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电镜下PRL瘤表现为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明显的高尔基区,含不成熟及相对稀少之分泌颗粒,提示该肿瘤有高度的分泌活性。
家族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下称家族性甲旁亢)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曾收治患原发性甲旁亢兄弟二人,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单个甲状旁腺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