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在权:勤攀峰峦 诚镂金石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her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人毛泽东曾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凡是勤奋者,皆可跃山而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勤者亦诚,古语曰:“至诚则金石为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勤奋与诚信的有机结合,让人生的道路趋於平稳,让事业的发展在和谐的环境中得以进行。
  ——题 记
  人们说:吴在权先生就是勤奋精神和诚信品质相结合的典范。他白手起家,以会计为专业,从基层做起,到创建澳门权昌行地产和权昌控股有限公司,无不是勤奋精神使然;他广交朋友,以包容心待人,从小事入手,到帮助别人解决困难,都源於诚信品质之缘故。
  勤奋是开启智慧大门的敲门砖,诚信是发展事业道路的铺路石。正是抱着这一信念,他不断在实践中像攀登山峰一样寻求真知,在付出中如镂刻金石一般奉献真情。勤奋与诚信是他和谐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他书写事业发展史的笔墨纸张。
  
  少年篇:穷人孩子早当家
  
  1947年,祖籍福建省厦门同安县石浔村的吴在权出生於澳门,从父辈起他的家族就在此定居。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作为家中长子的身份就决定了他须要勤奋和进取。
  自幼就生活在贫困的环境里,並没有让他感到自卑和迷茫,反而激发了他挑战生活、改变命运的斗志。儘管物质条件极其匮乏,节衣缩食的父母还是给了他上学的机会。但不稳定的家庭收入,让他的学业时断时续,並因缴不起学费而六次转学。最终入不敷出的家庭困境,让他尚未读完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个不到十岁的少年,就用瘦弱的身躯支撑起减轻父母生活负担的重任。辍学之後,吴在权先後在鞭炮厂、藤器厂当过童工,用稚嫩的双手挣得微薄的收入来贴补家用。1959年,12岁的他正式走入社会,来到当时澳门最大的酒店——中央酒店当一名童工,但他所做的事情卻並未因年龄小而有所减轻。大约两年後,澳门旅遊娱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娱)於1962年元旦开业,一直勤恳诚实的他被该公司的高层人士看中,选入当时称为账房的写字楼做杂务员。虽然那时吴在权还不到15岁,卻已经在谋划着自己的未来,思考怎样对人生进行定位。他心想,虽然文化程度局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可以学习一门专业作为以後的谋生手段。几经考虑,他选择了会计这门专业,以适应未来的人生道路。
  此後的三年时间里,吴在权以会计学为主攻课程,兼修中英文,下班後便风尘仆仆地赶往夜校。勤奋刻苦的求学,让他觉得休息也索然无味,而要爭分夺秒地拼命汲取知识的养分,为了未来把握机遇有所发展而增加筹码。1966年澳门“12·3”事件爆发,他加入到爱国青年团体的队伍,参与维护和爭取居民权益。同年,受内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和澳门其他青少年一起接触毛泽东著作,背诵毛泽东语录。虽然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他放棄了已经可以简单对话的英文学习,但伟人的哲学理想让他受益匪浅。在爱国团体的氛围里,受伟人思想的熏陶,他拓宽了眼界,知识储备得以丰富,奠定了坚实的中文基础,学会用哲学的观点对一般事物进行分析,从而洞察事物的本质。
  有人说:千金难买少年穷。“贫穷是一块磨刀石,能磨砺人的性格,让人立志实现理想。”吴在权先生如是说。在经历贫穷之後,他认为唯有勤奋才能挣脱命运的束缚,沿着平稳的道路去攀登事业的峰峦。
  
  创业篇:勤攀峰峦稳健行
  
  “勤能补拙是良训”。凭藉勤奋的学习态度,吴在权先生夯实了文化基础,接受社会学堂的教育而日趋成熟。1969年,他应聘到澳门的一家地产公司,目标职位是会计助理,想为所学的会计专业找到施展的空间。然而未能如愿,他被公司安排为杂物员,依旧从事底层的工作。一年後,当时的社会知名人士何贤先生(澳门现任特首何厚铧先生的父亲)与商界吴福先生等组成澳门工程公司,準备修建澳门到氹仔的第一条公路大桥,急需技术过硬的会计人才。吴在权先生曾受到澳娱公司会计主任的欣赏,所以被推荐至工程公司担任助理会计员。同年10月,他又被澳娱公司旗下经营的葡京潮州酒楼聘请为会计。在身兼两个会计职务的同时,他还先後在一家职业学校兼任助理会计教师,更於逸园跑狗场兼职和一家建筑公司负责管理帐务工作。多达五项工作集於一身,即使是铁人也会惧怕,但他卻没有被劳累所击倒,每天都要从早上9点工作至凌晨1点,然後披星戴月地回家,长年这样辛勤地工作,以至於现在的他颈椎和腰椎产生劳损。
  疲於奔命的吴在权先生,深知自己不能依靠父母,没有祖产可继承,如果不勤奋地付出,那麽就会陷入贫困的深渊。此时,他业已成家,家庭生活的日常开支,还有自己的父亲、妹妹等须要去赡养,全都繫於他一人之身。“让贫穷离开的方法就是拼命地工作,我不希望自己的亲人饱受生活的困扰。”他这样回忆道。
  如果打工只为了生活而不思进取,注定将一辈子碌碌无为。吴在权先生通过打工一方面维持家庭的生活,另一方面积累创业的资金和建立广泛的人际网络。特别是在那家建筑公司的工作期间,让他深入瞭解到房地产的买地、图纸、基建、买卖、办理银行借贷和房屋立契等各个操作环节,且结交了一批活跃於各个行业的朋友,为创业先行创建了人际关係网。到1978年,他打工之餘开始涉足房地产的投资,虽然资本並不雄厚,但毕竟“实践出真知”,通过不断实际操作,他逐步领悟了地产投资的技巧。之後,他亦曾与朋友合资开办一家珠宝饰品公司,在商场里专营“喜临门珠宝饰品”,但受当时经济环境的影响,公司运作了两年就被他果断放棄。解释这一原因时,他笑着说:“当时资金不是很充裕,无法进行长期投资。我一向贯彻的事业宗旨是分散投资、减少风险,不比那些家大业大的企业家,一次失误不伤皮毛,而我的家庭背景不允许出现任何的闪失。所以暂时放棄是最好的选择。”
  1983年3月28日,吴在权先生筹备的权昌行地产代理公司,在融融的春意中诞生了,成为他事业发展的分水岭。儘管忙碌於自己的公司,他仍然坚持打工,还兼职跑狗场和酒楼的会计工作。这样安排自有一番道理,他认为纯粹当老闆总会遇到成败,如果继续打工,那麽将会在很大程度解决了家庭生活的後顾之忧,也可以积累少许的资金投入到事业中。这说明他对事业的发展力求扎实稳进,没有把握绝不贸然涉险。
  从1988年起,吴在权先生由单一房地产中介慢慢转入发展商的方式进行投资,渐渐拓宽了事业道路,只有一名员工的公司规模也有所扩大。此时,他已经不再从事那两份兼职工作,至於何时离开了这两家公司,他至今不能确定,因为最初辞工时,两家的老闆欣赏他的勤恳实幹没有答应,但随着权昌业务的不断增加,他渐渐减少了去两家公司的次数,直到最後彻底离开。
  以权昌行为主体,吴在权先生选择了並不险峻的事业峰峦,搭建起稳健的平台,勤奋地进行攀登。而将诚信品质融入性格,更为他事业的平稳发展增加了一重保护。
  
  拓业篇:诚镂金石善待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开拓事业时,吴在权先生一直“诚”字当头。早年进行旧楼投资时,竞爭比较激烈,面对竞爭对手,他没有去针锋相对,最终和竞爭者成为合作夥伴,並共同组成第一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迄今已有近十多年的合作史。他认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诚信对待他人,应当表现在有一颗包容心,能够迁就和帮助别人。因此,他与合作夥伴一直保持友好关係,大部份合作时间都长达十几年。
  拥有众多的合作夥伴,让吴在权先生分散投资、减少风险的投资理念得以落实。在以房地产为发展主向外,他还分散与好友组成多间投资公司,当中涉及珠宝、钟表、石油气、饮食、酒店、物业管理等行业,出任多家公司的执行董事主管财务工作。在坦诚对待合作夥伴时,他强调不能以个人意志为主导,应该从大局出发,营造和谐的合作氛围,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
  在吴在权先生的概念里,没有“歧视”一词,一视同仁是他以诚待人的重要表现。在对待客户方面,他更是如此。譬如在参与港澳瞩目的蟠龙山庄开发期间,他始终以“一切为了客户的需求”为先决条件,以“实力见证、以质取胜”为整体的发展思想。现在,蟠龙山庄一期已经落成,二期处於建设之中,大概会於2007年整体完工。他介绍说:“蟠龙山庄将会是澳门最高档的别墅区,地理位置处於市中心,距离特首的礼宾府不是很远,可以观赏海景。建成之後,这里的住户群将是港澳知名人士中的‘NO.1’。”另外,他还参与权昌御庭、环宇豪庭、百利宝花园、信涛湾、星海豪庭、信洁花园、信毅花园、信和广场等知名楼盘的开发建设。
  其中权昌御庭是吴在权先生与澳门地产建设有限公司、信託建筑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优美,可以俯瞰莲峰球场的葱葱绿茵,以施工严谨、建材考究、彰显皇家气度而备受客户们的追捧。为了传递给客户正确的楼盘信息,让他们对权昌御庭进行全方位瞭解,他亲自主持宣传资料的拟定,客观介绍这座楼盘的具体情况,目的就是将公司的诚信理念渗透到庞大的客户群之中。
  无论是对业界前辈和同事,还是对员工或是草根阶层,吴在权先生都保持诚信待人的优良品质。“为什麽这麽多年来我一直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较大的困难或波动呢?主要原因就是诚信。体谅和包容别人,产生的矛盾就会很少,有困难时就会有别人来帮助。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在保障安居乐业之後,广东有句话‘衣食足,方可知荣辱’,在不怕吃亏的前提下,一步一脚印地踏实前行,这就是我的人生哲学。”他这样阐述对诚信的理解,可谓是字字珠玑。
  对於澳门地产的未来发展,吴在权先生坦诚而言:“要以静态及动态的观点来看。从目前的澳门定位、博彩业的开放、旅遊业的发展、外资公司经已投入及公布项目发展相约近乎两千亿元的资金以及政府公布正在建造的楼房供求数字作静态分析,澳门房地产至2009年前价格有一定的升值空间。更何况事物在发展,本澳人口增长率及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外资的投入不断进入、特区政府施政理念‘以人为本’及提高整体生活素质、更朝‘十一·五’方向的澳门经济发展适度多元化等等之动态思维推断,房地产未来的发展亦会产生波动。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市场规律,务实地进行地产投资,应该能保证和谐平稳。”
  “创业是看为人处事,房地产是要观察其规律,参政要靠定位。但不管怎麽样,只要诚信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市场的青睐和社会的肯定。”他的这番话既表达了“商道即人道”的经商思想,又体现了对参政议政的哲学观点。
  
  参政篇:权繫於民勤付出
  澳门立法会共有29位议员,为平衡各方面的力量,分直选、间选和官委三类,吴在权先生属於前者,是广大选民於2005年推选出的第三届立法会议员之一。当选之日,他郑重承诺“敢言敢行敢承担,为公为民为澳门”,“权繫於民,权用於民”成为他参加立法会工作一直贯彻的宗旨。
  作为立法会的“新人”,吴在权先生深知资历和经验都有所欠缺,总是强调定位的他,觉得只要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代表一定的群体,就能履行所肩负的职责。他以对事物的逻辑判断,将自己定位为中小企业的发言人。“做任何事都需一把尺子去衡量,那什麽是开展立法会工作的尺子?爱国爱澳之心!以此为出发点,才能维护澳门民众的权益,为建设和谐澳门出一份力、发一份光。”在代表中小企业利益上,他曾於2006年3月30日以“冀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经济适度多元化落实”为题阐述观点:建议特区政府尽快建立平衡通畅的人才供求机制,让中小企业摆脱人才匮乏的困境;解决中小企业场地租金成本较高和发展资金较少的问题,强调政府应当调整思路,进行创新性课题的研究,协助自强不息的中小企业落实“经济适度多元化”。他的这一建议,是对国家“十一·五”计划纲要所确定的“支持澳门发展旅遊等服务业,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方针的积极响应,及时把握了政治与经济形势的脈搏,对澳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外,吴在权先生在澳门的法制建设、城市规划和社区整治以及治安环境等社会问题上,在老人权益、青少年发展等民生问题上,多次向政府进行书面质询。凡是居民关心的热点话题,都是他对政府的施政进行监督的重点。将民间的声音带进立法会,告知政府的决策者,是他勤奋付出、乐此不疲的事情。对此他表示:“选民之所以选我们当议员,就是一种极度的信任,成为民众的喉舌,让他们的意见得到政府的落实、权益得到保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未来的立法工作中,他将利用手中珍贵的一票,维护基本法,为澳门的法律完善、《基本法》二十三条的实施尽职尽责。
  立法会议员的工作,让吴在权先生的爱澳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而参与政协工作,则是他表达爱国情感的平台。儘管他每年回乡的次数不太多,但自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和厦门市政协常委後,他每一次回乡都会详细考察当地的经济环境和瞭解发展状况,以逻辑性的思维从城市环境的表象去洞察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後在政协会议上建言献策,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构建和谐福建、和谐厦门竭尽所能。
  参政议政期间,吴在权先生深刻领悟立法会的主旨,勤於为民众直抒己见,监督政府的施政方略,促进澳门的和谐发展;他详细研读政协精神,与执政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家乡福建和厦门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澳门和祖国的繁荣穿针引线。
  
  社会篇:澹泊名利献真诚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参加爱国青年团体的吴在权先生,爱澳爱国一直是他无法割捨的情结,如果参政议政是表达这一情感的重要方式,那麽回报社会对於他来说同等重要。
  儘管吴在权先生出生在澳门,在家乡福建省厦门同安石浔村没有直系亲人,但他仍然非常执著地为家乡倾情付出。2004年12月12日,身为澳门福建同乡会副会长、厦门同安区侨联名誉主席、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的他回乡考察访问和寻根谒祖,得知家乡的道路即将投入修缮时,表示一定给予支持和帮助。半年後,他无偿捐赠给家乡30万元的道路建设费,兑现了之前的诺言,另外他还偕夫人、女儿及家族成员一行12人回乡祭祖,並捐资2万用於祖庙的维修,受到家乡人民和政府的高度称讚。在捐资助学方面,他担任了澳门福建学校、福建集美大学、泉州黎明大学的常务校董,而且对於其他地区亦积极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培养他们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栋樑。
  虽然吴在权先生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乐於奉献,但从不以此标榜自己,他认为事情既然做了就不必到处宣扬。所以他在谈到自己所做的具体工作时,只是随意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不想一一细说自己对公益事业的大量付出。俗话说:“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正是他这种“宁静以致远,澹泊以明志”的高贵品格,使他意外获得了厦门荣誉市民的称号,这大概就是“无求之人不用忙”的道理吧!
  
  结语
  
  吴在权先生从十二岁起正式进入社会工作,屈指算来已是近五十个春秋,並且每天工作的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
  但是年已六旬的他,並没有感到疲倦。他笑言自己是劳碌命,奔波不息四十多年,已经习惯了劳累的侵扰。今後,他将继续攀登人生的峰峦,沿着规划好的平稳之路前进。“不求出类拔萃,但求无愧我心”,积累一定的财力去奉献社会和帮助他人,是他希望在登顶的过程中所致力实现的。与此同时,他将继续运用诚信去镂刻人生这枚金石,去展现和谐的人生。
其他文献
眺望波谲云诡的商海,千帆竞渡、百舸爭流。但经过时间的流逝与竞爭的淘洗,真正登岸者卻稀若晨星。其中,有的折戟沉沙,有的被风暴所吞噬,有的知难而退,有的被潮流所淘汰……当人们羡慕登岸者的幸运时,何尝知道他们曾付出的艰辛,何尝知道他们曾用勤奋去打造商舟,用诚信织成云帆踏浪济沧海。  ——採访手记    吴利勲先生性格豪爽,始终笑对人生。这种性格的形成,源於社会阅历的沉淀。正所谓:閒看庭前花开花落而宠辱不
期刊
高山幽静处有远溪,潺潺之声若歌,无论蜿蜒曲折,都能静静流过,汇入江河,直济沧海。  濒海鹏城亦有远溪,从军营里走来,带着一路豪情,凭着坚定信念,一路豪歌,逐浪商海。  ——题记    认识吴远溪先生是在香港一家豪华酒店的会议厅内。  当时,世界傑出华人奖颁奖典礼和美国一所著名大学授予深港傑出人物的盛大仪式正在进行。吴远溪先生作为其中的一位正身着博士礼服,从美国大学校长手中接过证书。在场媒体记者们纷
期刊
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桃李满濠江的教育家,並成为一位叱咤政坛的人士。扎根教育土壤,把绿荫延伸至政界这片广阔的天空,他演绎着人生的传奇。他不仅是澳门业餘进修中心校长、中华教育会理事长,还担任着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立法会议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公职——他就是李沛霖先生。    上世纪20年代初,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成立了中华教育会,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身处东南一隅的澳门有识之士也积
期刊
儘管澳门並不具备香港那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乘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浪潮,澳门抓住了再造辉煌的鍥机,成为珠海外商融资的桥头堡。然而,由於澳门劳工资源日益短缺,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转型条件,特别是国际“纺织品及成衣多边协定”在1998年1月生效後,这里纺织品出口欧美配额优势逐渐消失,对澳门纺织厂商带来极为严峻的竞爭压力,严重冲击着澳门的“迷你型”经济体系。  作为澳门毛织毛纺厂商会理事长,黎仲勳先生身处
期刊
巍巍中华,苍茫大地,数不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朝朝绽放着人生的华彩。在历史车轮滚滚而过的轱辘声中,有限的生命渐渐消逝在岁月尽头,唯有那发自灵魂深处的智慧光芒,犹如无边黑暗中的繁星点点,永远闪烁在中华史卷的浩瀚长河中。  当这浩瀚的历史长河流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袁伟明先生出现在悠悠中华餐饮史卷上。那时的他,带着对祖国满腔的热爱和身後辉煌的战果,正风尘仆仆地从海外归来。漫步於国际酒店餐饮行业,他从英国、
期刊
迎着晨曦和微风,是谁穿越时空,高举五千年前轩辕黄帝的圣火照亮香江南北?  伴着童歌与笑语,是谁跋山涉水,将无私的爱如星星之火般燎原在红色的土地?  在那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是谁丹心一片,用高瞻远瞩的英姿投向母亲的怀抱?  在那无数英烈倒下的地方,是谁热血沸腾,用润物无声的行动诠释爱国的真谛?  他,就是香港和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国容先生,一位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一位为弘扬传统文
期刊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於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如果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鍾小健先生成就事业、成就人生的真实写照,那麽他爱国爱澳爱乡、积极回报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生动诠释。  —— 题记  在澳门的企业家群体中,鍾小健先生是一位
期刊
蜚声国际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才华横溢並非天生,成就卓著不是偶然,而是由“99%的汗水和1%的天分”凝聚而成,任何人的成功皆是如此。  ——题 记  在谈论成功之道时,岑永生先生笑着说:“一个人前十几年如果不刻苦勤奋,那麽後几十年将会苦上加苦;如果年轻时能够努力拼搏,那麽一定会苦尽甘来。”没有高谈阔论,坎坷经历沉淀出真知卓见。正是凭藉勤奋,“吃得苦中苦”的
期刊
“我们的陈嘉庚校长是一位历经岁月风雨而不淡化,且越来越受人尊崇的时代伟人。他的名字,与日月同辉,永垂史册,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怀念!”此语出自香港集美校友会第九届理事长叶联意先生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28周年庆典会上的讲话。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光环紧紧地笼罩在叶先生的周围,由此可窥见叶先生身上所具备的人格魅力。  ——题 记  在拜访叶联意先生之前,我们就对他有所耳闻
期刊
再高的山峰,也抵挡不住挑战者的征服;再远的路程,也无法阻止挑战者的腳步。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挑战,无处不在、永不停息。  —— 题记    在平常人的思维里,挑战者总是屹立於峰顶而去享受所征服的一切,然後再奔赴另一个目标。何锺泰博士,获得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博士学位後,有机会成为一名工程学教授的他,放棄了近在咫尺的荣誉地位;在伦敦努力拼搏而赢得英国具规模的工程顾问公
期刊